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之前先简单做个直播预告,周天晚上七点,尝试一下新的直播形式,聊天式读书。遇到了一位新朋友,零基础开始学经济学,我和他一起直播聊读书遇到的问题和学习心得体会,敬请期待。
今天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一个中国穆斯林对巴以冲突的看法》,刚又去看了下,阅读量已经10万加了。我之所以转发,是觉得文章作者是一位中国青年穆斯林,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经名,同时也有着自己独特而理性的看法。因为其身份的特殊性,所以观点既引人关注,也很安全。就像是黑人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可以更大胆地挑明黑人的问题一样。文章观点我就不重复了,感兴趣的可以找来一看,这里简单分享一下我跟另外一位老友的对话。他在看了我朋友圈的转发之后,给我发来一段话,大意是:一个穆斯林怎么可能做到理性啊?!理性就意味着判教,“帮教不帮理”就是他们的下意识行动。教义从父母那里传承下来,他们是不可能忤逆自己虔诚信教父母的,从小到大受伊斯兰教熏陶,那是根植在他们基因里的骄傲和崇拜,所以温和、理性穆斯林根本不存在,“白左”幼稚单纯的想法,一旦有事“帮教不帮理”是他们“崇高”的选择。
应该说,这是很多人对穆斯林的印象,而且这种印象很难改变,就像很多欧美人此前对中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留着辫子的大清时期一样。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如果不是我们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地高速发展,这种刻板印象恐怕今天依然还是很难改变。回到那篇文章和这位老友的对话,我理解他的这种判断,而且如果我身边也有穆斯林朋友,我可能也会谨慎地保持接触。但是比如去一个清真拉面馆吃碗拉面,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并没有什么太多顾虑,好吃就行。所以,这关键还是一个具体的个体问题,无法用一个宗教标签来统一衡量。我大概聊了下我的看法,有两种可能,一个是那个作者真的理性,他有他看待世界的方法,而没有完全受到宗教教义的影响。就好像我们从小都在 Marxism 的氛围中长大,现在很多人都还是受其影响,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还被其束缚。从文章本身的内容看,那个作者是尽量在表现出理性的思考来。而且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更重要,我们实际上无法通过一篇文章来判断他这个人具体是不是真的理性。也很有可能他是装作理性,内心充满了不服和杀戮的想法,这都有可能。但是从他公号名称看,「我在鹅厂写代码」,作者应该是大厂的一枚程序员。如果是这样,还是说明,市场经济和生活更重要,鹅厂能接纳他,给他开工资,即便他内心很激进,面对生活面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他也不能表现出他的激进来。否则,他不仅失去体面的生活,还将失去原本差不多同样收入层次的朋友。至少在当下、在鹅厂的大环境下,你的言行也要维持面子上的理性,要能过得去,大家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反,他如果表现的很不理性,估计大鹅厂也不会留他。用经济学的术语来看,那就是他不理性的言行,会承受非常大的机会成本的损失。正是这个损失,让他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表现出了应有的理性。但是事情肯定有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天,战乱爆发,市场经济崩溃,深圳大乱,鹅厂解散。礼崩乐坏,社会不再稳固,而是一片混乱。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更容易走极端。因为可失去的东西少了,机会成本的损失少了,极端不极端的无所谓了。而这正是哈马斯很极端,但在巴勒斯坦依然有很多拥趸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加沙地带,被以色列重重包围打压之下,没有市场也没有希望,人们理性没有什么收益可言,极端更谈不上失去什么,所以还不如加入极端组织,拼死一搏。年轻的巴勒斯坦人,如果能进到哈马斯领导层,同样也是阶层跃升,不愁吃喝。这对很多没有工作、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所以,简单来说,还是越市场化的地方,受宗教影响越小,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大概率不会为了教义发生冲突。而越是市场化不够的地方,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宗教对世俗生活的影响就越大,比如巴勒斯坦,再比如尼泊尔等穷国。可说,没有市场就没有什么理性可言,市场是对宗教最好的解药。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战略选择也很重要,去市场化程度高的地方,更容易找到善良、理性,不那么极端的人。最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老贾,老贾和我年纪相仿,也是理工男,还都喜欢踢球。机缘巧合认识之后,发现他也喜欢读书,而且读的很仔细,喜欢在书上写写画画,还喜欢跟家里领导汇报一下学习心得。虽然他家领导不大热心和他交流,但他依然乐此不彼。于是我送了一本我的《经济学入门50讲》给他,看看他感不感兴趣,能不能看进去。后来发现,老贾不仅能看进去,还能提出比较有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这让我很开心、很激动。要知道,知己难求,很多时候免费送出去的书,大都是束之高阁,不会看的。老贾不一样,老贾看的仔细,而且悟性不差,聊天也能迅速 get 到我说的要点。所以在我极力劝说和鼓动之下,把他请到了我的直播间,和我一起以聊天的形式读书,回答他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我告诉他,你是经济学小白没关系,但是你要知道,你读书遇到的问题,一定也是别人遇到的问题。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我来解答,同时也是在解答别人的疑惑,这样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创造有价值的内容,就会对其他读者有帮助。试试就试试,周天晚上七点跟他第一场直播,就聊我的《经济学入门50讲》,我会解答他的问题,也会是很多人的问题。后面不会拘泥于这一本书,我的期待是来一个「四年之约」,就当是重新读一个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欢迎大家捧场,让我们一起见证老贾的成长,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共同阅读和成长的过程。题图:Nikolo Balkanski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并不区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这个问题上,凯恩斯学派的处理方式明显是分裂的,即使是芝加哥学派,把这个问题区分为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同样是出现了一些逻辑矛盾。所以有必要对奥地利学派,尤其是米塞斯对于货币的认识系统学习梳理一下。这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我的一块不足。所以这次重新解读一遍米塞斯的《货币与信用理论》,是一个再次重新回炉的过程,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精读,一起精进。1、按照精读讲义能够出版的要求打磨稿件,初步计划是50讲,每讲4000字左右。2、视频:初步计划每一讲解决三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做成一个短视频3、音频:此前马骏老师解读过《货币与信用理论》这本书,音频以赠送的形式送给购买本书讲解的读者。5、直播:收集问题,集中答疑直播,初步计划一周一次有一定经济学基础,对货币及其相关理论和问题感兴趣,有志于做深入学习和探讨的人。* 董子云老师带你精读许尔斯曼的《货币生产的伦理》* 李兴宏老师带你精读赫伯纳《纯时间偏好利息理论》(以上三门课程均与货币有关,音频+讲义形式,在新的课程内打包赠送,购买即可学习)2、学员优惠:凡是购买过一课经济学课程的同学,均可获得10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