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 谷爱凌代表美国申奥,中国网民为什么争议大?
晨读 第714期
怕太长你不听
▸ 谷爱凌在盐湖城申奥中担任什么角色?
▸ 奥运会后谷爱凌都做了什么?
▸ 谷爱凌采访具体说了啥?
Eileen Gu Risks China Fan Base With US Olympic Envoy Role
微词卡和晨读营见文末
Skier Eileen Gu’s decision to join the US bid to host a Winter Olympics sparked fierce debate in China over the American-born athlete’s split loyalties between the world’s two largest economies.
来源 彭博社
本期42词 | 累计33987词
先说句题外话:
我们的王牌付费栏目
「虎课外刊精读」专门搞了一个 5 天体验活动,
只要打卡 5 天就无套路给你返现。
这个活动已经有许多朋友来报名,
特别是跟了一段时间晨读的朋友:
如果不满足于这里的英语和内容,
或者仅仅是好奇我们这个不怎么接广告的公众号如何挣钱、想一探究竟,
都不妨来试试看。
想学英语、想看世界,
特别是想练练自己的世界观和思考能力的朋友,
这 5 天的体验你值得一试。
下周一就开营。
欢迎扫描下面海报的二维码。
书归正传。
冬奥冠军谷爱凌又上头条了。
不过这次,她赢得的不再是领奖台上的满堂彩,
而是为美国人的奥运会代言所引发的争议。
对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以及冬奥过后的这小半年,谷爱凌重返西方社会
做了什么?又说了什么?
今天咱们一并梳理。
老规矩,先讲 5 分钟英语头条,对学外语没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滑到后面的干货部分。
英 语 词 汇 讲 解
今天这篇文章选自彭博社,新闻标题就很刺眼:
谷爱凌冒着挑战中国粉丝基础的风险来担任美国奥运特使的角色
这句话里主体句式其实就是 risk sb. with sth.,以……来承担风险。
谷爱凌的英文名 Eileen 和中文名很像,也不知道这小姑娘是先有中文名还是英文名。
她是冒着开罪中国粉丝的风险去担任美国的申奥大使:
China Fan Base 中国粉丝基础,也就是支持她的中国粉丝。
envoy [ˈenvɔɪ] n. 使者;使节;(谈判等的)代表
a person who represents a government or an organization and is sent as a representative to talk to other gover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 US Olympic envoy 美国申奥大使
赶在中美关系敏感的节点,谷爱凌在这两个国家间反复横跳,这势必会是一种冒险。
具体来看正文:
干 货 讲 解
01
其实关于谷爱凌要做美国申奥大使这件事情,本身就有争议。
什么意思?给大家捋一捋。
首先,最早把这件事情曝出来的,其实是谷爱凌本人。
时间是在本周二,由于谷爱凌登上了今年《时代》杂志(TIME)评选的百大风云人物榜单,而且是最年轻的入选者,所以《时代》杂志邀请谷爱凌在纽约举办的时代 100 峰会(TIME 100 Summit)接受采访。
在受访过程里,谷爱玲透露了自己的新身份:她说她将成为美国申办 2030 或者 2034 年盐湖城冬奥会的一名大使。
结果这消息一出来,立刻成为大洋两岸媒体和网民追逐的焦点。
我看彭博社等媒体都有注意到:
在中国这边周三一早,#谷爱凌将担任美国申奥大使# 的话题就在微博热榜上排到了第二位,相关话题的阅读量高达 4亿。
但其实有意思的是,我看与此同时在大洋那头,美国的记者还在忙着向官方求证:
像美国申奥委员会的发言人汤姆 · 凯利在周二的时候向美联社证实,说谷爱凌确实是“在与我们一道工作”;
这位发言人把谷爱凌的身份称之为“运动员代表”;
而且针对谷爱凌之前把自己称为申奥“大使”,这位官方发言人也特别指出:“我们还没有给她选定特定的头衔。”
也就是说,当那头的中国网民已经在热议谷爱凌当上美国申奥大使这件事情,她的大使头衔其实都还没有坐实,甚至是莫须有的。
但又过了一天,到周三的时候,我看盐湖城奥申委终于发出了一份声明,里面给了谷爱凌一个头衔,叫全球大使(global ambassador);
而且与之相对,真正代表美国的美国大使另有其人:就是在北京冬奥会上拿到了男子单人滑冠军的华裔运动员陈巍(Nathan Chen)。
所以按这个意思,美国大使是代表美国;谷爱凌作为全球大使,代表的就是全世界的运动员和冰雪爱好者,理论上这个角色其实也可以由任何国家的任何人来担当。
当然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说:不管谷爱凌是什么大使,至少是在为美国人卖命、是在为美国人的申奥摇旗呐喊,不是吗?
