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正在发生的10个趋势,来自 2023 北京图书市集
连续一周的闷热天气之后,2023 北京图书市集秋季场和终于落下的大雨一同开启。
图书从业者和爱好者们在郎园 Vintage 相遇、交谈,聊聊一本书的诞生、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这种热情并没有因为糟糕的天气而减淡。
书市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甚至不是一种“新的形式”。郎园已经连续七年举办图书市集,而地坛、五棵松、潘家园的书市甚至有着更长的历史,在更新鲜和小众的领域里,也有书展和艺术节为创作者与读者提供交流的空间。
不过,很少有书市能像这次一样,汇集一百多家一线的出版品牌,将自己最新和最重磅的图书毫无保留地展示给读者。除了一目了然的陈列,编辑和作者也来到现场,向读者讲述每一本书诞生的过程。
这正是主办方新京报书评周刊提出的“阅读的诚意”: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最丰富和优质的书籍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书成为绝对的主角,也让书市回归阅读、分享的本意。
诚意同样体现在书市的规划上:秋季场增加了室外展区,给每个摊位的陈列留出了更大的空间,也让读者可以更自如地在书市内走动、聊天。分时段售卖的门票可能对人流量造成一定限制,但“场内的体验最重要”。
走入位于虞社演艺空间的室内展区,很容易被场馆正中间的展示墙吸引目光:墙面上陈列着入选今年新京报书评周刊新书月榜的书籍,并附上了每个月的推荐语。
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马培杰看来,月榜最能体现出版市场的新动态,也可以不断为读者提供进入书本的新视角:思考日常生活,或者从个体看见世界。
这也是书市上每一家出版社试图提供给读者的东西:一份关于阅读的线索。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不一定要蒙头乱撞,而是可以找到喜欢的路径,再逐渐深入。
这条线索,不仅可以从出版社的选书和展陈中找到,还可以从现场编辑们的口中亲耳听到。
几乎每一位编辑,都会在读者驻足时打个招呼,然后热情地推荐起手中的书:关于作者、关于内容、关于策划的过程,甚至出版过程中的趣事……在这个“I 人”聚集的场合,对话的发生却比想象中频繁许多。
首创郎园副总经理丁明智记得,一位被第一届图书市集吸引来的读者,在第二届时成为了志愿者,帮忙搬运、布置、引导。次年,这位积极的读者就已经成了郎园的工作人员,参与到书市的策划筹备中。
在今年的北京图书市集里,我们捕捉到了十条与书有关的趋势。但除此之外,最大的发现还是:与其它事情相比,读书作为一种向内的、安静的活动,却依然有着强烈的凝聚力。
①
每本书背后,都有不止一位“产品经理”
与从未间断的对实体书的唱衰之声相对比,近几年出版市场的表现却十分热闹。即使是相对冷门的学术书籍,也总能找到切入大众的角度。而围绕一本新书的推出,周边、讲座、社群活动……每一样都可以成为亮点。
这种转变,实际上在书籍的选题阶段就已经有所体现。与过去出版社中策划、营销、发行各司其职相比,如今的图书编辑们成了真正的“产品经理”,需要思考一本书从概念到实体的方方面面:这本书触及什么样的题材,又会切中哪些话题?是否可以找到合适的人选做一期播客或者访谈?预期中的读者群体会喜欢什么样的装帧设计?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市场上的新书越来越具有“风格”:书籍也是一件产品,需要以最精准的姿态与自己的受众见面。
Q&A
马培杰
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
● 为什么说现在“每一位出版社编辑都是一个产品经理”?
现在的图书编辑会对自己的书做全流程的跟进,从一开始就需要考虑怎样“包装”一本书,最后怎么去呈现在读者面前。
甚至对作者而言也是一样的,有时做一个播客,或者在媒体写专栏,就会考虑到集结成册出版,接着考虑去扣合什么主题。现在新媒体方向越来越多、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广,其实从作者到编辑,很多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营销意识。
②
划分已经很细的类型文学
还在变得更深更“垂”
所谓“类型文学”,是指那些受众相对固定、具备鲜明特征、介于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文学类别。听起来好像不够严肃?但若联想到系统引进了“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全套作品的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系列,你或许会对类型文学的印象有所改观。
对许多读者而言,是午夜文库首次带领他们进入并真正探索推理小说的世界,同时懂得了如推理小说、侦探小说、间谍小说之间看似细微实则迥然的差别。
本质上,类型文学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迎合读者口味而诞生的。随着读者们变得更加专业,类型文学的出版也在登上一个新台阶:“类型”更多更细,对类型的呈现也更系统深入。于是,在消遣、娱乐的目的之外,读者们还能从类型文学中发掘出美学、社会学、哲学等维度的价值。
Q&A
刘紫薇
新星出版社营销编辑
● 午夜文库有在推出什么新作品?
