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答题:AI+法律还仅是一句口号吗?
作者 | 智合研究院 孙麟飞
来源 | 智合
“最好的律师在未来都不是人或者机器,而是人机混合的团队。我们能和AI有多少的合作,我们便能得到多少回报,我们不会与其对抗,而将与其携手。”
2017年,凯文•凯利先生在智合论坛进行了主旨演讲《史上最好的时代:AI究竟如何为文明创造一个新的平台(The Best Time Ever:How AI Will Create A New Platform for Civilization?)》,提出了如上观点。
现在,6年过去了,这个预言实现了吗?法律科技对律师行业的影响到了什么程度?
从AI+法律的起步,
到ChatGPT的诞生
2015年,AI的概念还仅仅在学术界流行,尚未辐射到法律行业,讨论最多的是“互联网+法律”。
2017年,被称为“AI应用元年”,也是AI+法律的起步之年。那一年:
· AlphaGo打败世界第一棋手柯洁;
·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内容;
· 律师助手机器人ROSS获得INovia Capital、Comcast Ventures、YC参投的A轮融资;
·咨询机器人法狗狗获得蚁米创投领投的Pre-A论融资。
此后,各式各样AI产品层出不穷,虽然当时大多数AI产品都还很初级,但他们在经过长时间的孕育和孵化之后,开始进入了一个全面提速的高峰期,经过一段漫长的沉淀后,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ChatGPT。
2023年1月末,瑞银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ChatGPT推出仅两个月后,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TikTok达到1亿用户用了9个月,Instagram则花了2年半的时间[1]。
2023年3月15日凌晨,OpenAI发布了GPT模型的GPT-4版本,再次刷新了人们对AI的认知。此外,GPT-4在复杂的法律推理方面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这也对法律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随后的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芝加哥肯特法学院的一项研究中,GPT-4通过了美国统一律师资格考试,且排名高于90%人类考生。
该考试一共7项,GPT-4在民事诉讼、合同法、刑法、物权法、证据法5个学科考试中,得分率高于人类考生。
2023年3月27日,高盛(Goldman Sach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产品,将对美国和欧洲三分之二工作岗位造成影响(大约3亿个工作岗位)。其中,行政和法律是受影响最大的领域。
高盛表示,46%的行政工作和44%的法律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体力型职业,例如建筑、维修、清洁等工作受影响较小。
如今,越来越多的法律人感受到,AI已可以切实地应用于法律领域。“法律+科技”、“法律+AI”、“法律+数据”,不再仅仅是圈内论坛上大佬们的话题谈资,而是牵动行业命运的发展命题。国内参与AI应用于法律的企业,既有综合AI技术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如百度、阿里、科大讯飞等,又有专业法律信息平台或法律信息化企业,如华宇软件、无讼等。
未来已来,对于律师和法务,当下的人工智可以做什么?还不能做什么?如何使用AI技术赋能法律行业,带来真正的生产力提升?
低价值工作将被替代
预测1:
未来,每位律师将熟练使用AI工具,从低效重复工作解放,从事高价值法律工作
在AI+法律等产品的协助下,律师的工作方式将急剧转变,提供法律服务的全新方式会浮现。据彭博法律(Bloomberg Law)在2022年对全球190名法律专业人士的调研结果显示,法律科技工具的使用可以有效帮助提高工作效率、产出和质量。
区分不同的场景来看,目前法律专业人员使用的技术工具中计费(Billing)和研究工具(Legal research)最多,使用率分别为79%,70%,而计时(Timekeeping) 、电子签名(eSignature)、云储存(Cloud storage)、记录管理(Records management)、案件管理(Matter management)使用率也均超过50%。
在目前这个阶段,AI已被用于精确检索、解释法律信息,高效解决在线法律问题,甚至自主理解和生成裁判文书等法律文件等等各个关节。
而时下爆火的ChatGPT也正在改变着律师们的工作方式,据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在四月份发布的《ChatGPT and Generative AI within Law Firms》的调研显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在法律界的潜在用途持积极态度。
当被问及人工智能或ChatGPT能否应用于法律工作,以及它是否应该应用于法律工作时,绝大多数受访者(82%)认为ChatGPT或生成式AI可以应用于法律工作,超过半数(51%)认为其应该应用于法律工作。
该报告还就不同职位的律师关于“是否在律所运营中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进行了调研,统计结果显示,仅有3%的合伙人和2%的律师表示已经在工作中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4成的合伙人表示正在考虑是否使用。或许已有人认为调研结果与事实“不符”,但据报告发布也才仅仅过去2个月。
运用AI帮助我们在法律工作中挖掘、收集、整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关问题的处理建议,会大大提高法律工作的效率,让律师可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中。某种程度上,AI也能对律师们进行“大浪淘沙”,完成“优胜劣汰”——当律师从汗牛充栋的法律条文等资料库中解脱出来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其服务对象,关注人本身。
AI工具应用正在普及
预测二:
未来,每家律所都将把法律AI工具引入到工作流中,提质、降本、增效
当前中国经济“稳”的基调更明确,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2]。因而律所们也将注意力转向盈利能力和效率。彭博法律的一项调研显示,2022年全球范围内律所的首要运营目标是提高利润,其次是增加收入;公司法律部门首要运营目标则是提高效率,其次是降低成本。
国内方面,虽说也有不少律所已开始AI+法律的应用尝试,但多数是雷声大雨点小,不温不火,最后大多数沦为了客户在平台上提问,律师回复“请到所内详谈”的模式。北上部分规模所的所内系统也仅限于案件与财务的管理,重要的知识管理、所内案件流转合作平台、公共案源的合作都仍在初级建设阶段。
“不是我们抠门落伍,是因为赚的每分钱都来之不易,我们才更在乎投入/产出比。”这是部分律师对此的回应。但律所需要的不仅是“拥抱变化”,还得再进一步能在这种变化中有所作为:
国际方面,2023年4月,一家名为Harvey AI的公司完成了由红杉资本Sequoia领投,OpenAI创业基金等参与的2100万美元A轮融资——迄今,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初创公司已累计融资2600万美元。该公司利用OpenAI和ChatGPT技术构建了一款专为法律工作设计的人工智能(AI)平台,现有客户包括2023年2月签约第一家企业/律所客户——安理国际(Allen & Overy)、和3月签约的第二家企业客户——普华永道(PwC),据红杉资本称同时还有超过15000家律师事务所在等待名单上。安理国际(Allen & Overy)领导MIG的合伙人David Wakeling提出:“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使用生成式AI的律师事务所会在市场上面临很大的竞争劣势”。
目前AI在律所的应用场景就包括电子举证、法律研究、文档自动化管理、尽职调查、诉讼分析等等,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但参照汤森路透4月份发布的《ChatGPT and Generative AI within Law Firms》中的调研结果:截至该报告发布时间,仅2%的中型律所,和5%的大型律所已经在律所运营中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处于“考虑阶段”和“暂无计划”的律所仍占到大多数。而这也意味着AI大模型在法律专业垂直领域才刚刚起步。
科技进步总是能够不同程度地解放人类的双手、大脑,且一次比一次更深入、更细化。
伴随着“AI+法律”“GPT+法律”等应用全球落地的加速,法律服务业已然进入被颠覆的前夜,律所将通过AI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一名法律人也将获得更大的想象空间。
正如很多来自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评论所说:未来已来,技术仍在爆发性增长,而且远远不会终结。
注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