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最“懂”马斯克的人解读《马斯克传》

最“懂”马斯克的人解读《马斯克传》

公众号新闻


9月12日,由“天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执笔的《埃隆·马斯克传》,中英版全球同步首发。不出意外的话,这本书将会锁定“全球年度最畅销书籍”,甚至可以不加之一。


本书中文译者孙思远是混沌文理院的校友。25日,混沌文理院的另一位校友,BAI资本的合伙人汪天凡,组织了一场与孙思远的对谈,帮大家挖到一些新料,看见了更多被忽略的东西。


以下是混沌文理院对本次对谈要点的整理。



机缘巧合


汪天凡:很高兴邀请思远来到我们《创业BAI家谈》播客。我和思远之前是混沌文理院同学,后来思远就创业了。


今天邀请思远来,不是聊创业项目,而是聊思远最近翻译的一本很重要的书,《埃隆·马斯克传》。我猜思远已经接受了各大媒体采访,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挖一些其他媒体没有挖到的料。


首先请思远自我介绍一下,什么机缘巧合碰到这本书。


孙思远:非常高兴来到今天的播客。咱们是老同学,一起上过课,也彼此见证了这些年的成长。


简单介绍下自己。早年我在华尔街的一家财经媒体工作,后来去了真格基金,再后来自己创业,直到现在。之所以跟这本书有缘分,也缘起于创业时与很多出版社建立过合作关系。


我真正跟《埃隆·马斯克传》这本书接触,是在今年年初。当时中信出版社的漫游者分社总编韩笑老师找到我。她说,《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正在写一本马斯克的新传记,问我有没有兴趣成为译者。


我一听马斯克和艾萨克森的名字,就觉得立马“无脑冲”。但随后她又说,这本书要全球同步上市,这也就意味着中文版和英文版得同时摆在读者的桌子上。听到后半段,我又想,算了,别冲了,撤。因为如果你知道艾萨克森的写作风格,就知道,想都不用想,这本书一定是个大部头。然后萨克森一边写,我们就得要一边译,没有任何喘息空间。压力太大!但是当然,最后还是接了这个挑战。


爽文质疑


汪天凡:在书上市后,有网友搞笑总结,说这本传记的写作方式是个“爽文结构”。


我之前在朋友圈也说,看完这本书,感觉能量极足,就想大干一场。因为你发现,马斯克的整个历程,是一个人如此之拼,如此之杀伐果断,能越过任何挑战,而且是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越过去。


比如,马斯克想到一个新想法,手下员工做不顺,然后他冲进来,发一通火,逼疯所有人,大家奋起直追做成了。然后马斯克再来一个新想法……我不知道你怎么看这种爽文结构的总结?


孙思远:我觉得,其实跟结不结构关系不大,主要马斯克本人是个“满级人类”。他做的事,表述出来,就是个爽文结构,没办法。


网传的“爽文结构”,我也看到了,有点过度简单化。其实你去看里面很多细节,没那么爽。他的挫折和痛苦非常多,只不过因为他最后挺过来了,而很多人可能就挺不过来了,所以我们会觉得,挺爽。


但其实,在我看来,马斯克遭受的痛苦和他获得的成就,差不多是同等级别的。


没看这本书之前,你看马斯克很多行为,可能觉得比较“抽风”。尤其近两年推特上他口无遮拦,冒出了很多奇葩行为。甚至包括收购推特,也有种一时上头了没收住的感觉。


但认认真真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他的所有行为多一份内心深处的理解。如果说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只是他行为的表象,通读完本书,我们会理解他背后的人生经历、决策机制。至少对我来说,我能理解他过去的很多新闻了,也能理解他未来会出的各种新闻了。


其实,我觉得读这本书,要学会重读。每一次重读,都能找到一些不一样的细节。把它拼凑起来,你会发现全新的理解。这个过程还挺有意思的。


选择重于努力


汪天凡:其实,在过去十多年,埃隆·马斯克都不在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叙事里,对吧?


