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亭》豆瓣打分4.4,想说:值得!抱着期望打开这剧看了两集,眼前一黑,虽然在东野圭吾作品里该文属于质量一般的,但这个剧也太土俗了。
首先悬疑全无。原著开头一个年轻女人扮成老妪潜进自己被“烧死”的回廊亭,查找凶手。国产剧则上来是女秘书替老板找私生子,同时和家族里的不肖子弟拍桌子泼水。某些主干是原著有的,但调整完顺序,冗长的前戏让观众昏昏欲睡。
女主的性格也坍掉了。书里她掉入陷阱因为缺爱,缺爱的原因是长得不受欢迎。剧里邓家佳留着长卷发自信又张扬,案件的成因都没了。
大概因为如今流行姐弟恋,姐狗互撩变成了主要议题,好端端的悬疑变言情,间或加点上世纪商战夺产。导演发了个微博,欲扬先抑地承认错误,然后劝大家看完后四集。劝人忍到最后一集是好多剧的惯用伎俩了,可是忍到最后依旧是上当,只见过高开低走,没见过几次低开高走的。
日剧翻拍似乎鲜有成功案例。观众应该还没忘记《深夜食堂》9.2分和2.9分的惨烈对比,虽然国产版也不至于低至尘埃,但黄磊导的同样翻拍日影的《麻烦家族》,只有4.5分,充分说明中国观众对日本题材翻拍的不接受。
翻拍日剧不算多,但也不是很少。黄渤和林志玲主演的《101次求婚》改编自经典日剧,《新闻女郎》、《悠长假期》、《恋爱世纪》都有本地代餐,《悠长假期》的国内版叫《侬心太软》,早在1998年就播放了,无声无息。
大多数日剧翻拍还没有《深夜食堂》的黑红,比如《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问题餐厅》,《校阅女孩》也翻拍了,叫《不负时光》,在座诸位应该没有留意。
翻拍他国的文艺作品大多是不成功的,只是日剧会格外的失败。说起来是东亚三国一衣带水,但日本文化有其独特性。它们可以允许一个怪咖从始至终做主角,而且一直不进步。像《不能结婚的男人》、《约会恋爱是什么》的主角都是怪人,我们的电视剧里怪人只能作为点缀,而且我们的人物动线要求向上走,不能丧到底,日剧是可以的,红过一阵的《四重奏》就几乎没有高潮。我们遇到的奇葩和日本人的也不太一样,日本是废柴,我们的则是鸡贼利己。
日剧主人公可以无父无母,仿佛石头缝里蹦出来,但中国人终生摆脱不了家庭羁绊,那种孤独人设不适合我们。近年来日剧改编分数第二高的你可能不信,是《安家》。它收视是很高的,因为只借用了原版女主角一部分个性:愣和冲,恰好孙俪的戏路也是这种。故事基本是全新的,而且一定要给女主配个重男轻女的妈,滥俗,但是管用。日本人的亲情是比较淡漠的,《小森林》这种小清新电影,妈妈可以抛下孩子不辞而别,在中国要被骂死。有个日剧《不完美的她》,周迅演过国内版,评价不怎么样。原版催泪点是女主角带走被虐待的女孩,但中国人能共情的是孩子被拐卖的家长,不会去理解不吭不哈带走别人孩子的人。
日本的职场和社交环境相当封闭自成一体,有很多外国人消化不了的规矩。《问题餐厅》的导火索是一个女职员在大白天公司会议上被上级当众要求脱光衣服,所有男人冷漠地等着。这在中国的会议室里出现会匪夷所思,性骚扰大多是在酒桌上,中国有权力的人一定要借助酒、暗处或者别的掩盖才敢动手。像《半泽直树》在日本也属于职场爽文,但在中国都没有改的必要。中国的下级反抗上级不太会通过吵架,如果吵架那就只能走人了。两条路:要么卧薪尝胆爬得比上司高再收拾他,要么发生在古代,刺杀他。
那些浮于表面不考虑本土的照搬就太多了,张艺兴主演的《求婚大作战》,什么时候见过中国学生打棒球,穿着汉服看烟火的?还有一些光是剧名就把人劝退了,比如《我选择了不结婚》改成了《谁说我结不了婚》。《交响情人梦》中国版叫《蜗牛与黄鹂鸟》,再一看主演……告辞。《深夜食堂》也是,直接让中国人坐在日式小酒馆里诉说衷肠。咱先不说国人会不会在饭馆里和陌生人倾吐隐私,就说我们的宵夜习惯明明是撸串火锅小龙虾,而且会佐以喝得抱着树吐或者闹事的醉汉,以及抱着吉他要你点歌的歌手。那种一盏孤灯一位老人的面馆,古龙小说里有,但没有存在于我们的记忆。
