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难民眼里的上海
据记载,二战的时候,先后大概有2万名犹太人到了上海,作为难民生活在上海。
关于犹太人,我们听过无数传奇的故事,也读过不少震撼人心的书籍。但这段就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大都市上海的犹太历史,似乎并不太为人所知,对它我们只有一些道听途说的说法,比如说这批人回去以后很感恩中国人,偷偷地帮了中国不少忙。
至于为什么许多犹太人会将中国的这座城市视为“第二故乡”?他们为什么选择来到当时并不安宁的上海?在上海经历了什么?战争结束后,他们去了哪里?又留下了什么?相关的研究并不多。
而这本《上海之声:来华犹太人的心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空白。这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年内创作的信件、日记、诗歌和短篇故事,以当事人的第一视角,为观察这段历史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文献。
在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犹太人跟上海人的互动还是很多的,犹太难民所卖的二手商品的买家多是上海本地人,犹太人喜欢光顾中国人开的裁缝店、理发店、洗衣服、电影院和当铺等等,我们能到一段非常鲜活的生活和细节,而不只是一段很枯燥的文字记录。
因为很多都是诗歌、故事,而且许多人本身就是早已成名的媒体人、诗人和作家,所以作品的可读性非常高。比如,其中就有弗洛伊德的弟子施拖菲尔,他在流亡上海前,就已经享誉维也纳,到了上海后,又办了轰动一时的《黄报》,影响力非常大。
分享一小段其中的诗歌给大家听听,感受一下:
巴比伦式各种语言的喧嚣,
随着黄包车和人群而不断流动,
充斥在美元、里拉和英镑的兑换中,
可惜还有不健康的天花,
以及摩天大楼、苦力、上尉、南京路和鲨鱼牙齿状的标线。
老上海人不会被这一切吓住,
人必须活下去,将责任肩负。
即使住在小镇上的人主张,
不值得努力付出,
百年后皆归尘土,
但现在我们在此处:
那就是上海!
这是一位21岁的犹太男子来到上海后创作的一首讽刺诗,讽刺自己的流亡状态,也讲述了那时上海的城市情景。最后五行诗是多么的令人心酸:斗争可能劳而无功,但这位年轻人断言,“现在我们在此处”,这与任何种族、宗教团体或民族一样,都是这座城市动荡的国际景观的一部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