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谈钱,才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

谈钱,才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

健康

作者 | 天雅

责编 | 陈沉沉



过去,我是个不怎么在意钱的人——


工作拿着低薪,我心想:没事,我工作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理想;


亲友借钱不还,我心想:没事,我在乎的不是利益,而是彼此感情;


买卖明显吃亏,我心想:没事,吃一堑长一智,我正在花钱买教训……

 

也因此,除了维持生活基本开支,我的口袋空空如也。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自己对钱的豁达态度引以为荣:

 

不爱钱,说明我是个高洁之人。

 

但有时候,想买东西却捉襟见肘时,我又会非常尴尬。

 

后来学习心理学,花了很多时间去处理“我与金钱”这个议题。

 

从中我才逐渐意识到:

 

我根本不是不爱钱;

而是不爱生活,不爱自己,甚至不爱生命。

 

最近看了奥南朵老师的《对财富说是》,感触很深。

 

因为:她简直把我这些年与金钱的爱恨纠缠讲透了。

 

我明明可以光明正大变有钱,为什么要对财富说「不」呢?


 




是什么制约我们变有钱?

 

奥南朵老师说,

 

它源于我们对金钱的无意识态度

 

即:我们隐藏在潜意识深处,自我无法觉察的对金钱的态度。

 

主要存在3个维度。

 

① 钱是万恶之源

 

很多人认为,如果一个人非常有钱,那他一定不太正派。

 

例如本来用道德、规则约束的行为,他都会用钱去搞定。

 

如此一来,就会对他人很不公平,甚至冒犯他人的利益。

 

当然,这不一定是事实的真相。

 

但如果你无意识里相信了这句话,你就不会允许自己去当“有钱的恶人”,甚至还会暗中限制自己。

 

比如,冥冥中让自己的目标变得渺小,不自觉地远离赚钱的行业。

 

曾经有个女孩对奥南朵老师说:

 

我很不喜欢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我很轻松就能协助别人促成签单;


有人建议我调岗,去做市场营销,这样就能挣更多的钱。


但我不能,因为如果那样做,我就成了“坏女孩”。

 

很显然,她相信了“钱是万恶之源”。

 

另外,如果家族中有人因为拥有太多的钱而受到过不公正对待。

 

比如家族里那个特别有钱的人,通常就会被借钱,被要求救济穷亲戚,稍有怠慢,便可能遭到众人的嘲讽与唾骂。

 

那么,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承接他们关于金钱的态度:

 

有钱是危险的。

 

这个时候,我们也会在无意识层面,想方设法地阻止自己变有钱。

 

② 对金钱的羞耻感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书香门第常常被认为比商人家庭更高洁。

 

通常在知识分子的家庭,或者是道德感比较高的家庭,会有一种无意识的信念:

 

钱是低下的,是令人羞耻的。

 

当然这是很微妙很细微的感觉。

 

这份羞耻感,会令我们不敢开口要钱

 

就像我一样,

 

我虽出身一般,但从小在学校接受较好的教育。

 

于是无形中,我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

 

知识是高尚的,金钱是庸俗的。

 

它既造就了我内心对金钱的羞耻感——

 

哪怕利益受损,我也无法向别人开口要钱;

别人借钱,我更没办法开口向对方要回来。

 

也无形间限制了我变有钱的可能性——

 

因为一个人想要赚更多钱,必须得学会跟老板谈判,争取更高的薪酬。

 

但过去的我,受限于无意识的态度,认定谈钱是低俗的事情,无论业绩做得多好,都不敢主动开口向老板要钱。

 

除此之外,

 

当一个人无意识里对钱有羞耻感、有罪恶感,即使赚到钱他也不会让自己去享受金钱。

 

相反,他会快速地将钱花光,或分发给别人,让自己重新回到一贫如洗的“清高状态”。

 

③ 钱越多越好

 

这是我们关于金钱最常见的无意识态度。

 

听起来,这似乎是一种好的态度。

 

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

 

当我们说爱某种东西的时候,是有很强的渴望在里面的。

 

如果没有得到它,我们便很容易进入一种紧张、压抑、焦虑的状态。

 

这也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停下来享受。

 

“40岁之前还完房贷车贷,我就可以停下来享受人生了。”

 

好,那你就努力工作,拼命赚钱还贷。

 

但问题是:

 

当真正赚够还贷的钱,你真的会停下来享受吗?

 

不会的。

 

因为那个时候,随着你的欲望变大,或看到其他人拥有更多,你就会对自己说:

 

“不行,我要住更大的房子。”

“不行,我要开更豪华的车……”

 

只要无意识里有这样的态度,你就会不断跟人比较,盲目地追求更多、更多、更多……

 

这种态度会给你带来压力,让你无法享受生活的快乐,无法确定人生的价值。

 

长期超负荷运转,你的身心会越来越疲惫,甚至还有可能陷入一种「一边拼命赚钱,一边花钱保命」的恶性循环,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

 

面对金钱的态度,无意识往往比意识更有力量。

 

当一个人存在以上3种对金钱的无意识态度时,

 

在意识层面,他可能想赚更多的钱;

但在无意识层面,他会破坏这一切。

 

从而导致:他始终无法变有钱。

 

 



 

那么,这些无意识态度是从哪里来的呢?