1999年,马斯克第一个创业项目Zip2已经运营4年。而当年,阿里巴巴才刚创建。所以马斯克比马云创业还早4年。随后,马斯克投身PayPal,这时候基本仍处在PC互联网时代。再后来,他创办了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特斯拉。相对来说,当时它们都处在比较非共识的状态。


所以,老实讲,他是个非常资深的老创业者。但我感觉大家对SpaceX有所认可,主要发生在最近三四年。大家看到星舰发射、成功回收火箭等视频,才唤起了对这家公司近乎全面的认同。但其实这家公司成立已经20多年了。这个时间串起来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这本书里还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事实,你觉得需要读者额外注意,或者说其实是读一遍读不出来的东西?


孙思远: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几次很重大的人生选择。


他从加拿大女王大学转学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又在读大三的时候,去硅谷实习,同时打两份工,一个是做超级电容器,一个是做电子游戏,这两份工作都为他未来创业打了很好的基础。


1995年,他从宾大毕业的时候,已经申请了斯坦福大学的硕士。但他当时就跟自己的导师说,觉得互联网浪潮来了,自己要去试一试,“如果失败,还是回来读书”。他的导师当时就预感,这个人肯定不会再回来了。


读完这一段后,我有个很深的感受,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选择远比努力重要”。


你想想,如果他“浪费”了那个时间点,可能就此错过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因为很快2000年来了,第一波互联网泡沫破裂了。


他如果不是在那个时间点创业,他的Zip 2就不太可能那么顺利被收购,他就不太可能那么顺利去做第二个创业项目,Paypal。Paypal也不会那么快又被收购,一下子,他得了一大笔巨款。坦白讲,那笔钱,就是马斯克通往梦想的盘缠。有了那笔盘缠,他才真是开始紧密围绕他的信念主线去做了,也就是成立SpaceX、特斯拉等一系列公司。


回过头来看,最初的几个创业项目,尤其是Zip2,其实就是投机,抢第一波浪潮,把第一波钱赚到。如果他当时选择读研,不太可能会有这样好的结果。


马斯克的童年


汪天凡:对,马斯克在90年代就已经积累了数千万美金,到了2001年,他的个人资本就已经超过数亿美元。与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创业者相比,比如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的马云,马斯克的个人资本远远超过了他们,这是非常显著的差异。所以我发现,他做任何事情都很早。


比如,他8岁就决心那年拥有一辆摩托车。这对于一个8岁孩子来说,还是很少见的。他对很多事情的觉悟,比大家早很多很多年。不知道你怎么看?


孙思远:对。我觉得童年,对他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幸运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马斯克属于后者。他有个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并且直到今天还在治愈。


马斯克从小在学校不断被殴打和霸凌,因为他个子很小,又不太会说话,再加上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一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通俗叫法),副作用就是“厌蠢”,所以他交不到什么朋友。


除了肉体上被虐待,他的父亲还会对他施加一种精神上的虐待。双重的虐待,导致他在现实世界找不到太多慰藉,所以他就开始在寻找自己的新世界。


比如说,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一看能看9个小时。他去城里玩,其他小朋友都在外面玩,唯独找不到他,最后一定能在城市里书店的地板上看到他。甚至他去别人家做客,也会直接进到主人家的书房就不出来了。


这种人其实在青春期就会遭遇一系列存在主义危机。因为一个书虫的自我修养是通过阅读来解决的,而读书读到最后一定会去读哲学书,哲学读得越多,越会对人生意义产生怀疑。


最后是什么拯救了他?是科幻小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三本书,其实是《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严厉的月亮》,还有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他从小就是科幻情节、游戏情节非常重的人,他在其中找到了一种用戏谑的方式去面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办法。


所以你去看他有时候在推特上发的一些梗,觉得很“抽风”,但当你换到科幻的语境里,就能理解他。他从小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全新世界,并且在这个全新世界里找到了一个很宏大的使命感,这也是支撑他一生奋斗的信念。


所以回过头来说,我觉得,如果马斯克没有这段不幸的童年,他也不太可能成为今天的马斯克。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他从小坚持读书,打造了一个非常坚实的知识基础。他的学识认知确实远超常人的。很小的时候,马斯克的表弟说,“你看那月亮,距离咱们有100万英里吧。”马斯克回答说,“不,大概是23.9万英里,取决于月球轨道”。


第二,他忍受痛苦的阈值极高。无论是他从小受到殴打、霸凌这种肉体折磨,还是父亲对他的精神折磨,双重折磨都没有把他击垮。甚至于他的伴侣、艺术家克莱尔·鲍彻(艺名“格莱姆斯”)就说,“童年带给他最深刻的制约就是‘生活即痛苦’。”逆境塑造了马斯克,让他拥有了一种很强大的心力,让他能在一些关键时刻撑下来。


