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李镇西:少女的长发妨碍教育什么了?――谈对学生进行自由意识的培养

李镇西:少女的长发妨碍教育什么了?――谈对学生进行自由意识的培养

公众号新闻

 

1

 尽管有自由主义思想家认为, 民主并不总是有利于自由,有时甚至会妨碍自由――民主所倚仗的“多数”一旦拥有绝对的权力,轻则滋生弊端,重则导致恐怖,最终泯灭了自由;但是,应该承认,在常态下,民主是自由的保障:“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民主?因为民主意味着让人民大众享有自由。哪里不存在强有力的民主制度,哪里就不存在强有力的自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转引自《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183页)

常识告诉我们,在人类发展史上,民主虽然不是最理想的制度,但它是目前最不坏的制度;同时,自由并非仅仅是民主的保护对象,而且也是民主的条件。如果没有自由――具体说,如果没有人的思想自由,就绝对不会有民主的诞生。换句话说,民主必须以自由为条件。当然,从终极目标来说,自由还不仅仅是民主的条件――它既是民主的手段,同时又是民主的目的。

我这里所说的“自由意识”,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依法享有的各种自由权利有着清醒的认识,不但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而且勇于依法捍卫自己的自由权利。人们常说的“人的解放”,首先是思想的解放,即获得自由的思想。在法律所确定的公民的一切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居住自由等等)中,最根本的是思想自由。“存在着一个所谓人身自由的领域,这个领域很难说清楚,但它是人类最深沉的感觉和激情的最猛烈的斗争场所。其基础是思想――一个人自己头脑里形成的想法不受他人审讯――必须由人自己来统治的内在堡垒。”(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第11页)我们可以说,自由思想是一切自由之源。拥有自由思想的现代公民,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一。

因为民主政治的内容就其实质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法治”,一是政治的普遍参与。既然是“法治”,那么公民的思想自由自然应该受到宪法的保护。政治的普遍参与,离开了公民对政治及社会问题的普遍关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种对政治与社会问题普遍关心的前提便是“思想自由”。如果说“法治”的要求是指向政府,那么“政治的普遍参与”的要求便是指向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公民真正拥有思想自由并努力维护自己自由思想的权利,便是为推进国家的政治民主建设贡献着一份力量。

对此,民主教育义不容辞。

 2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老师一听到“自由”二字变很紧张,觉得“在中国还是少谈‘自由’为好”,甚至觉得这是“敏感词”,还有的老师一说到“自由”,便本能地“反驳”道:“哪有绝对自由?自由也要讲纪律嘛!”

这都是对“自由”的误解,我因此不得不辨析几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由”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便把“自由”二字写在了共产主义的旗帜上。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当然,马克思主义所希望达到的自由,首先是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从根本上铲除一切形式的奴役和统治以及它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主张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才能得到解放;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才能达到社会自由。

大家熟知的陈毅元帅的诗篇《梅岭三章》中,有这样的句子:“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大家看,这里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昭示了他们“投身革命”的初衷和不惜“取义成仁”的目的——“人间遍种自由花”。

这里所说的“自由”,当然不是为所欲为。马克思说:“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8页)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说过:“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54页)因此,民主精神所蕴含的自由,是理性的自由。

应该承认,在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缺乏自由传统的国家,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真正吹进了自由之风。所谓五四精神的核心,其实就是自由,自由是现代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无论“民主”还是“科学”都离不开自由。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与民主,是为了民族国家的复兴与腾飞,而没有自由作为基础和前提,就没有科学和民主,科学和民主都不过是现代人类自由意志的工具而已。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自由,是民主的起点,也是民主的终点;民主,是自由的体现,也是自由的工具。


3

 

好,我们再回到教育的话题。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给人以自由,一种脱离蒙昧而能够自己理性地主宰自己进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一种认识、适应和改造环境(自然和社会)的自由。这里的所谓“自由”,当然不是为所欲为,它的底线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是法律。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只有教师的自由而没有学生的自由,而教师的自由往往建立在对学生自由权利的侵犯上。

这种侵犯往往是教育者和学生都浑然不觉的。2002年2月,我曾在《华西都市报》上发表过一篇《女儿长发祭》的教育随笔,文章不长,全文如下――

我的女儿有一头秀美乌亮的长发。

一出生,她的头发就让人羡慕。当年我们推着坐在童车里的女儿走在大街上,总有过路的人赞叹她的头发,甚至还有怀孕的妇女勇敢地问我妻子:“这孩子的头发真好!你怀孩子的时候吃过什么?”我妻子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我便帮她解答:“她吃过猪鬃!”

