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一次,你的食物中会出现数亿个塑料颗粒
图片来源:每天都在纠结吃什么的编辑部同事。
进微波炉:塑料容器+食物;
出微波炉:“战损”容器+食物+数百万不请自来的“辅料”。
撰文 | 不周
审校 | clefable
有时拿到的外卖凉了后,我们会随手用微波炉“叮”几分钟,塑料盒中的美食就会恢复热气蒸腾的诱人模样,高效而便利!殊不知,伴随着美食入口的,是数百万个微小的塑料碎片。
自从在人体内发现微塑料后,科学家已经找到微塑料侵入人体的多条途径:饮用水、海鲜、衣物、化妆品以及空气等等。人类无处可逃,每天都会不可避免地摄入一定量的微塑料。但在某些场景中,我们摄入的微塑料量会超乎想象地猛然提升——从每年摄入数万骤升为每天摄入数百万。
今年6月,一项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研究通过实验测量了塑料容器在不同场景下的微塑料释放量。研究人员发现,相比冷藏或室温储存,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的微塑料释放量惊人地高。同时,他们也揭示了微塑料对于细胞活性的破坏性影响。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并没有用任何陌生的实验器材,而是选用了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用来盛装食物的、标示着“可微波加热”的塑料容器。
奶爸的恐慌
这项研究的起因很特别,它源自一位“老”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
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攻读环境纳米技术博士学位的第三年,卡齐·阿尔巴布·侯赛因 (Kazi Albab Hussain) 晋升为一名新手奶爸。由于一直从事与塑料相关的研究,侯赛因深知微塑料污染的严重性。
图片来源:Unsplash
就在2020年,《自然·食品》(Nature Food)发表的一篇文章曾详细揭示了婴儿摄入巨量微塑料的过程。这项研究发现:在冲泡婴儿配方奶粉时,塑料奶瓶的内壁会因加热和液体的晃动,剥脱数百万个微塑料颗粒。最终,这些碎片混合在奶液中,流入婴儿的体内。但它们对婴儿健康的影响如何?始终未能有定论。
然而,未知才是最恐怖的。看着婴儿专用的奶瓶、奶嘴和塑料包装的食物,侯赛因不禁为自己的孩子感到担忧。他决定自己动手,准确地测量不同条件下各种塑料容器究竟会释放多少微塑料。
微波炉中的塑料
为了测量婴儿可能接触的微塑料数量,侯赛因和同事选择了当地一家商店提供的三个婴儿专用食品容器:两个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合规、贴有“可微波加热”标签的聚丙烯(缩写为PP)塑料罐,和一个可重复使用的聚乙烯(缩写为PE)塑料食品袋。
研究人员分别用去离子水模拟了牛奶等水性食物,并用乙酸模拟了橙子、西红柿等酸性食物。而后,根据FDA的食品接触物测试建议,他们用三个容器模拟了三种日常的使用场景:在室温、冷藏以及较高温的空间里储存食物。此外,他们还将两个聚丙烯塑料罐用微波炉高功率加热了3分钟。
实验结果显示,容器储存温度越高,会导致更多的塑料颗粒进入食物。比如,相比存放在冰箱中,较高温环境下的聚丙烯容器每平方厘米会多释放40万颗微塑料。相比之下,微波加热更是骇人。
当用容器装两种不同的液体放在三种不同的储存条件时,微波加热导致容器脱落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都是最多的。经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微波炉中的聚丙烯容器,每平方厘米释放的微塑料数量多达420万个,而更微小的纳米塑料达到了12亿个。“看到显微镜下的微塑料数量,我真的很害怕,“侯赛因说道。
“可微波加热“
在我们的认知里,婴儿用品的安全等级一定是最高的,因为新生儿远比成年人脆弱,他们更容易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出现健康风险。而无论是婴儿奶瓶还是外卖用的塑料包装盒,它们都清晰地标明:可微波加热。那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研究结果呢?
