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炸串阿姨的文庙往事
从1998年到2022年
她见证了文庙的黄金岁月
也看着它如何走向衰落
01
40度盛暑天的告别
02
学生们的天堂
还曾卖过碟片
在此之前,她在南市饮食公司工作。这个听名字就很古早的单位,如今早已随着2000年南市区的取消而被人遗忘。
在餐饮公司,阿姨学了一手做菜的绝活。儿子出生后,她和老公两个人照顾不过来,公司又在这个节骨眼上搬家,把她分流到偏远的分店。为了能腾出时间带孩子,阿姨决定辞职,自己做点小生意。
因为家就住在文庙,她租下了这间小小的门面。其实她小笼包做得也好,但周围学校众多,她觉得炸串会更有市场。
刚开张时,店里只卖鸡肉串和香酥鸡。阿姨做鸡肉串的确是一绝,肉与肉之间有一层粘连的胶质,滑嫩又有弹性。很多顾客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它的配方。
当年的文庙到处是路边摊,像阿姨这样有固定店面的,已经称得上高端。但炸串卖得并不贵,1块5就能大快朵颐。
物美价廉,自然受到学生欢迎。下课铃一响,孩子们鱼贯而出,涌到这条街上,“不知道多少闹忙”。
阿姨后来回忆,千禧年左右是文庙最好的时候。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现,而文庙永远在潮流的风口浪尖。
《泰坦尼克号》火了,莱昂纳多的海报铺天盖地。日韩文化兴起,文庙又卖起了这些明星的周边和吊牌。
有店主能搞到国外小众乐队的CD ,卖800块都有人抢。囊中羞涩的学生则会买别人刻录的CD、翻印的海报。
在这股浪潮下,阿姨也做起了新生意。在炸串店的窗口,她开辟出一个小小的角落,卖各种碟片。
上网还要拨号的年代,看电影的渠道很少,碟片自然也是大卖。
那时阿姨的儿子还没上小学,就会主动帮妈妈补货。《哈利波特》卖得最快,儿子虽然字都认不全,却凭着图片买了回来。每次说起这件事,阿姨还忍不住掉眼泪。
“当时虽然生意不错,但我一个人边开店边照顾孩子,真的也是蛮苦的。”
2003年,阿姨的丈夫也辞去工作,和她一起打理炸串店。
他原本在城隍庙绿波廊当厨师。那是上海的老牌本帮菜餐厅,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进入新世纪以来,渐渐盛况不再。
而炸串店的生意却越来越红火,“一周赚的钱抵得上他一个月工资了。”
2007年,店铺的房东正好要卖房,夫妻二人就将这里盘了下来,成为自己的资产。
之后的日子里,他们一门心思经营着这家小店。生活忙碌,好在也安定满足。
03
网购兴起 书市搬离
老城厢居民动迁
在阿姨的印象里,文庙是一点点变冷清的。
2008年,阿姨的窗口不再卖碟片了。互联网兴起,大片资源唾手可得。“很多人家里连DVD播放机都没有了。”
炸串店依然生意火爆,只是菜单也得跟着年轻人的口味及时更换。
从最开始的鸡肉串、香酥鸡,到里脊肉、香肠、年糕……西式快餐红遍大江南北后,阿姨又开发了培根、薯饼、芝士、牛扒……其中吐司是最受欢迎的,在学生中很是风靡了一段时间。“洋气得不得了。”
事实上,文庙的每家店,都在尽力追赶时代的步伐,进最新的文具、最稀有的模型手办,但还是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随着淘宝等电商的发展,来这里买玩具和饰品的人越来越少。网上的选择之丰富,也远超实体店。
再后来,街边摊都受到了整顿。炸串店门口以前有许多卖头绳和旧货的小摊,阿姨坐在店里,外面就是吵吵嚷嚷的讨价还价声,如今再也听不到了。
一起消失的,还有文庙的书市。
文庙以前有两大书市。一个是上海文庙书刊交易市场,位于梦花街,以批发期刊为主,2013年搬去了闸北。还有一个是更受欢迎的旧书市场,开在文庙内的露天广场上。
这里能淘到连环画、绝版书、甚至还有手抄本的古籍。每周日开放,巅峰时期,一天的客流量高达八九千人。
旧书市从早上7:30开始,而有些摊主为了抢占地盘,凌晨就会来摆摊,形成了“鬼市”。
人们借着微弱的路灯在黑暗中淘书,也是当年的奇景了。不过,鬼市经常被禁,需要到处转移。
2020年,旧书市场搬至城隍庙福佑路。原来的地址变成了老西门房屋征收事务所,逐渐萧条。
就这样,文庙一年一年、一点一点地失去了吸引力。等阿姨和住在这片老城厢的其他居民反应过来,已经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
去年10月,文庙旧改提上日程,正式暂停对外开放,预计工期为2-3年。
从那天起,阿姨身边的老邻居一个个都离开了。动迁居民们分到的房子在松江南桥,有人欢喜有人忧。
因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新店,又有太多老客人来问,阿姨干脆建了个粉丝群,等有消息了再在群里通知。
群里有不少人找到了曾经的校友,大家七嘴八舌聊起怀旧的话题。
恍惚间,阿姨好像又看到了当年放学后那些叽叽喳喳的孩子。只是回过神来,时间已经过去了24年。
- THE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