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声音开始被看见……
浙江省永康市一幢5层楼的建筑物曾突然起火。消防车很快就位,呼啸而来的火警声,受灾家庭的呼叫哭喊,让楼内居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冲下楼避险。但5楼独自在家的男生,因为听不到声音,对迫近的危险一无所知。走廊和楼梯间的烟雾迅速扩散,火势也在快速蔓延。
直到闻到了呛人的烟味,这位听障男生才意识到发生了火灾。此时走廊浓烟滚滚,烟雾会让人窒息;不断释放的一氧化碳极易让人中毒,逃生难度很大。
万幸男生在消防员的帮助下,成功逃出。当火灾、洪水、地震等危难来临,普通人可以彼此提醒、迅速躲避,听不见的人却常常深陷危险而不自知。这些危险是听障人士偶尔才需面对的极端情况,更难的其实是生活中那些细小的不便。这些危险与不便,仿佛横亘在眼前的天堑,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没有外力的加持,很难飞跃。
与“失败”相比,
“不公平”尖锐得像刀
1986年出生的章芃,1岁时因打针误用药物导致耳聋,成为最严重的“一级”听力残障。对于有些弱听人士来说,可以通过助听器与人工耳蜗来弥补,对于章芃来说,却作用甚微:经过放大的说话声在她听来只是一串无意义的音流。错过了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机,是那个时代听障人士无法弥补的缺憾。
章芃只能通过手语、读唇语来与人交流。由于父母不会手语,无论开心还是悲伤,费劲表达后都滋味全无,于是章芃从小到大和父母交流得非常少,觉得和父母之间有一道“墙”。情况类似的很多听障人士,常常感到孤独。听障马拉松选手黄关军曾说,“我想成绩好,想去读大学,可是老师讲的我听不懂,上学时跟不上学习,每晚都急得大哭。”很多听障人士不得不因此辍学、外出打工、失业、再就业......一直默默无闻地活在社会的褶皱里。
手语是听障人士主要的交际工具,
手势、表情、体态、视觉空间位置都是手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声的寂寞,练就了章芃聪明敏感的内心。她从小就喜欢画画,一路努力学习,最后入读大学设计专业。课堂上别的同学一遍就能听明白的知识,章芃学起来吃力得多,下课后还要反复复习三四遍。幸好,听障人士的动手能力强,设计课程老师一直都很赞赏她的设计与审美。章芃皮肤白皙,举止娴静,她一直憧憬着毕业之后,凭借才华大展拳脚。
但现实冰冷而残酷,毕业之后章芃发现,设计出色并不意味着能找到好工作。原本的优势不足以抵消听力带来的阻碍,极少有公司愿意录用她。
2021年的疫情反复时,章芃先是被公司通知居家办公。撑了不到三个月,公司发来信息,告诉她“不用来上班了”。短短的一行字,干脆利落,就像一把刀,让一直提心吊胆的章芃从胸口开始疼起来。失业,意味着又要无休止地“被拒绝”。章芃陷入自我怀疑:当公司陷入困境时,首当其冲被炒掉的永远都是自己?
章芃鼓足勇气开始向心仪的公司投简历。这家公司先看过作品后,很快发来邀请进行面谈。然而面对面交流想法时,对方发现交流有点费劲,便委婉地请她“回去等通知”。
“通知”却始终没来。
求职难——很多听障人士面临的首要难题
明明是很多公司存在就业歧视,但章芃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与人交流时,她总是习惯加上一句“对不起”。隐隐流露出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让人很心疼。
在求职路上,和章芃有着相同经历的听障人士太多了。蒋朝君双耳重度听力残缺并在简历中注明,还是没人理会这一点,面试通知电话都是直接打过来,没法电话交流的蒋朝君只能干着急。小伙子后来设置了呼叫转移,请父亲代接,但父亲常常说不明白。一天中最多接过十几个电话、跑四家公司面试,却屡屡碰壁。
一位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的听障男生,经过近百次求职后,终于开始在蛋糕店工作。他郁闷地打着手语:“我只是听不见,又不是脑子不好、身体不好,为什么只让我做揉面、搬运的工作?!”