除了最经典的欧美推理、近些年来读者反响比较好的日系推理,我们还出版了大量本土作家的推理作品,很多读者觉得这是对中国原创推理比较有贡献的一个部分,它也在帮助整个圈层的生态越来越好。
此外,午夜文库还在做一些日系漫画的出版,比如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的藤本树作品《蓦然回首》,已售出超过 40 万册。
● 对类型文学作品进行营销,与经典文学、纯文学有什么不一样之处?
其实午夜文库选取作品时,除了要符合类型文学的阅读,更看重它本身的文学性价值。比如《漫长的告别》的作者雷蒙德·钱德勒,他虽然是一个侦探推理小说的写作者,但他本身的文学研究性也很高。所以我们在推广过程中,也非常鼓励纯文学爱好者阅读。
③
又厚又大的艺术书
不只是咖啡桌上的装饰品
虽然并非专业的艺术书展,但在本次北京图书市集上,我们还是能发现不少艺术书的身影。在志在买满满一大袋子书回家的读者看来,这些精装艺术书无疑令人“又爱又恨”——虽然书很美丽,但过于厚重,不好携带,更别提不菲价格的劝退作用……
在主要出售艺术书的佳作书局摊位上,我们看到这一烦恼的替代性解决方案:摊位上一半是大部头书籍,另一半则是较为轻便、易于翻阅的常规开本书籍和小型手册,后者相当受欢迎。这是这间专注做了近 80 年艺术书的机构试图传递给读者的信念:艺术并非一件有很高门槛的事情,所有人都可以带一本画册回家。
至于最令人头痛的大部头书籍要如何使用,我们收获了这样的建议:“最理想的情况是买两本,一本用来好好收藏,另一本则自己每时每刻都在翻。虽然听起来很夸张,但所有的书籍本质上都需要被翻阅、被阅读。”
Q&A
小黄
佳作书局店员
● 工作中有关艺术书籍,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
我日常搬书搬得最多,所以每一次都蛮期待新书的到来。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拆箱,拆新到的那些书,然后第一时间翻阅……我非常享受很多书堆在身旁的感觉。
● 什么大部头艺术书籍的存放小技巧?
我们会把书脊朝下放,尤其不建议把书立着放,因为这些书很大很沉,里面都是彩色的图,时间长了里面的书页会往下掉。即使在家里,最好也要将书平放,不要立放。
④
女性主义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视角
女性主义是出版的一大热点,当然已经不必赘言。一组直观的数据是:上野千鹤子的《厌女》中文版在 2015 年第一次问世,同年出版的只有一本以战后日本为主题的对谈集;而 2023 年尚未过完,中文出版界就已经推出了上野的 10 本著作。
而在这次市集中我们也看到,几乎每家出版社都将女性主义相关的作品摆在了显眼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每一部都是不同的:小巧而好读的《我,厌男》,被精心装帧成口袋本的伍尔夫作品集;这些书籍关注的话题既有女性艺术家被低估的禀赋,也有日常生活中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
正如学者倪湛舸的观点一样:把女性主义作为视角,而非标签。在漫长的历史和真实的生活中,女性主义视角还可以发现更多“新的事情”。而正是通过不断涌现的出版作品,我们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这一切。
Fun Fact
磨铁集团为北京图书市集策划了一场诗歌快闪,主题是“把‘女’字亮出来”。而在摊位上,他们也用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觉风格来表达“女性”:充满现代张力的拼贴艺术,和细腻繁复的花朵。
⑤
用更富心意的装帧设计,鼓励重读经典
在经典文学作品的再设计上,我们总能见到越来越精美、越来越富有巧思的装帧设计,譬如我们熟知的企鹅出版集团(Penguin Books)的布纹经典系列,以及上海译文出版社被称作“窗帘布”的译文经典系列等。
路过磨铁经典摊位的读者,会被编辑们强烈要求伸手摸摸他们最新出版的第 4 辑“发光的女性”系列作品的封面。从《傲慢与偏见》《包法利夫人》,到《飘》《钻石广场》……切实摸到纸张上凸起的蕾丝花纹,以及藏在各本书内封中如浮雕般质感的鲜花、床榻、脸庞等图案时,我们不禁感叹实体书的设计竟可以做到如此细腻的程度。
而这样年轻、堪称大胆又充满能量的书籍视觉呈现,毫无疑问会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这本经典名著究竟讲了什么”的问题。
在编辑们看来,虽然面对着相同的文学文本,但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读者,读到的故事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不断推出经典文学再版的意义所在,其最直接的表现载体就是书籍装帧,但又不止于此。
比如,磨铁经典编辑部做法还包括:积极启用年轻的新译者,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学语言;选用最便携的轻型纸,以提升读者翻阅和阅读的意愿。
Q&A
面面
磨铁经典策划编辑
● 将这些经典作品分辑推出,是基于怎样的思路?
