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最大的145家公司

中国最大的145家公司

财经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了。今年的排行榜上有中国企业145家,其中不包括台湾地区的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上榜数量也达到136家。中国企业上榜数量继续领先全球。这一发展让人高兴;与此同时,上榜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不强,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仍然严峻。这一事实让人警醒。(中国上榜公司完整名单见文末



《财富》世界500强的经营状况大幅度改善

今年发布的世界500强的营业收入(2021年)比上年大幅提升,企业利润则有大幅增加,而且提升和增加幅度从《财富》杂志推出世界500强排行榜以来前所未有。

2021年是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二年。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各国经济仍然有重大影响。出人意料的是,今年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在2021年的经营业绩大幅改善,销售收入和盈利都创下这份排行榜发布28年以来的最好业绩。(
未来更多榜单和深度商业报道请关注“财富中文网”官方网站和微信,并下载安装财富Plus App,第一时间获得通知。

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的营业收入达到377,742亿美元,比上年提高近20%。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世界500强的利润竟然达到30,986亿美元,比上年提高88%。这两个数字都创下这份排行榜建立以来的新高。

美国企业历来是这份排行榜中的重要企业群体。2022年,排行榜上有124家美国企业,比上年增加2家。上榜美国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909.6亿美元,同比增长15%;平均利润则达到创纪录的100.5亿美元,同比增长96%。

《财富》世界500强的骄人业绩,给处在经济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鼓舞。因为过去全球经济陷入困境后,世界500强往往率先恢复生机,带动各个产业和众多企业走出困境。

中国企业在排行榜中的领先地位企稳

2019年,不计算台湾地区的企业,中国大陆(包括香港)有124家企业出现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上榜企业达到133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美国的121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去年,中国大陆(包括香港)有135家企业进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上榜企业达到143家)。2021年美国上榜企业比上年增加1家,达到122家。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进一步超越美国,加强了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领先地位。

今年,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不计算台湾地区企业)比上年增加1家企业,共有136家企业进入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美国企业增加了2家,共有124家进入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数量仍然稳居全球第一。
中国上榜公司完整名单见文末

自199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28年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如此迅速地增加在排行榜中的数量,超越一个又一个国家的企业,并且稳居领先地位。

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不仅数量增加,而且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755.5亿美元,总资产3,200亿美元,净资产419.6亿美元。进入排行榜的136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809.8亿美元,总资产3,580亿美元,净资产431.8亿美元,均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

由此,中国企业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地位得到攀升。

首先,有14家中国企业新进入或重新进入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它们是:中国中化、苏商建设、杭州钢铁、蜀道投资、中国航油、湖南钢铁、潞安化工、新疆中泰、比亚迪、顺丰控股、山东高速、成都兴城投资、上海德龙钢铁、台湾中油。

其次,在《财富》世界500强的前10名和前100名企业中,中国企业的地位也明显上升。2021年排行榜中,前10名里的美国企业5家,中国企业3家。2022年排行榜中,中国企业增加到4家,美国企业减少到4家。2021年排行榜中,前100名里的美国企业36家,中国企业31家。2022年排行榜中,中国企业增加到35家,而美国企业减少到34家。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中国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成长空间。中国企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群体。企业的成长壮大,使得中国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财富》世界500强见证了中国企业的这一成长历程。

中国企业的短板:盈利能力不强

进入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令人高兴。但令人遗憾的是,与其他国家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不小的差距。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的136家中国大陆企业(包括香港,台湾地区企业未计算在内)的利润5,610亿美元,平均每家41.2亿美元。与上年排行榜中的中国企业相比,上榜中国企业平均利润数量已经有了增长。2021年排行榜上的135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平均盈利35.4亿美元。今年上榜中国企业盈利同比增加16%。

然而,世界500强企业的盈利额增长更大。2021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利润33.0亿美元,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平均利润是62.0亿美元,同比增长88%。2022年世界500强公司平均利润比中国上榜企业的平均利润高50%。

