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论怎么说,孩子就是不听,问题在哪里?

不论怎么说,孩子就是不听,问题在哪里?

公众号新闻


沟通虽说终归是件好事,但似乎从来不是件易事。究其原因,粗略地可以归因于两条:“语言”不同,“频道”不通


    • 这里的“语言”并不仅仅是口头的表述,而是泛指所有能够传达信息的载体,包括肢体表达、表情、神态、语气,甚至是性格和价值观等等;
    • “频道”则是比喻双方是否用了恰当的形式,在恰当的场合,用恰当的心态展开沟通。

以上这些因素,成年人听起来都会头大,然而我们的孩子们呢?

这些“张牙舞爪的小怪兽”怎么能够理解它们,又怎么懂得与大人展开沟通呢?明显这是不现实的——但这恰恰又成为了父母一种“优势”。

孩子们的“语言”是非常简单的,而“频道”又是天然开放的。只是不少父母难以理解或利用这种优势,采用了不恰当的“语言”,甚至关闭了自己的“频道”。

一、孩子和父母的语言

    先说结论:
    • 孩子的语言表达特点是:简单,按阶段性发展,且稍显隐晦;
    • 而父母的语言表达特点是:复杂,主观,受性格影响。

1.不同年龄段孩子语言表达的特点

很显然,上面说的“语言”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随着语言和交流的发展,孩子也逐渐发展出了自己对关系和世界的认知。例如[1]

  • 新生儿通过哭声进行交流。就是让父母知道他们饿了、不舒服、疼痛或需要安慰;
  • 随着孩子在1到2岁之间的语言发展,父母和孩子可能开始进行简单的语言对话。例如,孩子可能会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说:“那个?”(那是什么?)
  • 2-3岁的语言发展中,孩子们开始用语言来索取熟悉的东西,如食物和玩具。开始明白某些物品属于他们,并展示出保护和捍卫自己物品的意愿;
  • 到了4至5岁,孩子开始理解个人所有权的更深层次概念。他们能够意识到物品可以属于不同的人,包括自己和他人。他们开始通过语言去表达和理解分享、尊重;
  • 到了6岁及以后的年龄,孩子准备进入学龄,语言和认知发育开始复杂。他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所有权、契约和责任的概念,以及公正分配的重要性。

2.“老司机”的爸妈VS“新手司机”娃娃,节奏不同,误会很多

    不过,很多父母似乎都没有跟随孩子语言和认知发育的节拍。

    • 父母就像老司机看着新手上路一样,开慢了就有点气急败坏,开快了却又心惊肉跳;
    • 孩子就像新手司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不能准确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愿望。当他们指手画脚或发牢骚时,就会出现沟通障碍,向父母发出不明确的信息。

3.找到父母不理解、孩子更沮丧的原因,打破沟通恶性循环

如果父母带着个人情绪去解读或应对孩子的语言和行为,气氛就会变得紧张——因为孩子感受到了负面和无效的沟通,进而会向父母传递更加负面的情绪。

换一个视角来看,父母的无效应对往往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2]

  • 担心孩子发脾气时伤害自己或破坏财物
内心认知:没轻没重的,砸到东西/砸伤自己怎么办?
  • 孩子在发脾气时伤害他人

内心认知:伤到对方孩子(或者对方认为被伤到),家长来找茬怎么办?
  • 如果孩子的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父母自己会感到很尴尬
内心认知:别人会怎么看我?别人会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 觉得孩子在针对自己
内心认知:他/她居然敢这样对我说话?!我该怎么教训他/她?

