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破解老年人“长寿不健康”丨关注阿尔茨海默病

破解老年人“长寿不健康”丨关注阿尔茨海默病

生活

 截至202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但健康预期寿命仅有69岁,老年人群有近8~9年的时间带病生存

 适应老年人更需要“整体治疗”而非“细节治疗”的老年医学科,近年发展迅速,但学科发展理念不够清晰、诊疗人才不够完备、协作体系不够顺畅等仍亟待破题
 在医院外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积极治未病、少得病,在医院内接受专业的老年疾病诊断,在社区进行延续治疗、慢性病康复,是综合且合理的老年健康资源组合,但现在“中间高两边低”,需要政策层面做出有效调整
 某种程度上,人们并非“恐老”,而是我们的建设和发展步伐还跟不上群众的现实需求。“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加快医疗体系的建设完善,让医疗资源向老年群体倾斜,已越发紧迫。”

 此为《瞭望》“用爱抵抗遗忘”专题的第五篇,另几篇后续将陆续播发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闫睿

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老年痴呆症高发,让老年人“长寿不健康”的矛盾凸显。

截至202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但健康预期寿命仅有69岁,老年人群有近8~9年的时间带病生存

面对日渐加深的人口老龄化,破解老年人“长寿不健康”变得益发迫切。老年医学科能否从“隐形”的后台步入有形的前台?高速发展的老年医学科还需解决哪些难题?如何布局医疗资源向老年群体倾斜……诸多问题亟待回答。

“隐身”的老年医学科走向前台

近年,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老年痴呆症,以及老年性耳聋、老年性白内障、骨质疏松等与衰老退化有关的疾病越来越多,推动着以老年医学科建设为抓手的健康老龄化理念加速落地。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发布《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建设健康中国。

老年医学科作为加强疾病诊治的重要抓手,《指导意见》明确,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到2022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各地可根据实际,加大老年医院建设力度。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下称武汉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张存泰说,对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的老年患者,老年医学科可对其综合评估,按照疾病特点、护理服务重点和长期照护需求等,制订院内及出院后的照护方案,包括专科疾病、护理要点、服药、饮食、康复、院前急救、复诊指导等,并可坚持出院后随访,保证患者得到持续完整的医疗照护服务,最大限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医学科这个曾让人一度陌生的科室,正变得越来越为人熟悉。据2022年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国家老年医学中心1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4685个,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综合性医院529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431个

一些医疗机构的老年医学科也在加紧探索面向未来的、有益于对冲老龄化加剧的建设模式。记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看到,住院部区域内,一栋12层的楼正在进行老年医学科的前沿建设。该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刘承云介绍,这里内科病房、外科病房、全科病房、手术室、体检室、餐厅等一应俱全,检查科室则有B超室、物理治疗室、心功能室、心肺功能评估室等,帮助老年人享受到医院专属的一站式诊疗服务,就医更加便捷、省心。

武汉同济医院则依托老年综合评估、危重症救治、围手术期评估和管理、脏器康复、营养示范、慢性病整合照护、健康管理、血管衰老管理,形成八大特色医疗中心,为老年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老年医学科建设三难

尽管多地正在加快老年医学科的建设进程,但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老年医学科发展理念不够清晰、诊疗人才不够完备、协作体系不够顺畅等仍亟待破题。

老年医学科建设的第一个难题是明晰发展理念。

“有的医院只是简单地把老年人多发易发疾病的科室加强力量,使之‘摇身一变’成为老年医学科,对老年医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怎样建设老年医学科等还不清晰。”刘承云说。

在张存泰看来,老年医学科是一个综合学科,既依赖专科,又与专科治疗有所区别。“建设老年医学科,不是科室简单的物理腾挪,而是生动的化学反应,要把老年医学蕴含的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团队诊治等理念融入其中。”

