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星巴克被失业中年人占满,有些话不吐不快……
最近,一篇“星巴克几乎被失业男女占满”的帖子,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图片来自脉脉
有人注意到,一些失业的中年男女拎着电脑,穿着polo衫或大厂制服来到星巴克,一坐就是一整天。
在《失业的中年人,扎堆星巴克》这篇文章中,36岁的小李现身说法。在失业的三个月里,他每天都来星巴克假装上班。
起初他还会用积分兑换咖啡,后来索性自带杯子接热水。工作内容就是上午跑面试,下午改简历。
多数失业者和小李一样,为了不被家人发现,还要计算每天的上下班时间,走出相应的步数。
一位失业的朋友跟我说:不只是星巴克,他甚至在地铁站里遇到过同样失业的中年人。
那天,他去一家公司面试(坐地铁要用2个小时)。中途换乘时,那个人和他一起下了车。
后来,他面试完继续坐地铁,又以同一线路返回。
在换乘站,他赫然发现那个人坐在椅子上看书。
或许是来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他没怎么思考就上前询问对方是不是失业了,对方有点儿懵,还是点了点头。
两个互不相识的中年人,就坐在地铁站里聊了一会儿。
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拥有动不动就辞老板的自由不同,上有老、下有小,背负房贷、车贷的中年人既不敢裸辞,更害怕失业。
微博截图
如果失业了,安全感很容易透支。
就算一开始还有重头再来的信心,可空窗期超过半个月,就会坐立难安。
微博截图
不只是经济上的压力,职场上的年龄歧视,也让大家不敢失业。
在《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一书中,作者引用了一位华尔街雇主的原话,来说明年龄因素对求职就业的负面影响:
『假如年过40岁,雇主会认为你不再用大脑思考了。过了50岁,他们就认为你已经油尽灯枯了。
年龄越大,就意味着经验越丰富、资历越深,所期望的薪水也就越高,而同时可以转型到的新的岗位、拓展新领域的可能性也相应降低。
很多企业宁可选择便宜的价格进行外包,也不愿意雇佣有经验的中高龄正式员工,因为后者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
在国内,这个年龄界限好像还要提早一些。很多35岁的人就已经感觉不好找工作了。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张图片,看得人心惊肉跳:
固然它有戏谑的成分,但一些真实可见的数据也没好到哪儿去。
新华网的一项调查显示,35岁以后,将近90%的人都表示,找工作太难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则显示:
2020年2-9月,在智联投递简历的35-49岁中高龄(35岁以上)求职者,同比增长了13.5%,增速约为35岁以下求职者(7.3%)的两倍。
问卷调查还显示,在35岁以上的求职者中,有近一半因收入下降,而从中高收入群体降至低收入群体。这意味着,他们接受了薪水更低的工作。
这样看来,难怪35岁会被调侃为“职场枯荣线”——35岁之前是“人力资源”,35岁之后是“人力成本”。
在网上随意搜索“中年、失业”两个词,可以说是遍地哀嚎。
知乎截图
而那些坐在咖啡馆、图书馆,乃至地铁站里的孤独的中年失业者,他们正在经历着这些,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也许,他们会自责,怪自己不够努力,或者埋怨自己没有能力,没有给家人提供一个好的生活条件;
他们会担心、害怕、焦虑,假如真的找不到工作了,大额贷款、家庭支出怎么办;
他们也会感到受伤,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会这样?
他们还会自我怀疑:几十场面试失败,几十次简历已读未回,我是不是真的不行?
……
尽管心情错综复杂,但一向埋头苦干、早已习惯报喜不报忧的中年人,常常会选择:先瞒着家人自己失业了,实在找不到的时候再说。
因为,他们不想把压力转移给家人,也不想让年迈的父母跟着操心、上火。
那么,中年失业可以做些什么来调整心态,摆脱困境呢?
