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怎么看待医药行业持续低迷?

怎么看待医药行业持续低迷?

公众号新闻

点击图片即可免费领书哦👆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青侨阳光

来源:雪球

怎么看待2023上半年医药行业基本面状况

随着8月的结束上市公司中报季也已顺利落幕上市公司的财报提供了窥探行业基本面的独特窗口下面就从几个截面数据探讨一下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看一下医保基金的收支状况医保基金支撑着超过半数的严肃医疗场景因此医保基金的加减速和松紧度对整个医药行业有着重大影响截至6月底2023上半年国家医保基金收入1.6万亿增长7.6%支出1.3万亿增长18.2%支出增速远高于收入增生支撑了上市公司整体景气度的显著上升上半年医保基金的期间结余率20.3%结余率落回疫情前水平预计未来医保基金支出增速也会逐渐回归到8%-9%左右的合理稳态相比疫情期间的增长水平会有小幅加速

其次看一下头部医药流通企业的分销业务营收增速医药产品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受到严格监管大多数场景下都依赖医药流通公司来送达医院和药房终端因此医药流通公司的营收加减速可以很好反映国内医疗终端需求的加减速下图是国内四大医药流通龙头国控+上药+华润+九州通医药分销业务的合计营收及同比增速除了2020H1和2021H1受到疫情冲击和基数效应干扰之外疫情3年里其余时间里的增速都在6%-7%之间

不过2022下半年开始这一增速开始抬头2023上半年进一步加速到16.5%与我们跟踪的医保支出增速一样表现出很高的景气度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披露的麻药营收增速也有类似的加速现象2022年人福和恩华的麻药营收都是11%左右的增长但2023上半年都出现了超20%的高速增长手术放量非常明显大多数手术都要用到麻药

放眼未来考虑到上半年医保结余率已经回归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预计2023下半年开始行业需求景气度可能会向新常态回归下图中的TOP4医药流通企业的合计分销营收增速预计也会逐渐向8%-10%的潜在稳态水平靠拢不再会有超过15%以上的高增速但也还会明显高于疫情期间平均6%-7%的水平

另外也看一下港股18A企业的营收与增长情况我们主要投资的国产创新药械中大部分属于18A公司范畴因此18A整体营收增速变化是个关键的行业水温参考下图汇总统计了港股56家通过18章A通道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上市公司合计营收情况包含已去-B的公司剔除康希诺这56家公司在2019年的合计产品营收是43亿2020-2022年分别是74亿142亿254亿元每年都实现了超70%的收入增速2023上半年这批公司的合计营收达到186亿元相比2022上半年的110亿元增长接近70%增速继续超出我们的原有预期预计2023全年合计营收也将超出我们早先预期的400亿元规模提示了医疗终端对国产创新药械的旺盛需求

除此之外我们预计2024年开始的减亏进程在2023中报里已经开始出现端倪百济神州再鼎医药和黄医药信达生物复宏汉霖等先行企业如期进入减亏阶段个别公司的减亏幅度明显超出预期这批先行企业中有相当比例会在未来3年里实现盈利实现从biotech向biopharma蜕变未来还有机会变成具备强大盈利能力的big pharma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怎么理解医药反腐对行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2023年7-8月份对医药行业影响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医药反腐2023年7月初卫健委会同9部委开展为期1年的医药领域腐败集中整治医药反腐拉开序幕但当时这一新闻没被广泛传播也没受到太大关注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配合性的工作会议要求集中查处一批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这一新闻被广泛传播加上前期整治过程中已经有大量院长和科室主任被查的信息在网上大量流传负面情绪开始发酵部分医药公司股价大跌但随着网络上开始出现污名化医生的苗头且个别重要医疗学术会议取消举办之后卫健委开始出面澄清目的与意图8月15日新华社发布权威部门就医药反腐答记者问卫健委负责人强调推进医药反腐是为了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为了推动而非阻碍行业发展强调专项整治聚焦关键少数无意过度扩大化并表示大力支持和积极鼓励规范开展的学术会议和正常医学活动打击带金销售而非学术营销在那之后市场对医药反腐的普遍担忧和激烈反应开始有所回落

