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写了一篇“情感缺位的母亲”,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共鸣。在文章的留言区里,有一些读者由此联想到了“缺位”的父亲:“父亲把我和弟弟当透明人,却对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关怀备至。”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式家庭中,父亲的“缺位”比母亲更为常见。曾经有一档火爆全国的亲子综艺《爸爸去哪儿》,明星父亲们在节目中笨手笨脚地带孩子,有些甚至是第一次和孩子单独相处。但很多观众对此见怪不怪,似乎我们已经默认父亲普遍缺乏育儿经验,因此对他们的“不熟练”习以为常。坐在旁边玩手机的爸爸竟然像没听见一样,不管不顾地打着游戏,完全无视孩子的哭喊。最后,妈妈只能急匆匆地赶回房间,爸爸却立马不耐烦地走了出去。这就是很常见的一种“父亲缺席”:虽然孩子名义上有一个爸爸,但跟没有差不多。这些父亲通常以“工作很忙”“上班太累”“不会带孩子”为借口,拒绝花心思在孩子身上,也不愿意和母亲一起分担养育责任。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父亲,他们的“缺席”并非不想向孩子表达情感,而是习惯于用他们自认为好的方式来爱孩子。长久以来,父亲在家庭中提供着“供养”和“胜利”的功能。他们被期待成为家里最成功的人,应该以一种沉默、遥远的方式爱着孩子。在这种背景下,男性会回避主动向孩子表达关心、流露情感。演员郝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父亲从小就对她特别严苛。在她第二次离婚、心情最难过的时候,爸爸却还一直在教育、批评她。因为在他看来,父亲的功能是经济支持,养育则体现在“适时的规训”和“威严的教导”。a. 通常不会插手母亲的日常教育,却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看孩子不顺眼,对孩子大发雷霆或出现其他指责行为。b. 会对亲戚或朋友家的孩子非常友善,但对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耐心。其实,他们只是在“扮演”理想中的父亲形象,并不是去真正成为父亲。因为从根本上来讲,这些行为的本质只是在展现自己的“正确”和“威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男子气概。对孩子来说,这两类父亲在情感上都是“缺席”的,像不存在一样。对母亲来说,生育过程付出的“沉没成本”,以及生理因素的影响,都让她们本能地对孩子产生感情。接着,在婴儿时期,母亲几乎和孩子不分你我的接触,导致母爱很容易自然产生。有研究发现,大部分父亲在孩子刚出生时并不会立刻产生父爱。因为他们并非孩子的“第一照料者”,很难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慢慢地,随着父亲在陪伴孩子、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需要,才会逐渐产生父爱,完成“父亲”这一角色的身份认同。有些女性在生完孩子后会陷入抑郁,认为自己无法实现生育之外的价值体验,因此对孩子充满控制欲,拒绝另一半过多照顾孩子。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上一代参与育儿的家庭,长辈认为男性不会或不懂带孩子,或者认为他们应该将精力放在工作上,从而阻止父亲参与育儿。被动育儿的结果是,父亲失去了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也就难以产生父爱。上一代之所以会形成这种观念,本质还是因为社会对父母角色的根本期待不同。比如前面提到的《爸爸去哪儿》,它所对应的综艺是《妈妈是超人》。即使妈妈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育儿的工作依旧是妈妈的。妈妈要变成超人去兼顾事业和家庭,而爸爸则没有这种双重责任。这种代际传递的观念,给了父亲逃避育儿责任的理由,让他们理所当然地“缺位”。另一方面,或许他们本身也没体验过亲密的父爱,没有一个足够好的“父亲榜样”,因此也会将这种情感模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或伴侣。比如《再见爱人》中的王秋雨,在婚姻中总是不顾另一半的感受,习惯性否定、教育对方。原因就是在王秋雨的童年阶段,他的父亲就是以一种“超理智型”的方式教育他,无视和抹杀他的情绪。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即使父亲去世或是从小就离开孩子,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存在和父亲有关的表象。因此,“情感缺位”的父亲对孩子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当父亲“缺席”时,孩子不得不用TA不知道的东西塑造一个父亲,试图让缺席的父亲活跃起来。心理学家Herozg将其描述为“父爱饥饿”。一方面,“隐形”父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抛弃,从而将这种情绪内化成对自己的负面感知,孩子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才得不到父亲的关注。另一方面,孩子会执着于寻找其他的男性形象,来填补这份空白。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父女关系能帮助女性获得性心理认同。如果童年时期没有和父亲形成可靠的依恋关系,女性会更重视在亲密关系中展示自己的女性特质,下意识地讨好、取悦对方。同时,因为没有了解过男性真实的样子,她们会倾向于去塑造一个极端的男性形象:完美无缺或是无恶不作。三丽小时候险些被父亲的麻将搭子侵犯,而本应该站出来保护她的父亲,却为了一点钱选择私了。