结婚嘛,一次就结对的可能性很低
元好问在《摸鱼儿·雁丘词》中写,“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时至今日,应该没人会提倡为爱情“生死相许”了,但是,这并不代表爱情对现代人来说不重要。
事实上,随着社会观念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相爱的次数和方式越来越多,爱情逐渐从一件私事变成了有公共价值的事宜。
当“爱”的定义被拓宽,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人们会拒绝进入婚姻?在单身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爱情的必要性是什么?恋爱综艺呈现的“爱情”有借鉴性吗?......
本期《与长辈聊会儿天》,我们找到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他长期关注青年一代的生活,聚焦爱情问题,近日出版了《梁永安的爱情课》一书。梁永安认为,爱情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能帮助我们感受到一个更宽阔的世界。
以下是《看理想》和梁永安的对话,不保证成功,不一定有用,但听听无妨,反正不收钱。
1.
爱情本身是生活方式
看理想:您的文学背景如何影响您对爱情的理解?
梁永安:做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人,生活跨度比较大。我去过国内许多不同的文化区域,也在国外教过六年的书,我发现大家对爱情的理念,对生活的选择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我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认识一对情侣,女生是乌克兰人,男生是东北人。他们恋爱,很快就结婚。有一天我问起这位女生,怎么这么快就结婚了,不需要认真考虑下对方的家境吗?那位乌克兰女生瞪大眼睛跟我说,这也太奇怪了,为什么要考虑这个?结婚就是因为相爱呀。
其实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现代化的过程是物质增长、中产化、城市化的过程。欲望和形形色色的流行生活标准开始普及,爱情也逐渐背上了太多负担。
我觉得相爱越来越难这个事情不能简单地断定为因为我们太庸俗,太孤立,它牵涉到代际关系,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等等。我想尽可能把爱情的面向都收集起来,再去讲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希望我们所有人活得更自由。
看理想:在《梁永安的爱情课》这本书里,您很喜欢引用文艺作品中的爱情故事或人物成长故事。哪一部文艺作品曾给你带来较大震动?
梁永安:普遍来说,不管是电影、小说还是戏剧,它们都在把我们现实生活里会回避的选择变成故事。如果里面的人物活得和大家不一样,会发生些什么。这时就会出现很多困境,也会实现很多“打开”。很多书虽然是虚构的,但它本质是关于我们的自由和可选性。
很多人的生活表面上光滑,实际上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可选性,避难就易,避远就近,活在别人眼光里,都活成一模一样,这种单薄和枯燥就很麻烦。文艺作品则可以丰富我们的可选性。
我特别喜欢《走出非洲》,是丹麦作家凯伦·布里克森写的。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女子,为了成为男爵夫人给一个男子买了爵位,并在非洲生活。但是男子并没有和她共渡终生的想法,她又变回一个人,甚至陷入绝境。
在非洲肯尼亚,她在土地劳动,和当地部族人一起生活,弄种植园,遇见森林、动物等等。女子在一个更大的生命里,找到了新的生命连接。后来,她遇到了恋人丹尼斯,但是丹尼斯最后因飞机失事去世了。女子就带着恋人留下的几本书,剩下所有的家当都不要,非常满足地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肯尼亚。故事的最后,她的生命已经变得不同,实现了伟大的自我发现。
凯伦的作品很有自传性,她回到丹麦以后没过几年开始写小说,把自己的经历,人生的内在体验都变成很好的小说。我觉得她走出了另外一条路。
看理想:您在书里也经常提到人的可选性,您怎么看待自由和爱情之间的关系?
梁永安:当下的中国,年轻人的父母是农业社会的最后一代人,所以年轻人们虽然生活在一个更先进的社会,但在买房买车这种事情上,还是在用旧模式填补如今的生活。在今天,其实做任何事业都需要大量资源,年轻人过得很费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己决定的事,就只剩恋爱了。
但是,爱情又不仅仅是谈个恋爱、结个婚的问题,实际上,它牵扯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精神价值。在这里面,我尤其关注每个人的生命能实现什么。
看理想:您觉得可以从爱情这个领域入手来感受生活?
梁永安:对,因为爱情本身就是生活方式。
相爱主要有三个条件,一个是自然性的,彼此自然地觉得相处上很舒服。第二,是后天养成的文化。两个人的知识背景,或者文化体验是否有较大的相合性。第三,未来。两个人是否有能力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些都能帮助你更好地感受生活。
2.
一次就爱对的可能性不大,
不爱也没关系
看理想:您怎么看待很多女性拒绝婚姻的现象?
梁永安: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巨大进步。以前的女性没有自己的社会空间,从爸爸家到丈夫家,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一辈子就只有这条路。中国社会全面打开了之后,现在的女性可做的事很多,不仅可以喝咖啡、拍照、听音乐会等等,还能出去国外走走,看不同的生活。这种单身生活是前所未有的,那么当恋爱介入,可能就会产生束缚和各种顾及。
这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放弃单身的快乐?那肯定是因为遇到一个人,尽管自己会因此有很多限制,但在限制中获得的幸福超过了单身的快乐,那才是值得的。现在很多女性选择单身或不进入婚姻,就是因为还没遇到一个能给予她超越单身快乐的人。
当然了,并非每个人都是主动选择单身,也有人是出于无奈。这时,有的人会把结婚当成第一要务,不惜降低要求也要解决它;另一种人,就会“被迫”去建立新的精神支点,开拓生活的新面向。比如说运动、搞事业,总之就会干点什么,找到一个能充实精神的事。
而社会也受益于此。这些单身的人能带来一种新的文化样态。现在很多女性在做艺术、搞音乐等等,她们共同的特点是单身,另一个特点就是做的事都很有创意。我们的社会历来缺乏这些成分,幸好今天有一些优秀的单身女性,给我们的社会增添了一块东西。
看理想:如果说单身状态最大的特征是很自由,那么两个人在一起,又能达到哪种自由呢?
