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越有目标感,越容易走上坡路
人生苦短,与其盲目随波逐流,用时间和精力来支付人生路上的“学费”;不如树立清晰的目标,少走弯路,尽快给自己的人生升级。
富书作者:二兮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收听音频见留言区
你知道黄金圈法则吗?
所谓黄金圈,其实就是由三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所构成的图形。最核心部分的圆代表“why”,中间的圆代表“how”,最外层的圆代表“what”。
这个著名的逻辑模型是Simon Sinek在TED演讲中提出的。
他认为事情的发展都是由“what”“how”“why”三个逻辑层次所构成,三层依次深入,而“why”代表目标,是成事的核心。
依他所见,普通人大多都按照由what到how再到why的逻辑顺序来思考问题;
而伟大的企业家、领导人们则常常采用与之截然相反的思考模式:
把目标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具体行动。
不得不说,有目标感,才是成事的关键。
正如尼采所说:“人需要有一个追求,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迷茫者找不到支撑自己的信念,就盲目运转;而成功者早就懂得,凡事先定好目标。
前者忙忙碌碌,却只像在复刻他人的生活,最终一事无成;
而后者更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正确的方向上,更早达成心愿。
人生下半场,只有懂得聚焦目标做事,才能赢来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高峰。
没有目标感的人生,是一场漫无目的的航行
听过一句话:“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目标,是通往成功路上,最不可或缺的指向标。
倘若生活没有指向,不仅没有做事的动力,前路也会变得模糊不清。
舍友小赵就是如此。
进入大学以后,小赵还停留在以前的模式里,没有新的人生规划,天天在学校里浑噩度日。
平日里她不像别的同学那样参加活动提前赚取学时,直到快要毕业,她才发现自己的学时达不到毕业的条件。于是在大家都在认真备战论文时,她却为了补学时忙得团团转。
就连未来就业,她也没有太大的想法。
每次舍友们聚在一起聊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时,她永远是目标最模糊的一个。
于是,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苦战,各种考证,参加比赛,只有她悠哉悠哉地在宿舍吹空调。
毕业时,我们三人都如愿以偿地上岸了。
只有她因为绩点普通,缺乏比赛奖项,实习经历也有限……导致面试屡屡碰壁。
前几天聊天时,她坦然非常后悔,要是当初定好目标,自己也不至于这般被动。
小赵的困局,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现状。
没有目标的指引,白白虚度着时光,反而浪费了众多可以翻盘的机会。
正如哈伯特曾说:“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
越没有目标,努力就越没了方向,日子过得也愈加迷茫。
行走于世,与其做个无头苍蝇四处乱撞,不如先多花点时间找定自己的目标。
如此,才能事半功倍,早日抵达你的心之所向!
目标越是明确,越容易走上坡路
你们知道吗?
非洲猎豹在捕食羚羊的时候,在一大群羚羊里,只会紧盯着其中一头。
展开追击时,即使旁边其他的羚羊四处逃窜,他们也不会在意分毫,更不会临时更改目标。
因为羚羊的奔跑速度并不比猎豹慢很多,只有紧盯目标猎物,猎豹才能迅速完成捕食。
可见,目标越是明确,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越不会白费,离成功又更近一步。
动物尚且如此,人亦然。
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也是这样。
在成为作家之前,他曾是一名牙科医生,但他对这份工作十分厌恶。
在他看来,口腔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于是,他打起了更换工作的心思。
他想进县文化馆,由于这是带编的工作,想进去只有三条路可走:
一会作曲;二会绘画;三会写作。
思索再三,余华选择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后,他开始了拼命地练习。
起初,他把《人民文学》 《收获》 《北京文学》这类旧杂志全部搜集过来,研究上面的小说。
他甚至顾及到每句话的断句,以及用到的标点符号。
不仅如此,余华还疯狂地模仿,书写,然后给全国各地投稿。
反复的写稿、投稿、拒稿、再写稿、再拒稿……