可见,以上的认知并没有试图去解读孩子的“语言”。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的“语言”,仅仅凭借自己的认知、价值、想象来做出反应的话,就容易形成无效的沟通,甚至向孩子传递了压力。先放下自己内心那些成人化的认知和表达,用心去聆听孩子们的语言,是构建亲子沟通的重要一步。

二、孩子和父母的频道

1.沟通不仅仅是听与说,还要切换到共同频道

我们用“语言”来比喻亲子沟通中孩子和父母在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上的差异。然而试想一下,即便是两个人开始了沟通,父母也愿意先聆听孩子的声音了,可为什么有时沟通依然会朝着无效的方向发展,甚至不欢而散呢?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我们兴高采烈地给某人打电话或发短信,结果对方半天不回应,或者寥寥数语就打发了——很明显,我们并没有在恰当的时机与别人对话。也许对方忙,也许对方不在状态,反之亦然。用一个比喻就是:频道不对。

2.孩子和我们频道不同时,引导孩子是父母的“权利”

父母和孩子就永远能保持一致的频道吗?当然不是。首先,父母本身就并不一定处于适合展开沟通的状态。例如以下几个场景:

  • 赶时间,急着送孩子上学再去上班。
  • 特别疲惫,或身体不适。
  • 处于有压力的群体环境中(包括家庭或工作场合)。
  • 坚持某些特定的认知,拒绝聆听或改变。

同样,孩子在情绪崩溃的时候,同样也不处于沟通的频道中,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认为,人类大脑要到20多岁时才基本成熟,而负责判断、计划、评估风险和决策的前额叶是要在30岁左右才能完成发育的区域[3-4]。这对父母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父母需要对孩子有极大的耐心和同情心。

这意味着孩子们往往不能满足父母对他们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例如随时准备好沟通。

这意味着,无论父母认为自己的三岁孩子有多聪明,他也没有成年人的理性大脑。

父母当然希望孩子们能够自律和自控,但在他们的大脑成熟之前,父母有责任引导他们——换句话说:在孩子的大脑成熟之前,把自己大脑的前额叶功能“借”给孩子。

  1. 亲子沟通中的2个判断、4个原则

▶ 2个判断

(1)判断生理和心理是否做好准备开启沟通

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频道”似乎应该先行于“语言”,即父母首先应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处于在聆听和沟通的状态——包括心理和生理上。

如果自己当下就怒不可遏或惊慌失措,又或者自己头晕目眩甚至心率不齐,那么最好还是先进行自我关爱,也可以先用最简单清晰的语言告诉孩子稍等一下,自己需要一些时间来调整。

(2)判断孩子的情绪高峰是否平缓

当父母进入了状态,还需要判断孩子是否依然处于情绪的高峰,例如是否还在崩溃、惊恐、悲伤的状态。如果是,父母可以陪在身边,并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去处理情绪,同时告知他们:“你是安全的,这些是暂时的,爸妈会在这里陪着你。”

▶ 沟通中间穿插的4个原则

当双方构建好了对话的频道,也并不意味着这个频道就被锁定了——好比说:这件事今天就一定要说明白了。父母也应谨记以下几个灵活的原则[5]

(1)对孩子要传递前后一致的信息。
不能说在让孩子舒缓情绪时,就默默陪伴;而开始沟通时,就变得严厉而苛刻。沟通时要保持平稳的情绪。


(2)接受孩子在能力上的不完美。
即便父母设定的期望和原则并没有错,但孩子的学习历程可能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无论是大脑还是体能,孩子都处于萌芽状态,而且各有差异,父母应抱有客观而现实的期望。

(3)不妨把沟通游戏化,模拟孩子的行为。
例如孩子拿危险的工具,父母可以模拟自己受伤的场景,让孩子产生新而深刻的印象。又例如孩子欺负其他小朋友,父母可以模拟欺负另一方,并让孩子来做裁判。

(4)提供“选项”,让孩子有自主权。
在一些问题上,例如:该怎么做,做错了有什么惩罚,做对了有什么奖励。背后的规则并不一定完全由父母来设立。父母可以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与孩子沟通是一个世世代代都被讨论的话题,无论是背景知识还是沟通技巧,其实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变化,因此对也是家长们要持续面对和学习的问题。

参考资料:

[1]DeLoache, J., Eisenberg, N., & Siegler, R. S. (2017). How children develop. Palgrave.