整体的策划过程很像策划一个展览,一个关于阅读的策展,核心目的是给旧的经典一个新的阅读理由。
● 作为编辑重读经典作品时,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我在 25 岁时第一次认认真真地读了《简·爱》,读完后觉得:Thank God! 我没有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来读它,包括《红与黑》也是。我觉得这些经典文学在太小的年纪读,或是读节选本都是一种浪费,而且现实一直在变,它们值得以最好的方式来对待。
⑥
图书品牌,向生活方式靠近
除了耳熟能详的老牌出版社,越来越多新的图书品牌开始出现,也都推出了具有自己风格的系列出版物——比如,成立于 2010 年的理想国。
如今,理想国的版图也远远不止“书”这一件事了。除了靠声音和影像表达的“看理想”,还有专注线下空间的 Naive。在他们看来,涉足更多领域的过程其实都遵循着一条线索:传播一种生活的态度。从纸质的书籍出发,到更多媒介的尝试,再到可以落地体验的空间。
来到书市,是为了能够和读者“更真实的相遇”,毕竟,在生产内容的漫长过程中,面对面的反馈是难能可贵的——相信这是所有内容工作者的心声!
Q&A
周老师
理想国线下市集负责人
● 来书市做了什么准备吗?
我们的编辑昨晚加班把书里想要分享的部分都用小贴纸贴出来了,还划了线,这样可以在人多的时候迅速翻到,节省一点时间和更多读者交流。对于每一本书,编辑真的都很希望读者能够认可。
● 理想国的展区主题叫“想象另一种可能”,应该怎么来理解呢?
就是用很多种样态来传播同一种价值。人与人的相遇和人与书的相遇,可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比如说,如果你已经不愿意看书了,也可以来听我们的播客,还能来我们的线下店里坐坐。
⑦
名为图书编辑的神秘职业
正在向读者显形
近几年来,随着如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播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开通了社交媒体、走向“幕前”和大家分享书籍的制作过程,图书编辑的工作也越来越被大众读者熟知。
这次前来书市的读者们,不仅会关心出版社带来了哪些好书,也会有心留意出版行业过得怎样——尤其是在经历了不久前的涿州暴雨后。比如,有的读者会因为知道“前一阵那个出了《秋园》的出版社周转不开”,而去专门支持一下乐府文化的摊位……因为读者们越来越了解编辑这个职业和出版这个行业,编读关系也在变得愈发紧密和温柔。
读者们为编辑们的画像则是:一群整体上挺内向,但是特别好的人。
Q&A
丁若思
读者、日语文学专业在读学生
● 这是你第一次逛书市吗?买了什么?