受访者认为,老年医学要找准发力点,一是救治老年人的疑难危重症,二是规范管理老年人的慢性病,三是对医养结合进行技术指导

这意味着,老年医学不仅具有临床医疗属性,还具有公共卫生属性。它既需要有人负责医疗,也需要有人管理健康,是一个综合连续的服务。

当前对老年疾病的研究尚显不足,对老年疾病谱的认知、老年人科学用药等还不够明确。“即便是跟儿科比,在治疗方式、用药剂量等方面也显得不够清晰。”张存泰说。

老年医学科建设的第二个难题是吸引诊疗尖兵。

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唐尚锋告诉记者,很多医院成立老年医学科的突出困难,是选不出学术带头人,这种情况在一些二级医院尤为明显

在张存泰看来,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决定了老年医学科医生业务能力在纬度上要“广”,在经度上要“深”,既要全面了解各器官机能和主要疾病,同时具有相应专科深度,最终从整体施治的角度进行常见病诊治和危重症救治,实现对老年人的躯体疾病状态、机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老年医学科医生不一定技术上要‘样样精通’,但一定要是诊疗尖兵,能够抓住关键、重点。”张存泰说。

张存泰说,诊疗尖兵的养成离不开完善老年医学教育体系。“一方面可把全科医学教育特别是老年医学教育纳入本科必修培养体系,让临床医生了解老年医学理念。另一方面可从毕业后教育入手,将老年医学相关培训嵌入住院医师培训。”

随着老龄化加剧和老年医学科持续发展,老年医学人才缺口正逐渐显现。为弥补缺口,唐尚锋建议系统制定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和标准,将老年医学知识体系融入全科医学、内科学等相关临床医学教育体系。

老年医学科建设的第三个难题,是构建协作体系。

刘承云等专家认为,将老年医学从一门“边缘学科”转移到“重点建设”,搭建协作框架、密切协作机制尤为重要。具体而言,老年医学科的协作既包括和其他科室的协作,也包括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老年医学科的协作、综合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和老年专科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等

在与其他科室协作方面,唐尚锋建议采用“全科+老年医学融合发展”“老年医学与其他专科协同发展”的模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专长’的格局。可依托行业中心,形成学科人才网,达成学科共识。”唐尚锋说。

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老年医学科的协作方面,亟待实现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发展。刘承云说,比如三级医院可专注疑难杂病和危重症救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则可聚焦慢性病管理,使老年群体得到适宜、全程、连续的照护。

在综合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和老年专科医疗机构的协作方面,唐尚锋表示,可按照“突出重点、网格布局、均衡配置”的思路,加强老年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医学专科服务能力,特别是可结合国家布局区域老年医学中心,建设老年健康医疗联合体,建立畅通的纵向转诊通道和横向会诊机制,在医疗资源薄弱的偏远地区则可充分发挥5G远程医疗优势,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建设覆盖城乡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正在加紧探索面向未来的建设模式,帮助老年人享受医院专属的一站式诊疗服务(2021年9月摄)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供图

让医疗资源向老年群体倾斜

同时也要看到,面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衰老问题和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老年医学科的建设只是推进健康老龄化的一个方面,全社会携手完善相关体系才是长久之计,这需要社会、个人共同努力和积极行动。

一方面,老年人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叶旭军说,衰老是人类不可避免也不可逆转的生命过程,但不少人对衰老心存恐惧,担心衰老会让身体机能衰退,容易罹患疾病。“担心和恐惧可以理解,不过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衰老可以延缓,要控制好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张存泰说,医生只能努力推动恢复健康,维持健康更多要靠个人。“健康地老去,需要老年人在科学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的体力活动、合理的就医用药等方面持之以恒。”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善作统筹,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

叶旭军表示,科学设置老年医疗的路线图,需要基于详细的人口统计数据和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分析,同时要考虑医疗资源的分布、经济承受能力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因素,涉及政府、医疗机构、学术界和社会等多方合作。“比如要组织摸底,到底有多少老年人居家养老,有多少老年人在机构养老,以及怎样用好已经开展多年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免费体检数据等,做好基础数据整理分析,对更好认知老年疾病谱、探寻老年疾病规律、发展老年医学科大有裨益。”

