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COVID-19;黏膜免疫;预防感染
一次次疫苗接种,却仍然无法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原因其实不仅仅在于病毒的突变和免疫逃逸,还在于疫苗本身。对此,美国白宫于2022年7月26日召集专家,对新冠疫苗的未来进行了讨论。(讨论现场。截图来源:White House COVID-19 Response Team推特)
我们请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新药/疫苗研发的王宇歌博士对这次会议做一解读。
在这场主题为“Future of COVID Vaccines”(新冠疫苗的未来)的白宫下一代新冠疫苗大会中,很多著名科学家包括Akiko Iwasaki和Trevor Bedford等均参会。
会议由Ashish Jha主持。
这个大会主要探讨的是研发下一代COVID-19疫苗,一是预防新的突变株,二是诱导强烈的黏膜免疫以彻底预防感染。
(日裔学者Akiko Iwasaki做了主题报告。图源:Akiko Iwasaki的推特)
目前全世界主要的COVID-19疫苗是人类历史上研发的最成功的疫苗,这也是与会专家一致同意的。科学界在短短11个月时间完成了之前数十年才能开发成功的疫苗,其在3期临床试验中预防有效性高达95%,这来源于几十年疫苗研发技术和工艺的积累,比如结构指导的合理抗原设计。
但是到目前,疫苗预防感染的有效性严重下降,这主要有三个原因:1. 疫苗是依据原始野生型设计的,随着人类疫苗接种的普及和既往感染的发生,病毒发生越来越严重的针对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的逃逸突变;2. 疫苗在接种数月后,抗体滴度逐渐下降,进而造成疫苗保护力下降;3. 目前疫苗不能诱导有效的呼吸道黏膜免疫,因此无法将病毒阻断于感染的最前线。
这次会议主要是由COVID-19领域主要科学家来探讨这三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Dr. Fauci(福奇博士)在接受NPR采访时总结了白宫“新冠疫苗的未来”会议提出的解决方案:1. 在短期内开发由原始野生型疫苗和BA.5特异性疫苗组成的混合疫苗,以期望在今秋推广该疫苗的加强接种,从而最大程度覆盖SARS-CoV-2 VOC突变株;2. 开发针对横跨冠状病毒保守抗体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泛冠状病毒疫苗,以预防新的突变株出现;这三点其实也是今后COVID疫苗研究和开发的主要方向。
鼻咽部黏膜上皮是新冠病毒侵入到人体的第一站,但肌肉注射疫苗诱导的IgG在该部位黏膜处分布水平极低,也就难以抵抗病毒的侵入。
一方面是不断逃避疫苗接种诱导免疫的病毒、一方面却是望黏膜空叹的抗体;对于经口鼻咽吸入疫苗,以诱导局部的黏膜免疫应答终于被科学家们重视起来。
(经口鼻黏膜疫苗和经肌肉注射接种疫苗诱导抗体的区别。图源:Science)
口鼻咽吸入疫苗的最重要一个优势是,能够激发出强大的黏膜免疫【1】。经口鼻吸入疫苗可以诱导出气道黏膜部特有的IgA抗体,从而弥补肌肉注射接种后中和抗体在口鼻咽喉部位分别水平极低的问题,使得人体可以将新冠病毒消灭在其入侵部位。也许,以肌注疫苗做基本免疫(primary series) + 吸入疫苗做加强剂(booster)会是不错的策略。如果吸入型疫苗能够如下图右侧吸入方式所示,能够覆盖从上到下呼吸道黏膜,则不仅仅能够有效预防感染、更能够预防重症。
我们会持续关注吸入型新冠疫苗的研发信息,启动新冠疫情早日被控制住。原文链接:
【1】 Lund FE, Randall TD. Scent of a vaccine. Science. 2021 Jul 23;373(6553):397-399. doi: 10.1126/science.abg9857.
Hanson临床科研团队,由6位在美国的医生及医学科学家组成;目前在美国主要从事新药研发和临床科研。作者简介:王宇歌 博士,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新药和疫苗研发。微博:子陵在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