后来在同为听障人士的老公的帮助下,章芃找到了一份兼职,她很珍惜,但也有不甘:“在人们印象中,听障人士仿佛是一个边缘人,只能做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她渴望这种刻板印象能够被打破。
普通人的“白开水”,
是他们心尖上的“甜”
章芃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安静;而同样是听障人士的黄燕,给人的感觉就是“大嗓门”。黄燕接受过语言训练,可以比较吃力地大声讲话,不熟悉的人不容易听懂,黄燕开玩笑地自嘲:“我有点大舌头。”
出生于1984年的黄燕成长于非常特殊的家庭:爸爸妈妈都是听障人士,老公同样是一位听障人士。祖孙三代的家庭中,只有孩子的听力是正常的,是个十足的少数派。
黄燕从小就很要强,性格独立,也很开朗。做测绘工作,经常要在户外工作,主管了解到黄燕的情况后,安排她在办公室做测绘的相关工作。单位规定开会不能带手机,当老板看到黄燕开会时“玩手机”,曾经当众进行了批评。后来才了解到,黄燕在手机的帮助下才能参与会议,于是破例允许她用手机。
黄燕笑着说,虽然自己听不到,但也没有听同事打“小报告”的烦恼。她总是会把生活中遇到的不便和不幸换个角度来看。
黄燕讲话很不好懂,但仔细听是可以交流的,只是很少有人耐心地听她说。买菜时,摊主常常没耐心听完,挥手让黄燕走开。
去购物、去银行,对于听障人士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最难的则是去医院。当黄燕表示自己听不见时,医生总是惊愕地喊护士过来,叽里呱啦地说一番话。当终于开始写字和医生交流时,有些医生会很惊异——不少人误认为听障人士的教育程度都很低。让黄燕感到无奈的是,当她想用手机打字向医生咨询时,医生总会让她关掉手机,宁可用手写。医生习惯了潦草的“医生体”,黄燕却看不懂。令人不解的是,医生常常会把手写过的纸收回去,在提防什么似的。
交流是人生中的大事。就像海伦·凯勒所说,“看不见隔绝的是人与物的联系,听不见隔绝的是人与人的联系。”为了能够交流,很多听障人士都会选择同是听障的另一半。这种选择合情合理,却让生活“险象环生”。
一个二胎家庭中,夫妻都是听障人士。妈妈戴助听器听得见一点声音,爸爸则完全听不到。白天二胎小宝宝在卧室睡觉,听障夫妇分别在客厅和厨房忙碌。小宝宝醒来后摔下床,痛得大哭,爸爸妈妈隔了好一会才发现。
在照顾宝宝这件事上,几乎所有的听障妈妈都会做出牺牲。章芃在照顾宝宝时,夜里睡觉连助听器都不敢摘下,有时戴太久耳朵会很不舒服,每次重新佩戴时都如同针刺。有几次夜里睡着,翻身压到助听器,助听器发出的非常尖锐的声音把她惊醒。
听障妈妈因为听不见,要时刻保持警觉,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黄燕的儿子已经一岁了;章芃的孩子两岁多,都是正淘气的时候,两位妈妈劳心费神,都睡眠不足。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章芃和黄燕这些听障人士对科技进步非常敏感,期盼着科技的进步为听障人士带来福音,解决他们在生活中、职业发展道路上的诸多难题。
让听障人士,
紧跟时代的节拍
每到举国上下阖家团圆的时候,黄燕都会备感冷落,因为2021年之前的春晚直播是没有字幕的,尤其是让人笑到前仰后合的小品,黄燕根本体会不到那份快乐,只能初一拜年时抽空看两眼配上字幕的重播。
无论平日还是年节,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危急时刻,听障人士在生活里要面对各种问题,而他们只能苦苦等候有责任心的企业,用科技的手术刀来解决自己的痛点。
vivo是一众先行者中率先抵达的,并通过卓越表现成为听障群体信赖的好帮手。
《vivo人文科技报告(听障关怀)》
据vivo信息无障碍战略规划经理应娟介绍,在用户调研中,vivo发现听障人士的沟通需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和亲人、好友之间的视频通话,这是亲密关系之间的沟通;第二类是和同事、客户之间的电话沟通,这样的沟通需要应对普通人耐心不够、听不清、听不准的境况;第三类是让听障人士能和普通人一样进行没有字幕的实时沟通:比如看电视、看短视频直播、了解周围人们在聊什么等。
