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练习说这4个字,你会疯狂爱上自己
最近,邓紫棋在某节目中说的一句话,上了热搜。
节目组给歌手欧阳靖出了一道题,问他:
如果这是最后一次和好友邓紫棋见面,你会对她说什么?
一直以来对自己要求完美的邓紫棋,听完欧阳靖的鼓励,坦言:
“人有时候要承认自己不够,也是一种勇气。”
听完他们的对话,我深有感触。
生活中有很多人,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怕犯错,怕自己不完美,终日内耗焦虑。
“明天要开会发言,要是我不小心说错话了怎么办?好紧张!”
“不行,我今天必须把旅行计划做得完美无暇,才能睡觉。”
“万一我出错了,我就是一个失败的人了。”
不允许自己犯错的人,会觉得“无论什么事都必须获得100分的结果,否则就是失败”。
而事实上,对待所有的事都追求满分,并不现实。
犯错≠失败。
一旦“绝不能犯错”的思想过于强烈,就容易堆积压力,造成情绪崩溃。
生活中所有的拧巴、疲惫、敏感、不自信,大部分都是因为:
我们不允许自己犯错。
而当你试着练习“允许自己犯错”这种心态后,也许你会发现:
“原来,人生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糟糕。”
那我们具体可以怎么实现呢?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如何允许自己犯错。
不允许自己犯错,短期内看似乎是很积极的一种心态;
而长期来看,其实会不断吸食你的精神能量,让你不断自我怀疑,极度缺乏安全感。
就像有网友分享的:
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得“怕错症”,每天都过得很紧绷。
一篇稿件,虽然已经仔细琢磨、反复推敲了,还是迟迟不敢交,因为怕哪句话不够完美,看的人不喜欢怎么办;
接了一项任务,开会时认真听一遍,回去后本子记一遍、再审核N遍,但在汇报时,还是会紧张到发抖,怕漏掉一个万万没想到的关键点......
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怕自己做得不够好,稍微有点瑕疵就觉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错,反复纠结。
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做什么事都会很成功。
甚至很多时候,还会为了避免犯错、避免失败,错过更多宝贵的机会。
这就是“完美主义”的显现,过于“害怕犯错”“恐惧缺憾”,也是一种“病”。
喜剧演员马丽,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因为对自己要求太狠,逼到自己患上重度抑郁。
别看她在舞台上精神饱满,似乎有用不完的力量,然而在私下,她却十分焦虑与害怕;
以至于无论是自己拍过的电影还是其他作品,都不敢看,生怕看见自己哪里演得不够好。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高兰·沙哈博士说过:
“这是一种‘流行病’,我们所处的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就是不断做出成绩。”
这些完美主义者们,即使事情最终圆满地完成,也还是不会快乐,TA们更在乎的是:
“那又怎么样呢?”“接下来的事情能成功吗?”
TA们总是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久而久之,便会积郁成疾。
在造成抑郁的原因中,有一种不为人知的潜在心理机制,就是“追求完美”。
因为追求完美,容易引发抑郁症,而进入抑郁状态后,往往会进一步追求完美;
如此一来,便进入了恶性循环。
人生是用来尽情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
爱自己的前提,是允许自己犯错。
现实中,遇到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反思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成长。
但反思,绝不是自我否定。
那些真正困住自己的,也根本不是困难本身,而是自己一遍遍的负面暗示和自我否定。
《完美主义扼杀效率》一书中指出:
完美主义,并非一种性格,而是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很多完美主义者都容易内耗和抑郁,TA们力求事事完美,不允许自己犯一丁点的错。
然而,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生活本就是一场不完美的旅行。
唯有心态改变了,习惯才会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了,性格才会跟着改变;
一旦你的性格改变了,人生的走向就可能完全不同。
心理学中有一个“犯错误效应(pratfall effect)”,指的是:
身带小错误或不足的人,往往会更富有吸引力。
完美无缺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反而不太受人欢迎,因为太过完美无瑕,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有时候还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挫败。
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大部分人往往不喜欢靠近太完美的人。
人际关系中,最讨人喜欢的,反而可能是聪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看似优秀的人,在不经意中犯点小错误,会让人觉得:
原来聪明的人,也会和别人一样会犯错呀。
如此一来,反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没有完美的人,只有不断在试错中成长的人。
