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越来越多年轻人奔赴合肥,“最牛风投城市”做对了什么?

越来越多年轻人奔赴合肥,“最牛风投城市”做对了什么?

公众号新闻




除了就业岗位,一个城市的创新氛围与独特气质也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



文|《财经》记者 孙颖妮

编辑|王延春


参加招聘会的机票与火车票费用可以报销,可免费乘坐地铁、公交,还可免费参观当地旅游景区......如果有这样一份求职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愿意前往一试吗?


近日,“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第七期高校毕业生现场对接会成功举办。为方便合肥市外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港澳台地区和海外留学人员就业,合肥创新推出“择业邀请码”。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就可拥有专属“邀请码”,不仅能获得来合肥市的交通补贴,还可免费乘坐市域内的地铁、公交,免费参观安徽创新馆、环巢湖十大湿地等。


近年来,为了吸引人才,合肥尽显“抢人”神通,奇招频出。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合肥人才吸引力正在快速提升。2022年,合肥市新增就业大学生超30万人、创历史新高;新增高层次人才超6000人、总量达1.5万人;新引进海外人才超400人,较上年增长三倍;新增高技能人才超5.5万人,较上年增长两倍。


2018年至2022年,合肥市连续五年上榜科技部“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榜单。


事实上,从合肥在物资匮乏年代仍坚定地“拥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称“中科大”)开始,珍视人才的基因就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1970年,中科大迁至合肥,在当时的艰苦年代,合肥举全力支持中科大发展,当时电力紧缺,政府发布公文——“宁可给市政府停电,也必须要保证中科大的用电”。


合肥对中科大的全力付出在之后的日子里获得了回报。数十年来,中科大的存在给合肥甚至整个安徽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合肥智能语音、量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都与中科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合肥综合实力位次不断前移,发展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不断提高背后,正是人才优势在发挥着关键作用。


也正因此,合肥深知人才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当前,“人才强市”已是合肥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这座“养人”的城市正全方位打造“人才高地”。

舍得花钱,想尽新招

为了吸引人才,合肥可谓出尽高招、新招、妙招。


近年来,合肥订制了一系列重磅举措,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合肥市服务人才发展若干政策》等,陆续制定数十项配套实施文件,各市直相关部门会同县(市)区、开发区联合实施,初步形成了覆盖各类别、各层次人才,以及人才发展各个阶段的政策框架体系。


在各项政策中,住房政策成为合肥招揽人才的“杀手锏”之一。《财经》了解到,合肥购房的人才可享受最高补贴楼盘备案价30%。其中,“高校毕业生”中,博士在合肥购买首套自住房,可享受本市户籍家庭政策,可按购房时商品房平均价格的10%享受购房补贴。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额度最高可放宽至当期限额的2倍。硕士和本科生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不受落户条件限制。


为了吸引人才,合肥十分舍得花钱。例如,2020年,合肥市财政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平台载体和人才服务四大类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兑现引进培养产业紧缺人才、国际化人才、社会事业人才等来肥创新创业的各类政策资助。


为了给企业招聘来更多人才,合肥政府这两年创新推出很多高招。今年以来,合肥政府部门持续开展了多场直播云招聘活动。2月,合肥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我在合肥等你”直播带岗专场云聘会,邀请年轻人熟悉的电商网红为比亚迪、联宝电子、格力等6家企业直播推荐岗位,介绍人社部门政策。在直播的2个多小时内,观众多达1400万人次,收到简历2万多份。


据了解,去年合肥市共举办14场重点产业链企业云聘会,组织约2万家企业发布岗位17.1万个,累计超230万人次观看,线上接收简历51.2万份。


一边是“引进来”,一头是“走出去”。在今年春季举行的“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中,合肥组织8个工作组分赴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的41所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收到简历近3万份,达成就业意向8549人,其中硕士以上4146人,与41所高校商榷签订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


在高校师生“合肥行”活动中,合肥邀请全国42所高校500多名博士来合肥考察,与北大、清华等14所高校签署校地合作协议,推动更多优秀学子在就业实践中了解合肥、选择合肥。