乍一看这些需求并不复杂,实现起来却很不容易。普通人的语速是很快的,加之口音、方言、背景音等干扰,更加大了难度。vivo用手机率先实现了三种“沟通”模式,把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搬入到寻常百姓的身边。
vivo手机实现了声音识别,尤其是对婴儿哭声的监测。无论周围环境安静还是嘈杂,手机都会捕捉到声音信号,vivo WATCH可第一时间接收消息并亮屏震动提醒用户。手机和手表的智能交互体验中,还将增加更多重要的环境音,如关乎安全的汽车鸣笛声、烟雾报警器的蜂鸣声、防盗器的警报声等。这些功能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的。
婴儿啼哭“声音识别”功能
“vivo听说”则是让黄燕无法割舍的功能。打开vivo“小耳朵”图标,手机会持续收音,把别人的话实时快速转译成文字,黄燕评价道:“文字转译的准确率很高。”用户还能添加常用语,节省输入时间。如果播报的声音偏小,健听者可能听不到,还会有文字提醒放大音量。手机给黄燕这些听障人士的帮助太大了,手机不能用就如同重新堕入黑暗,所以黄燕很怕手机没电,出门会多带一块充电宝。
vivo还开发出无障碍通话功能。听说vivo无障碍通话功能后,在深圳打工的一对听障夫妇一直联系应娟,他们迫切希望能和远在老家的孩子通话。应娟跟负责研发的同事沟通后,专门跑了一趟深圳,给这对夫妇的vivo手机提前预装了这一功能。原本和孩子通话只能彼此看上几眼,用手语简单地“说”几句,但这一次夫妇俩兴致勃勃地和两个儿子聊了十九分钟。这也是儿子们长这么大,第一次“听”到妈妈的声音,夫妻俩对儿子们说了很多想说却一直没法说出的心里话。
因为父母不太会手语,成长过程中缺乏交流是章芃一生的缺憾,所以她特别希望和自己孩子多交流。现在,章芃已经开始用vivo听说给儿子讲故事了,看着儿子听得津津有味的小脸,是她每天最开心的时刻。章芃和父母也开始用这一功能沟通,三十多年来章芃和父母之间的“墙”终被打破,因为难以交流而疏远的心重新走近。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患者2780万人,每四个残疾人就有一个是听障人士。据推算,其中约有739万人听力完全丧失。这背后是更为庞大的听障人士组成的家庭,以及听障人士的下一代,涉及的人数更为惊人。
vivo等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看到了庞大听障群体及其亲友的强烈需求,用企业强大的研发实力帮助听障群体打破“数字鸿沟”,共同享受科技带来的红利,解决听障人群至关重要甚至有时生死攸关的“沟通”问题。
2021年是vivo的信息无障碍发力年,带着“科技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vivo正式发布了针对听障人群的公益项目“声声有息”计划。今年6月15日,vivo又在2022信息无障碍科技大会上正式发布了白皮书《vivo人文科技报告(听障关怀)》,通过系统升级、联合调研、公益帮扶等形式改善听障群体的生活质量,“用科技温度照亮无声的心房”。这不仅是vivo在信息无障碍领域的重要计划,也是践行信息无障碍事业上的一次重要尝试。
2022信息无障碍科技大会现场的vivo展牌
现在,黄燕已经可以和短视频直播里卖小龙虾的主播讨价还价;孩子的哭声可以被监测,黄燕和章芃晚上都能睡上踏实觉了。
vivo用科技让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与此同时听障人士也提出进一步的希冀:如果能更好地区分话语声和背景音,抓住听障人士需要的重点音源,翻译就会更加准确。听障人士也呼吁大家面对听障人士时,能够多一点耐心。科技已经架设起沟通的桥梁,耐心会让人与人之间的“交通”更为通畅。
昔日的天堑因此变成通途,负重前行的听障人士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他们一路欢歌,正以愉悦的心情观赏并创造着更多风景。
*文中章芃为化名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路瑞海
作者丨吴楠、方禾
设计排版丨韩冰
图片来源丨 vivo、视觉中国、Unsplash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