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样的女孩,让人体面离开

这样的女孩,让人体面离开

社会

作者 | 肖瑶


殡葬师刘颖印象最深刻的“客人”,是一位车祸去世的小女孩,年仅12岁。刘颖见到她时,遗体已面目全非,双腿断裂,躯体变形。刘颖和同事以公益的名义给女孩做了美容修复,给她化了妆,补了头骨上的洞,换上了漂亮的裙子。年轻的生命短暂地余光复现,平静、安然。

要知道,三年前刚开始做这行时,刘颖连逝者的脸都不敢看。


今年7月初,全国影院陆续复苏,皆大欢喜的事儿。不过,在第一批上映的电影里,有部不那么“喜庆”的片子,殡葬题材的《人生大事》。


殡葬师卡戎一直困于如何向6岁的儿子解释自己的工作,电影上映后,他带孩子去看电影,直接把影片中那句“种星星的人”拎出来用。


儿童对陌生事物的理解常常抽象而充满想象力,事实上,在老师家长或电视动画里,不少孩子都听到类似这样的比喻:人死后去了天上,变成了星星。


只不过,大人们很少主动去向孩子解释“死亡”这件事。


殡葬行业本质上属于服务行业,在从业近十年的天津31岁殡葬师孟阳看来,“为逝者服务的时候其实更多是在和生者打交道,(我们)看到的都是各种人和人的故事”。


《入殓师》剧照


孟阳为92岁老空军爷爷整理过遗容,为他穿上军装、盖好党旗,将骨灰交给家属,洒向大海;她为自杀的孤老奶奶挑选过寿衣,也看见过4岁的孩子抱着父亲的遗体,似懂非懂地嚎啕大哭;她还为即将结婚却惨遭车祸的28岁小伙子办过葬礼,婚纱照一夜之间变成遗照,怀孕未婚妻的嚎啕大哭,和逝者母亲的平静和沉默,都能穿透孟阳的内心。


悲伤和告别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沉重”是这一行每日工作的基本色。


刘颖还记得入行后第一次直面遗体的脸,那是一位50多岁病逝的男性,美容师给他化妆的时候,老半天画不好,刘颖凑上去查看,发现有灯光恰好落在死者鼻梁上,塑出一条亮白的影子。他们把脸稍稍侧了一下,面部的颜色一下子变得正常了。


刘颖忽然发现,死者的面容很平静、安详,她试着去触摸逝者,并不像电视里演的和书里写的那样冰凉,反而是温暖的,因为人刚走没多久。


“家属进来看到了死去的亲人,就像睡着了一样。”


在这个时候,生命的意义被再一次拭亮了。



“人死后其实没那么可怕”

刘颖所在的殡葬公司位于贵州毕节,《人生大事》上映后,公司与当地影院合作,将殡葬师的海报与电影海报并列立在影院。员工们穿着制服站在旁边,依次向从观影厅出来的观众发送宣传手册,同时弯腰、鞠躬,伸出戴着白手套的手,如果人们愿意,可以与他们握一次手。

刘颖他们公司在影院门口向观众介绍“殡葬师”


殡葬师们大都不会主动与人握手,“我们的手摸过死人,你再来和我握手,很忌讳,不吉利。”刘颖坦言,“一些人可能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介意的。”因此,他们常以双手合十作揖、点头弓腰取代握手,他们也从来不会使用“您慢走”“走好”等礼节用语。


刘颖进入这行纯属巧合。2019年,她自己开的服装店倒闭了,恰好,一个老朋友的“礼仪”单位在招人。她去到了才知道那是一家殡葬公司。


不过,应聘的是人事和行政,刘颖从没想过会去“一线”。然而,入职两个月后,恰逢过年,单位里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一个晚上,刘颖忽然接到一个“现场”请求——“现场”,即当时有人去世了,需要殡葬师立刻到达——没有办法,刘颖只好硬着头皮上。


贵州的寒冬阴冷刺骨,在进入入殓室之前,刘颖全身都在发抖,“我从小胆子就很小”。


她先旁观同事给逝者擦洗身体,对手脚指甲、耳鼻口进行消毒。那是刘颖在时隔十年后,第一次看见自己父亲之外的遗体,“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父亲走那年刘颖才23岁,一切都来得猝不及防。母亲陪身体不适的父亲去看病时,在医院等候的椅子上,父亲不知不觉缓慢地、一点点地倒在了地上。


接踵降临到一家人身上的是两个字:混乱。母亲天天以泪洗面,几度崩溃。家里还有个年幼的弟弟,对“死亡”知之有限。父亲的所有后事,都落到刚毕业的刘颖身上。


后来殡葬师在火葬场给父亲洗澡,“拿着水管,前面冲一下,后面冲一下”,刘颖总觉得有些粗暴,但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还有摆丧宴的三天,她只记得母亲坐在冰棺旁边一直哭,旁边有些不懂事的孩子在打牌、玩闹,场面充满着混乱、荒诞。


