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户外的姿势,暴露了年轻人的秘密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又宅又野”。
工作日身心俱疲到家即开摆,一到周末就满血复活在绿茵场上蹿下跳接飞盘;
平时能网购绝不逛街、能外卖绝不出门,小长假里竟然愿意拖家带口在郊区“搬家式露营”;
天天喊着生命在于静止、能不动就不动,却对越野自行车配置和城市骑行道路门儿清。
造成这种矛盾局面最关键的细节,大家分析出来了吗——这届年轻人,正狂热地爱着户外。
2022年是户外运动爆发的一年,大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趋势:《2022年有意思户外生活方式报告》显示,六成受访人群每月至少参与户外活动一次,其中徒步、骑行、露营最受年轻人喜欢。
数据来源:《2022有意思户外生活方式报告》
年轻人对户外活动的爱,不仅体现在身体力行地参与户外活动,还外溢到综艺市场,催生了不少高分的户外慢综艺。
从《向往的生活》到《你好生活》、从《花儿与少年》再到《快乐再出发》,户外综艺这几年呈现出“井喷式上线”的大场面,观众隔着屏幕和嘉宾一起山间烹饪、海边露营、跟船捕鱼……疲惫的心灵仿佛也得到了舒展。
那么问题来了,人们在热爱着户外的时候,到底在热爱什么?
01.到户外去,接受广阔天地的挑战
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到户外去,疲倦的都市人又重新找回了“自然人”的快乐。
就算日常被工作重压,被复杂人际关系内耗,但只要踩一脚户外松软的泥土地,闻一闻乡野的风,即可收获片刻宁静。
但还有些户外爱好者不满足于此。他们热衷于有挑战的户外,因为它带来的快乐是持续的、深层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类受内在需求而驱动,而最高层级的需求是“自我实现”。人们在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时刻,胸腔会顿然生发出一种“海洋感觉”:
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指出,“海洋感觉”是人们体验到的自我与万物合而为一的感觉,是一种广大而富足的情绪,和无限而永恒的高峰体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就是这种成就感
而户外,尤其是有挑战的户外,就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场域。面对大自然的不可控和不确定,户外爱好者在不断的受阻——挑战——征服的循环中,源源不断地获得迎难而上的正反馈。
如果你问他们,“挑战自己的极限”就那么令人着迷吗?
他们会告诉你:
当雪山山巅的风像刀尖一样刮过你裸露的皮肤时,你就会明白这样一份被6000米高山验证过的勇气,真的可以抵抗日常生活里的大部分困境。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到雪山去、到沙漠去、到深林去……当你站在银河铺展的无垠星空下,你更能知道“越艰难越愉悦、越艰难越硬核”是怎样一种切肤的感受。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你不得已困于原地,不如听听他们在路上的“硬壳”故事,让心灵先去冒险。
02.硬壳青年的硬壳人生
“攀登是件上瘾的事,超越永远不会停止”
——攀登运动员童章浩
90后攀登运动员童章浩,曾在全世界仅41人登顶的雪山山巅,看到过最难忘的日出。