像你这样代着中国的言、挣着中国的钱,又去替美国摇旗呐喊,合适吗?
02
关于头衔的争议我们撇去不提,我们就说一说谷爱凌现在面临的到底是怎样的争议,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
事实上我觉得首先很有必要来梳理一下后奥运时代(也就是 2 月份以后的这段时间)特别是谷爱凌从中国回到西方社会以后做了什么,又说了什么。
这个时间轴的梳理要从 2 月 20 号,也就是北京冬奥会闭幕说起。
当时作为自由式滑雪运动员的谷爱凌是以个人二金一银的成绩完美收官,
她在冬奥会结束以后也没有马上返回美国,而是时不时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个人生活:包括她学习花样滑冰,还接受国家冲浪队的邀请到海南体验和训练冲浪。
但这两个月时间(2 月底到 4 月底)我觉得谷爱凌留在中国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休假放松,毕竟奥运都比完了,美国那边也还没开学,所以就留在中国玩,一玩陪陪家人;
再有她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参加了 4 月 8 号的北京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
众所周知,这个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盛会不仅有最高领导人发表讲话,而且在会上有一个亿万人都注意到的细节——
领导人在发言中提到本次冬奥会浓浓的中国味,谈到了冰墩墩、雪融融、中国年味和香喷喷的豆包,这时候他突然来了一句:谷爱凌是爱吃馅饼,外国人还爱吃饺子。
这句话让庄重的现场立马响起了欢笑声。
而且我还比照新华社发出的通稿——上面其实没有这句话,很显然就是领导人的脱口而出。
而且从当时表彰大会包括会后的合影来看,给到谷爱凌的镜头是真不少。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整个冬奥会即便进入到尾声,谷爱凌依然是被官方非常重视的一环,一定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她 2 月底完赛依然到 4 月份的时候还留在中国:
毕竟考虑到我们的疫情防控政策,如果国门一进一出的话大半个月就过去不说;而且万一真的阳了,这种节外生枝也很麻烦。
所以奥运结束一直到 4 月底,她在中国的继续生活,包括在社交媒体上各种活泼可爱甚至搞怪,可以说是维持了很好的热度。
风向开始出现转变是在 4 月 27 号的晚上,她在微博上发文写了 4 个字:谢谢中国。
事实上,发文的背景并没有出人意料,因为谷爱凌此前便透露说今年秋天将入学斯坦福大学,而且为了奥运已经推迟了一年入学,所以她要离开中国这不是问题,关键就是她的措辞:
“谢谢中国”。
这四个字在其 670 万粉丝和其他网民中引起巨大轰动,到第二天的时候居然成为了微博热门话题,到今天这个话题的阅读量高达 3.6 亿。
大家争议的焦点也很简单:觉得这种语气像是一个外国人;
因为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我们一般都会说“谢谢祖国”,不会说谢谢中国。
对此谷爱凌自己也没有做太多解释。
不过紧接着到 4 月 30 号,另外一条视频又给她带来了争议。
这是她在抖音上发出的一条她在离开中国的飞机上的画面,视频内容是她和姥姥在飞机上跑步锻炼,但这个画面扎眼的不是姥姥,而是另一个微博热搜话题 :
#谷爱凌乘私人飞机离境#。
你看这架很容易引起仇富情绪的私人飞机,还有非常敏感的字眼“离境”,可能会让很多网友从中看出了富豪要跑路的感觉。
我看有网友在下面给她留言:
后来谷爱凌删除了这条视频。
在这以后(也就是谷爱凌离开中国之后),我们在媒体上看到她的亮相主要还是作为一个跨界达人,在一些时尚、慈善甚至电影活动当中现身。
比如像上个月底的戛纳影展,作为路易威登(LV)的代言人,谷爱凌身穿玫瑰红吊带长裙惊艳亮相。
