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果:身教胜于言传,如何让俩娃数学名列前茅,且听妈妈经验之谈
前几天准备写此文,是因为班级里看到悦悦妈的几次分享,孩子展现的让人欣喜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是什么题目凸显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原题如下:看答案之前,家长不妨自己想一想答案是什么?
那天上午我巡视班级,扫到这道题目,一愣,猛一眼看过去,四道题都对啊,怎么回事?我当时也犯了一个定势思维的错,看选择,就认为一般是单选题,认为多选题应该会说明有的题目答案不止一个。想道最近沪教版应该学了“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所以猜是不是考这个知识点。
然而结果出人意料,这道题的确是四个答案全对,而班级里大多数孩子都只选了B,少部分选B和C。而当孩子说出自己答案的时候,班级还有别的同学笑她“怎么可能”,当老师问她理由的时候,孩子能一项一项说得清清楚,表示什么意思。
如此不俗的表现,清晰的思路,果敢的表达,当然是得到了老师大大的夸奖了!而且这对于其他孩子来讲,也是一次从他人那里学习经验和思考品质的机会——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观点是尤其宝贵的!
当我们谈到思维方式的时候,悦悦妈谈及姐姐的学习,当年的经验教训。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意识到需要了解更多家庭辅导的经验,遂又向悦悦妈提出了几个采访问题,都是家长们特别关心的,平日提问也是最多的。下面就让我们细致地来看看悦悦妈的经验分享!
进一步采访
大陆:请问您的两个孩子,一个四年级,一个高一,数学都非常出色,您是怎么安排她们俩的数学学习时间的呢?这点一直是家长们讨论的核心话题,大家都觉得到了高年级,时间非常不够,除了完成作业,要再作一点辅导的时间也没有,您能分享一下您的辅导心得吗?
悦妈:首先申明一下,姐姐在普通市重点中学,妹妹在公立小学,数学都只是在学校名列前茅,算不上非常出色哈。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挑战而公平的。 我们有两个孩子,我先生和我都有全职工作,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但是有一个帮了我们15年的早出晚归的阿姨帮忙做家务、接孩子放学。我们的业余时间除了紧急的工作,其余都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或亲子活动。妹妹在公立小学,学校作业不算多,一般来说能在晚上7:30-8:00前完成学校作业。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1.5小时内保证阅读、亲子活动和语数外的课外加餐。阅读和亲子活动每天都要进行,耗时30+15分钟。一家人一起吃着水果,聊聊各自身边的事情、自己的心情,既减压又增进亲子关系,大人孩子都很享受。语数外加餐根据需要,每天进行2-3项。增加频率、减少每次学习时间和内容对我们家妹妹比较有效。
要挤出课外辅导时间,高效地完成学校作业非常关键。而要高效地学习,能静下心来就很重要。我相信孩子需要动静结合,要静得下来的前提是孩子先有机会“动”,能够用体育活动舒展身体后再学习会比较容易静下心来。我们一般是放学后先运动,跳1000个绳,再跟小朋友打一会儿羽毛球,或者在小区里疯跑一阵,回家洗澡后开始做作业。
妹妹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在业余体校练了几年体操,每天放学后练2小时,周末练半天,寒暑假每天练半天。得过市体操全能季军,团体冠军等。在三年级时面对要进二线队走专业路线时选择了停训。业余体校的训练不仅为孩子身体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她吃苦耐劳的精神,碰到困难时是咬牙顶上还是放弃?刚开始是在教练的训斥中坚持,后来是在与同伴较劲中坚持,慢慢地就成了自己的习惯。体育运动对孩子无论是身体锻炼还是品格培养都有百利而几乎无害,值得坚持。 姐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痴迷骑马,直到现在还每周去骑2个鞍时。
姐姐初中前三年都过得比较快乐,初三时所有主课都换了非常严厉的老师,加之她中二症,适应得并不好,导致中考成为她初中排名最差的一次大考。没有进入目标学校,只进了一个普通市重点高中。但是,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不被挫折打倒,就有翻盘的机会。 在高中她倒如鱼得水,用她自己的话说“初三过得浑浑噩噩,还感觉压力很大,现在是自己给别人施加压力,反倒轻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问题,孩子也有她自己的人生,家长虽然希望孩子一帆风顺,但一来这是不现实的,二来“好”和“坏”是相对的。比如姐姐如果中考正常发挥,去了一个更好的高中,很可能也是被碾压,甚至抑郁(最近吃惊地听到两个进入名校的学姐压力很大,弃理学文)我更愿意她身心健康地读完高中,即使将来考的大学比去名初中的孩子低,我也愿意。就像爸爸鼓励中考失利的姐姐:人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即使高中考上了四校,大学考上北清复交也不意味着是人生赢家;只有持续努力、不断进步才是王道。
走自己的路线,与老师沟通
大陆:妹妹是从幼儿园开始学习我的课程,您觉得学龄前的数学启蒙对于后续小学阶段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您能分享几点方法或技巧吗?