[2]Alden, A., PhD. (2017, April 27). What to do when your anxious child throws a temper tantrum. Anxiety.org. https://www.anxiety.org/what-to-do-when-your-anxious-child-throws-a-temper-tantrum

[3]Arain, M. S., Haque, M., Johal, L., Mathur, P., Nel, W., Rais, A., Sandhu, R. S., & Sharma, S. K. (2013). Maturation of the adolescent brain.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449. https://doi.org/10.2147/ndt.s39776

[4]Understanding the Teen Brain -  Health Encyclopedia -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 (n.d.). https://www.urmc.rochester.edu/encyclopedia/content.aspx?ContentTypeID=1&ContentID=3051

[5]Cline, F., & Fay, J. (2020). Parenting with love and logic. NavPress.

(可上下滑动查看)


专业审核:马信诚 心理师

责任编辑:郑清湄




当孩子长大,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之后,亲子沟通便成了家长的苦恼,因为怎么说不听,有时候忍不住开始吼,最后甚至吼都失去了作用,如果没有掌握正确方法,亲子关系将成为长久的困扰。

为此,怡禾和黄贝尔 心理师联合精心打造了《亲子沟通系列课程(3-8岁)——拥抱柔软的刺猬》,把亲子沟通的背景知识和技巧做了系统的讲解,内容包括:

  • 循证的理论基础,参考《儿童发展心理学》对3-8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的总结,教我们学会“孩子的语言”。
  • 配合20+真实案例,进行一对一深入分析,沟通不仅仅是说话,还有观察。
  • 挑选日常生活容易发生矛盾的7大场景拓展讲解:当孩子愤怒时、悲伤时、沉默时、产生焦虑情绪时、生成抑郁情绪时、违反规则时、冲动冒险时......
  • 总结亲子沟通的“三板斧”,寻找具有广泛适用的沟通技巧。


希望这个课程能为一些和谐的亲子关系提供一些支持。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可报名课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竟然是个大外宣“领导说要像对待初恋一样对待工作?”不听不听xx念经!!2000万粉丝卖不动货,问题出在哪?广西一高校花1.3亿科研经费0转化,问题究竟出在哪?利润差,问题出在哪儿?(诚邀武汉行业冠军)现在的孩子,不是叛逆,不是不听话,而是进化了​说了不听,答应了不做——孩子这“毛病”怎么治?孩子靠谱的4个重要表现:家长们看见了,孩子就好管了……| 伴读好好说不听,惩罚又怕他受伤,淘气的孩子要怎么教育?留学生在美国就业难,问题出在哪儿?建议取消五一長假周润发也救不了的电影,问题出在哪儿?黄仁勋:保持奔跑!不论是为了食物而跑,还是不被他人当做食物而跑准妈妈喝了一口冰箱里的牛奶,孩子就没了...夏天更要提防这些“杀手”这些故事越早讲给孩子听,孩子越优秀为了你走遍草原 第十二章为什么说刘姥姥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普通人的出路又在哪里?为什么娃总不听话?沉浸式体验了Ta的一天,原来问题在这里半夜频繁从睡梦中醒来,或是这4个问题在背后“作祟看不明白的阿布神庙七零后遭遇零零后:为啥我说的很对,孩子就是不听?催了吼了训了,孩子还是不听不长记性?来试试我对付毛头的方法英国永居加速通道来了!父母仅一方达永居要求,孩子就可拿身份!还能提前享受学费减免!暴增300%!15万留学生争夺英国名校,我们中国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越批评,孩子越不听话,问题竟出在这里看看这样的财务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如今房地产最大的问题在哪?#重聚美国# 鹰小美在哪里?第12站:是哪里全年都可以过圣诞节?“患者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学历贬值越发严重,我们这代孩子的出路在哪里?妹子每20分钟就得上厕所!终于发现问题在哪儿...米兰·昆德拉:承诺在哪里 ,背叛就在哪里认真、较真儿、抬杠和杠精的区别85公斤胃癌患者手术很成功可两年后人没了,问题出在哪?对于法律行业来说,灯塔在哪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