不过对于这位青蛙公主的登场,我看内地媒体的笔触并没有表现出一种与有荣焉,而似乎更愿意抓的是她的争议瞬间:
比如她在红毯上定格拍照的时候,据说特意用手拎着裙摆转了好几圈,甚至因此可能挡住了后面的主创团队,直到工作人员上前示意其离开。
03
而与此同时,谷爱凌在国外、特别是她没有为之披袍出战的美国,她回去以后舆论对她的关注反倒还比较正向。
不仅上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早间节目《今日》(Today):
而且就在上个月主流媒体给她发了两个奖,并且都是分量很重的奖。
一个是 5 月 25 号福布斯杂志发布的2022 年度的 “30 岁以下亚洲精英榜”,谷爱凌成功上榜: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2020 年),她就已经入围了“福布斯中国 30 岁以下精英榜”,那会儿才 17 岁的谷爱凌是最年轻的上榜者。
我注意到福布斯杂志在对谷爱凌的个人简介中提到:她现在抖音有近 2,000 万关注量,Instagram 上面还有 160 万;
而且除了运动员这一身份外,谷爱凌还是 20 多个商业品牌的代言人,包括像 LV、蒂凡尼、还有万国表(IWC)。
这家关注富豪身家的杂志还透露:据调查,谷爱凌凭借在中国的知名度仅在 2021 年就获得超过 3,140 万美元的品牌代言费,差不多一年的收入是 2 亿人民币。
但如果说《福布斯》杂志的评选还是更多聚焦于财富的创造,那几乎同时另一家主流杂志的评选则更有分量——
前面说到的谷爱凌入选了《时代》杂志 2022 年百大影响力人物名单,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全球人物影响力榜单,能够跟苹果 CEO 蒂姆·库克还有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人一同当选,并且成为本年度最年轻的上榜者,其实是代表了美国主流舆论给到谷爱凌的一个极高肯定。
04
所以这一梳理下来,其实我们看到:谷爱凌反倒是在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网络争议,而在美国却主要受到正向的肯定。
这点多少会让人有些感慨——
毕竟此前作为一位运动员,她把自己能够创造的最大荣誉是给到了中国,而不是美国。
所以正如我们在国内媒体上都可以看到的,谷爱凌之前是在美国社会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
但是没有想到,在冬奥结束仅仅几个月过后,中美两国的社会舆情竟然就出现了这种微妙的改变。
原因何在?
我想或许可以一分为二地来看。
先说她在美国人心目中的观感为什么会改变?
关于这点我注意到一个采访:
这两天谷爱凌自曝说要成为美国申奥大使的场合——也就是她当选“《时代》杂志百大人物”后在这个杂志举办的峰会上接受的采访。
整个问答过程就很有意思。
主持人总共问了差不多四个问题,其中关于美国申奥其实是排在最后,
一上来第一个问题的大致意思是:
你是美国长大,而且是在美国接受的训练,为什么你最终选择了中国?
而对此我看谷爱凌的回答可以说是一如既往得体,甚至可以说是很外(wu)交(liao):
她提到了中国现在已经有 3 亿人参加雪上运动,又说体育运动是一种可以分享的经历,可以超越种族、年龄、性别、背景和文化的壁垒;而她认为与不同文化的人走到一起,这是文化交流、全球主义沟通和所有领域改善彼此的绝佳机会……
她整个回答中并没有讲自己为什么会代表中国,但她在回答最后说道:
“如果你跌倒了,我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我都会帮你站起来。
“如果你要求我帮助你、告诉你我在训练时有什么诀窍,我也会告诉你——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所在。”
《时代》杂志的记者自然不会就此放过她,说到:
我知道你在中国有很多代言机会,很多跨国公司都找你做代言人,那么你在做决定的时候是否有商业利益方面的考量(意在暗示你代表中国是不是就是为了钱)?
