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个特大城市,诞生了
作者:余飞
来源:城市财经(ID:City-Finance)
导读:拥有特大城市以上头衔,目前最大的利好,是可以享受获批国家级都市圈的资格。
01
苏州的两个意难平
作为中国最牛地级市的苏州,有两件意难平的事情。
第一,作为GDP两万亿级别的城市,全国工业第三城,至今没有自己的机场。
环顾GDP头部城市,苏州是唯一一个GDP超两万,GDP位居全国前十,却没有机场的城市。
而北京、上海、成都均有双大型民航机场,重庆的第二机场已经在路上,广州的第二机场放在了佛山,也在路上。
过去多年,苏州有很多次机会申请,但每一次申请都被驳回。如今,各方阻力仍在,加上长三角航空密度加大,这个遗憾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
第二,作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居然不是住建部划定的特大城市。
2022年,苏州的常住人口增加至1291.1万人,是全国17个人口千万城市之一,位居全国第10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苏州全市常住人口虽然有1000多万,但是按照住建部划定超大、特大城市的规则,参考的口径是城区人口。
在这个标准之下,所有城市被划分成了7个等级: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
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
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这一口径之下,20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过一份超大、特大城市名单。
2020年超大城市有7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特大城市有14个,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这一口径之下,苏州只是I型大城市。
02
苏州晋级特大城市
苏州之所以不是特大城市,关键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划分。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级别划分,是城区人口。
城区人口,是指城市市辖区,不包含县和县级市的人口。而且,市辖区内的农业人口除外,也就是市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数量。
换句话说,国家评判城市层级,是以市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数量为标准。
苏州虽然人口多,但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下辖的超强县级市中。比如苏州下辖的全国最牛县级市昆山,2020年占了209.25万人。
扣除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四个县级市。根据苏州官方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苏州市区的人口城区常住人口为399.12万人。
来源:苏州统计局
所以,苏州只能是I型大城市。
但苏州,其实有点冤,关键在于苏州工业园区。
因为苏州的工业园区此前一直都被认定镇区,而非城区。根据苏州12345的回复,苏州工业园区由于在城乡划分代码里被计入镇区,之前的代码一直都是“121”其113万余人没有被计入苏州“城区人口”。实际上,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CBD所在地、重要的商业中心。
如果将苏州工业园区改变建制,苏州城区人口立刻能超越500万,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这个愿望,最近终于实现了。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版本《关于更新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公告》,将苏州工业园区下辖的5个街道所有的社区居委会城乡分类代码从“121”升级为了“111”。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各社区居委会城乡分类代码如下:
来源:国家统计局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各社区居委会城乡分类代码如下:
来源:国家统计局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各社区居委会城乡分类代码如下:
来源:国家统计局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各社区居委会城乡分类代码如下:
来源:国家统计局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各社区居委会城乡分类代码如下: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的城乡代码划分标准是,111表示主城区,112表示城乡结合区,121表示镇中心区,122表示镇乡结合区,123表示特殊区域,210表示乡中心区,220表示村庄。
也就是说,苏州工业园区所有居民村委会都由镇中心区变成了苏州的主城区。
这种转变之下,苏州工业园区的人口全部变成了城区人口,苏州城区人口即便按照2020年计算,也已经超过了500万,何况现在。
总而言之,在苏州工业园区代码升级之下,苏州已经晋级为了特大城市。只等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的超大、特大城市名单。
过去两年里,武汉随着疫情之后人口回归,城区人口也已经突破了1000万,已经从特大城市晋升成了超大城市。
换句话说,目前全国加上武汉,有8个超大城市。加上苏州,有14个特大城市。
03
特大城市头衔能带来什么好处
有人可能会说,头衔不头衔不重要,关键是城市里的人过得幸福就行。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的确如此,但对于城市的运营者来说,在政策主导城市发展的中国,头衔和人口,非常重要。
以人口来说,城区人口是划分城市级别的标准。市区人口多寡则决定了能否申报地铁的资格。
更为重要的是,2020年管理层印发的一份文件中,明确提出: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这意味着未来人口多寡,不但决定了城市可获得住宅建设用地面积,还与城市可以获得的公共资源(如轨道交通、教育、医疗等)、政策红利以及头衔等有直接关系。
头衔争夺背后,本质上也是争夺资源,争夺发展自身的机遇。
目前拥有城市化体系金字塔顶端的国家中心城市头衔的城市有9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拥有直辖市头衔的城市有四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拥有副省级头衔的城市有15个,分别是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南京、杭州、宁波、青岛、济南、西安、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厦门。
拥有计划单列市头衔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深圳、宁波、青岛、大连、厦门。
头衔越多,能够获得的政策利好越多。中国的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顶层设计,所以,在各城市对于头衔的争夺,乐此不疲。
拥有特大城市以上头衔,目前最大的利好,是可以享受获批国家级都市圈的资格。
去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强调:
都市圈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需要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依托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逐步培育。不能跨越发展阶段,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都市圈建设。
来源: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
这段话的意思是,都市圈不能泛滥,不能超周期发展,一些弱省会与首府城市,就不要凑热闹了。如兰州、银川、西宁、贵阳、南宁、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石家庄等城市的都市圈,大概率就此搁浅。
后续批复只会针对有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超大特大城市或者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
目前已经批复的10个国家级都市圈中,南京、长沙、西安、沈阳、杭州都是特大城市,成都、重庆、武汉都是超大城市。
制图:城市财经
如今苏州晋级为超大城市,苏锡常都市圈未来获批为国家级都市圈就能顺理成章。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格上财富:十五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