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父母常说这种话,孩子不敢幸福

父母常说这种话,孩子不敢幸福

情感

作者 | 和小畏
编辑 | 张罐子
责编 | 陈沉沉



我发现在很多亲子关系中,有个现象很普遍:
 
父母会经常跟孩子诉苦。
 
无论是工作辛苦,还是感情不顺,他们都会向孩子大吐苦水,不断诉说自己有多不容易。
 
有的是为了宣泄情绪,
也有的把这当做「教孩子懂事」的方法。
 
可对于孩子而言,大人世界的苦难故事不但难以理解,且相当沉重。
 
如果一个人,从小在父母诉苦的氛围里生活,长大会变成怎样呢?
 
我想起咨询里一类特别来访者——
 
Ta们身上却有着一股「沉重感」,精神总是紧绷着;

即使遇到开心的事,也很难获得真正的放松和快乐。
 
像一只幼鸟被绑上了石头,难以飞翔与舞动。
 

天,我们就来剖析这种现象。




“我不能扔下妈妈”

 

 

咨询里,来访者芬芬一脸阴郁。
 
因为工作表现好,她得到了去上海总部学习半年的机会。
 
原本这是件开心的事,却发生了一段插曲。
 
前两天,妈妈因为和爸爸吵架,打来电话跟芬芬诉苦。
 
这一说就是两小时,妈妈从“你爸这人没法沟通”,说到了“这些年我没少受委屈”——
 
你爸这人木讷,刚嫁过来婆婆对我挑三拣四,他一句话都不帮;

当年要不是因为怀了你,说不定早就离婚了;

我每天辛苦做家务买菜,还要对着他那副臭脸......


虽然这些话,妈妈已经讲了很多年,但芬芬心疼她,还是坚持听完她的诉苦。
 
直到妈妈心情好了些,她才说起自己要去上海学习的事。
 
但没想到,一听到这事,妈妈情绪又不对劲了:
 
“哎,去吧,本来还盼着你月底回来一趟,看来还得我独自忍受你爸喽。”
 
这句话,一下子就让芬芬自责起来,仿佛去上海就意味要“抛弃”妈妈,让她受苦。
 
最后,由于顶不住愧疚感的折磨,芬芬选择放弃了。
 
她很失落,一方面是因为失去了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类似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打小开始,芬芬就经常听妈妈诉苦。有时她甚至会想象:

如果当年妈妈没怀上我,是不是就能离婚,不用受苦了?

芬芬觉得妈妈的痛苦,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可想帮忙却又无能为力。

好像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听话,不让妈妈难过。

也因此,她一直默默地讨好妈妈。

选专业、选对象,包括现在站在职业发展的路口前,都始终做出那个让妈妈满意的选择。
 
在芬芬肩上,仿佛始终背负着一个隐形包袱,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两层影响:
 
1. 不定期接收情绪垃圾,消耗心理能量
2. 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
 
生活被蒙上了一层阴郁的底色,她长期脸上挂着疲态,不敢追求喜欢的人和事。
 
时间久了,原本是对妈妈的讨好,也会泛化到与其他人的相处之上。
 
当发现自己的言行可能会令别人不悦,她就会不好意思去做。
 
当然,妈妈并非故意让芬芬难受,只是她真的欠缺消化情绪的能力,才会不停向女儿诉苦。
 
以上,就是一种常见的父母诉苦。



孩子享乐,爹妈必受苦?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未必真的苦,但依然会以强调痛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分享一段我的经历。
 
小时候,妈妈为了教育我节约用钱,反复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家的孩子特别不懂事,在自己生日的时候,嚷嚷着要买新鞋,爸妈没钱,只好低声下气地问人借来了100块。

 

接着,孩子二话不说买鞋子就花了50,然后买零食、买饮料、买玩具......转眼间100块就花完了。

 

孩子美滋滋地在享受,然后父母还在头疼地想如何还钱、维系接下来的生计。


这个故事对我影响极深。
 
我会不自觉代入其中,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爸妈就是那对经济拮据的夫妇(实际上家里虽不有钱,但也没那么糟)。
 