成年后的三丽对异性产生了抗拒心理,被男生表白的第一反应是觉得恶心。哪怕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生,也因为不敢亲密接触只能分手。我在“情感缺位的母亲”一文中提到,母亲通过满足婴儿的“镜映需要”,帮助婴儿建立存在感。接着,当孩子3岁时,需要通过和母亲的分离,完成个体化,形成一个独立于母亲的自我。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认为,这个过程离不开父亲的参与。a. 相比于母亲和婴儿的“整体”关系,父亲代表婴儿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因此,如果父亲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孩子才有勇气离开母亲,主动探索外部世界。成年后,这类孩子也会难以适应社会,出现社交困难、退缩、回避的情况。如果父亲缺位,母亲不仅需要承担过重的家庭任务,精神上也得不到支持。孩子也会因为对母亲的愧疚,和母亲产生“共生关系”。结果就是,孩子需要承担母亲的情感寄托,精神不堪重负。比如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女孩乔英子,父母离婚后,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和精力都放在她身上,她不断地告诉英子:“妈妈只有你了。”在母亲令人窒息的爱、父亲的不作为之下,英子整夜失眠,小小年纪就患上了抑郁症。此外,如果男孩无法在童年时期和母亲分离,或许他的一生都难以脱离母亲的控制和干预,可能会成为所谓的“妈宝男”。当母亲过度劳累,而父亲又不愿分担时,就会影响到夫妻关系。家庭心理学认为,小家和原生家庭之间保持亲密,又相对独立,才是良性的关系。当祖辈参与育儿后,不可避免地会打破这条界限,产生婆媳矛盾,进而影响到夫妻关系。父母关系不好,或是母亲对父亲不满时,孩子就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有些孩子会故意伤害自己,以为这样能帮助父母缓解矛盾。另一方面,即使母亲没有表现出对父亲不满,这样的家庭结构也会导致孩子不会和父亲沟通,只能通过母亲和父亲沟通。郝蕾在访谈中就表示,父亲生病时,自己想要安慰他,却发现不知怎么开口。明明是想说些暖心的话,结果到了嘴边,就变成了和父亲当年一样冷漠、理智的话。要意识到,父亲不够爱你,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他或许没有爱你、爱他人的能力。试着放下对母亲的愧疚,去拥抱和探索属于你自己的世界。如果你意识到和父亲的关系影响到了你的亲密关系,那么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正视真实的男性形象:无论你是认为男性很可怕,或是对男性抱有完美的期待,都要摒弃这些想法。相反,你可以通过和父亲交流,了解更多有关他、有关男性的真相。或者,真诚地和周围的男性建立关系(未必是亲密关系),去了解现实生活中男性的优缺点。需要注意的是,了解这些并不一定是为了开展某段亲密关系,而是通过理解真实的男性形象,从而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更好地生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一个好的爸爸需要满足2个条件:你需要意识到,如果你的妻子可以学会带孩子,那么你也可以。如果刚开始因为恐惧和别扭比较生疏,你可以试着做些简单的照顾工作,以及,时刻关注妻子的心理健康,提供精神支持。温尼科特认为,一个好的父亲,必须熬过孩子对自己“理想化”形象的破灭。随着孩子长大,他会慢慢发现父亲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进而对父亲失望。而作为父亲,你要做的并不是利用自己作为成年人的优势去报复孩子,而是勇敢承认自己的平凡。教会孩子认识真实的你,放下对传统父亲形象的执念,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接纳和成长。你可以想想,当你还是个孩子时,最希望拥有的是哪种父亲。试着去成为这种父亲,而不是别人告诉你“应该”成为的样子。《当幸福来敲门》中,男主克里斯穷困潦倒,被妻子抛弃,破产到只能带着儿子睡地铁站。他不断找工作,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创造基本的生活条件;作为父亲,如果你选择生孩子,那就要做好和另一半共同承担一切的准备。没有一种爱有固定的样子,但爱一定是建立在双方的关心和付出之上。[1] [美]迈克尔·尼克尔斯, 西恩·戴维斯. 家庭治疗: 概念与方法[M]. 方晓义婚姻家庭治疗课题组.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2] Winnicott, D. W. (1971) 11. Contemporary Concepts of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Playing and Reality 17:138-150
作者:衮衮,一个学心理学的普通人。爱生活,爱综艺,喜欢用心理学看世界。缺席了孩子成长过程的父亲,很可能会带来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结。如果你也有一个“情感缺位”的父亲,给你的成长带来了遗憾和困扰,对你现在的关系造成了影响,不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给予你温柔坚定的陪伴,耐心地聆听你的辛酸和苦恼,帮助你客观分析,并看到问题背后的转机。从而疗愈你的心理创伤,重获自我,最终走出阴影。
现在,壹心理推出原生家庭主题咨询,为你甄选擅长处理家庭问题的咨询师,原价600元/次的心理咨询,现在首次咨询立减300元!
点击下方海报,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