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如何管理一千名绝世琉璃工匠
历史 | 南京
请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
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中,中国占了两个,除了长城外,就是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但很少有人知道,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曾对世界建筑和时尚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中世纪时期西方膜拜的地标。
琉璃宝塔建于明代永乐年间,高78.02米,近30层楼,通体以五色琉璃建造。
可以说是琉璃技术自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国,与中国陶瓷生产和建筑艺术融合的最高成果。
中国历史上,明代琉璃制作规模、分布范围和精良技艺均超越前代,而这座塔是作品中的大牛普拉斯。
1654年,荷兰画家将琉璃塔画在了《中国出使记》,火遍欧洲南北,使得大报恩寺琉璃塔为欧洲人熟知 | 约翰·尼霍夫
什么是琉璃?
隋朝,有个西域胡人何稠掌握了低温釉陶烧制琉璃的技术,复烧成功,并让这种技术用于建筑材料,可以生产琉璃瓦、琉璃砖,琉璃技术开始普及。
美好的东西人人都爱。但是从唐朝开始,皇权借助法律,把琉璃设为等级象征,让琉璃建材只有皇宫和道观庙宇才能使用。
到了明朝,连琉璃烧造也成了朝廷把持的行业,一边拼命用琉璃建亭台楼阁,一边让琉璃制造水平在体制内突飞猛进。
明代以前,政治中心在北方,琉璃烧造的重镇也在北方。传统的技术配置是一种半倒焰式馒头窑,分素烧和色烧,胎土分白、红褐两种。
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出土的甜白釉瓷砖和红褐胎琉璃构件 | 故宫博物院院刊
前面说琉璃很难烧,不怕,有朝廷亲自当产品经理调校技术参数。从原材料采集,到琉璃建材的大小、厚薄、样制,甚至柴火数目,全都严格规定。
万历朝重修本《明会典》中《工部(十)》“物料·琉璃窑”条记载:“每一窑装二样板瓦坯(今按:即素烧瓦坯)二百八十个,计匠七工,用五尺围芦柴四十束”、“每一窑装色(今按:即色烧,也曰色窑)二百八十个,计匠六工,用五尺围芦柴三十束四分,用色三十二斤八两九钱三分四厘”。
报恩寺琉璃各色铅釉的氧化铅含量范围。基础配方相同,却可调出不同色彩 | 故宫博物院院刊
在朝廷的强力干预下,南京聚宝山琉璃官窑工艺和产能均足以承载皇家建筑所需,大报恩寺琉璃塔无数精美绝伦的琉璃构件大部出自这里。
大报恩寺琉璃塔精美琉璃构件 | 南京市博物总馆
琉璃塔拱门所饰藏传佛教“六拏具”中的“龙女” | 视觉中国
确保琉璃生产的顶级质量,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体现在了对专业制作人的管控上。
这些人就是琉璃工匠,在明代,个个都注册在朝廷的匠户名单上,没人能跑得了。
这背后是中国历史上最严苛的户口制度之一:匠籍制。
明代的匠籍制源自于元朝,以职业划分户籍,主打一个一人打工,全家世代打工。
朝廷将全国手工业者强行征调集中,一律编入匠籍,为官府手工业服务。工匠们有专属户籍,称为“匠户”。
凡被编入匠籍的工匠,世代不得脱籍,他们只允许在官营手工业中劳动,为国家服役,没有自谋生计的权利。所谓“匠不离局,匠役永充”。
明代匠户分轮班、住坐。匠籍在各行省,被征调到京师服役的叫“轮班”,根据工役的复杂程度,基本上分为一至五年一轮。
如果匠籍在京师,则叫“住坐”,每月服役10天、20天不等。打工期间,朝廷为工匠提供最低标准的衣食供给。
建造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时,总设计师是永乐皇帝朱棣,建造规格按照“大内制式”。
琉璃制品在明代是皇室正统的顶级专有器物,琉璃工匠“隶于司空,以称国工”,掌握了核心技术的琉璃工匠,叫“国之重器”也不为过。
这些人被朝廷从全国征调而来,奔赴南京聚宝山琉璃窑服役。
此处有朝廷设置的72座窑,距离大报恩寺工地不到四里,隶属于工部领导下的营缮清吏司。
从开工到大报恩寺建成,工匠们服役时间长达17年,总设计师朱棣没看到琉璃塔造成就被熬死了。
当时朝廷规定,匠人干满三年才能回家,采用轮班制。外地匠人提前三个月启程,以顺利交接班。烧制琉璃的匠人每次干活不得少于三个月,一年一轮。
考古学家王光尧曾经调研过,发现聚宝山官窑附近的村民原籍为太平府,这种迁徙背后与琉璃坐班工匠入籍京师不无关系。
据记载,聚宝山当时的琉璃匠共一千七百一十四名,轮值工匠和举家迁徙来的坐班工匠一起,组成了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核心产品团队。
每一名琉璃匠例行配置役夫五名,由提调官督造。工匠分为上色和风火两种,分别负责釉色配制和烧造。
