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与搜狐联手直播(上) 探讨失独老人心理困境与破局——失独者说
9月6日下午,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北京枫彩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与搜狐联手,在网络上对来自失独群体、社会组织、基金会和高校的人士和学者,就“老年失独的心理困境与破局”进行了研讨。社会各界432480人观看了这场将近两个小时的直播。
失独,即失去独生子女。当一对夫妇唯一的亲生子女已死亡且双方无二次生育的能力或意愿时,该夫妇则成为 “失独父母” ,其组成的家庭则成为“失独家庭”。
有人口学家估算,2010年中国的失独家庭数量就已经超过100万,且其规模至今仍在以7.6%的增速不断扩大,2024年将翻番,达到200万。
作为心理专业的公益机构,红枫从2013年就开始关注和服务这个群体。据2013年285份网络问卷调查,2015年对106位、2018年对112位参加红枫工作坊的失独父母进行的《SCL-90症状清单》测试统计与访谈,总计500多位失独父母中,年龄多在60岁上下,经济上的困窘只在一部分失独家庭中存在;而心理上的巨大伤痛,则是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在中国人以子女为生活轴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下,丧子的重创甚至使一些孩子已去世一二十年的人,也并没有因时间流逝而自然疗愈。很多人积郁成疾、多种疾病缠身,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失独老人都说自己不怕死,怕生病,担心孤苦无依、没有尊严地活着。
在工作中,红枫中心看到了失独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与绝望,也看到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伤痛与绝望中不甘沉沦,与命运的奋力抗争和拼搏。他们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与看见,一如当年看到某报刊发的一封致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带头只生一个孩子时的自然而然。
为此,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北京枫彩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与搜狐联手召开论坛,探讨“老年失独的心理困境与破局”,以推动社会了解失独家庭的困境,看到失独家庭的特殊需求,为帮助他们尽快走出自惭形秽自我封闭状态,更好地融入社会,探索和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与政策上解决的路径。
赵常权和侯俊英夫妻俩是一起在台上发言的,两人都是北京重型电机厂退休职工。9年前儿子因病去世,当年赵常权69岁,侯俊英65岁。
“真是天塌下来了,觉得自己活下去也没意思。整天泡在泪水里,现在想起来觉得心还在滴血。不出门,不见人,不和亲人接触,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无法形容的伤痛啊。我觉得我们两口子没做什么亏心事,老天爷为什么跟我们这样过不去!委屈、愤怒、想不开,可生活又绕不过去,眼前总是孩子的身影和音容笑貌;我会不由自主地跟孩子说话,做饭时也总是想着儿子还在,儿子爱吃什么,想他到底去哪儿了,他知道我有多想他吗?我那阵还莫名其妙地得上了痛风,走路一瘸一拐,没有拐棍走不了路。经常半夜突然惊醒,委屈的不行,嚎啕大哭一场,才把心里这块大疙瘩捋顺;第二天昏昏沉沉,走路都打晃,生活全乱了套!”侯俊英提起当年依然痛不欲生。
赵常权接过话题:“这种悲痛持续了很长时间,当时每天无精打采。见人也是能躲就躲,不想与任何人打交道。生活上能凑合就凑合,原本热热闹闹的家,一下成了冰窖。可理智上觉得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也不能整天在悲痛中生活。我们俩都是共产党员,我又经过部队大熔炉的锻炼,我们自己也要接受‘孩子确实不在了’这个既成事实。再说,孩子看到我们这样也会心疼,他肯定也不希望我们这样下去吧!”
“本来就是伤痛、自责、内疚、后悔,没法形容,可我们如果老是把自己沤在这些负面情绪之中……我就想,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还是人生观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成天活在怨气之中,怨天怨地,怨自己,给自己套上这么大的精神枷锁,你不得病谁得病?!”
“但是,我理智上认为一定要走出来,让自己不要老想孩子没了这件事,还要像以前那样好好过日子,可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心理还是很迷茫。”
转机出现在一个同事介绍他们加入了石景山失独群。同命人互相倾诉、互相安慰,一起哭个痛快!
