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我们如何做一个成熟的大人?
如果生命已所剩无多,你还有哪些想要实现的愿望?你希望如何与亲友告别?你又会如何回顾自己的一生?…
你是否有考虑过这些常被认为是不吉利或杞人忧天的事?
今天,老梁社长来聊聊勇敢面对生命黄昏的故事。
在BBC 2015年推出的纪录片《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中,五位身患绝症、仅剩一年生命的人被聚到了一起,共同度过了四个难忘的周末。镜头前的他们与彼此分享关于痛苦、宗教信仰和来世的想法,也与家人讨论葬礼安排和遗产处置、袒露恐惧与希望。而对于屏幕外的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一场触动心灵的死亡教育。
疾病、事故、猝死、自杀…每一桩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见诸报端的死亡都能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生命和死亡。但是正如白岩松所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不只是关于死亡的教育
美国的专业期刊《死亡教育》对其的定义是: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切的死亡相关知识,并由此造成人们态度和行为转变的一种发展过程。
死亡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最早起源于西方,发端于美国。1928年,美国学者John C.Gebhart发表的一篇关于葬礼和殡仪馆的评论文章开启了死亡教育的先声。1963年,明尼苏达大学正式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研修死亡教育课程的学生需要从物理、社会心理、行为和认知这四个方面理解死亡并学习五个关键领域的知识,包括死亡过程,临终决策,失落、悲伤和丧亲之痛,评估和干预以及创伤性死亡。
可以说,死亡教育是一门横跨了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涵盖了大到人生的终极问题,小至我们的日常自省,并且贯穿了一个人生命各个阶段的自修课,接受死亡教育的方式也不局限于某个特定地点或时间。
(电影《寻梦环游记》)
对自己进行死亡教育,意味着当我们面对“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意味着什么”、“人死之后会去哪里”之类的问题可以有基于科学和事实的更客观理性的思考和理解。“会变成星星”这样的回答固然美好,但无法真正解答孩童对死亡的疑惑也无法缓解成年人面对死亡时的脆弱。
《好好告别》一书的作者、殡葬师凯特琳·道蒂致力于的“积极死亡运动”强调了死亡教育所具有的客观性,“积极死亡运动,不是说要你在父母去世的时候保持积极心情,而是说,在一个更加健康的文化当中,我们会进行和死亡相关的对话。如果有个孩子跑过来问我,大家说我的奶奶长眠了,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说她在睡觉吗?我会说,不,她是死了。我会告诉这个孩子,死是什么意思,死去的人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死亡教育让我们在面对死亡时不再只是小学生
1)更好地安排死亡
死亡之所以恐怖,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死亡的联想,总是和孤独、永寂、黑暗冰冷挂钩。但如果知道了我们的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可以以另一种宗教意义之外的现实的方式陪伴着自己的爱人,或是为地球作出贡献,那么死亡是不是也没有那么冰冷和可怖?
(图源:公众号Voicer )
美国Recompose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天然有机还原”殡葬服务。简单来说,就是经过处理将尸体变成堆肥。变成新土的我们可以被家属领走,回家种植物,或是通过Recompose被送到铃铛山的生态保护林,开始新的循环。对于接受了这项服务的人来说,死亡不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生命的全新可能。Recompose公司的实践也许稍显小众,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书写生命终章的另一种思路。
(国内殡葬服务提供商福寿园还开发了《这是谁的葬礼》桌上卡牌游戏,意在帮助年轻群体提前了解和规划“身后事”,图源:公众号X博士 )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以自己的意愿过完这一生”,其中也包含对于自己身后事的安排。面对不可逆转的疾病,是选择靠仪器维持微弱的呼吸还是主动结束痛苦、有尊严地死去;对于寿终正寝这样一件幸运的事,是选择以程式化的仪式作为最后的告别还是有其他更个性化的方式;对于自己的墓志铭,是选择递交一份印刻简历还是如海明威一样顽皮地写上“恕我不起来了” …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在我们尚且健在、意识清醒的时候,对如何处置自己的身体有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也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为自己的身后事作准备。正如《西藏生死书》中所说,“今天大多数人死的时候毫无准备,活着的时候也没有准备 ,有什么事比这个现象更令人寒心呢?”死亡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章,不论生前灿烂辉煌与否,都不应该被潦草对待。