比如,2008年,他不是面临一个项目崩溃,而是好几个项目一起崩溃。SpaceX火箭在前三次发射中接连爆炸,特斯拉也走在破产边缘。那一年又是金融危机,又是与第一任妻子离婚。他所有的财产也几乎归零。那是他生命中地狱般的黑暗时刻。在那种情况下,很多人肯定就撑不住了,但是马斯克撑下来了。


第三,从小的经历,让他养成了一种向内探寻力量的习惯。他不需要世俗认可,或外部队伍对他激励鞭策,他自己就有很强大的信念感。无论有什么人去阻挡或者有什么阻碍,在他眼里其实都不是个事儿。


我印象很深的,是SpaceX几次接连爆炸之后,有记者就问他,如何才能保持这样的乐观。他当时的回答很能代表他的个性,“乐观、悲观,都去见鬼吧!”“上帝为我作证,我一心只想让事干成。”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悲观、乐观这样的情绪,他要的是把事儿做成,没有别的理由。


我觉得如果没有他小时候经历的话,他不太可能会有这几项特质,也不太可能支撑他挺过种种难关。包括你刚才提到他8岁就想买摩托车,当时他一遍又一遍向父亲阐述理由,连续几周,每晚如此,站着不走,直到他的父亲投降。他从小就是这样,非常偏执,然后又有阿斯伯格综合症,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必须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跟他几十年后拼了命地要把SpaceX发射到天上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我觉得它的原理是一样的。


没有什么情绪,只有强大的心力和信念感,一心要把事儿干成,我觉得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百分百投入-抽离-百分百投入


汪天凡:没错。我本来以为他是一心想赢的人,但通过阅读发现不是这样。他核心是把事儿做成,把事儿做成比赢本身还要重要。这里引申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他能同时经营几家公司,而且都经营得不错?


孙思远:很好的问题。其实至少我把书读了四五遍,也还没有找到一个非常确定的答案。但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他在各家公司都投入了自己全部身心。2008年,当时SpaceX跟特斯拉都面临特别大的生存危机。投资人和合作伙伴都劝他,必须得放弃一个。因为如果两个都救,可能一个都救不回来。但马斯克坚持认为,两个都是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拼了老命把他们俩都救回来。最后他真得救回来了。当然这里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血泪。


其次,他看起来真是精力无限,异于常人。比如,面临技术难关要攻的时候,他真的会睡在办公室里面,睡在工厂里面,非常投入地去把这件事情解决掉。


最后,他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全心投入。他不是说把自己的精力按比例分配,比如20%投在这里,20%投在那里,而是每一次,100%投入到一件事上,然后抽离出来,再100%投入到另一件事上。


当然了,这只是我做的一个简单推测。


“白痴指数”和“第一性原理”


汪天凡:我再试图来破解一下。我觉得,通常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而马斯克抓住了所有东西的核心脉络,产品会。


因为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马斯克做的较多决策,都是在他的产品会上。他对于产品的各种技术细节、原材料成本的了解,远超其他CEO。所以我理解,在产品这件事上,他在每一家公司都花了同样非常多的时间。


而在做产品这件事的时候,贯穿在几家公司的方法论,都是他提出的“白痴指数”和第一性原理下的“五步工作法”。


白痴指数,就是去计算某个制成品的成本比起基本材料的成本高多少。然后去削减这些成本,解决成本结构问题,实现行业迭代。


而第一性原理下的“五步工作法”核心,就是去质疑,去删繁就简,找到最底层的规则,加速迭代,从而改造原命题。太阳能面板也好,特斯拉也好,火箭也好,都是试图提出一个原来成本结构无法解决的行业命题。


相反,所谓的管理学方法论、组织方法论,在这本书里是很少提及的。


所以回到刚才所提到的,对马斯克影响最大的三本书都是科幻小说。那么我就在想,对中国创业者影响最深的三本书是什么?难道是三国、水浒或者金庸的武侠小说吗?我们知道,中国创业者演变出来的创业生态和文化是非常江湖和讲究组织论的,而在埃隆·马斯克这本书里面几乎完全没有关于组织的讨论,都是产品。这是我的一个观察,不知道你怎么看。


