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粉”怎么成了抗抑郁新药?
文|袁越
因为各种显而易见的原因,抑郁症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年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这就对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那些症状比较严重,而且对其他抗抑郁药物都没反应的患者来说,氯胺酮(Ketamine)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种药的优点是见效快,有效率高达60%以上,缺点是药效不够持久,大部分人第一次服药几天之后就需再次服药,所以很多人拿它来应急,长期服用的效果尚待研究。
氯胺酮的“本职工作”是麻醉剂,早在“越战”时期就成为美军的战场手术用药。氯胺酮作为麻醉剂来说是非常安全的,因为它对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影响较小,基本上不用担心副作用。另外,氯胺酮的麻醉不是全麻,患者的部分大脑皮层始终保持活跃,这一点也和大部分麻醉药不一样。
但是,服用氯胺酮的患者也不是完全清醒的,而是处于一种近乎迷幻的状态,所以医学界称氯胺酮导致的麻醉状态为“解离式麻醉”(Dissociative Anesthesia),大意是说患者好像身处外太空,和现实世界脱节了。
正是这种效果,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将氯胺酮制成毒品,民间称其为K粉。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氯胺酮才能成为抗抑郁药物。事实上,很多致幻剂类毒品都曾经被用于治疗心理疾病,比如大麻就曾被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这是因为大部分精神疾病都和某种生物活性分子的缺失有关,而毒品的作用就是模拟这些分子的生物活性,从而起到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当然了,任何药物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获批上市,氯胺酮也不例外。这种药的麻醉机理虽然已经基本搞清楚了,但其抗抑郁功能的细节还有待澄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马克斯·科尔茨(Max Kelz)博士接受了这项挑战,他和同事们一起用小鼠做实验,发现氯胺酮就像一个开关,一瞬间就能把大脑转换成另一种模式,相关论文发表在2022年11月24日出版的《自然/神经生物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为实验小鼠注射氯胺酮,发现它们的动作立刻变得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和服了K药的瘾君子差不多。之后,研究人员用双光子显微镜对注射前和注射后的小鼠大脑皮层进行了扫描拍照,发现氯胺酮将此前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的一组神经元激活了,同时又将此前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的另一组神经元抑制了。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大脑皮层中有两组不同的神经元,其中一组负责清醒状态时的正常功能,另一组平时休眠,却被氯胺酮唤醒了,后者很可能负责做梦、催眠,以及参与某些无意识状态的调控,而这很可能就是氯胺酮之所以能够抗抑郁的原因。
研究人员发现,被氯胺酮阻断的神经元是大脑皮质中专门负责遏制其他神经元活动的“警察”,而被警察遏制的神经元往往是一些专门负责沟通大脑不同区域活性的“通信兵”。氯胺酮把这些“警察”关了起来,于是“通信兵”们就可以继续行使其本职工作,把被阻断的区域重新连接起来,从而大大减轻抑郁的症状。
这个发现揭示了一个关于意识的小秘密。我们的大脑内部很可能隐藏着一组特殊的神经元,不需要来自感觉皮层的刺激也可以兴奋起来。于是,即使在切断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之后,这组神经元也能自发地产生鲜活的个体体验,也许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起源吧。
排版:小映 / 审核:小风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