除了吸引国内人才,合肥也十分注重对国际人才的引进。为了给外籍人士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科学制定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完成建设高新区林溪社区、经开区临湖社区、蜀山区凯旋门社区、庐阳区雁栖社区、高新区金桂社区等5个国际化社区,积极推进包河区、高新区建成新一批4个国际化社区。


当初,为了更好地服务国际化人才来肥工作,合肥市于2014年前瞻性引入落地合肥加拿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合肥市多年来一直在持续性加大扶持力度,目前该校就读的外籍子女已超过500名,很好地解决了外籍人才来肥工作的后顾之忧。


在合肥的努力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和外籍人才来合肥创新创业。合肥也连续五年荣登“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

以产业链带动人才链

政策举措是一方面,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重要的还是得靠综合实力、产业发展。

单航是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的讲师,他毕业后来合肥工作已经两年,老家是河南的单航之所以选择到合肥工作定居,就是因为了解到近年来合肥在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知名度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以前大家可能觉得合肥实力还不如郑州,但现在大家明显认为合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单航的工作专注于研究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在单航看来,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才是最吸引人才的因素。“因为人才会觉得自己在这里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潜力,也会有更好的平台去施展自身的才能。”


近年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单航介绍,合肥全力打造地标性产业集群,合肥的产业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即芯片产业(芯),新型显示产业(屏),智能电动汽车(汽),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为代表新兴产业(合),集成电路(集),智能家居、汽车等消费终端产品(终),生物医药(生),以及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智)。“目前,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产业链的培育,最终是人才链的培育,这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吸引能力更强。”


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彦告诉《财经》,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找准产业发展与人才成长结合点,推动人才链、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是合肥近年来最值得其他城市学习的经验之一。


李彦介绍,合肥的每个产业链都有专门的“链长”,这些“链长”为了本产业链的发展,精准地进行人才招引。如果哪个产业链缺人才,合肥也会出台相关政策举措重点对该产业链进行支持。


据统计,合肥去年新增重点产业链毕业生就业岗位已经超过10万个。目前合肥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各类人才超40万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不断培育与完善,也决定了合肥吸引到的人才层次与其他一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单航说。


在高科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下,越来越多的一流高新技术企业也聚集到合肥。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志迎看来,事实上在大多数城市更多依靠组织部和人社局制定各种人才规划和政策“传统做法”来吸引人才时,合肥市已经走上了依托大企业、大院所、大基金等市场主体吸引和聚集人才之路。


京东方、科大讯飞、比亚迪、蔚来........合肥市持续不断地集聚全国乃至全球一流企业。李彦介绍,依托这些知名企业以及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合肥不仅吸引了国内人才,还吸引了诸多国际人才。

“科里科气”和“风投城市”气质养成

除了就业岗位,一个城市的创新氛围与独特气质也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


如今,“科里科气”已成为合肥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气质。2021年6月12日,央视《对话》栏目播出特别节目《万亿城市新征程·合肥》。合肥市委主要负责人回答主持人关于合肥城市气质的提问时,用了“科里科气”这个词语。“科里科气”,这个气质正是中科大等高校注入城市气质中的特色,也是合肥勇于探索科技创新的形象表达。


近年来,合肥“科里科气”的气质愈加浓厚,而合肥也用这个气质吸引了大批人才。据悉,合肥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科学家进入合肥开展学术研究。依托大院大所名校在合肥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了国内顶尖科学家、工程师齐聚合肥,开展科研成果产业化工作。


不仅如此,李彦介绍,依托中国科大等高校强大校友群落,合肥也吸引了诸多外籍人士来合肥创业发展。据悉,中科大目前约有2万多名校友遍布全球,这些校友主要集中在教学科研机构、国际知名企业、创新创业领域。


英国《自然》杂志曾撰文称中科大为“招风的大树”,1985年霍金首次访华之旅,首站就选择了中科大。


名校、科研院所、高校技术企业、各类人才齐聚,使得合肥这座城市的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厚。如今,创新已经成为合肥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