以前我一直纳闷为什么悬疑也很难改编,《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铺》、《十日游戏》都不太行。社会派推理能理解,必须要结合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但纯破案的除了被个案抄袭的柯南,直接照搬的也都没反响。
后来想想,悬疑也不能孤悬,不和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比如说日本不少案件会设定发生在新干线上,利用它从不晚点的特点打时间差,制造不在场证明,我们有高铁,但没有这么密集的班次,这种案件就不能借用。《回廊亭》这个名字不是白叫的,凶手借用了它的建筑特点作案,国内没有这种建筑,就生套了个酒店名叫回廊亭,对案子毫无帮助。
有没有改编稍微成功的,也有。上海和北京女子图鉴过了六分,原因是故事是全新的,且播的那几年恰值消费主义流行,放在对奢侈品不感冒的当下就会没踩准。《加油!妈妈》就踩空了,虽然编剧已经尽可能做了本土化处理,把握住了原版《母亲游戏》中不管哪个阶层的妈妈都为了孩子的教育焦头烂额这个精髓,但是鸡娃最狠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今年学生能上学的日子两只手都数的过来。改成网课后,天价学区房和挤破头都挤不进去的名校全成了笑话。尤其是张雨绮扮演的女主角只是一个普通的银行柜员,月薪一万出头。半夜排队报名,费尽心机也要让孩子上的贵族私立幼儿园一个月学费要八千块。她还是个单亲妈妈,跟退休老母亲一起带孩子。封控期间收入受影响的家长看到这里简直倒吸一口凉气——太冒险了!李易峰主演的《动物世界》是我认为目前最成功的翻拍,原作是一部日漫叫《赌博默示录》,里面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赌博游戏,不光烧脑,拼到最后都是人性的博弈。主角不能是邪恶的,单纯善良的人又活不到最后。这部电影最难得的是贡献了一个聪明绝顶、洞悉人性,利用各种灰色手段拯救自己和同伴的正面人物。翻拍自《盗钥匙的方法》的《人潮汹涌》,如果不是自作聪明给一个好好的荒诞喜剧硬加了一段无聊的爱情戏,凭伪装成杀手的神秘男子和准备自杀的loser互换身份这个好玩的设定,再加上刘德华和肖央的演技,不至于才6.5分。台湾有一些影响和评分都不错的,例如《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白色巨塔》。校园爱情是不受时代和国别所困的,全世界的中学生烦恼的事都差不多,这个题材最容易战胜国情。我们翻拍《五个扑水的少年》难得的热血中二而不违和,也是因为题材。《白色巨塔》有地域性,但是台湾有过日据时代,他们和日本有文化上的相似性,翻拍比较容易有共鸣。
日剧的题材可以说是百无禁忌,婚外恋(《昼颜》)、忘年恋(《贤者之爱》)、师生恋(《魔女的条件》)……相比之下同性之爱都不算什么。但翻拍成国产剧,这些禁断之恋通通要大刀阔斧地改,比如《最后的朋友》的蕾丝情在《那时的我们》里变成了纯纯的闺蜜情。知道编剧也是无奈之举,但何必要买一个这么难改的剧本?实在很难理解,改编难度大、播出效果差,就这样还有一大波日剧在翻拍的路上:《我要准时下班》《最完美的离婚》《龙樱》……讲述渐冻人爱情故事的《我存在的时间》已经拍完了,叫《如果还有时间》。据说是因为日剧的版权很便宜,买回来再请几个小编剧改一改,比知名编剧的原创剧本性价比更高。好吧,换做是我,要买也只买《东京大饭店》这种绝对安全又热血励志的题材,我就不信拍一群失意的厨子努力开餐厅的故事能触到什么雷区,大不了把米其林评级改成食神争霸赛。其实东亚人共通的痛点是房价和教育,是城市人终生背负重重的壳,它们才是人均一肚子苦水的母题。如果能放开手脚去拍,我们都不用改编,自己源源不断的素材都可以反向输出了,可惜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