2)更好地安置情绪
华大基因尹烨说,对大多数人而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死亡教育大约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幼年,身边有隔代的长辈离世,第二次是到中年,有至亲甚至血亲离世,第三次是同龄人的离世。在我们的一生中,直面死亡的经历不可避免。对于逝者来说,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而对于与之相关的其他人来说,却需要以整个余生为单位来面对。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表明,大约10%失去亲人的人将在六个月或更长时间内极度悲伤。那些承受着社会经济压力或经历过丧妻的人,持续深度悲伤超过一年的风险更高,而在失去孩子或意外、自杀或谋杀导致的突然死亡之后,这种风险更高。面临这种长期的、严重的痛苦的成年人会经历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所说的“长期的”或“复杂的悲伤”,这将增加他们出现严重的精神和身体健康问题的风险。
“死亡教育是指一个人应对死亡的经历和活动,还涉及能够掌握死亡的不同过程,谈论对死亡的态度和意义的主要话题,以及如何学会照顾受死亡影响的人。它侧重于人性和情感方面,重点在于教人们如何应对悲伤。”
死亡教育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面对真实的死亡时可以走捷径直接规避悲伤,但它建立了一道使我们免受最极端冲击的屏障,为我们提供情绪的出口,帮我们更好地处理和消化无可避免的情感创伤,培养自愈能力,同时也能在必要时为他人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
3)更好地消除偏见
在B站的小成本自制网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中,只想躺平的主人公三悦在大姨的帮忙下找到一份遗体化妆师的新工作。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害怕遭人白眼、被嫌晦气,三悦在工作之初并不敢向人透露工作的内容和地点,而仅仅说是服务业。这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殡葬行业从业者的尴尬处境。
出于文化和传统的原因,我们对死亡讳莫如深,也因此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相关行业及从业人员。教育起步晚、开设殡葬专业的院校较少,导致专业化人才缺乏是我国的殡葬行业所面临的现实情况。目前,全国只有5所高职院校、3所中职院校开设殡葬类专业,同时,这8所院校又面临着毕业生少、学历层次较低的问题。另一方面,殡葬市场供不应求的问题又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更加突出。
社会对于死亡的态度和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的,越是忌讳死亡,殡葬行业就越“见不得光”,而相关行业和从业人员越是只能躲在幽暗的角落,死亡本身就愈显阴森恐怖,我们对死亡的刻板印象也因此被不断重复加深。
死亡教育使我们能够不再谈“死”色变。而整体文化氛围和风气的转变不仅可以消除对个体的偏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行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优化,这反过来也将使我们自己和亲友在未来的某一天得到善待。
(电影《返老还童》)
4)更好地对待生命
正如萨尔茨堡大学心理学教授伊娃·乔纳斯所说:“了解生命的稀缺性可能会让我们更能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并发展出‘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的感觉,促进宽容和同情,并将防御反应最小化。”死亡教育的实质是以死观生、向死而生的教育。它的另一面是考查生命议题的自测卷,它关于我们该如何生活,如何面对衰老,如何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愿我们都能通过这场漫长的学习,获得生命的自由和圆满。
参考资料:
1、“人生的必修课:死亡教育”,作者:Belinda Yihan M.Hong,公众号:格林学堂Gleentown
2、“殡葬师凯特琳·道蒂:死亡不是失败,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组成部分”,作者:潘文捷,公众号:界面文化
3、“可持续殡葬公司来了!原来我们死后还这么有用”,作者:Freda,公众号:Voicer
4、“丧葬品牌的营销,远没你想得那么阴间”,作者:林林,公众号:X博士
5、“你应该知道的死亡教育:与光同尘 我心安宁(二)”,作者:尹烨,公众号:尹哥聊基因
6、“亲人突然离世,普通人要如何应对哀伤?”,作者:Hilda Bastian,公众号:酷炫脑
7、“《三悦有了新工作》:殡葬作为生死棱镜,我们看到了什么?“,作者:一把青,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
8、“如果我们能知道自己何时、以何种方式死亡”,作者:Rachel Nuwer,公众号:利维坦
安利时刻
作者:吴佳木
编辑:Wendy
转载请联系微信isocialor~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