这样的循环拉扯,余华经历了无数次。
余华后来回忆说:
因为被退的次数太多,快递员都懒得敲门,直接顺着围墙把退稿信扔到院子里。
“啪嗒”一声响,余父听到声音,不出院子查看就对余华喊道:“余华,退稿来了。”
尽管写作之路是如此的坎坷,余华也不肯放弃最初的目标。
他不断在拒绝中改进自己的文章,然后再重新提交。
终于,在1983年,他的处女作《第一宿舍》在《西湖》杂志顺利发表,他也因此顺利进入了县文化馆工作。
有了前期的积累,他继续认真地提升写作能力,写作之路越走越顺。
在80年代,他成为了先锋文学代表作家;
在90年代又创作出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等等一系列广为人知的作品。
目标,其实就是触发我们“自我提升”的关键节点。
而实现目标的过程,往往是激发自己潜力的过程。
余华在努力达成目标的途中,突破极限,拉高上线,不断地实现“自我革新”。
就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的一样:
“一般人都是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和要求成长起来的,他们自己认为应有怎样的成就,就会有怎样的成长。”
所有的成功都有迹可循,最初的“迹象”,就是一开始定下的那个目标。
越是明确的目标,越是坚定的信念,就越能激发你的潜能,促使你走上坡路。
一个人能站多高,走多远,往往取决于初始目标。
所以,做事之前,不妨大胆地设定一个目标,然后顺着目标前行。
真正厉害的人,都有目标感
很多人都称赞曾国藩为“圣人”。
但其实,他只算得上“圣人”中的普通人,是个“天资愚笨”的“笨蛋”。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强烈的目标感。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小山村。
他从小勤奋刻苦,发奋拼命读书,但由于天资不高,连考了7次才考上了秀才。
虽然从小学习儒家思想,但对此有深入体悟,还是在入了翰林院之后。
他进了卧虎藏龙的翰林院后,遇见了很多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大儒们。
这才猛然发现,自己所学不过是为了应试,太过浅薄。
于是,他发愤立志要成为和大儒们一样的“圣人”。
如此宏远的目标,曾国藩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努力付诸于实践。
他每天坚持记日记,及时反省及检讨任何不符合“圣贤规范”的小事:
与人交谈时“有一言谐谑,太不检”;
到友人家做客,见到主妇“注视数次,大无礼”;
就连自己做发财梦,醒来也要痛骂自己一番,责备自己的贪财之念。
此外,他还学习静坐之法,每日静思,以便更好地和自己的私心杂念搏斗。
令我印象也很深刻的,是他的吸烟习惯。
他喜欢吸烟,但又深知圣人不吸烟,也就折断烟袋,下决心戒烟。
说做就坚持到底,他从“最好吃烟,片刻不离”到后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
就从这细碎日常的事情开始严苛要求,他凭借着超强目标感,抵达圣人境界。
正如列宁所说:“要向大目标走去,就要从小目标开始。”
曾国藩为了成为圣人,将大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一一达成,才终有如此盛名。
很多时候,我们的flag立了就倒,正是因为其太过宽泛,让人无从下手。
确实,目标的精细度,也与最终的完成度息息相关。
这时,我们也可采用这种“小目标套叠”的方式,将自己的计划精细化:
把“赚大钱”精确到每季度赚多少钱;
把“这周读书”精确到这周读几本书;
把“要减肥”精确到一个月要瘦几斤……
根据个人的习惯性情,去制定属于自己的“专属目标”。
这能大大增加目标的可实施性,也更有利于提升目标感。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将目标细化,让它们铺就通往成功的道路。
哈佛大学曾选取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相似的年轻人,做过一项实验:
调查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研究者对这群人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那3%的人,25年期间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10%的上层人士。
可见,树立目标感,不仅能提升个人水准,还能影响我们一生的走向。
人生苦短,与其盲目随波逐流,用时间和精力来支付人生路上的“学费”;
不如树立清晰的目标,少走弯路,尽快给自己的人生升级。
相信我,当你有了目标感,成功会离你越来越近!
点击 关注富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