十四年来,她一直没有剪过短发,因为她的鹅蛋形脸根本就不适宜于短发。于是,辫子(双辫子或独辫子)就陪她度过了幼儿园和小学。进入初中,学校要求剪发,但因为她学舞蹈,而“剪发规定”对舞者网开一面,所以她的秀发幸免于难。
    但是,再过半年,她即将读高中,我日渐恐慌。不是为她的升学考试,而是为她的长发──这次她的秀发绝对在劫难逃。
    我不敢想象没有了长发的女儿,还会是我的女儿;但她的秀发又不得不被剪掉!
    于是昨天,我特意让女儿梳了两条长长的辫子,带着她去照相馆照了一张艺术照,年轻的女摄影师也禁不住被她的长发所打动,要我女儿把辫子挂在胸前。照片取来一看,光彩照人。今天,我又让女儿梳了一条独辫子,又去照相馆照了一张“李铁梅”。

看着眼前女儿的长发,想到不久它将被剪,我不禁心如刀绞…… 

我至今不懂:长发与思想品德有什么关系?或者说,长发与校风有什么关系?
    中学生的发型的确不应该太社会化太成人化,应该有中学生的朝气。但女学生的长发有什么不好?如花岁月的少女应该拥有青春的美,而瀑布般的长发自然是青春美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是怕女生因长发而影响学习,那么我们也只能是劝说与引导,而绝不能强迫学生剪掉其长发。更何况,如何引导少女们怎样让自己的秀发成为真正的美的标志,这本身就是最自然的美育!

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于一切都整齐划一。在很多时候,即使教育思想完全一致,教师和学生在表现形式上的任何一点“与众不同”也会遭到扼杀。于是,班会的主题是统一的,墙报的内容是统一的,教室的布置是统一的,教案的写法是统一的,教学的程序是统一的,学生的评语是统一的,歌咏的曲目是统一的,学生的服装是统一的,课桌的套布是统一的……教育失去了个性,也失去了魅力!

就宏观的培养目标而言,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当然应该统一,而且作为教育,我们也应该给学生的人生以正确的导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在一切方面以教育的名义剥夺学生的各方面的自由。

少女的长发妨碍教育什么了?

──谁能回答我?

如果教育连少女留长发的自由都不能容忍, 这样的“教育”还有没有自由,有没有人性?

我为女儿的长发感到悲哀,我为强令学生剪发的规定而悲哀!
        别了,女儿的长发!


4 

据我所知,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强令女生剪发的规定。这项规定的出台,主要是源于一些教育者对学生统一发式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的偏爱,于是,教育者的审美便取代了学生的审美,而这种“取代”通过学校德育处的行政命令和班主任违心的执行,便迫使许多少女不得不含泪剪发!

我的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华西都市报》由此展开大讨论:“强令剪发该不该?”四川省教育厅机关报《教育导报》也转载了我的文章,也在全省范围内展开讨论。最后,讨论的结果是:有关学校取消了女生必须剪长发的规定。

那天回到家里,我兴奋地对女儿说:“你的长发不用剪了,爸爸掀起的‘护发运动’大获全胜!”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其实,在中小学,学生的自由空间是相当狭小的。多年来,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接受得最多的教育是:“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拥有哪些自由,因而也习惯了种种“不自由”。唯唯诺诺的顺民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为了避免误解,我不得不再次重申: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遵守法律和必要的规章制度,与自由一点都不矛盾。我们所提倡的给学生以自由,绝非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但是,学校的任何规章制度都必须是合理的,这个“合理”就是不能与上级的同类法规相矛盾,更不能侵犯学生受法律保护的各种权利。上面所举“女生剪发”的规定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它显然与国家教育委员会1994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条例》相悖――该条例在谈到学生仪表时,是这样规定的:“女生不烫发。” 

5

 再举一个例子。在不少学校,一些班主任出于对学生的关心,不准学生写信,甚至私拆学生信件。我曾收到一封很短的中学生读者来信:“我对老师压制我们的通信非常气愤。我喜欢交笔友,因此,收到的信就比较多。开始,班主任还只是劝我少写信,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后来,他就开始扣压我的信件了。我第一次发现他扣压信件,是在上学期期末时,我去办公室交作业,他当时不在办公室,我偶然发现他半开着的抽屉里竟有我的一封信!顿时,我感到他本来在我心中还算高大的形象一下崩塌了!”

尽管学校里的绝大多数教育者是尊重学生精神世界的,而且,我们也丝毫不怀疑,即使对于干涉学生信件的教师而言,他们大多也的确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但这种“关心”、“爱护”不但违背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这些起码的教育原则,而且这种“爱”剥夺了学生的通信自由,直接侵犯了学生受法律保护的神圣权利。

在没有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然人格萎缩,而且成人后也很难尊重别人的自由。如果说一个人的生活领域可以分成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话,那么教育的实施则主要在公共领域内发生。而所谓“私人领域”,则指公民那些与公共事务无关的活动范围,如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到什么地方旅游、喜欢唱什么样的歌曲等。公民的个性主要在这个私人生活领域中发展,别人无权干涉;虽然人总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但自然的影响与强行的干涉不是一回事,自发的模仿与“必须这样不能那样”的命令也不是一回事。