过去几年里,合肥成为全球科研城市的一员。从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到中科大的量子计算机刷新世界纪录,合肥与北京、上海、深圳一起,跻身全国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


除了“科里科气”,近年来合肥还有一个称号——“最牛风投城市”。2020年,当蔚来汽车处于多年亏损、濒死挣扎的困境时,合肥市却果断出手,与蔚来签订了一笔70亿元的股权融资。此后,蔚来生产基地落户合肥,随着产能释放销量上涨,蔚来股价也随之大涨。有业内人士称,这笔投资让合肥方面获利千亿元。而更重要的是,引入蔚来对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在这之前合肥还有多个有名的投资案例。例如,2008年,合肥市拿出全市三分之一财政收入投资京东方;2016年又拿出100多亿元投资长鑫存储等半导体企业。几笔投资,都为合肥带来了丰厚回报,这也使得合肥“最牛风投城市”的名号也不胫而走。


单航表示,“风投城市”这个称号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合肥这座城市具有长远的眼光、敏锐的判断力、超前的意识以及敢于挑战的气魄,这些特质对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这样的城市气质会让年轻人认为这个城市很有活力、很有趣,未来有无限可能。“这其实也是当初吸引我来到合肥的因素之一。

合肥一直大力度支持人才干事创业。不仅扶上马、送一程,更在年轻人遇到难题时伸出援手。“2018年1月,合肥高新区给我们投资了800万元,真是雪中送炭。”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东成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说。彼时,韩东成及其团队成员都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他在北京中关村参加路演时遇到合肥高新区负责人。“当时别人评价我们是‘三无产品’——无头衔、无职称、无论文,但合肥高新区还是坚持投资,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高新区的投资让韩东成及其团队得以继续经营,如今的东超科技已经成为空中成像领域的领军企业。“政府投资基金允许我们创始人按原价回购股份,这一点很不容易,避免了创始股东在企业创业阶段过多稀释股权,让人才能够安心创业发展。”韩东成表示。


责编|田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租房越来越难、租金越来越贵,月入9500欧在巴黎找房花了八个月!买房首付也越来越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断亲?从座舱到行泊一体,亿咖通科技做对了什么?这游戏到底做对了什么?学习自觉主动的孩子,家长都做对了什么?|精选从万人嘲到全网夸,虞书欣到底做对了什么?变“废”为宝:从“学渣”逆袭到“学霸”,他们做对了什么?要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第一步是解散巴勒斯坦难民署! 这个难民署不死,巴勒斯坦难民只会越来越多 ! 问题越来越大!那些真的能通过周末“充电”的人,都做对了什么?患上糖尿病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房市卖家越来越少 骗子越来越多?冰岛雷克雅未克(Reykjavík),地标景点涂防晒霜的人越来越多,皮肤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从不被看好到惊艳国际,嘉立创EDA做对了什么?这场稳赢的亚运营销战役,361°做对了什么?华东师大教授2023毕业致辞:我想说的话越来越多,我能说的话越来越少从5000万到5亿,国民品牌鸭鸭在拼多多做对了什么?亚运会迎来爆发时刻,七年坚持电竞营销战马做对了什么?美国总统拜登父子姓名考一天爆卖7000辆!让问界起死回生,“那个男人”做了什么?​彡字源考2023年找到路的人,都做对了什么?从高效创新到高速发展,美的做对了什么?客单价增长2000倍,雷士照明到底做对了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啃老”!澳洲租金大涨,10%成年子女搬回父母家居住!为了省房租大家选择这样做Meta的逆袭:扎克伯格到底做对了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签婚前协议百岁基辛格逝世!从犹太难民到传奇外交家,他做对了什么?艳遇HR SaaS决胜局,aTalent做对了什么?以盈利姿态拿下国内市占第一,这家RPA厂商做对了什么?|甲子光年3天忘光单词,35岁英语老师不知自己是谁!越来越多年轻人得这病 !从“患者家属创建的小协会”,到MG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协会”;MGFA做对了什么?夏婳:两情难相知(四)超半数学生DIY进入世界名校,这所国际学校做对了什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