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限性:从哲学到心理学|iWanna对话心理人
心理学是完美的吗?
- 西方心理学 VS 东方心理学
采访嘉宾:Anastasia(邵宜家)
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哲学和心理学
以下观点皆为访谈嘉宾的观点和思考,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交流讨论
轼
哇,哲学和心理学是很酷的组合。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为什么选了这两个专业吗?
Anastasia:刚入学我感兴趣的是哲学。后来接触到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发现原来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不是线性的,而人是可以被社会构建的。像斯坦福监狱实验、米勒点击实验,我都惊讶地发现,原来普通人离伤害他人的距离可以很近;社会和环境如何对人产生影响,构成了人道德的一部分;对我本人来说,这也影响了我的思考方式:道德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因此我踏入了心理学领域。
轼
心理学的确有无穷的魅力,咱们iWanna社群里有许多热爱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小伙伴,但其实心理学也有一些“有史以来”的偏见,Anastasia学姐你能就这个话题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吗?
Anastasia:当然可以。首先,我想到的就是心理学长期以来更多地关注人们负面的心理,就拿弗洛伊德创立的临床心理学模型来说,研究的都是关于如何治疗“疾病”的,或者是如何让人从“非正常”的状态回归到“正常”的状态,却很少能关注到“怎么提高普通人的福祉”。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死亡本能(Thenatos)和性冲动(Libido),这两种在人的潜意识中的欲望,会和社会道德的要求互相拉扯,而心理疾病就源于难以压抑的潜意识。
这种对于负面的关注高于对于积极的关注是有渊源的,比如二战后大量受到心理创伤的士兵和居民,需要用心理病理学(Psychopathology)来解释他们的症状。
但心理学这个学科“与生俱来”地就对积极心理的课题关注得比较少,也是因为“坏”比“好”更容易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近年Martin Seligman引导的积极心理学潮流正是在补足这缺失的一块(点击阅读:如何才能更幸福?这个心理细分领域告诉你答案)。
图为 弗洛伊德
轼
真是很独到的见解!心理学着重于对病理方面的研究让我习以为常,但其实社会也非常需要一些“正面”的研究,引导人们获得更幸福的生活。除此以外,在Anastasia看来,心理学还有什么局限性吗?
Anastasia:心理学有文化背景的局限性。心理学起源于哲学;狭义上说,哲学本就是一个根源于西方的学科;且一开始,相关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空想上的。
比如形而上学:注重探索事情的本质、逻辑,很多课题建立在空想上。研究“我是谁”(Identity)这个问题时,哲学家会提出思想实验:假如有一天实现了宇宙间的瞬时旅游,你身上所有的细胞、原子的信息将会被复制到火星,在火星上,这些信息将会重新组合,变成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你,而地球上的你会消失;那么,经历过宇宙航行的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吗?
再比如“缸中之脑”思想实验,在《黑客帝国》中也有展现:刺激大脑来提供所有的感觉,让你认为你的体验都是真实的,那么你会选择虚幻的快乐还是真实的痛苦?这些都是用疯狂的假设来研究本源的问题。
在心理学之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和哲学不分你我,也具有很强的西方色彩。我们教授称其为“WEIRD”学科,因为研究样本都是白人的(White)、受过高等教育的(Educated)、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富有的(Rich)、民主政治的(Democracy)。
从理论到研究成果,心理学有文化背景局限,并不是“普世化”的。作为舶来品,它跟中国或者亚洲的文化肯定是有脱节的。
轼
嗯嗯,关于心理学与东方文化脱节方面,有一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跟我们分享吗?
Anastasia:比如遭遇创伤后,一些西方人更想要倾诉和讨论事件。对比西方文化下的儿童更偏好自我表达, 咨询师们在汶川地震后的心理援助中发现,国内灾后的人们不善于表达他们刚刚经历过的苦难,可能与东方内敛的文化有关。比如:汶川地震中的小朋友更容易通过画画来释放他们的内心能量【年龄也是一个可能的因素】,而很少通过讲述。
轼
老话说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生搬硬套一定会有不合适的地方,以西方文化为主要研究背景的心理学的确有这方面的局限性。围绕今天的主题:心理学的不完美之处,Anastasia学姐还想到了什么吗?
Anastasia:我想到了在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不道德和不光彩的历史。早期的心理学研究缺乏伦理约束。比如服从实验(1963年)中含有欺骗,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勾起人性之恶,小艾伯特实验(1920年)用婴儿研究条件反射。伦理规范是逐渐变得规范起来的。
轼
看来如此充满魅力的心理学也有其局限性,它不仅偏重negative方面的研究,缺乏不同文化的广泛适用性,还走过一条崎岖的发展道路。这些局限性会不会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心理学人的困境呢?
Anastasia:中国学生会面临文化差异的困境。心理学整个学科都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比如心理治疗的方式,西方人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多地需要心理咨询师来倾听;而这种方式并不太适合中国人内敛、服从的性格,还有对自我表达的抗拒。
汶川震后工作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不太能讨论经历,而一些间接的方式,比如通过画画把潜意识的能量释放出来,恰好迎合了东方的含蓄。
好在现在学术和临床上越来越注重文化差异,比如学校会有专门的课程去讨论咨询过程中来访者的表达方式,是否确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如果不能克服文化差异,拥有中国背景的咨询师在和来访者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理解的偏差。
另外,国内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在国外,Psychiatrist(精神科医生)、Psychologist(心理学家)、Therapist(心理治疗师)、Social Worker(社会福利工作者)分得很清楚;执照、伦理要求都有明确的规范。而国内的医院则是Psychiatrist比较多,咨询师比较少。
中国学生回国后会面临就业上的困境、体系上的割裂感,因此需要一个转换、适应的过程。
轼
通过今天的采访,我们虽然看到心理学不完美的一面,但我想我们依旧会热爱它、研究它,反思它,进而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谢谢Anastasia学姐的分享!期待下一次跟你在iWanna见面。
📢📢📢
欢迎加入升级版iWanna文书包,
让专业对口的心理人前辈助你书写!
在简历等文书服务方面,iWanna已为大量申请学员提供了专业的润色精修服务,并成功帮助大家斩获6大STEM项目及各细分方向顶尖名校优质项目offer,以及带奖学金录取,如哥大、宾大等。在往期申请中,我们也获得了学员95.96%的好评度。
专业方向对口的学术导师一对一辅导,从内容到语言助力完成一篇个人陈述及简历。每年都有学员反馈,文书包服务对他们拿到面试邀请或/和录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导师专业又认真,会帮我分析每种思路的优势以及每种思路下可能还有增加和修改的细节。导师很尊重和信任我,在选材时不会说「某段不值得写」,而是告诉我选哪个更好或者如果我想选某一段可以扩展的方面还有哪些。”
——海本学姐,去向宾大
(哥大等四个STEM咨询项目录取)
扫码咨询顾问老师,
了解服务详情👇
访谈、整理 / 轼如
编辑 / Yy.C
排版 / Cindy、Chris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作者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或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