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康互联:专注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链解决方案
2021年2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将三明市认定为全国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经验推广基地。一年多的时间以来,“三明医改”作为改革蓝本在全国逐步推广。
“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是三明医改精髓之一。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当中的重要改革探索,即整合县级医疗机构组建总医院;乡镇卫生院由总医院全面接管,作为总医院分院;分院在行政村延伸举办卫生所,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一体化,人、财、物高度集中统一,成为一家人,共同承担县域内群众健康“守门人”。
2017年,医康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康互联”)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参与建设了全国首家以健康为中心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率先探索出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的县域发展模式。医康互联也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作为一家定位数字医疗品牌服务商的高新技术企业,医康互联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全链实现“以健康为中心”医共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基于此,动脉网对医康互联董事长余纯龙先生进行了访谈。借此机会,我们将初步探究医康互联的全链解决方案。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
打造以健康为中心的闭环生态
“我认为我们做的事情,是符合钱学森先生所说的系统工程论。”
钱学森指出,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织部分构成并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系统工程思维要求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坚持整体思维、大局思维、宏观思维,坚持统筹意识、协同理念,坚持用发展的、整体的、辩证的眼光审视物质世界。
在余纯龙看来,医改、医共体建设就是这样的系统性工程。这是由他早年北大软件工程学硕士和法国里昂大学管理学博士的求学经历,以及在神州数码、微医集团的工作经历共同铸造的。
也正是基于此,医康互联2017年在北京创建。他和医康互联投身新医改事业,从信息化系统切入,开始参与三明市将乐县“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共体项目建设。
将乐县医共体建设项目基于一体化医共体信息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全县医疗健康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了“以健康为中心”的智慧医共体云平台,形成了综合管理、运营管理、全民健康管理、医疗协同、能力提升等七大特色应用板块。
将乐县医共体全景视图 来源:医康互联
此外,医康互联还参与了三明市全民医防融合标杆单位——永安总医院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医共体建设。在对三明医改的深度参与中,医康互联积累了充足且成功的医共体建设经验。目前,其已经助力福建、天津、山西、青海等多地多家医院完成医共体建设改革。
余纯龙告诉我们,从服务对象来看,医康互联可帮助医院构建覆盖患者入院前的健康管理、院中诊疗以及院后疾病康复管理全环节的闭环体系。另一方面,从分级诊疗、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角度看,其助力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实现医疗资源在院间的充分利用。由此,帮助医共体构建起一整套从“以健康为中心”出发的医疗生态闭环。
医共体项目建设后,可将区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公共卫生资源从全县的角度进行整合,使城乡居民享受到从预防疾病到治疗疾病、从日常保健到病后康复、从基层全科服务到专科服务的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整合服务。
以医康互联的区域健康管理平台应用为例,平台首先统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汇聚到健康档案的数据中心;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手段将全域居民分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慢病人群、特殊人群等类型,对慢病患者进行分级、分标。
来源:医康互联
在医共体域内,专科医生、全科医生、村所医生组成健康管理团队,对居民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随访 管理、健康派单、精细化管理等服务。当居民健康指标发生偏移进入医疗系统治疗,并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在各层级医院间完成高效转诊。
总的来看,该应用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为基础,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集全民健康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与应用于一体,能够有效推动居民健康关口前移,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基于医共体建设成功经验和专家科研成果,构筑全链条解决方案
“产品战略首先建立在对市场需求和政策方向的理解上,然后把需求整合进产品链条中去。”
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对一个系统生产效率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供需失衡严重,尤其供给端医疗资源流动率低,严重阻碍了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尤其在老龄化加剧、医疗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改革的步伐只快不止。
医联体,能够纵向、横向打通机构之间的壁垒,建立起医疗资源流通机制,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因资源分布的结构性不合理所带来的医疗服务效率问题。医联体对于医疗生态体系的价值不言而喻,医联体建设的政策指导也愈发明确。
医康互联正是基于迫切的市场需求和政策引领,构筑了医共体全流程全链条解决方案,业务涵盖了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共体项目、医共体能力提升项目、区域健康管理中心项目等。
来源:医康互联
据介绍,截至目前,医康互联已经完成对16个区县医共体方案的布局,并探索出“721”产品模式适应不同地区的资源差异情况。
“7”代表标准化,是产品来自成功经验总结和科学理论的标准系统架构;“2”代表个性化,即充分结合当地医疗特色进行总体设计;“1”则代表定制化,最大限度贴合用户需求。“7+2+1”模式让产品因地制宜,从而帮助客户快速完成医共体建设。
除了成功的医共体建设经验外,医康互联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是重视产业、科研合作。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遵义院士中心、雄安院士中心等前沿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承担了以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为主导、多位医学专家教授共同参与的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的任务。
来源:医康互联
最后,谈及医康互联的未来计划,余纯龙表示,短期内希望能够将医共体建设方案扩展覆盖到更多地方,帮助当地的医疗系统提升运转效率,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医改的好处。同时,为了保障产品方案的推广,医康互联预计近期将持续扩展团队规模,并已经开启新一轮融资计划。
想要联系动脉网报道的企业,请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