怎么理解医药反腐对于医药行业发展的潜在影响我们的观点是短空+长多短空是因为短期内会在医生群体中造成浓厚的避险氛围有些需求可能会因此消失对于依赖院内推广的高价创新药械短期经营上的不确定性会明显增加长多是因为有效的医药反腐在逻辑上会降低流通环节的摩擦成本有助于价值分配更多地向产品性能而非渠道能力倾斜有助于增强医药行业的科技属性并降低销售依赖进而鼓励产业将更多资源用于产品研发而非市场营销从长尺度看这会进一步提升国产创新药械的供给水平

怎么理解医药反腐的行业背景和产业逻辑这里有一个不破不立或者说有效破旧是有效立新前提的问题回顾中国医药行业过去20年的成长发展史那些只是鼓励新方向的政策往往收效甚微既破又立以破促立的改革政策普遍又着强得多的现实效果以推动国产新药发展的政策为例2011年后特别是2015年后监管层面出台了大量扶持鼓励创新的政策国内创新药的发展也确实因此而加速但产业对转型创新的态度仍然是将信将疑的布局思路2012-2017年国产新药IND申报数量的年化增速不到30%只能说是温和加速

但在2018年仿制药带量采购政策横空出世之后产业对转型创新的坚决态度急剧升温2019-2021年国产新药IND申报数量你那号增速超过50%这是非常惊人的数据从事后的角度看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靠着仿制老药也能轻松躺赢创新只是多了一个选项又有多少企业真心实意地冒险创新但如果医改砸掉了仿制老药躺赢的制度基础创新成了药企不断做大做强的唯一出路又有多少药企还敢怠慢向创新转型的战略布局

同样的改革思路对欧美同样适用美国在1980s年代推进的HATCH-WAXMAN法案之所以能迸发出如此庞大的塑造性能量关键就在于既鼓励和扶持了增量创新又破坏和摧毁了存量躺赢的机制才让美国药企迅速统一了转型创新的强烈决心也为美国创新药在之后40年突飞猛进奠定了关键基础

回到当下这次的医药反腐只是为了反腐还是另有所图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次医药反腐很可能是加速下一阶段医改进程的配套政策过去20年里几次大的医药反腐往往都伴随着大的顶层变革可以看成是为了推进某些关键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那么这次通过医药反腐破旧后又是为了怎样的新按我们的理解答案就是卫健委提到的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制药行业在过去20年可以简单划分为几个特征迥异的行业断代

a首仿药崛起——1998年国家药监局设立2005年强推GMP标准2004-2006年借助医药大反腐整顿诊疗规范在此背景下有明确临床疗效的首仿药开始崛起恒瑞医药们迎来黄金成长期

b仿创药崛起——2011年国家在医药各大主要环节开始试点改革2015年药监局推动药监药审改革吹响全国性医改号角鼓励创新发展加速仿制药供给2018年仿制药开始集采降价在此背景下以me-too为主的创新药开始爆发性增长一批创药新势力雨后春笋般借势兴起Me-too新药在创新药的国产替代上发挥过重大的产业贡献但在经过数年发展之后欧美新诞生的任何一个被验证的靶点和技术国内都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涌现多家跟随性仿创的药企甚至是更前沿的mRNA和siRNA领域过去几年也突然冒出一大批国产厂商在此背景下继续鼓励跟随性仿创和国产替代能够继续提供的增量价值已经十分有限也就是说中国当下制药行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民众希望获得更高临床价值诊疗和国家希望制药行业更高质量发展与当下以国产替代和跟随仿创为主的产业模式已经无法带来更高价值更好发展之间的矛盾本土制药行业要想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冲破跟随思路的桎梏放弃亦步亦趋转向真正的原创引领因为在普通仿创已经过剩的背景下只有真正的原创才能进一步拉高临床价值才能进一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有2个政策的悄然出台释放了重要的讯息

I. 2020年7月药审中心发布突破性治疗药物审评工作程序试行中国版突破性疗法认定正式问世拥有真正突破性疗效药物以原创型产品为主将得到更强政策支持

II. 2021年7月药审中心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临床价值开始成为衡量产品价值的重要准绳基于国产替代思路去跟随海外做仿创新药的政策扶持力度开始剧烈退坡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在政策扶持力度一增一减之间中国制药行业的大船已经开始调转方向上游药监环节的政策出发点已经从民众的医疗获得感转向产品的临床价值我们跟踪的国内biotech一级市场头部融资项目从2022年就已全面转向原创