“我不愿意还有别的人去经历我经历过的那些混乱。”这是刘颖坚持在这一行的核心动力,她最不希望的,是自己儿子将来有一天,会经历她当年经历过的那些慌乱和无助。


人在去世后或濒死前的一段时间内,感受到的时间是失序的,意识、意志都被打乱,只剩下仓促的恐慌和来不及的告别。


今年初的一天,孟阳的同事拉了一位车祸去世的卖菜大哥,才四十岁,“人都散架了,在车里非要坐起来,嘴里还说着话……还想着卖菜。” 


殡仪馆里,孟阳听到逝者的妻子嚎啕大哭,声音震荡着整个停尸房,她一面不寒而栗,一面不禁回想这位逝者生前的生活。听说车祸是因为超车,“他超车肯定也是想赶快回家。”孟阳怆然,为了生计奔波,谁料为了生计丢了生命。


而孟阳能做的全部,只有“帮他体面地离开”了。


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国人对死亡既持重又回避。我们讳于直接谈论死亡,同时却注重礼法,“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辽宁95后殡葬师依依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阻止不了,但我们可以让亲人体面地走完这一生”。


生命无常,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依依遇到过一些非自然死亡的逝者,“他可能面部狰狞,嘴也闭不上,还可能有排泄物”。


依依遇到过一个抑郁症跳河自杀的老奶奶,“横死者”一般会被直接拉到殡仪馆,连家都不能再回,依依给她穿衣服的时候,身上全是水草,“但这还算好的了,尸体是完整的”。


依依和同事配合模拟练习给逝者穿衣服


不过,作为一名无神论者,依依坚信,破除所谓“不吉”和“晦气”的唯一秘诀,只两个字:用心。用心去清洗他们的排泄物、脏东西,擦洗完全身、穿好衣服后,“基本嘴巴就自然闭合了,面部表情也会看起来会比较祥和。”这个时候,依依会相信,死者是感受得到她的用心的。



人,要体面地走

殡葬行业在我国的历史不算久,19世纪末由西方国家引入进来,直到1995年,殡葬才作为一门专业进入大学课堂。但现在,全国开设相关专业的,只有分别位于长沙、武汉、黑龙江等城市的几所专科学院。


目前,从事殡葬行业的,也有不少是其他工作误打误撞转过来的。《2016-2021年中国殡葬服务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死亡人口每年约有1000万人,殡葬行业的人才缺口不小。


依依从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毕业后,做过设计师,考过教师资格证,也尝试过考公,后来兜兜转转进入了殡葬行业,“反正做设计头发也会掉光”,她想,与其一整天盯着电脑,她更愿意与人打交道。


天津女孩孟阳和《人生大事》的导演刘江江一样,家里几代是干殡葬的,从小到大,孟阳都会听家人们谈论“这家怎么死的”“那家怎么了”,她不觉得害怕,但妈妈不许她去干这些事儿,“女孩儿干这个不好”。


然而,2013年,孟阳从大学毕业后,先是艰难“北漂”了小半年,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干起了祖传老本行。


当地有人家里如果有人正常死亡,就打电话给孟阳他们。正常死亡的逝者家属通常会准备好衣物,殡葬者直接过去,给逝者擦洗、穿衣服,拉到殡仪馆后先用冰棺放三天,等亲属办完死亡证明回来,工作人员带领亲属去挑选骨灰盒。完成封棺、摆桌、辞灵等一系列流程后,休息40分钟,算是对逝者最后的礼仪。


所有仪式结束后,殡葬师要将逝者抬上灵车拉到火葬场,接着带着家属去选炉。火葬场分低炉和高炉,炉的高低就是价格的高低。“低炉烧出来的灰比较粗糙,需要人工把骨灰勾出来;高炉有个推拉板,逝者躺着推进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烧出来还是什么样子,骨灰会像粉末一样细腻。”


殡葬的英文名是“undertaker”,即“带到下面”,有一个“带”的动作,殡葬师的工作,是将死后的人带到另一个世界,在生与死之间搭建索道,让逝去的生命安息,让活着的人安心。


依依到逝者家里去准备开始入殓


《人生大事》里的大爷希望给自己办一场“生前的葬礼”,理由是“想看看自己死去时的样子”,听上去荒诞不经,但现实中,确实有人提前为自己考量“身后事”。


一天,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来找孟阳,想给自己定制一件寿衣。孟阳一看哭笑不得,“您这身体看起来比我还好!”老太太笑道,“提前准备,别到时候抓瞎。”


不过,老太太对自己的“后事”交代得有些过于细致了,这让孟阳越听越狐疑,甚至觉得这个身体硬朗的老人是不是“精神有点问题”。老太太要求的重点就两个字:简单。“别让子女花钱”“我一闭眼,都是给活人看的”……


孟阳没想到,才过了几天,老太太就没了。是自己从楼上跳下去的,留下一封遗书给儿女,大意是“我去找你爸了,别太伤心”。


人是否可以提前决定自己的身后事?《人生大事》里还有这样一幕,殡葬师打算替一个即将去世的小女孩接过后事,遭到其家属怒斥:人还没走,你们就来?