我对钱的态度变得纠结,也对于享乐产生了复杂的羞耻感。
 
比如夏天很热时,家里是有条件开空调的,这本是一件舒服的事。
 
可对我而言,这多了一层负担:开空调费电,要钱。
 
那时我还特地问我爸,开一晚上空调要多少度电,要多少钱。
 
其实问了也不能改变什么,只是耗钱少一点的话,我能更心安理得地享受,耗钱多的话,我心里就难受些。
 
这种对于金钱患得患失的态度伴随了我很久。
 
到了毕业后开始工作,我有了自己的收入,也有了富余的钱。
 
可面对稍贵的东西时,还是会忍不住和家里人说一下,去试探他们的态度,仿佛要获得「允许」,才敢去花钱。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觉得:
 
花钱是一件带有「罪恶感」的事;
孩子享乐的背后,就必然是父母的受苦。
 
我记得以前网上还特别流行一些“感恩教育”的故事,为了「让孩子听话」,有意地强化亲子间的这种对比,例如——
 
你在房间里玩游戏、吹着空调喝可乐,可曾想过父母在烈日底下工作挥汗如雨......
 
这类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把孩子的快乐,和父母的苦难绑定在一起。
 
表面上来看,这些故事常常有着不错的“教育”效果,孩子立马会变得顺从。
 
很多家长不清楚当中的原理,只是发现这样似乎立竿见影(还能发泄自己情绪),于是越来越多地去使用。
 
然而,孩子根本无力消化和面对这些沉重的故事,他们的内心会被击垮,或是被愧疚感淹没。
 
听完感觉自己简直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于是抱着一种「赎罪」的心态,去变得“懂事”。
 



焦虑会在诉苦中传递
 
 
心理学家比昂曾这样描述:
 
关系的实质,就是去看谁制造焦虑,谁承受和化解焦虑。
 
父母向孩子诉苦,其实就是一个传递焦虑的过程。
 
像芬芬的妈妈,她因为自己无法独自消化婚姻生活产生的焦虑,选择向女儿倾倒。
 
而我妈讲的故事和网上的感恩故事类似,情节上共情了大人的不容易,暗讽了孩子「不懂事」有多可恶,也是无形中把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
 
随着时间推移,焦虑堆积到一定程度,孩子便会越活越退缩,不敢活出自己的意志,也不敢快乐。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父母就要始终逞强,丝毫不能讲自己的不容易吗?
 
答案是:可以讲,但不要以诉苦的方式讲。
 
同事小瑾分享了她的故事。
 
从小,爸妈也经常会说自己赚钱不容易,可小瑾却并没有因此感到内疚,也不会对花钱感到羞耻。
 
为什么呢?
 
当小瑾打算省吃俭用时,爸妈会提醒她:
 
“我们这么辛苦赚钱,就是想让生活好一点呀。

这不光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有了你,我们赚钱的动力就更大一点。”
 
当节日到来,爸妈会给小瑾买新衣服或一家人下馆子,也会坦诚地说:

“像今天这样花钱也是可以的,赚钱虽然辛苦,但该花钱时就得花。”
 
简单的话语,给了她强而有力的支持。
 
这是一种边界清晰的叙述:
 
爸妈再苦,那也是大人的事,你是小孩,不必为此操心。
 
此时,焦虑并没有传递给孩子。
 
所以,小瑾即使听爸妈偶尔讲述生活的苦,并不会有太多心理上的负担,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看见父母真实的生活状态。
 
相反,「诉苦」则是父母把自己放在了更弱者的姿态,向孩子制造出一种「牺牲感」:
 
看,我为了你过得这么苦,你亏欠了我!
 
孩子出于内疚表现出来的“懂事”,并不是真正的成长,只是由于心理负担太大而不敢轻举妄动。



破局:把责任归还给父母
 

那么,如果你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该如走出来呢?
 
这里分享3个方法:
 
 1. 觉察责任 
 
过度诉苦的背后,是父母把自身的责任,悄悄转移到孩子的身上。
 
不妨问一下自己:
 
爸妈过得痛苦,全是你的责任吗?
Ta们自己的责任有哪些呢?
 