我想给大家讲两个故事,或许这些故事,可以带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考。
放下面子,
先做力所能及的事
曾获得第61届戛纳电影节提名、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的《东京奏鸣曲》,讲述的就是中年失业的故事。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本来已经混到了大公司中层的龙平,被解雇了。
他自责、不满,无法接受被裁的事实;他也不想告诉妻子,担心一家之主的颜面扫地。
所以,每天他都照常西装革履地出门,假装去上班,其实要么是去职介所找工作,要么就在公园里闲逛。中午则去领救济餐吃。
一天,他在领救济餐时,碰到了同样失业的朋友。同他一样,朋友也在瞒着妻子,假装上班。
朋友还向他传授了很多经验:手机每小时响一次,伪装成很忙碌的样子;要将工资卡和失业补助卡分开,才不容易被发现……
他还装作朋友的同事,陪着朋友和家人一起吃饭。可是他们拙劣的表演,真能骗得了家人吗?
没多久,龙平得知朋友夫妻因煤气中毒而死,推断为自杀。在现场,他望着朋友的女儿,震惊、羞愧、痛心,百感交集。
朋友的离世,也逼迫他开始面对失业的真相:他接受了一份商场保洁员的工作。
但是他仍然无法告诉妻子自己的境遇,就像电影海报上写的:“老婆,我失业了”——一句男人开不了口的话。
所以很经典的镜头出现了:
在商场的洗手间里,进去一个橙色制服的保洁员,出来一位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而他的同事,也在这样做。
其实妻子早已发现龙平失业,只是没有戳穿他。
但,二人还是在商场相遇了。
四目相对,龙平的自尊心彻底坍塌,大男子主义的权威感也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他狂奔着逃离商场,却被马路上疾驰而过的车辆撞倒。
失去意识前,他问道:我怎么才能重头来过?
寂静无声。
第二天凌晨,龙平醒来,茫然四顾。他发现自己没有死,也突然明白了逃避没有任何意义。
影片最后,龙平带着妻子去参加小儿子的钢琴比赛(他之前强烈反对儿子学琴,还为此揍过儿子)。
他好像也接受了保洁员的工作。
看起来这个结局并不理想,因为龙平没有重回职场巅峰,而是好像从中产向下跌落了一个阶层,是一个失败者。
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生活的压力让他学会了反省,让他从一个骄横暴力的丈夫和父亲,变成了一个懂得尊重、懂得爱的丈夫和父亲,这也是这个家庭最需要的。
所以,失业后自怨自艾、自我欺骗没有用,先做力所能及的事,再积极调整、变通,才有改变的希望。
坦诚享受人生的过程,
不要急着下定论
最近,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陈涛火了。
38岁的他,除了记者,还做过互联网、公关等,曾经在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拿3万的月薪。
当年毕业时有机会进体制内,他不愿意。在随后的职业历程中,他也从没觉得工作不好找。
然而,从最近一份工作离职后,突然间,他发现自己投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般,回应寥寥,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职业危机了。
迫于生计,从去年年底他开始送外卖。一开始单子非常多,他还挺高兴,可是转过年却没什么订单了。一问其他人,都差不多。
这让陈涛有些赌气,他对工作几乎已经没什么要求了,竟然还会遇到这种情况。
于是,他就去投实习生,也投道士、和尚及各种志愿者,可是看似简单,招聘信息上“不超过35岁”的标准,还是把他卡得死死的。
一时间,能走的路好像都堵死了。陈涛索性在社交平台发起了吐槽视频,还给自己打上了明晃晃的标签:
985硕士、38岁、前南方周末记者、失业半年、找不到工作。
然后就毫无征兆地火了:在抖音收获了12.3万点赞和3万评论。
觉得好玩,第二天晚上他就开了直播。当日直播累计人数大概有20多万。
他幽默地说:好多人想来连麦指导一下我的悲惨人生,后来出去抽根烟的功夫,他们吵起来了。我的舞台就不是我的了,就成一群失意中年男人的舞台了。
他说自己曾想过,要靠才华火,而不是靠卖惨。但这回,好像和他的理想背道而驰了。
但是看他接受采访时妙语连珠的幽默谈吐,大家很难对他的才华视而不见。
就算什么都做不了,调侃自嘲这种幽默本身,也有价值。
现在,陈涛已经离开北京,回到四川老家,找了几份兼职,听说收入还不错。
面对失业危机,他的确难受过,却没有为此陷入消沉。他一直在表达的观点是:还是要找到自己逻辑自洽的人生,享受这个过程。
曾经有人嘲讽他:“高中出来送外卖,不是少走20年弯路?”陈涛硬碰硬地回答:“那干脆不要出生,不是少走100年弯路?”
