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居家时代,老年人不该被遗忘
换了一个音质感人的蓝牙音箱,穿上那套软乎乎的新睡衣,我们算是打定主意,要拥抱这个居家新时代了。
但先等会,看看我们身边的老年人,他们似乎就没那么随心所欲。
大爷无法效仿精神小伙,居家云健身“肥油咔咔掉”,直播间这运动强度搞不定。退休大妈也不需要居家办公,打开在线文档一通键盘暴击,再随时来个跨国视频会议。
容易被忽视的居家老人们。/微博@我苏特稿 视频截图
他们居家养老,生活品质也要跟上。
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老得最快、最深的国家。确实,我们都终将会老去。
养老问题关乎每一个人,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最适合“居家”的他们,却经常踩坑
我国的老龄化压力,首先体现在人口数据上。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指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18.70%,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公报,这10年间,每100个劳动力人口需要抚养的老人数量,从12个提升到了20个。
在目前的形势之下,我国形成了“9073”的养老格局。
90%左右的人,选择留在家中养老。而7%的人依托社区,剩下的3%入住养老机构。这是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给出的形势研判。
居家养老,是“中国式养老”的主流。这无论从情感传统,还是实际国情来说,都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人到老年,还要从熟悉依赖的生活环境之中抽离,远离子女和老朋友,很难。
人口老龄化压力不断增大。/图虫创意
按照常理而言,居家养老是更理想的状态,但现实中的老年人却不断踩坑。
我们理所应当地以为,现在每天吃喝不愁。然而,老年人竟还是逃不开“营养不良”。
中华医学会的筛查发现,65%的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不佳。艾媒咨询表明,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超过五成。
清一色的粗粮,炒菜追求寡淡无油,肉也不敢多吃,类似这样的饮食习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延年益寿。根据一项营养调查,67%老年人热量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有20%,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高达82%,维生素B12摄入不足的占13%。
“老年人不能简单地认为减少进食、减轻体重就是健康。我们要强调平衡膳食而不是过度限制。”中国疾控中心营养食品所的研究员付萍表示。
单一的清淡饮食,不等于健康。/图虫创意
盲目保健,就是老年人的一大误区。
贵阳80多岁的老人,只吃20万元买回来的保健品,导致癫痫入院;江苏南京,子女因为老母亲沉迷保健品而无奈报警……
打开网页搜索“保健品”,能看到满屏的新闻。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想健康却不知道如何健康”,是大多数老年人的真实写照。
“老年人都把健康寄托在医疗、寄托在医院、寄托在医生上,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吴教授指出,健康不等于医疗,生活方式要重要得多。过度地用药、养生保健,忽略康复,忽略营养甚至心理健康,都是许多人忽视的关键点。
人在家中坐,谁也保不准“坑”从天上来。
单凭一己之力,承受不来
陈海舟今年77岁,是一位在家安度晚年的老先生。
平时就是老两口在家,子女都不在国内。他说自己也出过意外。
老伴正好不在,陈海舟半夜起身觉得不舒服,“没办法躺回去了”。后来他打车去医院吊的针,说是折腾到天亮。
老伴跟记者说,“就是年龄大了吧”,老人有毛病“多多少少都是会有的事”,她甚至希望一家人里面有个医生就最好。
老人居家时可能遇见的危险情况。
后来,陈海舟就在家里装了好几个应急按钮,床边和洗澡间的浴缸外,按下就可以求救。但也还是有差点遇险的时候。
那天他想停药,反正那么久也“没觉得有什么事情”。结果那个药是预防血栓的,不吃就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并脱落,很危险。
当代的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小户之家可能要赡养四个老人。苦闷的中年人忙于“打工”,能够留给爸妈的时间越来越稀缺,何况老人也担心麻烦子女。
去医院看病,有人在旁边陪一整天,免于孤单和手足无措,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忙于“打工”的中年人,陪伴爸妈的时间越来越少。/《幸福到万家》
由此可见,居家养老这事,外部支持力量也是问题。除了家人耐心的照护,“专业性”更加是外行的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中国老年康复服务行业现状深度研究分析报告》表明,全国约有12%的老人处于失能状态,而且我们目前最少有4000万名以上的老人,需要康复及护理服务。而宣武医院的统计显示,脑卒中患者如果接受康复,90%的人生活能够自理,反之则只有6%。
居家养老的人群中,38.1%的受访者有需要上门看病服务的意愿,12.1%的人需要上门做家务服务,而上门康复护理服务的需求比例占到了11.3%。
这显然不是孝心能简单做到的。
居家老人享受上门服务。
此外,慢性病也是老年人的难题。吴玉韶教授认为,慢性病病人在医院看病,就停留那么三五分钟,但“其实他回去很难遵医嘱,因为每一天都要这么做,是很难的”。
对此他的结论是,需要市场化的专业机构,去作为外力介入。健康管理,成为老年人的刚需领域之一。
对于居家养老,老人普遍存在着养老资源焦虑、财富焦虑、尊严失落、子女负担、孤独等心理困扰,以及健康误导、就医问诊困难、专业上门护理难寻、失智易受护工欺负等健康困扰。这九大痛点,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多层次深度参与。
中国式养老,请开始解题
QuestMobile2022年的部分数据显示,银发人群是当前互联网用户增长的主要人群,月人均网络使用时长6.7小时,月活跃用户2.75亿人,同比2021年和2020年,分别增长了13.6%以及21%。
全面触网,追求乐活,宣示着银发族的崛起。如何让“养老”这件事,变得有保障而且有质量,成为新的社会命题。
为此,7月8日的中国平安康养战略开放日,特地邀请多位专家和嘉宾共同探讨,如何用一体化养老解决方案,破解“中国式养老”难题。
除了刚才提到的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还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和平安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受邀参加活动。其中,平安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平安康养战略开放日,左右滑动查看。
在医疗服务方面,依托平安健康自建医疗团队,老人可得到7×24小时全天候远程诊疗。前文介绍的陈海舟老人,就是首批体验平安居家养老服务的体验者。
在居家体验方面,老人们可以体验空间适老化改造、科学菜谱、上门清洁等定制服务。有趣的是,在今年刚试点的深圳和南京区域,项目团队还特地为老人们设计了直播及短视频节目,包括生活老友会、健康加油站、操类小课堂、生活小妙招等4个类型。
在安全保障方面,该服务依托平安集团已有的医疗健康生态优势,运用“科技”去打造360智能守护体系。
这就意味着,智能监测设备能够守护老人,及时通过管家联系医生、紧急联系人,确保居家老人体征、行为和环境都处于正常状态。
总的来说,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就是整合“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生活场景,为长者打造一站式养老服务,以求做到老人舒心、子女安心、管家专心。
《2021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指出,七成银发人群在金融理财领域,选择线上支付。传统的阅读习惯转化为语音播报,生活软件相继推出大字版适老版本,身边的大爷大妈开始熟练运用地图导航、短视频和社群电商玩得越来越溜……
这个社会,应该做好准备拥抱全新的养老时代。
让老人从养老”到“享老”。
从“养老”到“享老”,平安保险在“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健康管理”等方面,正在逐步完善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
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毕竟就是要守护人民稳稳的幸福。
从容老去,也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