湖北省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谭子虎说,在医院外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积极治未病、少得病,在医院内接受专业的老年疾病诊断,在社区进行延续治疗、慢性病康复,是综合且合理的老年健康资源组合,但现在“中间高两边低”,需要政策层面做出有效调整。

此外,也有专家提出利用我国独有的中医药资源助力健康老龄化

谭子虎说,给老年人看病,有点像盲人摸象。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与老年人多病共存特点具有天然契合点,有望成为老年医学科有效补充。

专家还建议加快科技创新助力中医药资源在健康老龄化中发挥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时珍实验室主任王琦说,该实验室将围绕老年健康重大基础性问题,融合现代信息学和多组学等科学技术,揭示老年病发病规律与科学内涵,制定老年病防治方案,促进老年病防治大健康产品开发与相关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多位专家还提到,目前医保侧重单病单治,而老年患者的特点是多病共存,建议改革老年疾病医保付费模式,强调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以整合临床思维为指导应对老年人“一体多病”。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董钰柱说,某种程度上,人们并非“恐老”,而是我们的建设和发展步伐还跟不上群众的现实需求。“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加快医疗体系的建设完善,让医疗资源向老年群体倾斜,已越发紧迫。”

刊于《瞭望》2023年第47期

延伸阅读

☞ 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4000万,如何铺顺“居家养老照护”路?



监 制 | 潘 燕
编 辑 | 唐朵朵

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咏球道珊瑚树AI与诗词创作年轻人“忘东忘西”,是阿尔茨海默病吗?娄岩一周诗词五首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重大进展这2句话,不要对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患者说【天与湖】 一组小诗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深层致病机制,有新发现→英国爆刷三观纪录片:煮蔬菜不健康?喝果汁更有害!健康食品啪啪打脸了吗…专访|蓝江:阿尔茨海默病先生的妻子——照护者必须追求幸福和希望ADTRCI | 科学家揭示阿尔兹海默病中tau蛋白缠结发生的根源健康与不健康,与人自己的情绪有关案例解读|又被老乡鸡刷屏了!长文拆解老乡鸡的“流量密码”诺华领投6100万美元融资,支持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口服新药医药周报:阿尔兹海默症迎来里程碑进展,重点关注AD检测等需求爆发增长【东吴医药朱国广/周新明团队】Science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死亡背后的谜团终于被破解!MEG3干预为治疗AD提供了最新的希望在她的镜头里,看到阿尔茨海默的真相阿尔茨海默病会家族遗传?女性患病几率高于男性,最小患者年仅19岁中国药闻会客厅|老年人的消化系统有什么特点?老年人消化不良怎么办?“室温超导”又遭《自然》撤稿;肥胖为何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更易出现 | 环球科学要闻4篇《细胞》齐发!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被全面刷新聚焦老年心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让老年人“老有所医”Cell Rep | 大脑的真菌感染或会产生阿尔兹海默病样的改变刨根|最新研究证明“老年人吃猪油可能有益心血管健康”?科学数据不能这么解读超越死神辣椒!世界最辣辣椒更新,名为“辣椒X”;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或可通过肠道菌群转移 | 环球科学要闻澳第八波疫情杀到,恐超数千人死亡!墨尔本确诊激增,大批感染者出现“长新冠”!感染恐引发帕金森、糖尿病、阿尔兹海默!大脑中的真菌感染会产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变化每隔3秒,就多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的生活质量取决于……Nat Aging | 香港科技大学科学家开发新型阿尔兹海默病的潜在靶点“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呈年轻化增长趋势”Cell:找到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大脑细胞。又有RELN基因!《九月,2023》《September, 2023》陪丈夫走到人生尽头:一位阿尔茨海默症妻子的爱情老年痴呆有救了,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病对因治疗的靶向药物在博鳌乐城获批啦!又被老乡鸡刷屏了,拆解老乡鸡的“流量密码”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