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的新冠疫情,直接把中国乃至世界影视分割成两个部分:新冠前和新冠后。
无论是上市巨霸还是撮尔小司,怎样才能活着,成了他们唯一的经营之道。我们就从公开可查的资料和数据里,和大家一起整体感知影视行业的艰难窘境。股价下跌,连续亏损
POST WAVE FILM
根据统计,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影视公司合计为22家。作为上市公司,股价的变化是最直观地反应公司经营情况的一个数据。本文分别以9月中旬某个交易日作为基点,分别查询了这22家影视公司,过去4年的股价变化。在这个变化里,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有18家公司出现了明显的股价下跌——剩下的四家里,光线传媒维持不变,博纳影业刚刚上市,实现股价抬升的两家公司,分别是是祥源文化和捷成股份。但是,祥源文化的主营核心业务并非院线电影,而是互联网动漫,主要包括新媒体动漫、文旅动漫、动漫原创、动漫版权授权等。而在动画电影方面,主要通过控股北京其欣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其卡通)来体现,重要作品都是诸如像《马小跳》《神秘世界历险记》1~4部、《桂宝之爆笑闯宇宙》等子供向电影。而更多的影视公司,都在疫情后面临大幅度的股价下滑,像华策、中影、万达等老牌电影公司,股价都跌去三成之多,而上影和北京文化的股价,更是直接腰斩。股价的下跌,不仅意味着市值萎缩,更体现出整个市场的坍塌和窘迫。可以再看一下2020年上半年,这些上市影视公司的收入增速,以及毛利分布的象限图,更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当下整个影视行业的艰难处境。除华策以外,其余公司的收入都出现了严重下滑,不少公司的毛利也呈现巨大的亏损。当我们继续查看他们过去几年的母公司净利润等数据,则进一步可以看到,疫情已经给影视公司的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下表这张名为《中国A股上市影视公司归母净利润一览表》。我们知悉对比这张图里的数据,不难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在疫情来临前的2019年,22家上市公司中,仅有8家公司出现亏损;而到了2020年,亏损公司直接飙升到17家!虽然在2021年时,部分企业得到些许缓解,但从2022年的中报来看:今年产生亏损的公司数量及亏损幅度,肯定又将会出现较为显著的上升。甚至不少影视公司所面临的危机,比2020年更为严峻。曾经创造过中国影史票房奇迹《战狼2》的北京文化,已经连续4年出现亏损,其公司重金打造的“《封神》三部曲”也始终难产。而像华谊兄弟,即便在疫情后缔造了《八佰》这样的票房神话,依然要面对连续四年亏损的局面,想要盈利似乎比登天还难。其他公司如幸福蓝海、金逸影视和奥飞娱乐等,也会继续迎来疫情后第三年的亏损。如果说疫情之后,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是主旋律电影的话,那疫情之后中国影视公司的主要现状,就是不停亏损,以至于风投圈甚至达成了“投什么都不能投电影”的共识。这种信号的释出,对寒冬期的影视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票房下滑,产量下降
POST WAVE FILM
除了利润这种经营数据,过去4年的票房榜,也能看出影视行业的变化。2019年,排片前10的电影票房累计,高达到286.92亿——前10中垫底的一个,都能拿到14.34亿的票房。而且在2020和2021年,票房甚至出现了断层的情况——尤其在2021年,第4到第5名之间,竟然差了30多个亿。尽管今年还有一个季度的票房空间,但回顾一下上半年接连创造的过去几年最差的清明档、最差的端午档、最差的劳动档、最差的暑期档,以及最差的中秋档……更何况,一年一度的国庆档在即,却没有重磅电影官宣空降,这完全没办法让人对它产生多少向往。造成这种冰冷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大影视公司的产出数量,在疫情后严重缩水——也就是所谓的“供给侧不足”。比如下边这个名为《中国部分电影出品公司院线电影》的表格。