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新课标》下这门课的改革,跟英国正在做的如出一辙!
01
我在北师大上学的时候,反反复复老师讲到这样一个概念:
我们教育下一代的目标,是培养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那会儿,我作为一个十八线小城应试教育模式出来的“学霸”,感觉这个说法既抽象又虚空。
直到我们家两小只也上了学,我更多地关注早期教育、基础教育,我才切身体会到:
原来培养“复合型的世界公民”一直是英国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咱们国内这些年的教育改革,也一直在朝这个目标发展。
最近备受家长们关注的《新课标》,就在很多学科上做出了重要改革。
仅仅从时间分配上来看,新课标下体育、艺术、科学、思想品德占比都超过了外语,综合实践的占比甚至超过了数学。
虽然我们家孩子不在国内上学,但这次《新课标》的发布也引起了我很多兴趣。
因为我发现,无论从课程结构还是教育目标来看,新课标的改革都跟英式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
改革的详细内容国内有很多文章详细分析过,我就不再赘述了。
相信大家能明显感觉到,以后的基础教育会:
更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更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
更注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知识需求
如果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应该有印象,以上这些恰好都是英式教育的重要特点。
我今天就以英国非常重视的【科学课】为例,带大家看看英国孩子是怎么上这门课的吧。
02
从英国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里可以看到:
科学课,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是跟英语、数学齐头并进的三大主科之一,贯穿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在具体上课的时候,黄框里面那些,艺术与设计、信息科技、地理、历史等,又经常跟科学课融合在一起出现,相辅相成。
其实,这些内容的最初启蒙,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详见文末推荐阅读第三篇)
小学生上科学课的目的是什么呢?
英国National Curriculum国家统一教学大纲中是这么解释的:
拓展科学知识,通过具体学科,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等,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通过不同的科学调查实验,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理解,帮孩子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
让孩子有足够的科学知识,能明白科学对于当前及未来的作用和意义。
英国小学生的科学课学什么呢?
我以前反复提过,英国小学生没有统一的课本,每个学校的具体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教学大纲自行制定的。
咱们先以端端所在的1年级为例,来看看大纲都涉及到什么内容:
1年级(5-6岁)
植物
常见植物的名称和多样性
认识并描述开花植物的结构
包含人在内的动物
认识常见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分辨动物的种类,如肉食、植食和杂食等
学习不同动物的身体结构
学习人体各个部分、身体部位和感官的内容
日常材料
认识常见的材料(如木头、塑料、玻璃、金属、水和岩石)
用日常材料来演示简单的物理现象
对材料进行对比和分类
四季变换
学习一年四季的变化
学习四季变化和日夜长短之间的关系
大纲就只有这么多,具体怎么教,怎么学,就要看各个学校自己的安排。
但是所有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知识点会以大面积铺开、层层递进的形式出现
所以经常会看到他们重复上一年的主题,但难度在不断增加。
比如说,关于认识动物这个内容,端端他们1年级的科学课上就曾以“熊”为主题,囊括了地理、历史、生物等等内容:
介绍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熊
介绍各种熊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区分肉食动物、植食动物、杂食动物
到了糖糖他们4年级,同样是熊的主题,知识点就会延伸到:
根据更复杂的特征给动物分类,比如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等
动物骨骼、器官、皮毛等特征和内部结构
保护动物栖息地的方法和意义
等到了小学6年级,科学课的内容已经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了:
6年级(10-11岁)
包含人在内的动物
认识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部位,能描述心脏、血管和血液的功能
了解饮食、运动、药品以及生活方式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能描述营养和水分在动物,包括人体内的流通方式
生物及栖息地
通过观察可见的特征,学会给生物广泛分类,例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根据具体特征,给出动植物分类的理由
光
了解光的传播形式,了解直射、折射、反射的原理
解释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光源到眼睛的传播,或从光源到物体,再到我们的眼睛
运用光传播的概念,来解释影子形成的原理
电
了解灯的亮度与电量、电压之间的关系
比较并解释电路中元件的功能变化,例如灯泡的亮度、音响的音量、开关的位置等
能够在简单电路中认识和运用科学符号
进化和遗传
认识生物随着时间的变化,例如恐龙在数百万年中的变化以及后来生物生存提供的信息
了解生物会产生同类的后代,但后代可能会因为环境等因素变化
了解动植物是如何通过不同方式适应环境的,而这种适应最终演变成进化
03
我经常感慨,别看英国小学生貌似轻松没压力,其实他们接触到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跟咱们当小学生的时候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英国小学的教学非常讲究脚踏实地,也就是知识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际运用中去。
糖糖他们前不久考察湿地,就真脱了鞋袜去感受
真够“脚踏实地”的
这一直是我非常欣赏英式教育的一点。
从《新课标》里综合实践占比大幅提高可以看出,国内的教育改革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咱们一起来看看:
英国小学生是怎么上科学课的呢?