刘颖称,其实有不少家属是会主动联系殡葬师的。他们将那些已被医学确诊为弥留之际的重症患者称为“临终者”,面对一位临终者,家属除了悲痛,也会陷入迷茫和无措,于是便可能联络殡葬师,预订“生前契约”。


“如果人真的走了,他们(家属)不用担心,所有后事我们负责。”当然,如果情况好转,“我们白跑几趟也没关系。”刘颖坦言。


不过,家属会担忧“临终者”自己知道自己被请好了殡葬团队,“我还没走你们就叫人来了?”因此,刘颖他们通常会先在楼下等待,不穿工装,静待家属消息。


《人生大事》剧照


依依也签过临终守护的生前契约,客户是一位患胰腺癌晚期的77岁老太太,她的妹妹主动联系到依依,希望她能陪老人走完生命最后几天。


老太太并非无儿无女,大儿子在国外,二女儿也不愿意来,“给财产才会来”,还剩下一个亲妹妹,年龄也很大了。老太太生前很爱漂亮,她特地嘱咐依依,“别弄那些传统寿衣,要颜色鲜艳的,要很漂亮地走”。


依依一直拉着她的手,直到没有生命体征,弥留之际,老太太说,“这一辈子唯一对不起的就是我丈夫,我没教育好两个孩子。”待已经神志不清了,她还念叨着大儿子的名字,可儿子始终没有现身。


这单结束后,依依特地请假回家陪了妈妈好几天。这份工作带给人的心理压力不小,有时候恐惧反而是活着的人带来的,送走死者,如何继续在这个充满离别、冷暖不一的世界里自处,成为他们的必修课。



“这一行,总得有人干”

“我们遇到的都不可能是高兴的事儿,身处这个环境,每天都处于低压的气氛中。”沉重的心理压力,成为不少殡葬师离开行业的重要原因。


刘颖有时需要拍视频记录告别过程,看着家属哭泣,他们也会跟着哭,那是完全控制不住的一种氛围压制。


调节的方法是健身、刷视频,偶尔喝点酒,但喝酒是需要报备的,因为这个行业必须要时时刻刻待岗,“常常是接到电话后立刻就要出发,片刻都不能耽误。”


对身为单身妈妈的刘颖而言,这无异于给原本就忙碌的生活又加一道重重的神经砝码。她常在半夜两三点、四五点接到电话,“再远都要在一小时内赶到现场。”不仅为了处理死者,更为了安抚家属,“即便我们暂时不能做什么,陪在家属身边,他们会好过一点。”


2022年,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刘颖都待在殡仪馆,没有假期,没有节日,随时随地都可能立刻被拉回“死亡”的环境。


孟阳目前所在的殡仪馆有 8 个告别厅,最高纪录是一天里同时有 7 个厅在办事,她一个人得同时盯两三家,注意力和精力都要保持高度集中。


死生亦大,孟阳从不认为自己的工作仅仅是“处理后事”,那么多真实可触的、沉甸甸的情感和情绪,很多同行扛不住,走了,她还能坚定地坚持下来,不论怎么说,都已经有了一份离不开的责任担在身上。


网上一直有段子流传:“殡仪馆守一晚上1200元,你去不去?”本文采访的殡葬师们都觉得,拿这份工作开玩笑很过分,既不尊重行业,更不尊重死者。


实事求是地说,正规的殡葬师不可能“高薪”。“说难听一点,这一行也有‘淡旺季’,也有绩效,办的事多一点,拿到手的就多一点,但大多数时候也就到手四五千。”刘颖坦言。


依依拥有北方女孩的开朗乐观,她嘻嘻地回应外界的“月入过万”传说:“我们这一行,不讲钱,讲‘缘’——月入3000‘缘’(元)。”


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走流程式的服务,悲欢离合藏在那些流程里,但这并不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情绪收入。


除了低薪,不少人从殡葬业转行的主要理由,还是歧视大于正视,偏见大于看见。


孟阳和老公刚结婚的时候,婆家觉得她“阴气太重”,不想让她继续干这行。但孟阳没理,“这是我自己的事儿”,并且,这一行,总得有人干。


山东90后女孩淼淼是正儿八经的殡葬专业毕业生。当初在填志愿的时候,父母曾以“不交学费”来威胁阻拦她,甚至不惜扬言要和她断绝关系。


参加工作后偏见更无处不在。淼淼曾在打车时因“目的地殡仪馆”被司机拒载;租房时曾因职业原因被房东婉拒;亲戚朋友结婚生子也不会邀请她参加,觉得“晦气”。


实际上,就算有朋友愿意邀请他们参加婚礼,淼淼也会自觉拒绝,“年轻人不忌讳,不代表他们的长辈也不忌讳。”


比起陌生人的偏见,亲人和熟人的嫌弃更令他们失落。刘颖曾经有个多年的好闺蜜,当年,在电话里得知刘颖的新工作后,闺蜜忽然甩出一句:“你太可怕了,以后不要再和我打电话了!”


