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碎了”,但是美
《墨子》中有一句十分朴素的话:“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天下之事没有十全十美。再甘甜的瓜,蒂都是苦的。
缺陷、遗憾、残损、破碎……是事物发展的常态。
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趣中,“破碎、遗憾”是一种美。甚至是一种更高境界、更有生命感、更自然的美。
如林椿画作枝头的枇杷叶,虽卷曲破损,但却恰恰显示出一种真实的、果熟禽来的盎然。
▲《枇杷山鸟图》(局部放大)
南宋 林椿 故宫博物院藏
而在历代名瓷中,哥窑则可算作 “破碎美”的典范。
▲宋 (传世)哥窑五足洗
上海博物馆藏
谈及“哥窑”,目前能被冠以这个称呼的瓷器至少有3种:「传世哥窑」、墓葬或窖藏出土的「哥窑型瓷器」、以及「龙泉哥窑」 。
如无特别说明,后世提到哥窑时,一般默认指「传世哥窑」,即历代宫廷流传下来的哥窑瓷器。
▲宋 哥窑米色釉胆瓶
故宫博物院藏
哥窑瓷器器身遍布纵横交错的纹路,观感上很像是“碎了”。并且碎得还很彻底。
▲宋 哥窑青釉鱼耳炉 底部有乾隆诗《咏哥窑炉》
故宫博物院藏
实际上这种“碎”与汝窑的“冰裂纹”一样,都是瓷器烧造时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开片。只不过哥窑开片纹路较为明显。
其小而细的纹路呈浅黄色,被人们称为“金丝”。大而粗的纹路则呈灰黑色,被称作“铁线”。
金丝铁线,星罗交织,遍布哥窑器身,形成一种瓷器碎了又重新拼合的奇特观感。
▲宋 哥窑五足洗 (局部放大)
上海博物馆藏
不少学者推测,“碎了”的哥窑原本是个“意外”,是某次偶然烧制出的“残次品”。
一开始,对工匠们来说,烧造出莹润无暇的瓷器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开片是一个“缺陷”,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古代文人却从开片交错复杂的纹路中,发现了美,并将这种“缺陷”上升到美学的高度。
蜿蜒的开片增加了哥窑的偶然性,赋予瓷器独一无二的生命感,也因此成就了哥窑深刻的“破碎”美学意涵。
片片纹羽似金凤蝶阳光下扇动的翅膀,人们欣赏哥窑“碎了”的样子,并赋予其“金丝铁线”的名字。
这种对破碎、残缺的审美意趣,恰如《宋瓷中的中国文人精神》所写:“可能是一种更深刻的美。”
▲宋 林椿 《写生玉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哥窑灰釉葵花式洗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开片,哥窑瓷润泽如酥的釉面,同样为后世称道。
哥窑釉色多呈米黄色或青灰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无常见玻璃光泽,而是泛着一层丝绸似的油光,绵密柔和。
有人十分生动地将其形容为“酥油光”。像釉面起“酥”了。
酥油是牛、羊奶提炼出的一种油脂。色泽亮黄,似黄油。人们在做饼干、薄酥饼等焙烤食品时,常用到它。
而哥窑的“酥”则是光在釉面反射折射造成的。绵密,接近于亚光,但有油润。
▲ 宋 哥窑青釉碗
故宫博物院藏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哥窑的釉面中蕴含着密集的气泡,像一个个小珍珠堆集在一起,俗称 “聚沫攒珠”。
这些珍珠般的气泡能使射入釉层的光线产生散射,使釉面产生一种柔润绵软的质感。
搭配哥窑交纵精巧的纹羽,绮丽,又不失典雅。
“破碎”,但是分外美丽。
❖
为致敬五大名窑,观复博物馆推出——【传世哥窑系列瓷器】
从胎骨选料到釉水调制,再到高温成瓷,历经无数试验,手工制作,极力接近传世哥窑的气质。
观复传世哥窑系列瓷器:
金丝铁线,星罗交错,斑斓变幻。
聚沫攒珠,润泽如酥,沉静柔和。
酥油光泽,淡黄绵软,典雅自然。
❖
此传世哥窑系列瓷器,7月9-11日,正在限时优惠中。
目前,有茶盏、葵口盘、鬲式炉、蒜头瓶四款可选,大家不要错过。
进入店铺搜索关键词:传世哥窑 、哥窑等,查看更多哥窑瓷器佳品。
点击蓝字 即可惠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