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塞利格曼博士说:
“有时候遇到难解决的问题,一定不能傻乎乎地一条路死磕到底;
而是要首先接受“不可能”这个现实,然后,迂回变通地想其他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你想像雄鹰一样展翅高空,但是人的基因显然不支持你学会这种技能,就算你花一辈子来练习,也不可能完成这个目标。
但是,如果你能早点接受这个现实,你就可能另辟蹊径,发明出飞机这样的飞行器,让自己用其他的办法实现飞的梦想。
所以,与其不停纠结而阻碍自己,不如换个角度看自己。
在一次次的错误总结中,我们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和生活方式。
歌德曾说:生活里重要的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结果。
每天学习、工作中,不允许自己放松、更不允许自己犯错,是我们在进行一场漫长的“自我PUA”……
因此,只有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才有机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即使一时选错了职业,看错了人,也没有关系;
不要苛责自己,更不要拿刀子反过来戳自己。
在裂缝中拼命生长,一样会开出新的花。
为此,我想和你分享3个方法,希望你学会为自己松绑,走向更好的人生:
a.扔掉心中错误的放大镜,提升“容错力”。
看到有位网友,因投资上的决策失误,造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
因此她一直在懊恼悔恨,觉得自己犯了个特别愚蠢的错误,耿耿于怀好几年:
她一直想,如果当初决策没做错,现在自己的生活不知好多少倍。
其实,这属于一种客观性错误,我们无法完全靠人为去避免;
最有效的方法不是一直放大这件事情的结果,而是总结经验,更好地突破壁垒。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容错力”。
指的是一个人对非原则性错误的包容能力。
容错力高的人,比起犯错后的崩溃、焦虑,TA们情绪更稳定,行动力更强,会得到更好的经验。
一般来说,容错力越高的人,内心越松弛,相对更容易幸福。
适当练习自己的容错力,允许他人犯错,更允许自己犯错,也会让关系更加美好。
扔掉心中错误的放大镜,不要扩大自己的错误,不必事事追求完美无瑕。
b.改变不合理信念,建立自信。
一位朋友曾分享过这样的经历:
她父母学历很高,所以她一直觉得自己也应该如此。
但偏偏,她对学习不感兴趣,更喜欢跳舞。
因为常常“不务正业”,她花了7年时间才读完大学。
这期间,她觉得自己很失败,而陷入抑郁。
一方面觉得自己应该好好读书才对得起父母,才是“有用之人”。
一方面,她又很想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发光发热。
后来,她的心理咨询师对她说:“你要试着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包括绝对化思维、过分概括、以偏概全、全盘否定等。
比如:
不要去迎合社会或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不要因为达不到别人的目标而自我否定;
不要只将目标集中在消极的一面,而是积极挖掘自己其他方面的优点和成果;
不要对自己树立过高的目标,这会让你不断被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击垮;
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那样完美,也没关系,如果达到了,就尽情为自己鼓掌。
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接纳真实的自己,将原有的自卑转化为自驱力;
然后用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自我成长,一步一步建立自信。
即使技不如人又如何,即使自己速度很慢又如何,只要不断给自己建立自信,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c.培养成长型思维
《思维模式:新成功心理学》中,作者指出:
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与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是人类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类型。
固定型思维是,只相信我们固有的才智与能力;
有这种思维的人,比较倾向于回避挑战与失败。
而成长型思维则是:相信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会有成长的无限潜力。
有这种思维的人,能够沉着应对挑战,不怕犯错,也不怕难堪,而是专注于成长的过程。
固定型思维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则更关心自己能否自我提升。
敢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允许一切发生,见招拆招,才能成为你自己。
武志红老师说过: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试错场。
不犯错,怎么会找到正确答案;不犯错,会错过更好的自己。
接受自己身上那些灰暗的部分,原谅自己的迟钝和平庸。
允许自己出错,允许自己偶尔断电,带着缺憾拼命绽放,这才是成年人蜕变的最好方式。
祝你今天也能接受真实的自己,真正地爱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青允、一颗多肉
编辑:笛子、Jessica
图源:pexels
点击下方海报,立即体验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