烧制的成品要责任到人,出现质量问题,以“烧制不如法”论罪。为了能追责到个人,琉璃构件上需要刻制工匠姓名。
明代的皇家建筑上,通常不会录入工匠姓名。但是在大报恩寺琉璃塔被挖掘的琉璃筒瓦头和板瓦背面上,考古专家发现了图章,一块图章1.5×4.8cm,刻着“万字×号”或“寿字×号”,是南方琉璃匠的名字;另一块2×7cm,刻着提调官、作头、上色匠人和风火匠人的姓名。
1959年于聚宝山琉璃窑出土的铭文砖,上刻有可追溯的产地及制作者的姓名 | 江苏南京雨花台窑岗村明代琉璃窑址发掘简报
当时管制工匠的官员们的质量信条是:棍棒底下出好货。“造作不如法”,要“笞四十”;“过限不纳齐足者,以十分为率:一分,工匠笞二十,每一分加一等,罪止笞五十”。一个字,打出个KPI。
另一边,为了鼓励工匠们的劳动热情,皇帝朱棣下诏:军夫人匠做工一年以上,始终不曾离役者,每名赏钞十锭,赏布两匹;夫匠免户下杂差役,旗军免余丁差拨各二年。
翻译一下就是,老老实实打工的,赏点小钱和两匹布,再加点年假。
但相比琉璃工匠们所承受的,朝廷这些诏令只能算小恩小惠。
匠籍制下的匠人命运
琉璃配方中含有可提高彩釉融流性和光亮度的铅,毒性较强,世代烧制琉璃的工匠家族多因铅中毒而短寿,甚至不能生育子女。
官员僭越级别使用琉璃制品,工匠要被牵连杖责50。琉璃塔构件烧制出现瑕疵拖累进度,不少工匠因此被杀头。
不止建琉璃塔,明代基本上是个皇家建筑都要整点琉璃。迁都北京后,更是在故宫整了个全琉璃单体建筑九龙壁。这意味着,明代匠籍制下的琉璃工匠,由于稀缺,很可能全年无休。
最重要的是,在匠籍制度下,像琉璃工匠这种重要技术人员,被严格控制为朝廷资源,一辈子几乎没有了其他可能性。
洪武二年(1329年),政府规定:"凡军、民、医、匠、阴阳者诸色户,许各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之罪,仍从原籍"。
从制度上确立了工匠世代为匠不得改业,亦断绝了工匠通过包含科举入仕在内的一切脱籍的途径。
其实不止琉璃工匠被朝廷严格掌控。整个明朝的官手工业管理高度集权,工匠处境大同小异。
从洪武、永乐时期的史料来看,官手工业从地方到中央分五个系统,又按照生产内容分成7个部门。
明初的工匠名录主要源自元代,但管控上明显超越前朝。当时朝廷针对全国人口拟定了严格的户口制度,沿袭元代的职业世袭制,把全国人口分为农民、军人、工匠三大类,再细分出合计80多种垂直工种。所以工匠赋役征调,根本跑不了。
《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工匠达到232089人。到景泰五年,新增了近6万多名。工匠比例为全国人口的3%。永乐时期迁都北京,从旧都南京迁至北京工匠的就有27000名。
明代户籍制度
明代户口制度建立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动用庞大人力物力,深入乡野,对人口进行登记造册。户口册的封面用黄纸,被称为“黄册”。
为了避免登记中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朱元璋下令,如有代办作弊,隐瞒人口不报等行为,经手人员“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
这个全国性的户口登记每10年重新进行一次,从洪武十四年至崇祯十五年(公元1381—1642年),共攒造了27次。
越是天网恢恢,工匠越想逃。宣德初年,出现了“近年在京工作匠人多有逃者”的记载,随后愈演愈烈。正统三年,朝廷逮捕了逃跑的匠户4255人。
当时,福州府闽县知县陈敏政上书奏报朝廷:“正班虽止三月, 然路程窎远者, 往还动经三四余月。则是每应一班, 须六七月方得宁家。”
说轮班工匠每班虽只服役三个月,但很多人路途遥远,往返耗时数月,盘缠还需要自己承担,希望朝廷能够给匠户一丝喘息空间。
当然最重要的是,算过账了,能保证官方工程不亏。
话音未落,景泰元年逃亡的匠户总数达到了34800多人,逃亡比例高达12%。
朝廷一看不对劲,在景泰五年,将沿用了60多年的五班轮流一律改成四年一班,试图减轻工匠的负担。
但此举并没有安抚匠户,到成化年间,有些单位的工匠已经跑了一半。
匠户逃亡一度影响朝廷对高级手工业的控制。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朝廷对原有匠户制度进行改革:
“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
这就是匠班银制度,工匠通过缴纳银子来代替徭役。但这项政策只有轮班匠才有资格交,base在京师的坐班匠仍然需要严格按照制度服役。
这个事儿就变成了:官府收取银子后并未用来雇佣工人或者整顿官营厂局,甚至贪污银两;而朝廷大工程仍在利用未废除的匠籍制从民间征召越来越稀缺的工匠。
请继续关注国家地理中文网的华夏奇迹系列之“大报恩寺琉璃塔”后续报道。
伸出小手
点赞和“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