梁永安:两个人在一起就更有意思了。如今很多家庭是双中心,双旋转,不像以前,女性只能承担做饭、带孩子、打扫的功能。今天的许多女性都有“自转能力”,有自己的事,有自己的价值点。这时,两个人的自由就在于彼此欣赏,同时希望对方独立,能有一种从内向外的生活,并不断实现它。当两个人各自打开,就能给对方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时对于自己,跟世界的关系也宽阔起来了。
看理想:所以有另一半和你在一起,其实是帮你去打开跟世界的连接。
梁永安:是的。
看理想:您觉得进入爱情的时候,是应该优先自己的感觉,还是优先外部世界的理论或判断?
梁永安: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自己心里的感觉。如果很爱对方,那就应该坚决一点,哪怕爱错了也不要紧,因为一次就爱对的可能性不大,结婚一次就结对的可能性也不太大(笑)。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上,想在爱情方面做出绝对的确定,那是不容易的。
我觉得今天的爱情观要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的农业社会,生活是不变的,基本可以预见,但今天大不一样,每个人的能量、心理的渴望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释放出意想不到的东西。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确定的,是自己内心的直接感受。所以错了也不要紧,你至少没有辜负自己。社会可能辜负你,父母也可能辜负你,如果是听了周边人的话去进入恋爱和婚姻,假设将来痛苦绵绵不绝,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你承担。想明白这一点的话,那理所应担还是自己的感觉为先。
03
在爱对方之前,先学会爱自己
看理想:最近这几年还挺流行恋爱综艺的。当爱情被包装成一种文化产品,继而被展示、被消费,您觉得这种趋势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梁永安:总的来说,爱情不适合在众人观看的场景下出现,还是要在一个更大的社会生活中相互看见、相互经历。我觉得很多这样的恋爱节目,起到了一个提线头的作用,看看提哪个线头能够把包围我们的毛线团解开。
在节目中达成爱情不一定可能,但节目里代入了我们生存中的哪些焦虑,彼此之间是如何对话的,能不能共同成长,这些都非常重要。如果这个节目能在交互中提供一些新的价值 、新的观念,一些关于爱情新的理解,那也很不错。
看理想:这两年兴起了一个词叫“无缝恋爱”,是说结束一段恋情之后,立马就开始下一段,很多人指责这种行为,您对此怎么看?
梁永安:其实不爱一个人,不是说感觉不爱他了,才开始不爱他,一般都是积累的。有句话说,发现自己爱上他的时候,心里已经走了一半路。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发现自己不爱他的时候,心里其实也走了一半路。所以分手的时候一下子就放下了,就有可能进入新的恋爱。
但我觉得一个人刚刚断裂的时候,不要带着问题轻易地进入下一段,要使自己恢复正常,把自己的生命重新修补回来。这样才不会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混乱。
看理想:那您觉得,人应该怎么面对失恋?
梁永安:我觉得失恋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机会。失恋的人可以试着不去抱怨对方,好好地想一想自己的不足,那对生命会有更深的体会。这可能是你重建跟世界的关系、跟生活的关系的契机。哪怕这个反省不太应该,问题是出在对方的身上,但是这样的反省的心情,可以让你更好地发现自己,学会接纳和尊重。
今天的生活里,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精神领域缺少一点高贵性。高贵性是对痛苦的承担,是自己对于命运的严肃,这会把你变得更好。不要怨恨对方,不要让你的生活被情绪塑造,要拿出最大的精神力量来面对。
现在我们的社会变动这么大,离婚率那么高,恋爱中的分手也很普遍。所以就更需要有一个分手文化,更文明一些、更温暖一点。这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所欠缺的,也是当下我们应该具有的。
看理想:除了好好分手之外,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还需要哪些情感教育?
梁永安:相关的教育确实是比较缺乏的。我们的应试教育里,教给小孩子的是竞争、完成目标,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创造好的条件,让他有好成绩。
我觉得一个人要有好的爱情,需要有三个基本的热爱。一是爱世界,今天这个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有它的来由,不论是一棵树、一株草,还是一条河流,所以要尊重这个世界。
二是要爱人类,普天之下我们每个人都值得珍惜。你对世界、对人有这样的情感,那你就不是一个自私、冰冷的人,你才有能力跟恋人一起,在一个有温度的世界生活,感受周围的一切,而不是只想着占有。三是爱自己,自我珍惜,珍惜自己内心的渴望,要保持开阔性和作为人的普遍的温暖。
这个世界不是为你设计的,它有它的多样和丰富,有冰川、有沙漠、有戈壁、有好看的花也有荆棘。现在很多的恋爱经不起颠簸,就是因为预想得太好,而忽略了丰富性。带着温暖的眼光,跟恋人一起走向这个世界,我觉得才是最好的。
看理想:最后想问一个脑洞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说“坠入爱河”,不是海,不是湖,也不是池?
梁永安:这个可能跟我们的生活经验有关。模糊点说,中国以前是个大陆民族,不是海洋民族,所以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流动的多是河流。湖泊也有,但相对来说没有河流多。人们靠河生活,所以我觉得“坠入爱河”里的“河”代表的是生命中必须的幸福感。海洋在西方文化,特别是法国文化中,倒是一个爱情的象征。
🧶
《梁永安的爱情课》现已上市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了解👇
🚶从经典电影和文学中重新阐释爱情
切中当下年轻人情感的共鸣感和痛点🚶♀️
采写:林蓝、Purple
配图:《浪漫的体质》《我的解放日志》
《最完美的离婚》《迷失东京》
《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
封面图:《花束般的恋爱》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