但这些改变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研发融资和准入的上游环节在临床应用的中下游诊疗环节大量同质化的低价值产品仍然是市场主力它们中的相当部分仍然高度依赖并不合理的传统营销方式来获取市场份额参考欧美日先发国家经验要想深度改观这一局面最关键的是普及以推进等效化竞争为核心思想的DRG和DIP等支付改革政策2021年国家医保局曾经出过一个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方案按照原有计划DRG/DIP的全国性普及覆盖会在2024-2025年得到加速从逻辑上说下游以DRG和DIP为代表的支付改革是上游药监药审改革之后最为重要的改革内容其落地效果如何将直接关乎医改能否再上一个台阶也直接关乎中国制药行业的竞争力能否再度实现大级别的新突破

而DRG/DIP能否成功推进一个关键前提是在诊疗环节能否形成临床价值导向的意识并得到医生群体的广泛支持从这点来说卫健委在这个时点牵头推进为期1年的医药腐败专项整治通过破旧的方式提高医生群体对临床价值的认可和支持提前建立以临床价值为核心的诊疗文化不排除是为明年DRG/DIP的全面扩围覆盖提前做准备如果这一猜想成立的话等1年期的整治行动结束之后后续DRG/DIP改革如何发力可能需要额外关注

怎么看待医药板块过去的低迷未来1-2年内能否重新走强

按我们的理解支持医药行业长期景气长期牛市的根基是人们对疾病的强烈焦虑和对健康的急切渴望深嵌人性的共性心理这是个极难发生改变的基础变量支持医药行业长期超额增速的是经济发展提高医疗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科技进步提升医药的供给能力人口老化增加诊疗需求这个也没看到大的改变而且如上文探讨的随着疫情影响的褪去医药行业内生稳态增长还有一定的加速从每年6%-7%加速到每年8%-10%医药行业基本面并不低迷低迷的只是医药股的股价根基牢固+动力强劲+业绩加速却只换来跌到历史底部的估值水平说明要么是行业承受了巨大的外部性压力要么是市场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按我们的理解港股医药的低迷主要自外部宏观压力同时也有小部分的内部的短期冲击这里的外部压力包括

a美联储加息——美联储加息会影响全球投资人的风险偏好有些投资人可能会抛售未盈利的生物科技等成长股转而投资高股息低PE低PB的传统价值股自2021年高位以来国际投资者比例不高的A股市场里全指医药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差距还不算明显国际投资者比例更高的港股市场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跌幅远超恒生指数美股市场里的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跌幅远也是远超标普500在这个过程中美联储的超预期加息可能是重要推手

b国内经济压力——在中美博弈和房地产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国内企业家和海内外投资人对中国经济前景明显趋于悲观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容易进一步放大市场的悲观情绪据我们跟踪的情况看部分优质港股标的在沪深港通持股比例持续大增的同时股价却不断走低提示外资可能在大批量撤离

c存量抽水效应——在指数设立后的几个牛熊周期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相比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在顶点底点表现上都有晚涨-晚跌的后周期特征假设这是一种普遍现象那意味着市场在缺乏增量资金的背景下去拉中特估等医药作为后周期板块反而可能被抽水

上面是外部的宏观压力至于内部的短期冲击主要来自医药反腐按我们的理解医疗反腐从长尺度看对于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可能会有不小的积极推动提升行业长期供给水平但短期也 确实冲击了终端的需求压抑行业短期需求释放我们了解的一些企业在8月销售出现明显下滑这种短期需求下滑投射到资本市场上使得不少医药股出现显著超跌

不过我们仔细去探究上述的内外部压力会发现这些压力大多是阶段性的而且未来1年内普遍存在潜在的逆转预期

a美联储有降息概率——美国的CPI已经降到不足3.5%的水平维持高利率的必要性在下降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20%2007年是56%2023年财政预算进一步提高到6.0%政府债务仍将快速上升维持高利率给美国政府造成的财政压力还在不断攀升最重要的是加息对经济和财政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参考我们认为相对靠谱的专家观点美国明年的经济和财政压力可能会显著扩大存在较大的加息变降息的可能

b中国经济预期存在上调空间——2023.7.24日的政治局会议可以看成是吹响了中国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在那之后鼓励和扶持经济发展的重量级政策不断出台从优化房地产市场到活跃资本市场再到扩大需求的政策以及最近新设的民营经济发展局等等这些政策的落地和效果显化需要时间但无疑对长期经济增长会有很大的潜在推动作用8月份国家统计局的综合PMI指数已经由跌转升未来如果更多经济指标出现改善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存在上调空间