街道居委会也组织他们春游、秋游,让他们尽可能走出家门。后来,他们还参加了毛爱珍老师尚善基金会组织的活动,参加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养老发展基金和红枫中心举办的工作坊。夫妻俩异口同声:这个工作坊特别好!至今想起来,都印象深刻,特别适合我们!赵常权说,“三天工作坊回来,我感觉像是脱胎换骨了,通过共建我们的家、梦想拼贴、鹰的重生等心理游戏,我们开始接纳现实,从中学习到了一些自我排解和转移的方式方法。比如,如何活在当下,爱生命,爱自己;心里难过时,赶紧深呼吸做冥想,想高兴的事等等。”
一年前,他们进住了北京市第一福利院,这里专门有一部分房间用来集中安置失独者。
“来到这里2周以后,我就心里踏实了,认定了这儿就是我可以托付终身的地方。这一步真是走对了。现在,我每天早中晚锻炼三次,回来洗个热水澡,全身筋骨舒展,躺下就能睡着。以前在家里,我很难想象,生活能像现在这样舒心、自在,我感觉生活质量确实提高了很多。”赵常权说。
侯俊英也是赞不绝口:
“我们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同龄人,也是同命人。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我们都会给自己找乐,我们打球、弹琴、跳舞、健身。特别珍惜我们的相识,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不用买菜,不用做饭,吃现成儿喝现成儿的。政府每月补贴我们2800元床位费,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我们现在很快乐,比亲兄弟姐妹还亲。我们每天都在一起,如果谁回家两天,大家都会想他。”
赵常权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我们现在住进养老院了,但还有很多同龄人没能入住。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入住养老院的人会逐渐增加,只靠一个福利院接纳不了那么多失独人。希望政府能多建像第一福利院这样的养老院。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来我们看病肯定存在很多困难,预约挂号、陪同、排队取药,都会有困难,有关部门能否想办法帮帮我们。
第三,也希望政府多关心,社会上也多一些基金会和社会组织,来关心关爱失独群体,帮助解决我们的特殊困难。当然我们自己也要努力,让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幸福,更加和谐发展。
2011年10月,毛爱珍的儿子因抑郁症离世。当时她带着悲痛,带着疑惑,开始了对抑郁症的追寻。她上网查资料,去寻访专家学者,就是想搞清楚抑郁症的根由。为什么这么一个美好、阳光的大男孩就这样离去了?这个追寻的过程也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一路追寻过来,她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对抑郁症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做到真正的防控。要明白抑郁症患者不是品格、也不是意志出了问题,而是生了病。所以她决定做抑郁症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呼吁人们要足够正确地认知抑郁症的危害,警醒人们不但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自己的精神健康、心理健康。
2012年10月25日,在儿子离世一周年的日子,毛爱珍创办的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宣告成立。基金会的宗旨就是“关爱精神健康,促进抑郁症的防治”,希望通过努力,使更多人因有了抑郁症防治意识而不受精神疾患的困扰,减少抑郁症带给世间的悲苦,减少像她一样经历痛失爱子的失独父母的增加。
“我要帮助更多的人”,这是儿子离世前留下的善愿,是尚善的缘起,也是毛爱珍十年如一日笃定的信念。尚善基金会在2014年6月启动了关爱失独父母精神健康的“暖心行动”。
活动内容设计上,
贴近失独者所需
从“精神慰藉”着手:
关爱失独父母精神健康,以爱的行动传递温暖,让失独父母,感受到温暖与爱,绝望中看到光亮,在万念俱灭中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念。
1、推出“五节一课”让失独父母感到暖、看到光
中国传统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都是全家团圆欢聚的日子,但也是失独父母们倍感孤苦难捱的日子。失独父母们称此时要“躲劫”,是劫难的劫。让失独父母不再躲“劫”,暖心行动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春节”主办【暖心年饭】,在大年三十相互给予温暖和陪伴;
“清明节”组织【暖心植树节】,让失独父母通过种树寄托对孩子的爱与思念;
“端午节”的【暖心端午茶话会】,通过朗读/观影/茶话等活动让失独人舒展心怀;
“中秋节”的【暖心中秋联欢】,让失独父母团聚在一起,通过艺术活动愉悦身心;
“重阳节”组织家人们【暖心重阳登高健行】,让失独父母携手同行焕发活力。
“一课”既是系列【暖心课堂/工作坊】:各种主题的讲座、工作坊,提升认知,走出哀伤,建立信心,增强勇气和力量。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失独父母们精神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善,明显能看到他们眼中有了光,生命有了动能,并积极加入奉献爱的行动中。很多暖心家人的口头禅是“我们好好活着,就是对孩子的爱,总是那么痛苦,孩子是不安的,为了让孩子放心,我们要努力活出应有的样子,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孩子会为有这样的妈妈爸爸感到骄傲。