 

奥南朵老师说,

 

它是我们从养育者那里学来的。

 

我们不会一出生就觉得“赚钱很困难”“我不配拥有钱”。

 

我们对于金钱的无意识态度,在我们头脑里都只是一种电流脉冲,它在我们的神经通路上移动。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神经通路往往在他生命的前6年就已经形成了。

 

而在人生前6年,养育者(父母)无疑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人。

 

就拿我自己为例。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从不敢向别人开口要钱;

甚至被侵犯利益,我也只会吃哑巴亏不敢声讨。

 

后来学习心理学,通过不断觉察、探索,我才回想起:

 

小时候每次向父母要钱,他们都一副苦大仇深的神情。

 

他们文化程度一般,虽然每天非常努力、非常辛苦地工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因为认知不高,他们还常常受到一些“精明之人”的利用和算计,导致钱财丧失。

 

在他们眼里,赚钱是非常困难的。

 

也因此,面对我的“索取”,他们非常不情愿,常常埋怨我的存在拖累了他们的人生。

 

我相信了这一点。

 

后来慢慢地,便不再开口向他们要钱了。

 

在意识层面,我暗暗下定决心:

 

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将来赚好多好多钱,连本带利还给我的父母。

 

但在潜意识层面,我却认同了他们对金钱的态度:

 

赚钱是非常困难的;

开口要钱是羞耻的;

有钱之人都是坏人……

 

从而导致,在金钱这个维度上,我始终无法理直气壮地争取、捍卫自己的权益。

 

我没办法让自己变有钱。

 

为什么父母对金钱的态度,会对孩子有这么大影响力呢?

 

这是因为:

 

孩子对归属感的需求,对父母的盲目忠诚。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依赖于父母求得生存。

 

所以孩子愿意做一切来维持这种「归属于父母」的感觉。

 

比如承接父母的态度、想法,甚至是父母的情绪、惯性。

 

如果妈妈是很哀伤,那我也要很哀伤,这样我就归属于妈妈;


如果爸爸对钱很焦虑,那我对钱也要很焦虑,这样我就归属于爸爸。

 

而如果,我们比父母过得更好,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心有愧疚。

 

在愧疚感的驱使下,我们会在无意识中不断破坏自己:

 

如果父母婚姻不幸福,我们就不允许自己拥有好的两性关系;


如果父母没有享受过金钱,我们也不会让自己好好享受金钱;


如果父母不成功,我们也不允许自己成功……

 

以上谈到的这些,只是一些无意识的态度,没有是非对错。

 

我们可以试着对自己诚实一点,看一看自己有哪些无意识的金钱态度。

 

然后闭上眼睛,回想你父母的人生:

 

也许他们无法追逐自己的梦想;

也许钱对他们来说不是简单的事;

也许他们需要苦苦挣扎才能过上好日子;

也许他们从来没有机会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

 

从中认真察觉一下:

 

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有多少比例来源于他们?

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跟他们的相似度有多大?

 

最终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

 

在无意识中,我们正在复制父母的人生。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些许无望与无力。

 

没有人想复制父母的匮乏,重复父母的痛苦。

 

那该怎么办呢?

 

奥南朵老师说,

 

与父母分离,与金钱连接。

 

它存在2个步骤:

 

① 区别自我与父母。

 

分享一个我和我妈妈的故事。

 

我小时候,家里经济糟糕,但我的妈妈非常爱美,总是偷偷买各种昂贵的衣服、首饰。

 

我很恼怒她这一点,发誓绝不像她那样。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进入工作。

 

回顾那些年我的财务状况,会发现一个规律:

 

无论赚多赚少,我永远处于信用卡透支的负债状态。

 

我虽不像妈妈那样拼命购买衣服首饰,但我会购买很多无用的电子产品,或把钱仗义“送”给他人。

 

当时我完全不理解发生了什么,这是什么导致的。

 

直到多年以后,通过心理学视角,我才理解:

 

这是我对妈妈的无意识忠诚。

 

因为她从未让自己的经济状况变好过,所以在无意识中,我也不允许自己经济状况变好。

 

其实很多人都一样。

 

我们头脑里面的很多思想和观念、判断和选择,还有我们的行事作风,都是我们小时候无意识中从父母那里承接下来的。

 

难道我们就只能重复父母的人生轨迹吗?