谷爱凌也是很直接地回应:“坦白说没有,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对我来说当时做决定的时候才 15 岁。”
而且她说,自己的决定也得到了美国滑雪队的大力支持,“不管是在道德层面还是情感层面”。
“当我告诉她们我想代表中国出战北京冬奥会,因为我想鼓励年轻的女孩,我想推广这项运动,我想为创造全球化的共同未来而贡献力量的时候,美国队友们百分之百地支持我,现在也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
然后接下来记者又问:毕竟现在是中美两国地缘政治的紧张时期,你对自己的决定是否有任何后悔呢?
她也明确地回应:“我对自己的决定并不后悔。”
她之后的回应也是一如既往,说自己这么做也是在交朋友,是在推广滑雪这项运动。
一直是到了第四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记者才说到:美国要争取 2030 年在盐湖城申请举办冬奥会的机会,努力做东道主。如果 2030 年奥运会在美国举行,你有没有考虑过代表美国来参赛?
这个时候谷爱凌才抖落出“我实际上是 2030 年盐湖城的申奥大使”。
这个话一放出来自然就有新闻点。
事实上你看到没,谷爱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机我认为是非常讲究的,甚至高度疑似背后有一个公关团队的力量。
她曝出申奥大使的身份时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一个爆料来转移视线、转移话题,因为记者本来想知道的是谷爱凌接下来会不会代表美国来参赛;
但这个话题显然很敏感、很难回应,所以她用另一个爆料转移了视线,也就回避了其实更加本质的问题。
所以通过谈话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谷爱凌真的是深谙美国文化,知道用什么话术、什么表达最容易打动美国人的心。
这个话讲得更直白点:美国多数老百姓其实是很傻白甜的,ta 们有一种宗教性的、天下大同的思想,非常爱好体育的精神,也非常重视家庭、重视情感的联结,尤其这些年还特别重视女性权利、性别平权。
所以谷爱凌在与美国人沟通的时候都会特别偏重这部分的讲述——
比如强调自己对这份运动的热爱,强调她要把滑雪乃至整个冰雪运动要向 3 亿中国人去传播的使命感;
还有她与母亲与姥姥这种家庭的联结;
以及无时无刻不彰显的一个女孩的自信、独立、坚强……
这些东西,我觉得真的是太吃美国人了。
而且我不能说谷爱凌的这些表达是言不由衷,但你从她这些很难挑出漏洞的表达里,很容易感受到这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揣摩后的表达。
当然再换个角度来说,对美国而言 ta 们不缺一个谷爱凌。
甚至根植在美利坚民族基因里有一个固有的特性:国家、民族的来源本来就是多元性的——
盎格鲁-撒克逊的后裔来自于英国、爱尔兰;拉丁族裔可能来自中南美洲;亚裔则来自于中国、日本、印度等等。
应该这么讲,美国人现在对谷爱凌没有太多负面的观感,甚至愿意给到她更多肯定,原因其实既有这个小女孩的聪慧、有她公关团队的成功,但更重要的一个基本面还是在于:美国对自身的自信。
这种自信既是不担心少一个谷爱凌,更是在于 ta 们相信:这位谷爱凌,不管她的国籍是不是换成了中国,至少她的观念、深层次的意识是美国的,她走到哪里其实还是会把对美国价值的认同感带过去,甚至传出去。
所以简单来说,这才应该叫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当然了,尽管美国这些主流媒体对谷爱凌表现出包容、接纳甚至肯定,但其实并不意味着每个美国人都有这份自信;
而且即便自信也不意味着是对谷爱凌的肯定,这些媒体的关注其实很多也只是肯定了她在中国的影响力。
再者就是出于媒体的猎奇:难得有这样一个( ta 们眼中的)美国人居然选择去到大洋对岸替中国出战,这真是前所未有,值得问问看。
所以美国人接纳谷爱凌背后,这种不屑的心态、猎奇的心态也值得注意。
最后回过头来还是说一说,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反而对谷爱凌会有更大的争议?