所谓公民个性,就是指由这种个人自由选择并稳定下来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态度、娱乐休闲方式等组成的综合结构。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也就是指这种私人生活领域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我们现在的教育最大的弊端之一,正是挤压着属于学生个人自由的“私人领域”:除了上面提到的女生留长发和通信自由,另外在诸如课外阅读、听流行歌、安排自习内容、穿什么衣服等等方面,我们的教育现在是不是干涉得太多了?我们能不能让学生也能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给学生以自由的精神天空,其意义还不仅仅是为明天的更加健全的民主社会造就现代公民,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民族是否真正具有创新的生机活力。创造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共识。但并非所有教育者都认识到创造力与思想自由的关系。

 6

 严格说起来,“培养创造力”这个说法是不妥当的,因为儿童天生就具备创造本能与潜力。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创造力渐渐被压抑乃至扼杀,于是,才有了“培养创造力”之说。有鉴于此,我更倾向于用“尊重并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说法。

毫无疑问,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教师创设民主、宽容的教学气氛。我们应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认识活动,所以说,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关系,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然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过去的教育却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的精神自由:无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文化的残余至今还阻碍着我们的教育走向民主与科学。

以语文教育为例。也许这种“奇怪”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有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但在课外却对文学作品情有独钟甚至如痴如醉;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但私下写的日记或随笔却灵气飞扬……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这说明人的心灵一旦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因此,所谓“创造精神的培养”,首先是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被解放的心灵有着无穷的想像力:“大海是无边无际的草原,雪白的浪花就是那数不清的羊群。”“月亮哭了,泪水化作了星星。”“雨,是出走的孩子,它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诉说着天上的故事。”……读者能相信这些诗句是我班成绩并不太好的学生写的吗?其实,我并没有给他们讲诗要如何如何写,只是让他们自由想像,于是,属于他们年龄的诗句便流出了他们的心灵。

 7

 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就是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当我们无视学生的潜在能力,把他们当做“低能儿”进行“培养”的时候,学生的表现也许让我们不甚满意甚至失望;但是,如果我们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提供机会并积极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智能时,学生所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常常令我们惊喜。

陶行知先生曾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视为“民主学校”的条件之一,为此,先生曾大声疾呼:“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工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造成一个民主的学校。”(《陶行知文集》修订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第974页)

惟有具备自由意识的学生,才能成为明天的公民;人人都拥有自由思想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而由拥有自由心灵的公民所组成的民族,将是一个永葆青春而不可战胜的真正伟大的民族!

(节选自本人2003年写的博士论文《民主教育论》,略有个别修改。2004年,出版社以《民主与教育》为书名出版)


文章来源 :镇西茶馆,作者:李镇西,文章中使用图片均来自公众号原文与pexels网站。


风雨廿载,感恩每一份支持与陪伴,感恩每一份付出与收获。下一个二十年,未来更多个二十年,我们仍将勇敢前行,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参与到教育问题的解决中,遇见教育的美好未来。

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你成为研究院的月捐伙伴,用长期的信任与陪伴,支持研究院独立、专业、持续的行动,共同呵护孩子的童年和未来。

扫描图片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加入月捐计划,和我们一起见证美好的发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东北小货车5分钟内,倒车撞击奥迪24次:有理没理都不妨碍冲动的人吃亏康德先验演绎中的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李镇西:这所中小学不做课间操,每一个孩子一盆花。天才预备役的“丘成桐少年班”,能否重新定义“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三轮战罢论英雄你能说清楚什么是“社会教育”吗?我来试试 | 李镇西李镇西:不许孩子校园活蹦乱跳,不能仅仅归咎于家长的“校闹”男子在宿舍对学生进行性侵并动用水刑勿在别人心里修行自己被脱发缠住的年轻人:秃不秃头,并不妨碍爱与被爱伦敦城市大学:一座培养了伦敦市长、赌王嫡孙女的神奇学府!李镇西:​教育,可否暂停“改革”与“创新”,让学校休养生息?进了大学,我反对学生花太多时间学习留学申请如何进行自我评估?心理项目有哪些不一样?Gamma Micro Monster《寻蝉》:少女+昆虫+机械的瑟瑟组合!99元3件,柔软透气,专为少女打造的成长发育内衣!美国做专利法,对学历有什么要求?对学生下手,被官媒点名!十一“赚钱王”,谁在浑水摸鱼?李镇西:中国的课堂需要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藤校敲门砖!美国奥林匹克计算机竞赛选手背后的培养秘诀!「解码新医学」项目二期招生进行中蓝翔教育科技集团注销,“对学校没影响”被控碾轧拖行自行车手一英里致死,逃逸司机被捕就是今天!多伦多学校开学!教育局紧发“酷热”警告:少做这些事!穿裙子的德国爸爸给了中国教育什么启示?【炜炜道来】 说些心里话 谈谈对当下市场的一些想法BC省教育要变天?家长发动罢免:学校强行对学生“洗脑”,她要负主责...男生紧张的时候,为什么总是下意识的“摸裆”?无题「集体潜意识」虽意识不到,但深受其影响|经典荣格心理分析本月开课李镇西:这样的学校我佩服!5146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崩溃 6在金融圈,客户提出“特殊”要求该如何回应?某券商这份无底线的培训PPT,我真不能忍了……《我要带你去远方》&《Andy》红色日记 3.21-31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