像芬芬的故事里,妈妈过得不幸,并不是芬芬造成的,
 
相反,芬芬已经很大程度给予了妈妈陪伴与支持。
 
妈妈活得痛苦,既有父亲的责任,也有她自己的责任。
 
这些年来自怨自艾,没有想办法去把日子经营好,便导致生活始终停留在原地。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成长是年轻人的事,好像父母年纪大了,就不再需要成长。
 
其实不然,人到中年、晚年,都有各自要面对的议题,父母也需要清楚自己的责任。
 
 2. 可以帮助,但要有边界 
 
父母过得不好,作为儿女,当然本能会想帮一把。
 
然而,并不能无底线地帮。
 
这就好比老师可以辅导学生写作业,但不能代替学生把作业完成。
 
像芬芬的妈妈需要陪伴,芬芬当然可以尽女儿的责任去照顾。
 
可如果屡次牺牲自己的发展机会去安抚妈妈,这样的代价毕竟过于沉重,也无法让妈妈真正好起来。
 
因此,有边界的帮助是必要的。
 
比如可以适当去倾听与支持,但「该如何和爸爸相处」这件事,终究需要妈妈自己想办法面对。
 
 3. 尊重父母命运,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 
 
需要承认的是,有时父母的人生中,存在着难以改变的痛苦。
 
或许是时代、环境、Ta们的原生家庭所致,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巨大得近乎无法动摇。
 
比如一些父母有着严重的心理创伤,人格难以发展,或是家中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迫于现实又无法分开。
 
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儿女能做的是:
 
去看见——去理解——去接受。
 
对于无能为力的事,我们只能尊重现实的结果,把精力聚焦在自己的人生上。



 写在最后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当你想到父母时,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

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孩子更需要的,是从父母那获得成长的力量,而不是一想到父母,感受到的却是无比沉重的苦难故事。
 
幼小的生命不宜承受太多的心理包袱,卸下重负,才能飞行。


「在看」+「转发」探索更成熟的关系模式,愿每个父母和孩子都能自在飞翔


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 武志红vs吉利根直播回放课🌟


当你反复陷入负面状态时,

当你想改变却不知从何开始,

要不要换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体验?


今晚8点,

邀请您一起踏上自我觉醒之旅。

武志红x吉利根博士回放内容解读课:

打破“重复受苦”的人生状态,

找回属于你的生命能量。

❗直播无回放❗

🔰马上点击【预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老键曲库】Lanie Gardner - Dreams by Fleetwood Mac别让孩子成舔狗,父母请对孩子多说这4句话一个家最好的模样:丈夫眼里有活,妻子嘴里有话,孩子心里有光孩子快乐学习关键6步骤!自主学习引导法,给不想逼孩子学习却也不敢放任的父母有远见的父母,从不对孩子说这几句话,而糊涂的父母却逢人就说单位里这八种话不要讲!切记!对孩子最高级的鼓励,是经常说这句话!批评孩子时,试试用这几句话,孩子会越来越好 | 精选孩子经常说“随便”,背后竟是这3个原因…… | 伴读真正有见识的人,从不说这四种话常说这5句话的人,日子会越过越好秋后多吃这“白色食材”,越吃脾胃越舒服!幸福感超高的下饭菜,孩子自己炫2碗你家孩子是“情绪脑”还是“理性脑”?父母常做这件事,他会越来越好登高作业的联想(图)"带孩子不敢去了",美国一家餐厅祭超硬规定"不管教小孩"家长要额外收费只要病人投诉,就一定是医院和医务人员有问题?说这种话的医院领导,都是奸佞之辈!批评孩子,常说这几句话,孩子会越来越好第五章 列宁主义救中国 (3)8岁前,孩子这种表现是当学霸的料!说明你把孩子养得很好伤孩子最深的养育方式,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泪流满面3万里路,48首诗歌,一段壮阔历史:看完今夏这部高分电影,孩子不由“学上头”换种方式说话,孩子会屁颠屁颠配合你!​大概率,孩子不会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怀特兄弟飞机在大兴机场试飞15%孩子考不上好学校:父母不重视这一点,孩子难有出息~常说这2个字,任何人都无法情绪绑架我!思绪在小雨中流连不打不骂,谈笑间摧毁心态:这种“家庭暴力”,父母毫不在意,孩子泪流满面嗓子不适?用它一喷好多了,孩子大人都能用!原装进口,今日5折优惠!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4种话术问老师/孩子,答案清清楚楚!上海失踪女童最后画面流出:父母常说这2个字,会害了孩子!这种话现在没人敢说了…学校不敢开除?!纽约数百人抗议,咱华人孩子不能被白打!带孩子不敢去,美一家餐厅祭超硬规定"不管教小孩"家长要额外收费领导找你谈话的时候,这三种话千万不要讲!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