他出生在高山遍布的西北地区,对高山的敬仰从童年起就根植内心。20岁,他有了第一次登雪山的经历,自此“攀登”就是刻进骨子的欲望。
在登顶了几座雪山后,2021年10月,他向四姑娘山的幺妹峰下了“战书”。
这是一座登山者眼中堪比珠峰的史诗级难度山峰,雪质松软,常有落石,山体陡峭,在他之前,只有41人登顶。
为此,童章浩准备了整整3年。但还没等他开始攀登,仅仅是前期踩线时,就收到了幺妹峰的“欢迎礼”——簌簌掉落的岩石。
这并没有打落他登顶的信念。两个月后他正式向幺妹峰进发,在克服了雪质松软着力点湿滑、悬崖峭壁很多路段需要攀岩、雪山低温雪洞过夜等等诸多困难之后,他和队友终于从南壁成功登顶,迎来了险峻雪山的壮阔日出。
幺妹峰是童章浩的里程碑,但不是他的终点线。迄今为止,这个90后年轻人已经征服了很多雪山,完成5280米无名峰新线路登顶、完成中山峰6886米南壁新线路登顶、完成幺妹峰南壁中央直上线路攀登、与队友共同开辟阿尼玛卿西南山脊新线路……“攀登6000米以上的未登峰是下一个目标”,他说。
“攀登是件上瘾的事”但“向上的路从不好走”,在进与退、生与死之间,那种和绝境硬刚到底的勇气,就是这个年轻人的“硬壳精神”。
“冲进风暴中心,才是真正的追风少年”
——00后风暴摄影师苏镝坷
2014年,一组台风“海燕”的获奖摄影作品深深地触动了一位00后少年的心,从此他的人生就与风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镝坷,目前在中国传媒大学读大三,或许他的另一个身份更为大家熟知——风暴摄影师、气象科普博主@风羽酱—sdk。
今年7月,第3号台风“暹芭”在广州茂名登陆,正在享受暑假的苏镝坷和伙伴看到气象预警后,就迅速收好行李,带上气象传感器和摄影机等器材,驾车前后5次进入台风中心,获得了气压、风速、湿度等一手数据,并拍摄到台风眼内的高清影像素材。
像这样义无反顾地奔赴风暴中心,三年时间,苏镝坷和他的小伙伴们,至少有过100次经历。他们追过6个12级及以上级别的台风,他们最远一次追风距离达3000公里,三年来追风总行程近40000公里。
对风暴的执着是有回报的,苏镝坷拍摄的作品、获得的第一手天气数据,多次被气象台拿去做补充资料,他们制作的科普视频也在B站获得了24万多的粉丝。
如果你问,冲进风暴的时候他怕吗?
诚然,未知的恐惧常常伴随着苏镝坷,但屡屡被极端气象所震撼,让他兴奋;“通过专业和记录,为大家带来更深刻的极端气象知识”的责任感,更让他无所畏惧。
真相总是藏在风暴中心,源自热爱的内驱力和探求真知的使命感,让苏镝坷敢于与风暴对抗。大风越狠、心越勇敢,是这位00后大学生的硬壳精神。
“越害怕,越想往上攀”
——90后攀岩教练翁欢
攀岩技术可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二战期间在苏联的军队中,作为军事训练项目得到发展;20世纪中叶,攀岩才真正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而直到2020年,攀岩项目被国际奥组委纳入2024年巴黎奥运会,这项小众运动才得以在大型国际赛事中占据一席之地。
按照场地分类,攀岩运动分为自然岩壁攀登和人工岩壁攀登,其中自然岩壁攀登是户外路线、多为山体峭壁,因此最具有挑战性。正因历史短、难度大,自然岩壁攀登运动发展至今,专业从业者数量其实并不多,女性更是少见。
所以当有着文静外表的翁欢这么介绍自己:“一个见树就爬的野孩子”,你很难把她与攀岩运动专业教练的角色联系起来。
但这位90后攀岩女教练,确确实实征服过国内外众多高难度的野外岩壁,并成为RCI认证英国攀岩教练。除了攀岩,这位酷女孩在很多户外运动上很有造诣:CASI认证加拿大单板指导员、 WFR认证国际野外响应人……
一次次峭壁,她总会面临这样的抉择:“带仰角的线路,冲坠会有危险,上还是不上?”
