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愿花钱与企业不愿借钱,哪个更影响经济复苏?|自由谈
▲ (小尘4X / 图)
全文共1664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居民更倾向于储蓄这事不假,但这并不会直接影响银行对外的贷款和投资,更谈不上掣肘经济复苏。实际上,真正掣肘经济的,不是没有钱投资,而是没有人愿意借贷这些钱了,即合格借贷人的缺乏。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近日央行公布了二季度城镇储户调查问卷结果,其中选择未来“更多储蓄”的储户比例达到了58.3%,较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创下这项数据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倾向继续增加。
有分析认为,高储蓄倾向与弱消费意愿的组合,反映了当前人们内心对收入、就业前景可持续性的不安和怀疑。这是有道理的,但有人进一步认为,居民更多的储蓄,会掣肘经济复苏的势头和质量。这样的说法恐怕逻辑与事实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需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解,即认为时下银行的作用是先吸收公众的存款,然后再把这些存款以贷款的形式放出去。也就是,银行是一个提供资金服务的中介机构,通过存贷款之间的差额,来实现金融投资和盈利。
这在金本位时代,反映了一定的现实。然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货币与黄金彻底脱钩,人类社会进入信用货币时代,银行角色彻底转变了。
银行角色转变之后,从表面上看,银行的贷款行为,确实是把钱给了客户,但这个钱其实并不是来自银行吸收的存款。银行贷出去的钱,实际上是贷款行为本身创造出来的。
传统上认为,存款是银行的资金来源,先有存款然后才能贷款,银行的贷款量受到存款量的约束。在实物货币时代的确是这样,因为实物,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先要“有钱”然后才能拿出来借给别人。
但是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借贷双方无需见到现金,只需要改变一下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就可以做到“无中生有”。企业得到了刚刚创造出来的“新货币”,他们就可以拿着这些“新货币”,去买设备、原材料,表现为账户上的数字在该银行内划转(这时银行只需要改变记账数字而已),或在银行间划转(这时两个银行之间需要清算,但清算只需要双向流动的余额)。
这个过程创造出来的“新货币”,既没有实物支撑,也实质上与居民储蓄无关,完全就是一种纯粹的“信用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创造”。当然,银行也会受到一定约束,需要具备一定的偿付能力,不可能毫无节制地创造货币,这个约束主要来自央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与存贷比规定,所以银行还是需要吸储的。
梳理清楚上述过程,我们再来看下央行公布的问卷调查。居民更倾向于储蓄这事不假,但这并不会直接影响银行对外的贷款和投资,更谈不上掣肘经济复苏。实际上,真正掣肘经济的,不是没有钱投资,而是没有人愿意借贷这些钱了,即合格借贷人的缺乏。
可以提供佐证的是,央行同时公布的另外两份问卷调查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6.6%,比上季下降15.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3.9个百分点。
如果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1.4%,比上季下降8.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为54.2%,比上季下降9.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为61.0%,比上季下降13.0个百分点。也就是,大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都在下降,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下降更为显著,这大致符合我们的直观感受。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很多企业订单减少,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不会进行扩张性投资,也就不会进一步寻求贷款支持。从企业家的问卷结果来看,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6.5%,比上季下降9.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5.5个百分点。经营景气指数为48.7%,比上季下降4.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1.0个百分点。
如果企业从银行拿到钱后,假如没有更好的投资去处,或者说投资收益不足以覆盖成本的时候,那还不如不拿这个钱。企业家也是“理性人”,而且越是成功越是持久的企业家,往往越是谨慎,在前景不明朗的时候不会进行盲目扩张。
不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高于上月0.6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可以和央行企业家问卷调查中的订单指数趋势相印证,虽然较去年同期仍下降明显,但相比一季度已有回暖迹象。
综上,想要经济复苏,重要的是在于对未来信心和预期的修复,尤其是要让企业家对未来抱有长期主义心态。企业家与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企业愿意扩大投资,会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从而导致其消费意愿增强,这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作者系经济学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