悦妈:我很庆幸在孩子数学启蒙阶段就开始跟着大陆老师S课程学习(刚开始还不叫S课程,应该是大陆数学微课一阶段) 没有走弯路 (姐姐就走了弯路,三年级开始去学而思学了两年,真是一言难尽)。为妹妹选择幼儿园时,为了有校车接送,妹妹进了一所私立幼儿园,它是比较典型的应试幼儿园,很多孩子都要去考私立小学,幼儿园就要教私立小学要考的内容,比如100以内的加减法,比较复杂的等量代换等,其实很多孩子是搞不懂的,包括我们家妹妹。一方面我跟老师沟通,我们不考私立小学,对她这部分内容不作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在下午上课时(担心督查,超纲内容都放到午睡后进行)就请假去练体操了。我们在家里就跟着大陆老师的S课程学习。一阶段的课程很好玩,有非常多的游戏去认识数,我还记得跟孩子玩拍手、跺脚的游戏,从我拍一下或几下她跟着做,到她在我做的动作上加1,加2; 从说“我爱你,3个字”到骑车数圈数,跳房子计分,都很好玩。通过学龄前大陆微课数学启蒙,我认为对小学学习的帮助有这几方面:
多种多样的游戏,丰富了孩子对抽象概念比如分类,比如时间,比如规律模式,比如数……的理解,不太会出现偏差。孩子对核心内容有了全面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后能顺利衔接小学教学,不会出现学不下去的情况。比如我朋友的孩子学公文数学,加1就是往后面数一个,加2就是往后面数2个,刚开始她们学得比我们快,但是没过多久她们就说学不下去了,因为到加5,加6时,孩子就处理不了了。后来在我的劝说下,她们又重新开始来学大陆微课。这真的是“慢就是快”。
每天有规律地学习和活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和学习习惯很有帮助。合理的作息不仅能保证孩子精神状态,还会推动学习自觉性。因为没干这件事,我们都会觉得今天还没过完似的。
与孩子的互动也使得亲子活动更加丰富,亲子关系更加紧密。多跟孩子互动,你会发现她细微的反应背后可能原因,比如困了、累了、碰到难点了、心情不好了等等,从而调整相应的安排、方法、节奏等,使得学习更加高效。
找对数学启蒙方法,重视底层逻辑训练
大陆:进入小学的学习后,您在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孩子的思维有进步,进步的表现又是什么?
悦妈:进入小学后,孩子数学学得比较轻松,表现在数学关系很清楚,整体部分关系不会搞错,位值原理很清楚,大数、分数、小数都学得比较轻松,喜欢挑战有点难度的题目,号称最喜欢做应用题。比如在低年级时还原类应用题从来不会错,因为分得清整体部分关系;中年级时学校附加题比如鸡兔同笼问题,虽然没有专门学过,但是能自己分析出来,被老师表扬是班上唯一一个没有列方程就做对的同学;四年级最近发生的就是勇于在并不知道是多选题的情况下报出所有正确选项,虽然与大家报的答案都不同。
我相信这些都是数学启蒙方法正确,从原理上搞懂了问题,不惧怕新题,有勇气跟大家不一样。
把握大的方向和时间线,坚持下去,灵活调整
大陆:您觉得家长辅导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悦妈:学习大陆微课,我有几个心得:大陆微课这种形式(自己学了教孩子)是家长是否真的愿意陪伴孩子成长的试金石。你是真的愿意跟孩子一起成长还是只是要求孩子成长?是的,家长很忙、很累,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备课、辅导孩子,但是孩子也是白天要上学,晚上要做作业啊。 如果我们只要求孩子要做到这个、那个,但是自己却做不到,有时候很难共情孩子出现的疲劳、倦怠等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努力做这样的人。
备课很重要。我还做不到大陆老师说到“心中有剑”,但要努力做到“手中有剑”,上课前再过一遍笔记,争取短时间做到剑在心中。 以前开车上班的时候我是路上听课,红绿灯时把要点记一下,有空时整理成笔记,现在地铁上下班,更方便听课、记录。孩子做学校作业的时间也是我很好的备课时间。看着从一阶段到三阶段上千页的笔记,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有大的计划,但是也要根据孩子和家长的节奏灵活调整。我们的数学辅导有两条主线,一条是E课程,一条是S课程。E课程很方便,只需要听课看课件,就能上场了。我们的进度一般比课程发布晚一周,这样能够看到整周内容,方便安排。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2-3天搞完整周内容,其余时间要搞一下S课程或者让位给其他科目。S课程需要先备好课,有些专题还要再找一些练习,比如二阶段的分析题目“对象-结构-关系”我们做了一学期。两条线大的计划分别是E课程比进度晚一周,S课程按照4、5年级搞完三阶段的节奏走。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接受度、精神状态、学校学习周期(比如大考前学校作业多,家里就避免安排很多课外内容) 等调整;同时也要根据家长节奏调整,比如疫情开放后我出差很多,晚上不能辅导孩子,我就会找相应的练习题给她做。我们的E课程也是这周才赶上进度。但我并不焦虑,因为大的方向和时间线把握住就不会有大的偏差,没有完美的生活。
确定优先次序,循环往复练习,计算假期集中搞定
大陆:在搞懂原理和重复练习两个方面,您是怎么做到兼顾的呢?