事实上,评估某种材料是否可用于微波加热食物,首先要看它能否耐受高温:在食物加热的温度下不能熔化,更不能温度稍高一些就释放增塑剂、固化剂等有害物质。而更重要的指标则是:高温条件下有害物质向食物的迁移速度和迁移量需要限制在标准之下。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PP(常见的外卖包装盒材料)、PE(常用于保鲜膜)这些塑料,虽然仍有许多限制(比如PP温度依然不能过高,PE不要接触油性食物等条件),但它们的确是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的。只不过,微塑料并不在这些评价标准中。
对人体的影响
那么微塑料究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影响?它们真的会影响人体健康吗?
有研究发现,对于相对较大的微塑料,人体的肾脏其实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然而,纳米级的塑料颗粒极为棘手,它们的体积足够小,可以穿过细胞膜,抵达那些本不该抵达的地方。纳米塑料甚至会用蛋白质包裹自己,隐匿地潜入免疫系统。而一旦它们突破了人体的防线,纳米塑料携带的化学物质(如双酚 A、邻苯二甲酸盐等)就会干扰人体的激素分泌,从而影响新陈代谢、性发育乃至生育能力。
图片来源:Unsplash
为了测试微塑料进入人体后造成的影响,研究小组将来自人类胚胎的肾细胞浸泡在从婴儿食品容器流出的、含有高浓度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混合液里。两天后,大约75%的肾细胞都死亡了。
侯赛因表示,虽然实验中用到的微塑料浓度高于婴儿真实进食时接触到的浓度,但随着时间推移,微塑料必然会从多方面(如空气、其他食物和皮肤表面等处)进入婴儿体内并累积。因此,研究高浓度的微塑料接触对于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无论如何,这项研究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不管是新生儿父母,还是日常吃外卖的我们,请尽量避免在微波炉中用塑料容器加热食物。
如果你多年来一直用塑料盒加热食物,请不必惊慌。从衣物、食物再到食品包装,甚至是空气中,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无处不在,一直充斥在我们周围,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摆脱它们。但及时做出改变,减少接触永远不会太晚。
为了让大家尽可能远离潜在的微塑料污染,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过去的几篇文章,仅供提醒:
如果想吃泡面、外带咖啡,请阅读这篇文章。
如果想泡茶包,请阅读这篇文章。
如果想给宝宝用塑料奶瓶冲奶,请阅读这篇文章。
如果想吃外卖......请返回开头,重读本文。
……
留给我们偷懒的机会不多了!
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的研究。
参考链接:
1.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est.3c01942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0-00171-y.epdf?sharing_token=tSjkpB0H6T0T2g1uzuT_m9RgN0jAjWel9jnR3ZoTv0PAM3wA15vj2gYZE5o3bHO7SdsOZ_vgF6Lx46EQh2UP-oN6OksBRih3rhybOJ1jIOQWpWeglaBs-pnufDhElz-1TW9lJZuzxWkmasYt9ZD6pVjLWrs0mBEBF1BnOdAN6Tzxdkkv9qyl0ZuEVTDF8acCF_rNt7HtAR6yB3lqvS2RBw9giHYWl51_mNTkmizbdcyLLALueKUsfB06Gp5S41BYv4Y4fD7_MaxUsyo9W9HShbPWHdZ5QofHzDsb3UV1JeITat1XCLdk00uj4xJPUX4R&tracking_referrer=www.wired.com
3.https://www.wired.com/story/for-the-love-of-god-stop-microwaving-plastic/
4.https://www.wired.com/story/babies-may-be-drinking-millions-of-microplastic-particles-a-day/
5.https://www.fda.gov/regulatory-information/search-fda-guidance-documents/guidance-industry-preparation-premarket-submissions-food-contact-substances-chemistr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如需转载,请在“环球科学”后台回复“转载”,还可通过公众号菜单、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
《环球科学》11月新刊正在热卖
各电商平台均有销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