我之前去过出版社的书展,这种面向读者的书市是第一次来。我自己比较喜欢日本文学和诗歌,买了涩泽龙彦、竹内好的作品。
● 有没有和编辑们聊一聊?你觉得“图书编辑”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编辑们会有很耐心地向我介绍书,我自己也很好奇书籍诞生的过程。我想象中编辑的工作就是联系作者,然后签书、做书,过程当中可能会有快乐也有困难,但应该是一个蛮有情怀的行业。我自己是一个很理想主义的人,如果将来能成为编辑我也很想试试看。
⑧
分享、相遇和对话,
对阅读爱好者们来说也是正经事
“相遇”,是在与读者和编辑们聊天时最常听见的词。读者们期待着编辑讲述一本书诞生的过程、推荐一部差点被自己忽略的好作品;编辑们也期待着读者的评价——而且,是面对面地告诉自己。
主办方也邀请了六档读书播客节目来到现场,一起逛书市、录节目,他们当中有出版从业者、书店店主,还有纯粹的读者——但非常喜欢用声音分享自己的阅读。
在人人都有“数字分身”的今天,线下场景依然无法被替代的原因,大概正是“相遇”,在分享和对话的过程中,思考得以流动,惊喜也得以产生。
Fun Fact
在佳作书局的摊位上,有一块仿佛大学宣传栏一般的展板:上面贴满了艺术史讲座的主题、主讲人和举办时间,还有线上参与的二维码。这是佳作书局引以为傲的活动,可以向更多人分享知识、分享艺术——当然,也让人们更有理由走进书店,买一本书。
⑨
想做出更受欢迎的图书周边
需要花更多心思了
一个阅读爱好者们心照不宣的事实:在逛书店和市集的时候,最容易超出预算的事情就是买文创。相应地,周边制作的赛道也变得越来越“卷”——对读者们来说,实在是件悲喜参半的事。
除了经典的帆布包、书签、徽章、贴纸,更多类型的文创产品也纳入了出版方的考量:比如,因为李白爱酒,所以制作一款小巧的瓶起子;而在出行必备的行李牌上,则可以写上潇洒的“仰天大笑出门去”。
对木晷文化而言,文创制作甚至已经和生活相关:因为办公室里收养了许多流浪猫,所以制作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礼盒,用来完成一场源于宋朝的“聘猫礼”,寓意猫咪已经成为了家中的一员。
Q&A
李艾迪
木晷文化编辑
● 关于产品,有收到过什么来自读者的让你们印象深刻的反馈吗?
有!之前有一个男孩买了一套我们木盒装的《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偷偷送给他喜欢的女孩,结果那个女孩一下子就猜出是他送的——因为金圣叹太小众了。
最让人惊讶的是,后来他们真的结婚了。
⑩
在依然不算好过的日子里
实体书店更需要被光顾
在本次书市的现场,还有不少实体书店前来摆摊。相比于开心选购图书的读者、认真介绍作品的编辑,书店从业者们的整体情绪要更为克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书店的经营状况仍然很艰难。无论是以出售港台原版书来打出差异化的刺鱼书店,还是店内提供休闲和自习场所的码字人书店,都表达了前来摆摊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者们来书店里买书。
这些书店相信,当我们可以从线上渠道便捷、便宜地买到大部分书籍时,书店仍有其不可替代之处,比如可以淘到签售版、限量版乃至绝版书,或者和并事先并不了解的书进行偶遇。
Q&A
马逍原
码字人书店店员、诗人
● 在书店里遇到过什么有意思的事?
之前我们老板不知道从什么渠道进了几十本《日本电影 110 年》,我们在店里卖,一位读者拿了一本,结账的时候发现那本竟然是作者亲签版,我们之前都不知道!我都后悔死了,早知道就自己留着了(开玩笑)。
● 你认为书店这个场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
我觉得书店是一个让人变得不再孤独的场所,它提供了“相遇”的机会——人和人、人和书在这里相遇,人们由此感知到关联的存在,因而会更想要去表达或接受。
开场仅两个小时,书市的留言板上已经有不少人留下笔迹,有人写:你不能把这世界留给你所鄙视的人,也有人写:谢谢给予过我的力量,还有人画下一只目光闪烁的兔子——对,就是表情包里常见的那个。
这些曲折的笔迹记述着来访者的心情,可以被任何人写下,也可以被任何人阅读。“无目的”的相遇,正是来到书市的每个人所期待的事情。
正因如此,即使图书市集带来的热闹已经过去,读书的人与做书的人又回到日常生活中的位置,也不必为此遗憾。毕竟,阅读从来都不是一件冷清的事。
监制:Lili
执行:鸣釜、Aiting 版式:Andy
摄影:Andy、佚子小姐
AI 暂时不能替代的工作:做出打动人心的好广告
埃莱娜·费兰特的讲座:创作宗旨、灵感源头和叙事技巧
专访韩国艺术家 Jimin Chae:“如何创作爱马仕的橱窗”?
公众号:确诊为传统媒体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
Open Coffice(开放编集室)是一个播客节目,可以在小宇宙 APP 搜索收听,它的内容很简单:为我们的选题会和评刊会录音,然后进行剪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