悦妈:首先搞懂原理,再重复练习;在练习中发现薄弱环节,再回头巩固原理,增加相应练习,循环往复。
我也很赞成计算问题放在假期,集中时间搞定。我们参加了所有计算课程,计算并不是困扰孩子的问题了,虽然不能保证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出错,但是算理清楚,练习量有了,不会有大的漏洞了。
避坑心得,肺腑之言
大陆:根据您的经验,在孩子成长之路上您觉得有什么需要家长谨慎选择特别避开的坑吗?
悦妈:我觉得要注意这几点:
首先要避免把孩子送到机构而家长不深入了解学习内容和孩子掌握情况。姐姐小学三年级开始在学而思学了2年,那时候爸爸负责辅导姐姐数学,他也看到姐姐学得吃力,课后还花不少时间、不厌其烦地给她讲解,但没有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为什么孩子学不懂,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问题。 导致孩子痛苦而没有效果。 姐姐后来告诉我,她上学而思时每节课刚开始能听懂,后来就不知所云,开始玩餐巾纸。有一次发现忘了带餐巾纸,就很慌。听到这里,我是很心痛的。所以妹妹我就不会送她去机构学数学了。
其次是要避免“别人都在学XX, 我们不学就落后”的想法。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学奥数,老师反应她上课精神不集中,眼神游离。我估计是孩子听不懂,建议妈妈暂停。但是妈妈说孩子爸爸不同意,因为“别人都能学懂,你为什么不能”?还说“慈母多败儿”,都上升到价值观层面的分歧了。 我是赞成孩子要学习的。但是学什么是要因人而异的。比如体制内的孩子,英语学得比较简单,可以课外补充,但是补什么,怎么补是家长要了解并帮孩子选择的。 每种体制各有优劣,选择了就不要抱怨,缺的想办法补。比如体制内孩子思辨机会比较少,可以有目的地为孩子补充这方面的内容。
最后,家长要有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决心和行动。家长真正投入时间、精力后会更有同理心,也更能发现孩子的问题。没有老师能替代家长的作用,即使一对一的老师也不如家长无私。在孩子小的时候花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培养好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后就只需要“找草喂马”了。
身教胜于言传
整篇采访,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把它放到了标题里——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最喜欢用的就是“口头说教”,虽然“说教”效果之差,人人皆知,但人们依然走在这条不归路上,甚至,说了学不会就打,这是某些传统观念下的毒瘤。有毒的东西为什么还盛行?说到底如同“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一样,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又抱有过高的期望,恨铁不成钢,但最终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我觉得悦悦妈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已经通过“言传”将一些道理传达出去了,而且还起到了不错的作用。可为什么有的家长说自己说了很多,但是仍然行不通呢?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身教”搭配着进行,言语就会显得苍白。学习氛围的确很重要,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父母都希望分班的话孩子能进入“好”的班级,那自然是认为在“好”的群体里能带动孩子也向好,在“坏”的班级里孩子也会被带坏。家长在选校选班级都是如此思考,但是为什么会到家庭里,就没有想过家庭内部的氛围会影响孩子呢?有的父母觉得我每天上班工作也很辛苦,矜矜业业的,为什么孩子不学我?那很简单,因为孩子没有看到您的辛苦,您工作的过程,当您回到家,往沙发一瘫,手机一捧看视频,群里一泡开始聊天,孩子看到的就是您在娱乐,您在休闲,您没有在工作,也没有在学习。即便有些家长工作带回家做,但是您的工作与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关联,孩子也没有代入感。甚至很多父母从小灌输孩子的就是我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你过更好的日子,于是许多孩子觉得父母的辛苦就是为了钱而已,并不是为了兴趣,梦想,理想,那么为什么我要对学习产生兴趣,我必须要天天学习呢?
如果您跟孩子说,学习是为了以后上好的学习,找好的工作,挣大钱,那么会不会有孩子说:我以后不结婚,不生孩子,我就不需要挣钱养孩子,我自己不需要那么多钱呢?
如果人一开始学习被要求必须门门课培养兴趣,门门课精彩,学习的时候必须劲头儿十足,但是到头来变成成年人后,要象父母这样毫无乐趣地生活工作,抛弃兴趣,拜娱乐为大神,视短视频为精神食粮,那么现在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这个话题扯得有点儿远,却是我看到悦悦妈说的“身教胜于言传”时,产生的真实感慨。身教,身教,可能我们现在的教育,许多问题的根本都在于缺乏“身教”。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热爱学习,那么我们也要热爱学习。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充满意义地学习,那么我们也要为他们展示意义何在。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那么我们至少在生活中要表现出独立与勇气让孩子认识。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永远向阳而生,那么我们就要在生活中让孩子看到这种精神力量的魅力所在!
祝小朋友们六一节快乐!也祝大朋友们童心未泯,向阳而生!
欢迎加入我的交流群
请扫下面管理员【土星】的二维码
备注:孩子年级+入公开课群
或
备注:孩子年级+入解读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