孙思远:我觉得,你说的还挺对。组织的核心,是把大家拧成一股绳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在马斯克的公司是不需要的。因为从他公司第一天成立开始,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愿景,也就是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生存的物种。这个愿景足够震撼,自然会吸引来愿意为这个愿景倾其所有付出的人。


对应到咱们中式的组织里面,比如阿里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两个差别还是很大的。当然这可能也跟所在的环境、整个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关系。


再跟乔布斯对比。乔布斯和马斯克,都是影响世界的人,都是创新之神,也都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倾向。但是乔布斯做的事,本质上是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马斯克做的事,是拓展人类生存的新边界。这两个事其实也有很大区别的。


所以,在很多组织里要靠反复宣讲使命愿景价值观,在马斯克的企业,不需要,因为马斯克的企业愿景,本身就足够震撼人心,它的力量本身就在那里。


然后刚才你说的很对,马斯克是个很罕见的,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创始人。


是的,他愿景发的特别大,但他最终真的能收拢到具体的执行和细节上,甚至他对细节、流程和执行的理解,比哪怕是内部最专业的专家都要深。放眼全世界,真的很难找到这两点都能做得如此强劲的人。


星际飞行


汪天凡:最后留一两句话的时间,你有什么想嘱咐大家的,可以说一下。


孙思远:我想把马斯克演讲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这是他引用俄罗斯火箭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一段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应该一直待在摇篮里,是时候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生存物种,融入星际文明,置身于群星之中。”


当时马斯克讲这段话的时候,眼里是含着泪水的。我也特别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件事成为现实。当年一个叫马斯克的大头男婴,呱呱坠地的时候,可能就是人类命运的齿轮转动的开始。

(本文整理自混沌文理院校友对谈)




硕博脱单,用理想岛!

截至2023年3月26日,硕博自助相亲平台,理想岛VIP认证用户超10万人!其中,来自985及全球百强高校用户占80%

理想岛VIP核心功能是搜索,想找什么样就找什么样。

关注公众号后,可直接登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扫码关注理想岛,提升认知维度。

▼长按二维码 关注理想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英语原著超精读——《马斯克传记》】开始招生啦好书推荐:《埃隆·马斯克传》神秘的大杂院 序1 我的傻妈[预约] 刚上市的《马斯克传》爆了哪些猛料?周末徒步AI参与的未来战争 - 谁主沉浮?《马斯克传》:特斯拉从「零到1万」的 11 个冷知识独立董事如何能既“独”又“懂”《马斯克传》:什么都逃不过马斯克的“砍三刀”熬夜看完《马斯克传》:童年时代的一手烂牌,是怎么被他打成世界首富的?【吃瓜群众】瓜子的瓜《马斯克传》来了,他是人是神还是魔?《马斯克传》双语阅读:少年马斯克有多争强好胜?《埃隆·马斯克传》节选:为人工智能的未来而奋斗深度 I 马斯克传记四个要点:一个躁动不安的天才再读《呼兰河传》顿悟:最高级的活法,是把痛苦熬成解药收割人类 III 之第十七章 黑洞记忆(10)看完马斯克传,你能学会啥?《马斯克传》总结:想学马一龙,你有病啊?独家首发|《埃隆·马斯克传》简体中文版全网最速开箱揭秘《马斯克传》火爆全网,但中文版有一处翻译问题....《马斯克传》与中国文化的激烈碰撞马斯克传双语阅读: 对马斯克影响极大的一套科幻小说——《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独家首发《马斯克传》片段:如何穿越至暗时刻《马斯克传》超前解密:肝游戏上瘾,闲钱多到买推特深度 |《马斯克传》首次披露,原来科技狂魔也曾是"反应迟钝"的问题小孩马斯克传记首次曝光,从一手烂牌到全球首富,13岁就这么强了!独家丨我们翻译了《埃隆·马斯克传》马斯克传记出版,揭露科技企业家喜怒无常的背后故事《埃隆·马斯克传》:解密乔布斯vs马斯克,天才的成长轨迹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去读读《呼兰河传》《马斯克传》:是世界首富,也是问题小孩《马斯克传》提前读:成为埃隆的那些瞬间聊一聊《马斯克传》中文版的一处翻译问题《埃隆·马斯克传》节选:万亿级的推文有助于大模型的训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