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阳历七月二十三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大暑”节气就开始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尤甚(“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有关夏天的记忆,除去蝉鸣,大部分人也许想到的是沙滩海岛、西瓜雪糕。的确,很多人会在夏日里去沙滩或海岛度假,平时也吃西瓜、雪糕。但,夏天就只有这些吗?
古人谓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rù]暑,三候大雨时行。今年的大暑,同样处在了三伏天的“中伏”当中。这酷暑之下的大自然中,有哪些奇妙的生命会引发你的好奇?我们又如何消暑热、安然过夏呢?今天就让我们探查一番。
大暑一候为腐草为萤,宋代人有诗说萤火虫:“幸藉炎蒸力,因迁腐草踪”,这些都是指炎热夏天,会有萤火虫从腐草当中飞出,这个现象被古人误认为萤火虫由腐草变化而来。
实际上,在夏夜“提灯笼舞夜空”的萤火虫,只是这类昆虫持续时间较少的成虫阶段。
萤火虫是属于鞘翅目萤科和雌光萤科的一类甲虫,完全变态发育,它们的生活史中有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通常萤火虫完整的生命周期需要一年左右,也有些种类需要两年,多数时间是以幼虫的形式存在,而“舞夜空”的成虫阶段一般只有2周左右的存活时间。
奉贤南桥的黄脉翅萤幼虫
拍摄者:Asparagus
成虫阶段的萤火虫,主要任务就是“求偶、繁殖”。打“灯笼”的生物学意义实际上是:成虫利用自己特有的闪光信号来定位并吸引异性,寻觅对方,在柔美的荧光下谈一场浪漫的恋爱,借此完成交配和繁殖的使命。
仲夏之夜,林间荧光闪烁,仿若仙境。然而,“你最近一次看到萤火虫是什么时候?是在哪里?”人类活动空前频繁的现在,萤火虫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光污染使萤火虫“沉默”无法完成求偶繁殖、水体污染和土地利用造成它们的栖息地丧失……在地球上存活了千百万年的它们并未完全适应这个夜空辉煌如昼的时代。
目前,萤科包括付氏萤在内的11个种,已经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这种经过漫长岁月而进化出的奇妙生物,更值得我们珍视和保护。
幸运的是,按照《上海昆虫名录2022版》,上海地区仍然还生存着黄脉翅萤(Curtos costipennis)、付氏萤(Sclerotia fui)等几种萤火虫。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园等处也相继营造了适宜萤火虫的栖息环境,尽量减少除虫剂、除草剂带来的化学污染,关闭大部分照明光源进行萤火虫复育和保育等工作,复壮萤火虫的种群。
大暑二候土润溽[rù]暑,三候大雨时行,是指一方面处于伏天的大暑,土壤受热水汽蒸郁,形成浓重的湿气,让人们感到非常闷热;另一方面湿气的积聚形成大量暖湿空气,当它们突然遭遇冷空气时,就容易形成滂沱大雨。
高温、强光照和降雨的增多,使各种喜温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不同地区的作物生长周期有所不同,很多地方的水稻、玉米、大豆、谷子(粟)等传统作物,会在夏天雨水充足的情况下,快速积聚开花结果的能量。
例如,玉米适宜于20-35℃的温度,夏季高温期正是它们最佳生长期;多数北方的春玉米会在7月开花,而秋玉米更是在7月疯狂生长。
上海自然博物馆地下二层人地之缘展区,有粟和玉米的起源,可以去找找看哦~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菊科向日葵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在中国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等地都有种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向日葵茎秆直立、细而高,有些可达3.5米。头状花序极大,径约10—30厘米,由周围中性舌状花和中央两性管状花组成。
通过人工培育,向日葵在不同生境上形成了许多各样的品种,可分为食用向日葵、油用向日葵和观赏向日葵等,在头状花序的大小色泽及瘦果形态上有许多变异。
食用向日葵花盘大,管状花极多数,棕或紫色,有披针形裂片,结果。
城市园林中多见的是观赏性向日葵,植株多矮化,一株单个或多个花序,花形似太阳,花朵亮丽,颜色多样,它们的管状花多丧失了结果能力。
向日葵花期多在7-9月,在热辣辣的夏日,置身于一片向日葵花海,好似让你也同样具有夏的热烈。
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我国各地人们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各地适用于大暑季节的“吃食”也各不相同。比如,广东等地流行大暑“吃仙草”,山东人民则“喝暑羊”,台湾人“吃凤梨”,福建人则“吃荔枝”,浙江台州人还会做“姜汁调蛋”拿来补气。
不管怎样,炎热的大暑天气会消耗人体大量的气津,人们容易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狂汗等症状,此时应多喝水,多食清热解暑、益气养阴的食物,多吃苦味,如绿豆、莲藕、山药、苦瓜等都可以经常食用。
豆科的绿豆(Vigna radiata)属于凉性食物,可药食两用,能解暑、利湿、解毒,绿豆汤是解除体内暑热的佳品。需要注意的是经常腹胀、腹泻的人不宜多食。
夏天很多人胃口不好,可以多吃点藕。藕是莲花(Nelumbo nucifera)肥厚的根茎,具有一定的健脾、开胃、止泻的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当然,莲藕别总炒着吃,可以试试蒸、煮、熬汤。
薯蓣科的山药(Dioscorea polystachya)块茎长圆柱形,是平时补气血的绝佳食材,可以治疗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等暑期症状。建议山药选用蒸或炖的方式来保持它的原味和营养成分。
上海自然博物馆人地之缘展区的大药柜中也有山药,来展区找一找,看看你能够发现它们吗?
某些地方有“夏吃瓜”“夏吃苦”的说法。属于葫芦科的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性寒味苦,可以清热解暑、明目解毒。凉拌苦瓜是最简单,也最有去火功效的做法。烧、炒、煲汤等做法,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就能达到去火的目的。和绿豆类似,脾胃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
除去饮食,夏季养心,需要适时午睡。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时,不利发汗,可以适当饮用姜枣茶用以发汗、缓解疲劳。在三伏天里,大家要注意饮食和防暑,一起安然度过夏天。
栏目支持: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特约撰稿:高艳(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昆虫学博士)
科学审核:王金虎(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余一鸣(上海自然博物馆馆员)
制图:韩筠婷、朱骏悦
编辑:王一帆、朱骏悦、叁陆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