其实这个问题,当我抛给我们的小编,我觉得大家的观点都很有意思。
首先,不管读到这里的你对谷爱凌怎么看,但毋庸置疑的是:她在中国有很好的路人缘,有很多人是她的铁粉。
并且她有很多让人喜欢她的理由:
无论是出于她为中国取得的奥运荣誉,
还是她天才学霸的人设、活泼可爱的性格,
对女性力量、全球主义的彰显,
当然还有她的美丽、时尚
……
这些都是让人喜欢上她的点。
但为什么又会有这么多人不喜欢她?
我看包括我们小编在内,有不少人都提到:
商业利益。
其实这一点跟很多批评她的美国人是一致的,觉得谷爱凌骨子里其实还是一个美国人,只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选择了中国;
甚至我看有说得极端的,觉得这就是一种投机行为。
但是即便退一步讲,我看也有人认为:
纵使谷爱凌身上还是有中国文化的基因、也看到她对中国传统、中国文化,包括中国语言在内的热爱,但是她的这份热爱怎么也都还像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而不像是一个中国人表达对自己文化热爱的那种感觉。
对于这一点,我想其实指向了谷爱凌来中国的动机——到底是不是出于文化上的归顺,还说仅仅出于一种商业利益的考量,或者至少是二者兼而有之。
对此,我看网友的反驳态度也分成了两派:
有人有坚信她是受中华文化的感召而回国;
也有人认为说即便她有为利而来的成分,或者说她只是一味地看好中国这个市场而已,那也没关系;因为她在中国所获得的一切都是市场给予她的,喜欢她的人就买她的东西,不喜欢的人就不买,这很公平合理。
而且我们从国家层面上也获得了希望从谷爱凌身上获取到的奥运奖牌的突破,还有国家面子的增强。
因为不管你站在哪个立场都必须承认:一个中美两国都在争取的顶尖运动员选择了中国而不是美国,哪怕就是为了中国的市场而来,那也是证明中国在眼下的魅力比美国更大。
透过这种观点的讨论,我个人在旁边一点小小的观察:
谷爱凌在冬奥结束,特别是她回到美国后的这两三个月里,其实她在国内的热度就在迅速减退。
一来可能是因为冬奥运动在中国的影响力确实也就不过如此了;
而另一方面我也在想,是不是也是因为谷爱凌本人从民族情感的角度,她与中国文化母体的联系本来就是短暂的、浅显的,甚至是功利的。
就好像你有一个从小在国外生国外长的亲戚突然一下子回国,大家在经历了最初的热络过后,很快发现彼此除了相貌、血缘,其实本质上的差异还挺大的;
所以即便她从海外为我们带来了厚礼,我们也好吃好喝地招待,甚至故宫长城带她看个真切,她也确实表现出对这些美景美食的赞誉;
但是我们也都心知肚明,亲戚迟早有一天会回去。
而且从她离开的那一刻我们就更加意识到,尽管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联结,但彼此仍然处于不同的世界;
所以,保有一份亲人血脉的温存即可,而剩下各自不同的世界,我们终将各自面对。
对此,我们只需偶尔走动,遥相祝福即可。
我想,对于既已远走的谷爱凌,我们祝福她一路顺利。
今后暑假,愿意回来看看,很好;
但对于她在另一方土地上
无论如何绽放,
我们除了祝福以外,
也大可以淡定地以为:
你的精彩,与我无关。
定制晨读营
来自虎课2022年春季学生晨读营
<< 左右滑动可查看全部笔记>>
欢迎有定制需求的学校和老师联系小沈老师
(tigerteacher2019)
envoy [ˈenvɔɪ] n. 使者;使节;(谈判等的)代表
bid [bɪd] n. 投标
spark [spɑrk] v. 引发;触发
今日重点词
bid
重点词造句练习
该公司投标承包了这所医院的清洁工作。
(参考例句下期公布)
上期参考例句(查看上期)
The rule applies where a person owns stock in a corporation.
谷爱凌担任美国申奥大使,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6-08/eileen-gu-risks-china-fan-base-with-us-olympic-envoy-role
编辑 | 椅子 校对 | 00 排版 | 倩雲 剪辑 | 阿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