c资本市场存在增量预期——2023.8.27日证监会连续发文出台重磅政策1.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对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限制破发-破净-持续亏损等企业的再融资严限募资用于多元化投资2.规范大股东减持存在破发-破净-3年未分红-现金分红低于3年年均净利30%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3.调降融资保证金买入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到80%以前的国内资本市场经常会被诟病为融资市但如果IPO节奏放缓+大额再融资被控+大股东减持受限得到全面执行股票的供给增量会明显受限与此同时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下调有可能会带来更多买入资金在股票供给下降而资金供给提升背景下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有机会实现改善

另外上述政策提到上市公司如果破发破净持续亏损将被限制再融资大股东如果不能保证上市公司得到合理的估值没有破发也没有破净和做到必要的分红现金分红不低于3年净利30%就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这种差异化监管预计会带来结构性的激励效果督促大股东更积极地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推出更高的现金分红推动更好的市值表现这对逐渐改善二级市场投资人的信心会有持续助益再加上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货币政策保持持续宽松且国内经济增速存在改善的趋势和预期我们有理由期待资本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由存量市场切换到增量状态

而医药反腐作为短空长多的改革政策在市场逐渐消化短期带来的负面不确定性冲击之后市场是有可能重新反映医药反腐对行业长期竞争力的提升潜力到那时候根基牢固+动力强劲+业绩加速+估值低谷的生物医药行业对增量投资者而言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有机会迎来显著的价值重估进程我们当下最需要做的就是把基金组合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耐心等待…


买股票炒基金,选对板块很重要!本周你最看好哪个板块?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加板块预言家的活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复盘拼多多:为什么能持续低价且盈利直播预告 | 科学转化驱动的生物医药行业投资趋势天底下的傻瓜过得都咋样了?医药行业8月策略报告:医疗反腐不改变处方需求总量,可能引发其结构调整【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核心资产为何持续低迷?ETF仓位数据透露玄机:风格越小,建仓越积极德邦证券:生物医药行业深度-减肥药制剂篇-有望诞生“全球药王”-国内市场爆发在即获得四次理赔的新皮卡日元持续低迷,日本为什么还不加息?医药行业经历有史以来“最深度洗礼”,哪些细分赛道会在下个10年凤凰涅槃医药周报: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东吴医药朱国广/周新明团队】医药行业周报:全面、战略性看多医疗服务,重点推荐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等【东吴医药朱国广/周新明团队】陌上上海068 在茫茫人海中找寻一个新的家人 |医药行业小姐姐,知性温柔,稳重活泼10年投入3500亿后,中、日医药行业差距还有多大IPO医药行业收入确认的判断及实务案例鹏扬基金朱国庆:医药行业看好三个方向,低位布局创新驱动公司正当时重点是苹果怎么看,而不是雷蒙多怎么看氢能产业持续火热,「氢燃料电池」赛道精选来袭|Banglink 2023年第20期一个核科学盲,要怎么看待核水危机?医药行业反腐风暴!多家上市公司高管被带走!【最新】吸引全球企业持续加码上海!投资上海·全球行系列活动(美国纽约站)顺利举办屌炸天的医药行业研究框架上海二手房持续低迷,是不是到了至暗时刻玩转「新兴消费市场」 宝龙商业持续制造「新惊喜」医药行业周报:简易续约等创新药政策利好拐点凸显,强烈推荐创新药板块【东吴医药朱国广/周新明团队】英国7月持续低温:本周末迎暴雨!王室年开支一亿英镑:钱哪来?英国对五国实施签证要求!596页!医药深度:多因素共振,2024年有望开启医药牛市【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比医药行业腐败更可怕的是:教培,互联网,金融都垮了,还能干什么好山好水好歌老天爷医药行业周报:临床学术会议有序恢复,战略性配置医药板块【东吴医药朱国广/周新明团队】夏日里的蜕变谭飞VS汪海林:该怎么看待《长安三万里》遭洛阳史学会起诉?医改影响下的医药行业:流水的新闻热点,铁打的稳健增长鹏扬医疗健康朱国庆、崔洁铭:医药行业结构性机会丰富看好三大方向英华号周播报|买基金真的有技巧吗?解析医药行业的恒定规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