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工作辛苦,还是感情不顺,他们都会向孩子大吐苦水,不断诉说自己有多不容易。可对于孩子而言,大人世界的苦难故事不但难以理解,且相当沉重。如果一个人,从小在父母诉苦的氛围里生活,长大会变成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剖析这种现象。
“我不能扔下妈妈”
因为工作表现好,她得到了去上海总部学习半年的机会。这一说就是两小时,妈妈从“你爸这人没法沟通”,说到了“这些年我没少受委屈”——你爸这人木讷,刚嫁过来婆婆对我挑三拣四,他一句话都不帮;我每天辛苦做家务买菜,还要对着他那副臭脸......
虽然这些话,妈妈已经讲了很多年,但芬芬心疼她,还是坚持听完她的诉苦。直到妈妈心情好了些,她才说起自己要去上海学习的事。“哎,去吧,本来还盼着你月底回来一趟,看来还得我独自忍受你爸喽。”这句话,一下子就让芬芬自责起来,仿佛去上海就意味要“抛弃”妈妈,让她受苦。她很失落,一方面是因为失去了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类似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打小开始,芬芬就经常听妈妈诉苦。有时她甚至会想象:如果当年妈妈没怀上我,是不是就能离婚,不用受苦了?芬芬觉得妈妈的痛苦,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可想帮忙却又无能为力。选专业、选对象,包括现在站在职业发展的路口前,都始终做出那个让妈妈满意的选择。在芬芬肩上,仿佛始终背负着一个隐形包袱,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两层影响:生活被蒙上了一层阴郁的底色,她长期脸上挂着疲态,不敢追求喜欢的人和事。时间久了,原本是对妈妈的讨好,也会泛化到与其他人的相处之上。当发现自己的言行可能会令别人不悦,她就会不好意思去做。当然,妈妈并非故意让芬芬难受,只是她真的欠缺消化情绪的能力,才会不停向女儿诉苦。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未必真的苦,但依然会以强调痛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小时候,妈妈为了教育我节约用钱,反复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家的孩子特别不懂事,在自己生日的时候,嚷嚷着要买新鞋,爸妈没钱,只好低声下气地问人借来了100块。
接着,孩子二话不说买鞋子就花了50,然后买零食、买饮料、买玩具......转眼间100块就花完了。
孩子美滋滋地在享受,然后父母还在头疼地想如何还钱、维系接下来的生计。
我会不自觉代入其中,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爸妈就是那对经济拮据的夫妇(实际上家里虽不有钱,但也没那么糟)。我对钱的态度变得纠结,也对于享乐产生了复杂的羞耻感。比如夏天很热时,家里是有条件开空调的,这本是一件舒服的事。那时我还特地问我爸,开一晚上空调要多少度电,要多少钱。其实问了也不能改变什么,只是耗钱少一点的话,我能更心安理得地享受,耗钱多的话,我心里就难受些。到了毕业后开始工作,我有了自己的收入,也有了富余的钱。可面对稍贵的东西时,还是会忍不住和家里人说一下,去试探他们的态度,仿佛要获得「允许」,才敢去花钱。我记得以前网上还特别流行一些“感恩教育”的故事,为了「让孩子听话」,有意地强化亲子间的这种对比,例如——你在房间里玩游戏、吹着空调喝可乐,可曾想过父母在烈日底下工作挥汗如雨......这类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把孩子的快乐,和父母的苦难绑定在一起。表面上来看,这些故事常常有着不错的“教育”效果,孩子立马会变得顺从。很多家长不清楚当中的原理,只是发现这样似乎立竿见影(还能发泄自己情绪),于是越来越多地去使用。然而,孩子根本无力消化和面对这些沉重的故事,他们的内心会被击垮,或是被愧疚感淹没。听完感觉自己简直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于是抱着一种「赎罪」的心态,去变得“懂事”。关系的实质,就是去看谁制造焦虑,谁承受和化解焦虑。像芬芬的妈妈,她因为自己无法独自消化婚姻生活产生的焦虑,选择向女儿倾倒。而我妈讲的故事和网上的感恩故事类似,情节上共情了大人的不容易,暗讽了孩子「不懂事」有多可恶,也是无形中把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随着时间推移,焦虑堆积到一定程度,孩子便会越活越退缩,不敢活出自己的意志,也不敢快乐。或许有人会问:那么,父母就要始终逞强,丝毫不能讲自己的不容易吗?从小,爸妈也经常会说自己赚钱不容易,可小瑾却并没有因此感到内疚,也不会对花钱感到羞耻。当节日到来,爸妈会给小瑾买新衣服或一家人下馆子,也会坦诚地说:“像今天这样花钱也是可以的,赚钱虽然辛苦,但该花钱时就得花。”
爸妈再苦,那也是大人的事,你是小孩,不必为此操心。所以,小瑾即使听爸妈偶尔讲述生活的苦,并不会有太多心理上的负担,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看见父母真实的生活状态。相反,「诉苦」则是父母把自己放在了更弱者的姿态,向孩子制造出一种「牺牲感」:孩子出于内疚表现出来的“懂事”,并不是真正的成长,只是由于心理负担太大而不敢轻举妄动。那么,如果你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该如走出来呢?过度诉苦的背后,是父母把自身的责任,悄悄转移到孩子的身上。这些年来自怨自艾,没有想办法去把日子经营好,便导致生活始终停留在原地。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成长是年轻人的事,好像父母年纪大了,就不再需要成长。其实不然,人到中年、晚年,都有各自要面对的议题,父母也需要清楚自己的责任。这就好比老师可以辅导学生写作业,但不能代替学生把作业完成。像芬芬的妈妈需要陪伴,芬芬当然可以尽女儿的责任去照顾。可如果屡次牺牲自己的发展机会去安抚妈妈,这样的代价毕竟过于沉重,也无法让妈妈真正好起来。比如可以适当去倾听与支持,但「该如何和爸爸相处」这件事,终究需要妈妈自己想办法面对。需要承认的是,有时父母的人生中,存在着难以改变的痛苦。或许是时代、环境、Ta们的原生家庭所致,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巨大得近乎无法动摇。比如一些父母有着严重的心理创伤,人格难以发展,或是家中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迫于现实又无法分开。对于无能为力的事,我们只能尊重现实的结果,把精力聚焦在自己的人生上。而是当你想到父母时,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孩子更需要的,是从父母那获得成长的力量,而不是一想到父母,感受到的却是无比沉重的苦难故事。幼小的生命不宜承受太多的心理包袱,卸下重负,才能飞行。「在看」+「转发」探索更成熟的关系模式,愿每个父母和孩子都能自在飞翔♥
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武志红vs吉利根直播回放课🌟
当你反复陷入负面状态时,
当你想改变却不知从何开始,
要不要换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体验?
今晚8点,
邀请您一起踏上自我觉醒之旅。
武志红x吉利根博士回放内容解读课:
打破“重复受苦”的人生状态,
找回属于你的生命能量。
❗直播无回放❗
🔰马上点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