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不是单身,是“自我陪伴”

这不是单身,是“自我陪伴”

社会

“单身并不意味着被剩下,对大部人来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的确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保持单身:没准备好进入一段关系、没有遇见合适的人、以及喜欢单身的状态,都是单身的理由。

独自工作生活,偶尔朋友聚会,尝试很多种生活方式,发现很多不一样的自己,王子文在《半熟恋人》中也说,“单身也好,恋爱也好,生活的主动权由自己掌握,你要相信当下选择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

而豆瓣的“自我陪伴self-partnered”小组,有一批人称“单身”为“自我陪伴”,他们认为人必须学会和自己相处,也在努力探索如何快乐地独自生活。

自我陪伴,真的千姿百态


自我陪伴(Self-partnered),是演员艾玛·沃特森(《哈利·波特》中赫敏·格兰杰的扮演者)在接受《Vogue》杂志采访中提到的一词。

在采访中她聊到,“年近三十,没有组建家庭,没有丈夫,没有小孩,工作尚未稳定,且还在各种探索尝试,很难不被潜意识的焦虑裹挟。”而在这个背景下,她很讨厌“单身”这一说法,她觉得一个人的状态很好,愿意称之为“自我陪伴(Self-partnered)”。


相较于“单身”这个中性偏负面的词,“自我陪伴”暗含着更多自我探索、自我愉悦以及自我愈疗的面向。

正如“自我陪伴”小组说明的那样,“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也是最会去约自己的人,快乐的自我陪伴,为什么不呢?”

生活中总是有一段时光:暂时地和外界断联,开始尝试自我陪伴。就像一位组员说她二十多岁不知道如何独处,一直没有目标,随波逐流的生活,特别依赖的亲友都是异地,她说:

除了自己,没人能够陪我走到头呀

有的人会选择一个人看片,纪录片、治愈系电影、搞笑片,甚至鬼片。


有的人选择做饭,不管是“中华小当家”还是“炸厨房选手”,她们都怡然自得。


还有人读书写字画画,喝酒刷剧沉迷老头环,而有些“浪漫成精”的选手选择去喂海鸥(个别高阶玩家选择飞去伦敦喂鸽子)。



总的来说,慰藉/陪伴自己的方式千千万,但大家都是在尝试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找到自我陪伴的最优途径。

有的人习惯沉浸在“现充”的生活中来陪伴自我,有的人喜欢“分享生活”的方式来增强自我陪伴的体验感,文字记录成为情绪的抒发口,【树洞】【生活记录】【碎碎念】是“自我陪伴”小组里的高频词汇,和其他小组不同的是,这里的帖子并没有很多其他组员的回复,更多的是发帖人自己的记录更贴。


幸运的是,不管是主动“自我陪伴”,还是被迫“自我陪伴”,大家终究都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有点烂笑话的说:的确侧面验证了,我们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一场自我疗愈与自我发现之旅


在很多情感树洞里面,我们跟随讲述人谴责她故事里“负能量”“没责任感”“阴晴不定”的“渣男”“海王”“疯子”时,总是潜意识地假定自己是站在“道德高地”的人,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才是“不完美”的人呢?

在小组里面就有组员提及人需要自我陪伴的原因,“如果没有找到心中那个真正的,完整的自己以及活出自己最惬意舒服喜欢自信的状态,又怎能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自然,从容,坦荡,勇敢的姿态呢?

的确如此,“自我陪伴”的开始总是暂时处理不来和社会的关系

《伦敦生活》里面神父证婚时就说到,“爱很糟糕,使人害怕,使人怀疑自我,批判自我,疏远他人,变得自私,变得奇葩,让人纠结发型,变得残忍,连语言和行动都失常…”,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时,亲密的社会关系会使敏感的人更容易陷入泥淖之中。


而这种状态其实也不仅仅只适用于爱情,对于亲情、友情等亲密关系也同理。

比如就有网友分享,自己辛苦二战终于上岸,和已经工作的朋友分享这个喜讯时,她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她不由得疑惑,“作为一起辛苦考研过的好朋友,应该知道自己的付出,不是应该由衷的为自己开心么?”

摸不清人际交往的边界感,自然没办法预测到自己的喜讯对没考上研而去工作的好朋友来说是一种伤害,也没有学会如何应对别人冷漠的回应,最后只能受挫开始反思自己反思这段关系。


我们必须得承认,人类的行为充满了复杂性、随机性以及波动性,而如此复杂的人和同样复杂的人相处起来更是波云诡谲、难以揣度。

对于选择“自我陪伴”的人,我们不能仅仅认为他们是人际/亲密关系处理中的失败者,而也许仅仅是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去享受生活、享受关系,而不是把情绪寄托在他人身上

在这时,“自我陪伴”成为一种和自我对话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探知自己情绪的轨迹,摸索到个人偏好以及和世界握手言和的途径

“尝试100件没做过但想做的事情。”
“记录一些挣扎的日子。”
“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小孩来记录”
“每天最幸福的时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很多事情在重复,重复地越多,惊奇的事就越少,而惊奇褪去后,热情也会消失。人生累积的经历会自然的形成阈值,帮我们筛得我们真实的喜恶,真实的灵魂。


“自我陪伴”中的自我发现其实是一种自我成长,这种内向力量能够坚实的支撑我们去坦然接受变化,正如苏珊·奈曼在《为什么长大》里面提及的那样:

“你学会了不要太依赖身外的事物,朋友和运气都可以失去,你看到过洪水、饥荒或战争夺走生命。你得出这样的结论:解决办法只能从内心寻找。”

“你不能控制很多事情,但是通过决心和实践可以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至少可以确保外界发生的事情对你的影响小一点。”

“你已经在原则上接受了你和世界之间的间距。世界是不稳定的,有时候是不可信的,而且广阔无垠;相反,你的灵魂非常有限,但可以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如果你把目光转向内部,你会睡得更香,受到的伤害更小,因为好的灵魂是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造就的。”

 如何正向自我陪伴


小组里有组员问,“希望自己找到自己真的感兴趣的事情,已经好久好久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到底怎样才能发现呢?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这是很多人都会遭遇的问题,“自我陪伴”是一个长期的寻找自我的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西天取经之路”,虽然路不太一样,但坑总是差不多的,不如看看如何避开这些坑吧!
 
小心多巴胺的陷阱

人陡然进入一种可挥霍的自由之中时,很容易因为缺乏长期目标而陷入短期的自我愉悦之中,就像进入寒暑假的学生,扔下书包就赶紧疯玩,于是游戏、短视频、小说等本该是短期抚慰剂的事物成为长期重复“杀时间”的存在。

但通过短期多巴胺获得的快感,是无法积累的,相反在长期里会带来漫长的虚无感,焦虑感,这种犒赏机制就像代糖,只能暂时欺骗大脑,却无法真正发挥人的心理效能。

所以,在尝试自我陪伴的方式时,可以先问问自己:它是长期有益的么?它仅仅是摄入型还是能让人也输出的类型?以及它真的能让你愉悦么还是仅仅有益?(有些事物的入门门槛可能会比较高,会使得刚开始会容易沮丧,但长期来看却是坚实的良性陪伴方式。)

在连选择什么都不太清楚时,可以回溯自己的童年,那些让人快乐的经历同样能够慰藉成年后的自己。比如小时候大人喜欢用食物来表达安抚、关心等情绪,那么大概会对美食比较钟爱,去尝试做饭、探店等也许就会是容易感到幸福的方式。

不要让“自我陪伴”成为唯一的途径

有些人非常擅长“自我陪伴”,对他们来说,“自我陪伴”就是舒适区,而人总是难以走出舒适区的。但亚里士多德说过,“离群索居者,不是魂灵就是野兽。”

人的情感支撑如果仅由一块基底支撑,必然是不稳定的。NHK电视台采访合集《无缘社会》就展示了,社会联系日益脆弱的人们,是如何陷入深渊般的孤独。


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中感到受挫,还是对自身心灵力量的自信,都需要正视作为人的对亲密关系的渴求。


毕竟,“自我陪伴”是通过自我探索,来找到“善待自己,处理生活,享受关系”的方式,而不是达到自我隔绝、自我迷恋的境界
 
以及,大家都是俗人,不要过于圆满自洽到甚至可以羽化升仙了!

 


最后,世界很大,动荡很多,对毛姆来说书籍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但书籍并不是唯一的答案,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避难所”。

 

作者:顾堪

编辑:叉烧


你可能还喜欢:

点个在看告诉别人这不是单身,是“自我陪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唐山打人事件9人全部落网:这不是打人,这是在谋杀······澳洲华人单身的原因?是不是女的看不上男的,男的普遍挺花心...平局 |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鱼死网破,这不是好兆头。- 对外输出战争,已成为美国必选后招这不是改编,这是对《星星点灯》的强奸斯拉夫人的歧视链:俄乌战争大背景之侧面穿越互联网的枪林弹雨而不倒,这不是奢望炸了:澳洲大学学费暴涨10倍?!留学生们惊出一身冷汗,而这不是第一次了...这不是很可笑吗?4分钟内被暴力群殴无数下的她,是你,是我,是我们熬夜还健身,不是努力,是作死华尔街“拆股”热潮再起:是单纯的“信仰游戏”,还是股价飙升前奏?【芭提雅蛋包饭】Nasi Goreng Pattaya俄乌激战的是“利曼”还是“红利曼”?乌克兰战局大揭秘啊~,看完你就知道普京这个三流军事家有多么糟糕了华兴资本包凡:投资人要“自我”,熊市才有高回报这不是枪的错而是每个人的错!我们的男孩需要敬畏祂,有尊重和睿智的男性榜样!B站试水付费视频,这不是30元的事2022年轻人现状:单身,育有一狗刘畊宏带火家庭健身,是抖音的命,还是Keep的运?妻子曝光老公出轨家暴!网友见视频怒了:这不是家暴!是谋杀!“自我”太多才容易受挫。「无我」是种什么样的状态?自我与家庭的平衡,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 | 人间日签闲聊用Venmo及Zelle付款及骗局麦当劳是“退出”俄罗斯,还是“重返”?今日聚焦:彻查!“毒教材”,用了十年!这不是危言耸听,想想香港!First Floor,是“一楼”还是“二楼”?怎办?老板总让我陪他玩游戏!吾日三省吾身,是为了提升自己?格局小了!是无从逃离的桎梏,是照见自我的道路:谁是“有毒的母亲”?人教版插画,就是单纯的坏农民需要春耕春管却下不了地,这不是国家的抗疫政策麦当娜突然在INS上跳起热舞?这不是AI合成,而是这位好莱坞女星真的不想服老……国产首创陆续获批,百亿市场破局之道是单品突破还是全治疗链布局?绽放在不朽名著里的荆豆花女医生被医生丈夫投毒,究竟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