听到这句话,刘颖“心凉了半截”,当然,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也没再主动给闺蜜打电话。


刚转行的时候,刘颖的母亲也强烈反对,“她觉得你这不就是在赚死人的钱”,刘颖哭笑不得,毕竟这话也不算错。


她也一直不知道怎么跟儿子解释自己的工作。儿子今年5岁,只知道妈妈在一家名叫“一花一世界”的公司工作,每次刘颖出门去上班,他只知道“妈妈要去‘一花一世界’了”。


一次,他也问刘颖,“妈妈去做什么?”


“去做有福报的事。”刘颖回答他。


“什么叫有福报的事?”


“就是做好事。”


后来有一次,儿子养的小乌龟死掉了,刘颖带他去埋尸体。母子两认真完成了一次生命的祭奠仪式,刘颖想,或许正是这件小事的影响,几天后,儿子忽然对着姥姥说了句话:“其实我妈妈正在做一件特别好的事。”


刘颖母亲当时听到后也笑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抱怨过女儿的工作。不久后,她自己有一位患尿毒症去世的朋友,也是刘颖公司帮忙完成殡葬程序的。


半年后,闺蜜也忽然主动来找刘颖,打算为她自己和老公签订一份生前契约。


不论是身边人还是陌生人,理解殡葬这件事都是一步步推动的。因此,《人生大事》、日本《入殓师》这类电影,让不少殡葬师看得热泪盈眶。这一行,这些事,如果拍成纪录片,大概是没那么多人去看的,但电影里有感情,有泪,有笑,可以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了解这一行业的真实状态。


人类永远没办法抵御死亡,但我们永远可以想办法让它以更体面、有尊严的方式呈现。


(应受访者要求,依依、孟阳为化名)



    编辑 | 煎尼

排版 | 准格尔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用艺术破圈的宝藏女孩,为何在常规申请录取梦校第一志愿后,又在转正阶段挑战第三志愿?谈谈东西方的言论自由重庆山火一线那个97年女孩,让我看到中国年轻人最好的样子除了被打女孩,她才是视频里最让我破防的人这样的自律,才能让人真逆袭| 写社会3岁悉尼女孩在游乐园被保安带走,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监控公开,太可怕了!泌尿健康日 | 疏通人体“下水道”,竟然还有这样的“神仙”工具?那个与杨幂、邓超合作过的15岁童星女孩,被逼跳楼了…“你很乖,但我不喜欢这样的女朋友”中国女孩,可以放心走夜路。有人要帮地产商体面体面直播自杀的女孩,揭开了香港霸凌的黑暗一角一个15岁的山村女孩,在学校生下孩子绫濑女高中生水泥埋尸案|被掠走的17岁女孩,4个极恶少年的40天兽行我,非洲女孩,嫁到河南小县城,却看见了更大的世界这个女孩,有钱、漂亮、高学历的后果29岁跨性别者击败13岁女孩,美网民炸锅在多情公子专情郎结婚之后22岁加班猝死的女孩,欠下了10万医疗费那个远嫁非洲的北大女孩,如今怎么样了?心愿单故事第100家:9个被遗弃的女孩,找到了一生的爱唐山事件,“不体面”的深圳突然“体面”起来;别再“教育受害者”,愤怒需要带来真正改变妥妥的一个别人家的女孩子怎么会这样?我和被“拐卖”的女孩,决定为“人贩子”辩护 | 人间被性侵反而遭网暴,这个华裔女孩,凭一己之力改变美国法律美国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达到100万区分牡丹和芍药,只需一秒钟!我若是女孩,我才不喜欢“厅局风男友”,我会爱上契诃夫谁在文革中发动''群众斗群众''?我喜欢女孩,我该和父母坦白吗?反抗性骚扰的女人,不该是这样的结局21岁决定不婚不育的女孩,90岁时后悔了吗?苏格兰小哥独自飞8000公里去美国,跑去见一个Tinder陌生女孩,这可以...买来的女孩,决定和养父母断亲吴亦凡要判10-15年?从吴某凡、到唐山打人事件:教好男孩,比教女孩自保更重要!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