2、编制发放国内首款失独父母精神慰藉产品《重燃生命之光》阅听组合,帮助失独父母走出哀伤泥潭。
“唯有经历过同样的悲痛与绝望,方知什么能带给同命人希望与力量。”
毛爱珍一直想怎么能应失独父母所急所需,做到贴切服务。于是在2018年年初,集合了一批失独者,编辑了一套《重燃生命之光》的阅听组合。“阅”就是一本28万字的书,里面有30几位失独人自己的故事,还有精神疗愈方面的专家,让大家从这里面能够看到失独人榜样的力量,以及专业治疗走出哀伤的方法;“听”就是暖心音频,里面收录了能够抚慰励志的歌曲、乐曲、讲座等作品。一共发放了3000多套。
这套国内首款失独父母精神慰藉产品《重燃生命之光》阅听组合的编制发放,大大的促进失独父母走出哀伤泥潭,重振生活信念,增强前行的力量。这也是失独父母给同命人的一份特殊礼物。
建立自立互助
组织形式
尚善暖心行动的独特性与一般公益项目的区别在于:一般公益项目都是资助者去支持受助者,但是这个项目不一样:
1、用“爱”激发大家“行动”的内驱力。让受助者成为“助人者”。
鼓励失独父母中有能力、有奉献意愿的骨干挑头,担任各地暖心互助群的队长,成立各类兴趣组,暖心家人们自主策划、组织、执行各项活动。在尚善暖心行动的支持下,数千名失独父母在全国67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执行团队;带领失独父母们聚爱同心,向光而行。
2、倡导“自立、互助、他助”
从2017年—2023年连续7年,组织各地暖心互助团队参加了99公益日为“五节一课”自筹活动资金。
毛爱珍指出,“父母失去唯一的孩子,是精神上的坍塌,所以说我们要从精神上把大家激励起来,自尊自强,活出生命应有的光亮。”
3、合力办好【尚善暖心】小程序:
随着暖心行动的拓展,影响力扩大,常常接到新近失独父母的电话求助。电话交流虽然有效,但他们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不足以支持、无法满足需求。
尚善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科技的便捷,2019年10月,失独父母在线精神家园——“尚善暖心”小程序上线。有了暖心移动小程序,就能更便捷地不受地域时空限制地,服务及帮到更多失独父母。
【尚善暖心】小程序有十个板块,还有为天使们打造的、寄托父母们的爱和思念的网络纪念馆【天使之苑】版块;【重燃】【文学艺术沙龙】等版块更是汇集了视频、音频、文章等丰富内容。他们还将《重燃生命之光》的阅听组合也在这里上线。
毛爱珍特别介绍了【暖心陪伴】版块。
她说,多年的工作经验证实,“同命人”陪伴“同命人”是非常有效的一种疗愈方式,甚至比心理咨询师和专家的咨询效果更好。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王建平教授在《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一文中,也肯定了同命人陪伴在失独哀伤疗愈中的重要性。尚善也邀请王建平团队的周宁宁博士对30多位有爱心、有力量并愿意助人的“同命人”进行了专业培训,上岗成为暖心陪伴志愿者。2019年10月,【暖心陪伴】版块实现在线预约、免费通话,提供在线暖心陪伴服务。需要陪伴的同命人会根据自身需求在线选择陪伴者。
对刚刚经历变故找到尚善的“同命人”,或者长期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的家人,“暖心陪伴”让他们看到了光。孩子刚离世的一两年,父母们往往在黑暗中煎熬,“同命人”有走出来的真实经历,有时,只是一句话就能触动内心,给予对方莫大的启迪和鼓励。而陪伴者在帮助同命人时也是在疗愈、在自我超拔,觉得自己的“被需要”,生活仍有价值。陪伴者与被陪伴者相互都获得生命的能量,都感到了“我们的痛已经在血液里、骨髓里,但我们要好好地活着,带着对孩子的爱,继续前行。通过在线暖心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的精神抚慰,倾听他们的心声、贴心的抚慰,让很多失独父母走出哀伤的泥潭,重燃生命之光。
“关爱失独 暖心行动”目前已经覆盖全国65个城市地区,线下活动服务超过6万人次,【尚善暖心】小程序已有超过8.2万用户,每天服务800多人(日活量),每年服务超过20万人次。
毛爱珍已年近古稀,看起来有些瘦弱,但她那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气神,却常常给身边的人们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她自己也十分感慨——
毛姐姐,您真是一个有强大能量的人——失独同命人对我说。我说,是你们的爱与信任、相伴与奉献,赋予我坚韧的力量。”
“是儿子的爱与善,成就我的信念与行动力,我的信念点燃了更多人的希望与善行。”
“爱,是联结;善,是凝聚,是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因我们携手,路更宽、行更远。”
毛爱珍一年前就已经在考虑“暖心行动”下一步战略。她深切感到“暖心”还需“安心”,应家人所需所虑,在2022年中,已将“暖心行动”关注点从“精神慰藉”延伸到“养老、就医”问题。在2022年12月初推出第一期“积极老龄观、康养体验研讨营”;于2023年春暖花开时节,启动了第二轮康养体验营连续开展共5期。
在此基础上,尚善推出“暖心家人养老调查表”并梳理出《计特家庭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探讨》,以求能为政府和社会,也为尚善暖心行动提供对失独家庭的养老帮扶具有建设性措施及方向的依据;让失独群体能在医疗康养方面,既能充分享有政府社会帮扶关爱,也可以发挥积极能动性,在自助互助的路上行稳致远。
守望初心,坚定信念,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