与其他国家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相比,中国企业的利润也处于较低的位置。例如,上榜的德国企业平均利润44亿美元,英国企业69.6亿美元,加拿大企业47.5亿美元,法国企业48.5亿美元,巴西企业84.8亿美元。

与上榜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利润差距更加明显。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上的美国124家企业平均利润高达100.5亿美元。2021年上榜的122家美国企业平均利润51.2亿美元。美国企业今年的利润额几乎是上年的2倍。今年上榜中国企业平均利润41.2亿美元,美国企业盈利数额几乎达到中国上榜企业的2.5倍。

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体现企业经营状况的三个重要指标。进入今年《财富》世界500强的136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的这三个指标都不甚理想。

2022年上榜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的销售收益率为5.1%,总资产收益率为1.15%,净资产收益率则为9.5%。

世界500强的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2%、1.94%和14.8%。与世界500强相比,中国企业三个指标都落后于世界500强平均水平。

与美国公司相比,上榜中国企业的三个指标差距更为明显。上榜124家美国公司的三个指标分别为11%、3.21%和21.9%。上榜美国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优于上榜中国企业。

2020年,各国企业往往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经营状况恶化。中国采取独特抗疫方式,企业比较早走出疫情恢复生产。这一年,上榜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当不错。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的差距明显缩小。

但在2021年,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企业,在抗疫过程中走出困境,迅速恢复全球经营。美国企业及其他许多国家企业在去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榜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经营业绩的差距在上年缩小的基础上又拉开了。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球企业发展新趋势,看到我们的企业与美国等全球企业的差距,从而积极应对新的竞争和新的挑战。


中国企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严峻挑战

梳理《财富》世界500强提供的数据,比较其他国家企业发展的数据以及中国企业自身从过去到现在发展的数据,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原因,理解上榜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和经营质量不高的问题。

首先,不少上榜中国企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时期传统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房地产行业、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矿业、工程建设等行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一批规模巨大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这些行业所属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直接拖累了上榜中国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

进入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136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中有19家金属制品企业,包括了中国各大钢铁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1亿美元。

上榜美国124家企业中,仅有纽柯一家钢铁企业,其利润低于美国企业的100亿美元的平均水平,但是也达到近70亿美元。

进入排行榜的中国12家建筑工程企业平均利润16.2亿美元。上榜的美国124家企业中没有建筑工程企业。

进入排行榜的6家煤炭开采公司3家亏损,6家企业平均利润仅有1.3亿美元。上榜美国企业中没有煤炭开采企业。

进入2022年排行榜的中国房地产企业一共5家,比上年少了3家。2021年8家房地产公司营业收入平均514.6亿美元,平均利润36亿美元;2022年上榜的5家房地产公司平均营业收入有所上升,达到678.8亿美元。但是平均利润下降,减少到28.7亿美元。

2022年排行榜上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营业绩出现下行趋势。这一点值得特别关注。这是因为,房地产企业与上述金属制品、建筑材料、电器、通讯、建筑材料等众多产业关系密切。2021年上榜的恒大公司以及另一家房地产龙头企业融创公司都因为公司财务问题难以为继,跌出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加上2018年另一家著名的房地产企业万达公司已经跌出《财富》世界500强,共有三家知名房地产公司跌出排行榜。人们可以批评这些公司的领导战略失误或者违规经营,也能够质疑有关部门政策收紧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市场前景等等。但是人们应该看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已经过去,房地产企业以及上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崛起的企业发展空间肯定会越来越受到挤压。

其二,中国ICT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可靠的全球供应链。

ICT,即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2021年的世界500强上,美国归入ICT产业的企业共19家,平均营业收入1,070亿美元,平均利润149亿美元。2022年的上榜ICT企业仍为19家。平均营业收入1,262亿美元,平均利润达到237亿美元。