 

当然不是。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研究发现,我们可以改变大脑的运行方式。

 

只要我们看到这些旧的神这些旧的、固定的习惯,保持觉知,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考模式,改变自己无意识运作的心理。

 

想象自己对父母说:“我有点像你。”

 

不要对抗或者判断,你只需要承认这个事实。

 

一旦你能够接受自己在无意识中和父母是多么相像的事实,你就可以凭着意识去选择清理:

 

哪些保留,哪些收进角落,哪些丢弃。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逐渐将自我与父母分离出来,不再盲目地复制父母的贫穷与匮乏。

 

② 放下“拯救者情结”。

 

我小时候,父母不仅过得苦,内心也很虚弱。

 

他们常常将责任转嫁给我:

 

“都是因为你的存在,我们才受那么苦;”

 

我认同了他们,迫切地想要拯救他们脱离苦海。

 

大学刚毕业时,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

 

我要挣很多很多的钱,给父母买一栋大房子,确保他们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在这个愿望的驱使下,我工作非常努力,对赚钱非常焦虑。

 

但越焦虑,我的工作效率越低下,越赚不到钱。

 

我的头脑告诉我这样才是孝顺。

 

后来透过心理学视角,我才意识到:

 

这样做,既不尊重父母,也不尊重自己。

 

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了,觉得自己比父母大,必须对他们付起责任。

 

但真相是,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在序位上他们永远是大的,孩子永远是小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纳自己的渺小,看见父母的坚强——

 

他们从这么艰难的状况中存活下来,并尽全力把我抚养长大。

 

他们是有能力将自己的人生进行下去的。

 

如果我们真的爱父母,就应该用他们赋予我们的生命发挥最大效能,去创造更多美好的事物(包括财富),并由衷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你们有理由将自己置于这样的处境,我尊重你们;


我只是你们的孩子,没有权力为你们的人生负责;


谢谢你们赋予我生命,我会好好将它经营下去……

 

如此一来,他们受的苦才没有白费,我们的生命才没有被浪费。

 

钱本身没有意义,只是一种流动的能量。

 

当我们深陷父辈痛苦的沼泽而不自知时——

 

表面上是钱财的匮乏;

但实际上,我们的生命能量也是被限制的、被破坏的。

 

而当我们能够真正热爱自己、热爱生活时——

 

我们的生命会开始流动;

并收获源源不断的能量,财富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请放心大胆地变有钱吧,它不是一件坏事!  END 


作者: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绵羊倾诉APP倾诉师。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推荐测评 


我们不自觉地在金钱身上,投射了太多心理感受,就此形成了金钱性格

只有看清它,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掌握潜在的赚钱契机。

囤积者,竞争者,互惠者.......邀请你测一测,你的金钱性格是哪一种?

29.9元,测测你的金钱性格
识别二维码,立即测试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站着去,躺着回……这位医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水肿就是水喝多了吗?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大多和父母没有正确和他谈钱有关,你做到了吗?|养育私教课1200镑!?面对生活成本暴涨,英国政府直接撒钱啦!今日聚焦:他坚信,对毛主席讲真话,才是对革命负责!即使代价沉重……法国人吃马肉居然是出于对马的尊重?!这理由好谜……孩子跟我闹矛盾,是她不尊重我,还是我没尊重她?总演坏女人,是对她最大的误解面对生活最大的底气,都是钱给的!镜头下凌晨4点亚洲最大的医院,揭露了生活最残忍的真相看了江苏以死相逼女儿和亲戚结婚的母亲,才顿悟为人父母最大的忌讳…这四个字,才是新冠最大后遗症坐敞轿滑竿上山,是尊重还是践踏劳动者的尊严?| 自由谈上海洗房事件轰动全网,所以婚姻里该怎么谈钱?未来这个世界会怎样?女儿对妈妈说“你是不是犯贱啊”,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孩子不尊重父母丑,是对她最大的误会夫妻生活,才是家庭幸福的密码美国八十年代的信用社危机校长们一边骂游戏,一边高校又开元宇宙专业,哪个道理才是对的?被上亿人围观的评论区,藏着生活最治愈的真相学会吃蟹,是对秋天的尊重萨尔瓦多的比特币实验:不是最大的失败,就是最大的骗局 | 巴伦封面她自曝身患重病,生活苦不堪言:健康地活着,才是最好的财富谈钱,才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孩子坦然向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假肢:真实勇敢面对生活的你,非常了不起!“关门弟子”张元昕:叶嘉莹老师的尊师重道之心,是我们最敬仰她的品德之一软硬一体,才是 iPhone 14 Pro「灵动岛」设计的最大魅力点份夜豆浆,才是地道的潮汕夜宵党 |生活结婚6年,我输给了5000块:谈钱能伤的感情,趁早分了吧!德国人的典型特征等,那刚出炉的豆沙面包!澳人将迎今年最大的生活成本增长!这十类领域涨幅最大,食品杂货普遍价格飙升!Domian最新公布! 跟澳洲人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这些数据, 全部直线上升!“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 如何对生活和他人抱有合理的期待?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