紧接着,他又解释道:“最终都是要尘归尘、土归土,最重要的其实是过程,还是要享受过程。”
靠“卖惨”火了之后,陈涛觉得,他以后还可以靠才华再火一次。
工作之余,陈涛也在拍视频给大家普及哲学知识。理想在他心里,从未磨灭。我相信他真的可以靠才华再火一次。
从陈涛的故事中,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生的每段经历都是有意义的,如果它真的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那么你怎样去回答命运给出的一道道题目,这本身就已经是有意义的了。
如果能坚持学习、升级,
就不要躺平
最后,我还想对大家说: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身处何位,都不要放弃努力,都不要忘了提升自己。
我想再和大家说说身边人的一些经历。
公众号耕耘了7年,我们通过文字和大家聊天,帮大家找好书、好物。我站在前端,老王、夫子、尼克小伙伴站在后面,默默支持。
这两年,自媒体的风向悄然改变,相比文字,短视频、直播越来越受用户的青睐。
又遇疫情三年,说实话,我们过得并不容易。板牙科考营项目一次次被中止、取消,我们从来都是二说不说退全款,无论多难从来没有放弃过一个小伙伴。
关键时刻,老王夫子他们二话没说,开始拍视频、做直播。
行动没有犹豫,但我知道他们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从幕后走到台前。
第一次直播时,老王提前准备了稿子,每句话都斟酌半天,当天还是紧张到声音颤抖。夫子刚开始直播时,也是紧张到不知所措,平时口若悬河的他,竟然半天说不出话来。
即使现在熟练、熟练很多,他们的辛苦一点也不少。
为了拍好一条短视频,要策划选题、写脚本,还要设计场景、找拍摄场地。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拍摄的时候,还会一遍遍调整和修改脚本。
所以,大家看到的只有几分钟的短视频,也许是他们在烈日下拍了整整一天的成果;所有看似云淡风轻的画面背后,其实都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不易。
做直播也非常辛苦,他们常常全程跟着溯源,不停在各地奔波;
为了做长白山年货节,老王去年刚阳康后,就去了大东北,踏着几十厘米厚的积雪,爬雪山入老林,探访人参的生长环境,了解人参种植、挖采的流程
溯源福建的好物时,天不亮时,就爬上了茶山
直播的时候,经常要从上午一直播到后半夜,对体力和脑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上周,老王周五晚上、周六早上连着直播两场,下播的时候,说心脏疼,吓了我一跳。
上周四推荐美妆,看着我弟夫子试妆的阴阳脸,真的心酸了。人大的本硕、大厂的高管......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作为父亲和丈夫,他们承担着养家的责任;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团队有这么多小伙伴、背后有这么多家庭,使命感、责任感促使他们必须这样做。
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认真和投入。
从一开始老王就说,我既然要做,就要做不一样的短视频和直播。
本来就爱阅读的他,现在更是书不离手,不断充实和提升自我。为了每一场直播提前很久准备,按他的话说,他不仅想推荐好东西,还想传递育儿的信息和知识。
所以,他最常带的货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做的(前提准备费时费力)、不出量更不赚钱的图书。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短视频和直播得到了很多很多朋友的认可和支持。
插播一句:亲们,你们在直播间的出现、点赞、评论,他们都看到了,心里乐开了花。
如此,良性循环产生了。他们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热情。
用老王的话说,“以前总觉得是硬着头皮拍,现在没有这样的感觉了,现在是带着责任和热情在做”。
前几天,一位刚开始录短视频的朋友和我聊天。
她说,自己做了才知道,这件事看起来容易,其实太不容易了。
是啊,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轻松和容易呢?
大家都是在负重前行,别气馁,挺过来了,就是王道。
相比“80后夫妻攒够300万双双退休”,我更羡慕他们的幸福...
2023才刷到这部剧,那可太亏了!它已一遍又一遍治好了我精神内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