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个抗压力弱的娃好难啊,但是……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无忧无虑
在很多人的直觉里,孩子的世界就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什么也不懂,不用工作,没有生存压力,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其实,即便很小的孩子,都会感到忧虑和压力。
当然,因为天生气质和养育环境的差别,压力和忧虑并不会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在所有孩子身上爆发出来。那些经常被压力困扰的,往往是更为敏感的忧郁型孩子。
之前我推荐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课时,其实有比较详细地说到过这点。在林博士的研究中,忧郁型孩子是所有气质类型中最敏感脆弱的一个,同样的一件事情,他们看到、听到、感受到和想到的,比其他类型的孩子要多得多。
就比如说同样是不小心打翻一杯牛奶,对别的孩子而言,即便遭到父母亲严厉的责罚,擦干眼泪也就忘了。但忧郁型孩子不是这样的,他们会留意到父母亲非常细微的反应,包括表情神态,甚至还会把上一次兄弟姐妹(如果有的话)犯同样错误时的画面,从脑海中调出来,进行一番对比,来判断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有没有不一样。
敏感是这一类孩子所有行为特征的根本来源,因为敏感,他们的情感需求往往比其他孩子更高;也因为足够敏感,他们更容易因为环境和他人的反应而倍感压力,甚至萌生许多悲观情绪。
如果刚好养了这样一个小孩,你会发现,小小年纪的他经常会过得很不开心。明明幼儿园上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放学回来,会闷闷地对你说,“我再也不想上学了。”仔细问一问,原因可能真的就是针尖儿大一点点——玩得蛮好的一个小伙伴,生气的时候顺口说了句“再也不和你玩了”,他真的以为从此要失去这个朋友,觉得上幼儿园都不再有意义。
也或许是,当他们四五岁,突然了解到生命的有限性,因此产生了终极哲学一般的迷思:“妈妈会死吗,妈妈死了我怎么办?我是不是也会死?”甚至,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然后是想着想着,伤心到哭出来。这时,无论真相还是童话,都不能消除那种源于内心深处的担忧和压力。
等到上小学,老师犹豫再三可能还是会告诉你,“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差”。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压宝宝”即便脑海里有非常清晰的行为逻辑和框架,但依然会扭扭捏捏果断不起来,他们会提前脑补很多画面:“这么做是对的吗?别人会同意吗?他们会怎么看我?”
一圈思虑下来,问题依然是问题,但压力已经完全箍住了他,最后他们索性想:“算了吧,我不行的,就这样吧!”
孩子有这些表现,要高度重视
其实,OK也算是“高压宝宝”。就比如说,中班时因为突然换了班主任,他的负面情绪特别明显,每天都在琢磨类似这样的问题:“我明明举手了,老师为什么不点我?她不喜欢我吗?”
内心活动太多压力就会很大,那段时间,他情绪是可见的低落,夜里睡觉都特别不踏实。
幼儿园阶段,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都会发生。我一闺蜜说,她女儿就因为最好的朋友还有另一个更好的朋友,在幼儿园郁郁寡欢了一整个学期,手指甲也是被咬到完全不需要修剪。
有一天她送孩子上学,晨检时和医务室工作人员随口说起:“这孩子好像压力有点大,手指甲都咬光了……”
“三岁小孩能有什么压力啊!”话没说完已经被打断,闺蜜只好无奈一笑。后来她跟我感叹,“即便是那些称得上专业人士的成年人,对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很多时候也是一无所知的。”
真的就是这样,孩子(尤其是幼儿)的压力向来不被重视,没有几个成年人会倾向于认为,孩子身上小小的压力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大家更信奉的一句话,是“有压力才有动力”。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适中的压力很多时候真的会转化成动力,但这点并不适合直接套用在“高压宝宝”身上,因为他们天性中的悲观负面思维就像一面放大镜,会把看似很小的压力放得很大,加上大脑发育尚未完全,自我调适能力不足,压力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也因为这样,真正为“高压宝宝”的压力和情绪兜底的,只可能是作为父母的我们。
然而,现在的养育环境是比较多元化的,因为隔代养育、保姆代管等很多因素,孩子和父母之间不一定能保持良好的亲密感,孩子感受到的压力,也不见得都能第一时间通过语言交流传递到父母这里。
但不管如何,仔细观察孩子身上意味着压力的蛛丝马迹,依然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
英国教育家、TED演讲者肯·罗宾逊在《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中,将压力的迹象归列为四类:
缓解孩子的压力,我看重这两点
所以即便是很忙,夜里经常一两点睡下,我也是雷打不动的每天7点不到起来,只为了送他上学,在路上我们有20分钟的交流时间。他睡觉前的时间,我也尽可能地留给他,OK会在我面前控诉外婆说他的画画得不像,也会嘀咕OK爸在他下围棋时太凶,也会跟我说一些悄悄话~
点个赞,证明你还爱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