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功能失调,往往有这5大信号
没有哪个家庭是完美无缺的。同样,也没有哪个家庭或社会系统能避免功能上的不足。
家庭功能失调是指,家庭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模式和互动方式,这些行为模式可能包括冲突、沟通困难、亲密关系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等。
偶尔的功能不良行为,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家庭功能失调,并给家庭成员造成心理创伤。
但是,各种不良行为模式的重复行为是家庭功能失调的体现,并在这个家庭中形成了一种功能失调的“文化”,再加上家庭成员对此毫无感知或缺乏洞察,从而加剧家庭功能失调的问题。
而这些行为模式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孩子特别容易受到这些影响,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家庭环境非常敏感。
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全、无助、焦虑或抑郁。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功能失调的家庭不仅呈现出一些古怪的行为,且其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应景行事,并对本不健康的行为有所预料和准备,从而能维持家庭的内部稳定。
“他们围绕着整个家庭系统的平衡打转,而不是去满足自身成长的需要”。
看到并认同功能失调家庭的一系列特征估计不难,而颇有挑战的是,能对我们自身的成长历程明察秋毫,看清楚发生在我们家庭中的不健康行为,并不是要责怪谁。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弄明白这些不健康行为是如何造就了今时今日的自己。
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和个人生活中,我注意到有这5种功能失调家庭:
“不怨我们,都怪他们”型
这种家庭“完美无瑕”。因为家庭成员把所有的问题都投射给了其他家庭,都是那些外人不好,自己家里的人都没错。
这个“完美之家”觉得彼此团结一心、毫无问题,然而,这家人就是看起来个个遗世独立,对自家以外的人尤其如此。
小齐就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他从小就相信:自己有个完美的家。没有什么事能让他怀疑这一点。
比如,小齐在学校惹上麻烦,那么错都在别人。从老师或学校,再到朋友的父母,都会成为这个家庭遇到问题时的怪罪对象。
“别人会怎么想”型
这种家庭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完全主宰着他们怎么为人处事和表现自己。
即使正处于压力或悲伤中,他们仍要妆容完美、衣着精致,自始至终给人留下“我们都很好”的印象。如果把自己的难处说出去,他们会感到极度挫败,整个家庭会走向崩溃的边缘。
小伊所成长的家庭总让外人感到“好得很”。而往家里看,她的爸爸严重酗酒,全家靠她妈妈的信托基金撑日子。
“替罪羊”型
这种家庭把所遭遇的挣扎和问题,统统归咎给同一个人。自始至终,这个人在承担一切罪责。
那些找“替罪羊”的家庭成员来做心理咨询时,会这么说:“要是他不在学校惹事,我们也就变好了”,或者,“这一切都因他而起”。
小李一直是家里的“替罪羊”。
她从小就有些行为问题,并经常在学校惹到麻烦。就这么跌跌撞撞,小李进入了青春期。
到这时,她要么逃学,要么偶尔吸毒。
“我们家的压力都是她造成的”,谈及女儿在家庭困境中所处的角色,她的妈妈这样说道。
哪怕她现在已成年,也仍旧要为家里的各种麻烦“顶罪”。而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疗愈之路,她不得不决定和这个家分道扬镳。
“摩天轮”型
小罗也有些平静日子,可是比这漫长的混乱向来等在后面。
“她又吸起毒来的一些时候,我们反而没那么慌,因为那时,我们知道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而在她清醒时,我们得一直提心吊胆,随时准备着应对不测。
“得过且过”型
这样的家庭通常只是在熬日子。
其中有许多家庭深陷于代际贫困、暴力社区等这类泥潭中。
“‘家庭功能失调’对于我们可太‘奢侈’了”,小丁自嘲道。
“我们不过是熬一天算一天”。
他生长在一个问题重重的邻里圈,这里布满了帮派暴力和贫困。
在他所熟识的人中,扎堆在帮派里的要远多于学业有成的。
“我有几个月是和妈妈住一起,又有时候,我——这个孤魂野鬼——自个儿游荡,有个能躺下的地方就行。我频频转学,到最后干脆退学。”
看了上面所列举的特征,请抽出点时间找找哪些情况是你也有的。当然,不是所有的功能失调家庭都会和上面那5种类型吻合得一丝不差。
而且,不是所有的这些家庭会呈现出完全相同的特征。有些多多少少是混合型,另一些可能只符合其中的一种类型,但表现得很极端。
你可能对某些特征感到陌生或难以置信,而对另一些是先前没意识到。不过,你现在可能认出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重复行为,是你过去和周围的人或家里人互动时并没感觉出来的。
如果回到某些儿时记忆令你感到痛苦或受挫,如果你被复杂的情绪包围,那么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向擅长家庭系统动力和童年创伤方面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他们可以帮助你恢复个人功能的协调和健康的行为模式。
就像其他社会系统一样,家庭也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沟通、合作和适应来解决。
家庭成员可能有不同的需求、期望和角色,导致功能失调的情况出现。然而,正是通过处理这些不协调的地方,家庭可以不断成长和发展。
作者 | 凯蒂·吉利斯(Kaytee Gillis),临床社工,认证临床督导,心理治疗师。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ChiaChia(217)
作者:咖啡侍应生
来源:一杯咖啡
编辑:柯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