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岁月过后,我们还能找到更好的奇迹
夏和春
作者:叶芝 [爱尔兰]
用谈话将夜晚消磨,
我们坐在老荆棘树下,
讲到自我们诞生以来,
做过的事,说过的话;
我们讲到长大成人
知道已把灵魂对分,
两双臂互相拥抱,
以求整合为一个心灵 ;
接着彼得脸有难色,
因为看来他和她
谈到了他们的幼年,
曾在那一棵树下,
呵,那时节多欢畅奔放,
多么繁花如妍,
当我们拥有全部盛夏,
她拥有整个春天。
选自《叶芝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
- 诗文作者 -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创作丰富,其艺术探索被视为英语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艾略特誉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
“我把我的心铸入我的诗”
「留言」:叶芝的哪首诗让你印象最深刻
﹀
﹀
﹀
等热闹的岁月落到身后之时, 我们还可能找到更好的奇迹? ——叶芝 叶芝在1926年至1927年间创作了一组题为《一个男人的青年和老年》的组诗,年逾六旬的诗人,从年轻时的《初恋》起笔,渐至厌倦旅行的老年时代,像是在诗里回溯自己的人生。 这首《夏和春》正为其中一首,字里行间老年人回首往事的意味更是明晰。当夜幕低垂,诗人安坐于树下,那些如电影画面般一一划过的欢畅奔腾的岁月,繁花如妍的年华,都标识诗人曾有着如此丰盛的人生。
多数人对叶芝朦胧的初印象,或许绕不开那首近乎家喻户晓的《当你老了》,以及由此牵引出的诗人那场旷日持久的单恋。 叶芝邂逅影响自己一生的茅德·冈并为她写下这首情诗时,只有二十多岁,之于爱情和诗歌,都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等待着这位青年诗人的往后时光,将是陷入苦恋多年不能自拔和丰硕的诗歌成果。 19世纪的最后10年,叶芝深陷苦恋情网,同时受到唯美主义的时代风潮影响,诗歌呈现着华丽又浪漫,优美而迷离的色彩,表现出世纪末的悲哀和避世的倾向,那首著名的《湖岛因尼斯弗里》就出自这一时期。
叶芝后来自评这时期的诗歌:“有一种夸大了的伤感,一种多愁善感的美,现在我认为这是懦弱的。” 随着生活往深处行进,也在思慕之人茅德·冈的推动之下,叶芝随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推动着爱尔兰民族文化的复兴,因而也顺理成章促成了诗风的转变。 进入20世纪后,叶芝从唯美走向现代,从虚幻朦胧走入明朗的现实世界,他脱掉了那“缀满锦绣珠宝”的外套,换以更有劲、更自豪的“赤裸着身子走路”。
1923年,五十八岁的叶芝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做了一番自剖:“一度我也曾英俊像那个少年(指奖章图案上的少年),但那时我生涩的诗脆弱不堪,我的诗神也很苍老;现在我自己苍老且患风湿,形体不值一顾,但我的缪斯却年轻起来。” 这番感喟并非夸张,叶芝的作品的确是愈老愈醇。成就他成为二十世纪英语世界最伟大诗人的许多作品,如《勒达与天鹅》《驶向拜占庭》《天青石雕》等,都创作于获得诺贝尔奖之后。 就像对茅德·冈那份得不到回应的爱他依旧保持了多年热情一样,叶芝对爱尔兰和生活倾注的长久的巨大热情,也都一一化作缪斯庇佑着他的创作,使他终生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
1939年,叶芝因病在法国辞世,随后被安葬在异乡的墓园,十年之后,遗体才终于被迁回故乡。在他的墓碑上,如愿刻上了他的墓志铭——在生命最后时光里完成的诗歌《布尔本山下》的最后三行: 冷眼看待 生与死 骑士们,前进! 叶芝年轻时候曾在信中写道:“我的生命生活在诗里。为了写诗我把生命打碎成灰泥:我把青春、友谊、安宁和世俗的希望都研碎进去。”后世回望他那丰盛如夏的人生,可知所言非虚,这位诗歌骑士,的确以生命构建着诗歌的花园。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为你读诗」 “人,充满劳绩,仍诗意栖居” ▎直播预告 为何中国文化课程可以如此治愈? 「为你读诗」会员618专场为你揭秘 还有【买一年,赠一年】年度钜惠 预约直播,走近中国诗意生活
▎特别推荐
《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 全手工装订的烈焰红,典藏级叶芝诗集 原价138元,优惠价89元,点击购买 ▎明日预告
6月14日晚10点,演员毛晓彤为你读林徽因的诗作《记忆》。
点击 阅读原文 一起诗意栖居 加入「为你读诗」会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