2021年的上榜中国企业归入ICT产业13家,平均营业收入668亿美元,平均利润69亿美元。2022年的上榜中国ICT企业12家,平均营业收入787亿美元,利润77亿美元。

与上年相比,上榜的中国ICT企业经营业绩明显进步。但是与美国相比,美国ICT企业显然发展更快。中国ICT企业平均盈利77亿美元,在上榜中国企业里属于佼佼者。然而与美国ICT企业相比,美国19家ICT企业是中国企业平均利润的三倍。考虑到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掌握着ICT产业的核心零部件以及关键技术,并且对中国企业的监管持续加强,中国ICT企业显然需要持续多年努力减小与美国西方国家企业的差距。

其三,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不强,需要不断强化竞争力。

上榜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的另一个原因是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不强。

国有企业成为上榜中国企业的主体是历史形成的。中国民营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最早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那一年,进入世界500强的11家中国企业全部是国有企业。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对标全球一流企业,推动国企改革,促进并购重组,国企迅速成长壮大。到2014年,上榜92家中国企业中有76家是国企。近几年,上榜的民企越来越多,但是国有企业作为上榜中国企业主体的情况一直未变。

由于不少国企是通过主管部门主导合并或重组,而不是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因而这些企业规模虽然越来越大,但是盈利能力以及与盈利水平密切相关的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指标并没有同步提升。这些企业经营业绩不及民企,更不及其他国际先进企业。

2022年上榜86家国企平均营业收入923亿美元,营业利润39.5亿美元,总资产4,153亿美元,净资产508亿美元。与此同时,上榜的50家民企这四个数字分别为614亿美元、44.2亿美元、2,608亿美元和349亿美元。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上榜民企的销售收益率是7.2%,总资产收益率是1.7%,净资产收益率是12.7%。上榜国企的三个指标则分别为4.3%、0.95%和7.8%。显然,上榜民企的经营状况优于国企,盈利能力强于国企。

上榜的中国国有企业数量大,占所有上榜中国企业数量60%以上。上榜国有企业经营业绩不佳,必然会拉大中国企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企业经营业绩的差距。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有这样的统计数据,我们还难以做出国企经营状况不及民企的普遍性结论。以国企中海油为例,这家国企从建立起就与100多家全球著名跨国公司合作,按照全球一流企业的标准和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改革,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2022年中海油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第65位,当年利润92亿美元,其销售收益率达到7.2%,总资产收益率达到4.3%,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2%,中海油的经营状况优于不少国企和民企,与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等世界著名石油公司的经营水平接近或持平。


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只有融入全球经济,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才能形成企业自身的全球竞争力。

首先,持续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世界一流企业不仅规模大,而且国际竞争力强;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产品等硬实力,而且具有合规管理等软实力。

如前所述,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提供的数据,使我们看到上榜的136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规模扩大了,数量增加了。但是,以盈利能力为代表的企业竞争力并不强,而且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还在拉大。

造成上榜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的原因,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二是缺乏企业软实力,尤其是合规竞争力。上榜12家中国ICT企业与19家美国ICT企业的差距主要是前者的缺乏;恒大等房地产企业财务困境和阿里巴巴等ICT企业被监管制裁反映了后者的缺乏。

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在重构,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融入。我们应该像当年加入世贸组织那样,承认并尊重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持续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继续“引进来”和积极“走出去”,通过参与或构建全球产业链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在全球竞争中提升企业竞争力。

其次,专注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

当中国企业巩固了世界500强的领先地位之时,特别需要看到我国企业的弱点,从而转换思路,更加关注打造“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而不是片面追求企业的规模。

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以及工业软件往往都是中小企业制造或开发出来,大型企业在构建全球产业链过程中对这些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的产品及掌握这些技术和产品的中小企业加以整合,从而形成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再次,遏制“违规扩张”,坚持“合规发展”。