“说不怕是假的,可越害怕,越想往上攀”,在求生本能和攀登的欲望之间,强者是不言后退的,翁欢总是选择继续向上攀。
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磨砺坚韧的勇气,向更高处的风景进发,这是翁欢的“硬壳精神”。
“受过伤会怕,但不会放弃”
——中国越野摩托车手许健豪
出身“摩托车世家”的许健豪,是典型的“少年成名”型选手。
6岁被爷爷抱上摩托车,8岁就以“最小车手”身份参加了全国摩托车比赛;12岁加入云南摩托车队 ,正式成为职业赛车手;14岁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全国冠军;17岁代表中国越野摩托车国家队,赴法国参加世界越野摩托车锦标赛“国家杯”;18岁加冕全锦赛最高级别125CC车型组总冠军,并连续多年蝉联;19岁与韩寒一起获得代表中国赛车运动最高荣誉的“金香槟奖”……
可以说,许健豪的摩托生涯,始终贯穿着“年少有为”这一关键词。但伴随“冠军”而来的不只是光荣,还有各种伤痛。
竞赛生涯已有20年,大伤小伤从没断过,他自嘲是“泥巴里摔出来的冠军”,靠硬着骨头挺着。
但那次新疆拉力赛上的受伤经历,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驰骋赛道的摩托车车速能达到每小时109公里,一个精神不集中就会连人带车飞出赛道,彼时拉力赛经验还不足的许健豪,就得到过这个教训。他驾驶摩托车,一个不小心摩托车偏离车道,人也重重摔到地上,在他昏迷快半小时之后才被后面的选手发现。每每回忆起那次事故,许健豪还是心有余悸,“意识清醒时,我已经在空中飞着了”。
对于摩托车手来说,在训练场和竞技场上受伤是常有的。“说不怕是假的,受过伤就会怕”,但许健豪从未想过放弃。战胜自己的恐惧,永远驰骋在赛场,就是他的“硬壳精神”。
“没有等待的毅力,就拍不到最精彩的瞬间”
——极境野生动物摄影师顾莹
凌晨五点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在呼啸的寒风中,野生动物摄影师顾莹在静静等待着一只藏羚羊入镜。
在可可西里拍摄藏羚羊,是个极需要毅力的活儿,因为它们总是出没不定,又容易受惊。尤其在拍摄藏羚羊产仔时,更是需要十二万分的耐心,才有机会成功。
顾莹在藏羚羊出没的地方搭起了一个非常隐蔽的摄影帐篷,每天天不亮就钻进帐篷里,赶在藏羚羊从山谷里出来吃草前隐蔽好,然后一整天都不出来。“想要拍好藏羚羊,首先要变成一只羊。”这是她总结的野生动物摄影“秘诀”。
除了拍摄无人区的藏羚羊,顾莹还做过很多很酷的事情:六年滑翔伞,获得过全国滑翔伞女子冠军。在一次意外受伤后,她才不得不告别挚爱的滑翔伞。并在偶然机遇下,她迷上了极境野生动物摄影。
对顾莹来说,迷上,就意味着要爱到极致。曾经,她用差点命丧熊口的代价,拍到了野生西藏棕熊的头部特写。截至目前,她的足迹已经遍布七大洲,拿到过许多重量级的国际摄影大奖,作品被收录进世界权威鸟类全书《世界鸟类手册》。
从顾莹的人生经历来看,她确实是现实世界里的“反叛者”,从没有一丁点按部就班工作生活的意思。不受社会价值系统的规训,不论是迎着寒风翱翔天际、还是耐着性子蛰伏荒野,她行动的底层逻辑就是一腔热爱和坚韧毅力。“喜欢就一定会坚持下去”、“每做一件事都尽力做得出色”,这就是顾莹的“硬壳精神”。
03.拥有“硬壳”,向更高处攀登
在童章浩、苏镝坷、翁欣、许健豪、顾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 “硬壳本质”:
他们身处极境也敢攀登、他们对待挫败不言放弃、他们面对极限愿继续挑战……
他们在雪山、在风暴眼、在岩壁、在荒漠、在草原……向世界发声:“户外”不是逃避现实的乌托邦,而是勇者的集结令。
“到户外去”的本质就是一种“硬壳精神”,是勇气、毅力和超越,是一直向上,是挑战不可能。
户外的硬壳精神与专业户外品牌凯乐石的口号——“只为攀登”不谋而合,都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热忱,也是热爱激发出的潜能。
凯乐石,作为全球高海拔登山领导品牌,正在和中国硬壳青年们一起,鼓舞更多户外爱好者向更高的目标攀登,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勇敢探索未知的世界。
想要成为凯乐石的“硬壳”伙伴吗?
点击进入【KAILAS凯乐石】公众号
发送消息:中国硬壳青年
获取活动参与链接
上传自己或你身边的#中国硬壳青年 的故事,
就有机会获得凯乐石MONT中国硬壳冲锋衣。
名创优品,还能撕掉伪日系标签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