理论知识要结合实地考察
端端他们1年级的小朋友前不久正在学习关于植物和爬虫的知识。
他们真正在课堂上课的时间不到1/3,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野外观察和亲身实践。
比如,他们会拿到一张满是植物片段的图鉴,在户外寻找收集相同的部分:
他们会真的挖出许多开花植物,观察并标记它们的各个部位:
理论知识要结合实际运用
学习生物变态的时候,养蝴蝶是英国小学生的传统。
每年春天,孩子们会亲自去野外捉虫子,再对照所学的知识来判断,哪些虫子可以养成美丽的蝴蝶:
然后他们会把亲手捉来的毛毛虫放入专门的罐子里,观察它们一点点长大,最终破茧成蝶的过程。
等到小蝴蝶们都出来了以后,孩子们还会有个户外放飞蝴蝶的仪式,再观察哪些花草最能吸引蝴蝶的停驻:
观察实践后再用理论知识巩固
学习和观察都是输入的过程,一定要学会输出,才能牢牢掌握某项知识。
英国孩子们很少有像国内那样做练习册的书面作业,但是实践作业非常丰富。
比如端端他们学完植物的部位以后,就有个小作业,要求孩子们记录下自己学到的植物知识:
糖糖他们前不久在学习“食肉植物”,比如食蝇草等。
孩子们观察完真实的植物以后,还要把它们的形态和捕捉小昆虫的过程和原理画出来:
注重科学知识的多学科拓展
英式教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多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所以他们学习的各种知识都是互相作用的。
比如科学课里融入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各科知识,还会利用这些素材来做数学、记日记、写故事,等等。
我尤其欣赏他们把科学和艺术、生活相结合,把理性的知识又再转化为感性的表达,不会因为“无用”就忽视掉美感和精神趣味的培养。
比如孩子们为了观察植物而收集来的花朵,后来又变成了美术课上的“模特儿”,和午饭餐桌上的“装饰”。
04
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孩子们更将是高科技的直接体验者甚至创造者。
所以《新课标》强化了科学课相关内容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也给家长们指明了育儿的重要方向。
国内的学校分科较细、班级人数较多,平时可能在实践和各学科融合方面有所欠缺,也不太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兴趣。
所以咱们做家长的,除了课堂学习以外,可以尽量多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着力:
保护孩子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日常小事中引入科学思考的习惯
多看科普类的书籍、动画、纪录片,打好科学基础
今天介绍的很多英国学校的做法,其实完全可以被借鉴到家庭科学启蒙中来。
我平时也非常注意两个孩子的科学启蒙,从他们很小就开始在共读等环节引进科普内容。
最近我正在沟通一个有机会完全免费的科普资源,等谈妥以后会尽快推荐给大家。最近好多孩子都宅家学习了,刚好适合看看。
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咱们下期再见~
1
END
1
★
正在团
★
糖糖妈精选珍珠饰品,母亲节520送礼一级棒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