一些企业在做大过程中由于违规扩张导致被处罚。例如2018年跌出《财富》世界500强的万达、海航、安邦、华信等四家企业以及近年被监管处罚的阿里巴巴等企业。

2021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182.28亿元罚款。此次处罚显然影响了阿里巴巴2021年的经营业绩。2022年排行榜披露该公司2021年利润97亿美元,只相当于上年利润44%。2021年该公司销售收益率只有7.3%,而上一年销售收益率高达21%。

恒大公司的2020年营业收入高达735亿美元,领先上榜8家中国房地产企业。但由于财务违规导致多处楼盘烂尾。该公司今年已经跌出《财富》世界500强。

如果说,过去中国企业强化合规主要是应对国际合规监管。那么,现在中国企业强化合规管理不仅为了遵循国际通行的合规监管要求,而且也为了遵循中国政府的合规监管要求。我们应该遏制企业的“违规扩张”,推进企业“合规发展”。

从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我们高兴地看到上榜中国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球产业链正在重组,全球企业竞争规则也将重构。中国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中国企业应该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尊重和遵守国际通行规则,向世界一流的全球型公司学习,与它们合作,同它们竞争,在学习、合作、竞争中形成硬实力和软实力皆强大的世界一流企业。


想获得世界500强主榜单和各子榜,请在“财富中文网”微信后台回复关键词:“世界500强”“中国公司”“最赚钱公司”“亏损公司”“行业”“ROE”“利润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上周全球时尚产业14家公司重要财报汇总最后一刻提价!李嘉诚家族拒绝150亿镑出售英国最大电力公司扩容!中国最大的“跨市”地铁群来了用4500年的时间,它长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我去了中国最大的 Web3 聚会,发现人们想要的不是 Web3公司最大的内耗,就是养了一批伪高管在看见她之后毛泽东在战争中创办学校搞教育湾区出现全国最大的房屋价值月度跌幅连续4年登顶薪酬榜首!5家公司齐放岗位!萨尔瓦多的比特币实验:不是最大的失败,就是最大的骗局 | 巴伦封面双博领军团队创办“荃豆健康”,填补饮片标准空白,拟打造全国最大的中药产业数字化平台伪高管是一家公司最大的内耗突发! 全球超45家航司叫停飞香港, 澳航复飞时间也推迟! 可能2025年才恢复"开奖"了!券商跟投大赚29亿,什么情况?首批科创板25家公司将迎百亿解禁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又换了邮轮经典航线 六,地中海 下观潮周报| 145家中企跻身世界500强;阿里2023财年Q1净利腰斩又见头部券商换帅!年内已有15家证券公司董事长更替!发生了什么?继任者都是谁?“我最大的成就,就是找了一个好老公”:孕期被出轨、砸1400万救夫,她如今后悔了吗?A股绿色周报|45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京运通子公司利用渗坑排废水被罚100万元57亿美元放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做空欧股,押注18家公司!所为何因?正大幅加仓中国全球互联网搜索量最大的10所英国大学,剑桥仅排第4Palantir出了新黑帮,如今硅谷170多家公司都出自这一家公司!93版包青天,就是泰国最大的IP中国留学生再登顶,英国教育要搞个大的?两篇报告看英国最新教育态度!中国最盛大的宴席,再不去就吃不到了十年磨一剑 信仰的颠覆(四十二)周末玩转美国最强攻略丨最适合周末度假的13个城市2022中国最赚钱的10大企业,5家是银行!盘盘我所知道的中国银行业赚钱真相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CEO:全球化没有解体,欧美还得靠中国!什么都没变?中国最大的“烂尾楼”,已荒废2000年,仍被评为世界奇迹!还要花380亿重建...3天,61家银行和政府机构,166家公司,创业公司如何优化融资结构?|【经纬创接汇】闲话人生(83) 博学多才的邱胜威老师新东方,从中国最大教培到最大MCN?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