从这个表格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2020年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分水岭,而在2021年短暂回春后,2022年再次出现严重“缺货”的情况。像华谊这样的老牌电影公司,今年接连错过重要档期,完全没有任何作品问世,这在往年是完全不能想象的。倘若一直没有电影上映,自然没办法进行票房分账,企业经营就会受到巨大影响。而供给侧不足造成的情况,则直接影响了整个产业链——当出品公司没办法出产电影,宣发团队也就失去服务对象,院线紧跟着就会减少营收,逐渐导致整个行业链出现断裂。最终结果就是:大量从业人员失业,不得不改行做些出力不讨好的工作。这种在从业人员和宣传活动上的大幅度缩减,从疫情开始就出现了。比如下边这个表格,仔细看就会知道:在第一波疫情袭来时,除了欢瑞,其他的影视公司基本上都缩减了支出,尤其是业务宣传费等——这个看似细微的变动,逐渐传导到下游,整个行业的流动性,都会因此而逐渐减少。那我们就换一个所有电影爱好者都可能深有体会的细节。通常来说,每周五到周日这三天,是新片上线的最佳时机,也是新片最容易扎堆的时候,因为有一个周末可以用来吸引观众。但是今年5月份的第一个周末,居然出现了零新片上映的情况——这在过去多年里,都不曾发生。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事: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上映的国产影片数量,仅仅只有128部,相较于2021年同期,下降了近4成。与这个数据相匹配的是我国新增电影院的速度,明显放缓,而且全国有近6成的影院,在过去三年里,都曾出现过至少停业1个月的情况,其中停业2个月的影院数量,占比达到31%。全行业数据下跌的结果就是:公司规模和布局越大的公司,越容易在这个时候受到冲击。相于万达的全产业链布局受到的冲击,光线影业要好一些。光线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小体量青春爱情类电影的制作中,接连出品了像《十年一品温如言》《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这类电影,从而更容易实现工业化、规模化,风险较小,在保障投资回报率方面,拥有较强的优势。此类项目的稳定输出,让光线在并不乐观的市场环境下,保持了稳健的经营状态。博纳影业,一枝独秀
POST WAVE FILM
8月18日,博纳影业正式敲响上市钟声,在深交所上市,这也使之成为近五年来,首家实现A股上市的影视公司。博纳之所以能在这样艰难的市场环境下逆流而上,主要还是它精准地把握了市场走向,可以说是把主旋律电影玩得明明白白。从中可以看出,在疫情之前,博纳就已经在主旋律电影的赛道上布局。所以即便2020年至今疫情肆虐,但由于主旋律电影受到更多的扶持和关注,博纳出品的这一类电影,几乎每一个都能成为爆款。而且在即将到来的国庆档,极有可能上映的《长空之王》和《钢铁意志》的背后也都是博纳影业,简直可以说——赢麻了。除此之外,还有像《无名》《红海行动2》《追龙3》《智取威虎山前传》等储备项目也都有机会成为所在档期的翘楚。博纳一家再火爆,放在大的行业环境里,依旧是杯水车薪。更何况,电影作为一门艺术门类,不可能只有一种题材和样式,也不能只是也依赖博纳一家支撑——电影行业的繁荣,从来都是靠所有从业者,生产出更多元、更繁复的题材、类型和故事才能实现。但是,放眼现在的行情,疫情依旧在全国各地肆虐,影院的营业率也始终在七成左右徘徊。相信近三年的考验,已经让众多影视公司感到极大的疲劳,只是在短期内,仍然必须直面冷酷的市场。再加上进口片引进受限,国产片定档拖延,也让本就严苛的市场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如何克服可能出现的现金流断裂危机,以及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重新找准定位,及时推出更多的电影作品,成了摆在这些电影公司面前,一道极为难解却又必须解开的难题。鸣谢:本文部分财务数据由【shirley骆】提供,非常感谢。
数据控/统计狂魔/豆瓣电影TOP250观察者
详 细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公 众 号
影 视 课 程 大 礼 包 免 ! 费 ! 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