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总觉得“我不够好”的人,请多做这3件事

总觉得“我不够好”的人,请多做这3件事

公众号新闻





在今天的内容开始前,先和大家进行一个互动。

如果让你给去年的工作、生活,综合打个分,满分100分,你会给自己的完成打多少分?

你可以先把这个分数放在心里。

有的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给自己打满分;

但也有更多人,可能习惯性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会这里扣一点,那里减一点。

其实,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在咨询中接触过的大多数人都很难给自己高分。

即便已经做的很好,但总觉得优秀离自己很远,满分从来就不是自己可以企及的。

并且比起给自己打分,他们觉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加重要。

而这,往往与我们内心的一个信念有关。




我曾经有一位来访,履历非常漂亮,名校毕业,也在很好的单位工作。

他的工作负担并不重,甚至下班时间还比一般人早。


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每天都忙到停不下来,根本不敢让自己休息。


“如果手机一直很安静,没有工作消息找我,我会很害怕,是不是别人不需要我了?


就这样,他长期处于焦虑和紧绷的状态,还常常担心自己没有价值。



后来,有次他在做方案时忽略了一个细节,领导就说了几句,提醒他要认真、仔细一点。


没想到,他便因此陷入委屈和愤怒中无法自拔,甚至想要辞职。


“我已经非常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做不好?”他在咨询室也难以控制情绪。


其实,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领导对他也没有批评、责罚。


可为什么他会陷入如此大的情绪震荡中呢?


在我深入了解他后,发现:


“不够认真”这个关键词,触发了很多创伤性体验。


原来,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对他就一直都是打压式的教育,每次没有考好,爸爸都会把原因归结为他没有认真。


当他考了98分时,爸爸会说“你怎么就考了98分?不够认真,还差两分。”


而当他努力拿了满分时,爸爸又会说“不要太高兴,你再不认真点,下次可考不了100分!”


长此以往,他的内心,就种下了这样的一个想法:


是我不够好,我很难让别人感到满意;

我需要拼命努力,才能够得到别人的一点点认可。


于是,为了摆脱“我不够好”他一方面非常努力地发展自己,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学习、工作。


甚至都切断了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不想依赖他人、不敢信任他人。


另一方面,他越是想摆脱“我不够好”的魔咒,这个信念在他心里越强。


  • 领导的一个皱眉,就让他担心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


  • 朋友间的一句玩笑,就让他害怕是不是不被喜欢,要被抛弃;


这些,都让他感到十分痛苦,似乎他的生命都陷在了过去的阴影中,往前根本看不到方向。


所以,每到夜深人静时,他常常幻想着有人能够理解、支持、陪伴自己。


但他一直退缩和回避的状态,也让他始终无法靠近任何一段深度和滋养的关系,只能被孤独包围。






事实上,这种孤独感,也是我在咨询工作中,发现受“我不够好”的咒语影响的伙伴们,深处的情绪底色。


这种孤独通常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自己要独自忍受经历过的那些“苛责”、“攻击”......并且会在生活中反复上演;


另一方面是,你找不到一个人,可以深度分享这些痛苦时刻;


很难有人能够真正站在你的角度和立场,深刻的理解你,关怀你,为你指出思考的盲区。


所以,有一段深度的、可接纳的关系,其实是帮助我们摆脱“我不够好”至关重要的一点。


而心理咨询,很多时候就提供这样一种功能和作用。


因为我们的创伤源于我们的关系,会在关系中被激发,也需要在关系中被修复。


当很多来访逐渐感觉到我始终愿意去理解他,靠近他,并没有要去拒绝他或者远离他时。


他内心对别人的戒备也会稍稍放松,也变得更愿意去跟他人产生连接。


这些,都是帮助自己重塑内心的非常珍贵的体验。


与此同时,咨询也会在另一些方面,让来访感受到改变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


1.无条件的接纳:


就像是上文提到的来访者,他的原生家庭,其实无法为他提供抱持和涵容的成长环境。


总是被批评、苛责的经历,也让他出于内心深处的害怕,从不敢表露出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想法。


面对父亲的打压,他只能默默对自己说:


“我做了这么多,就不能得到一句夸奖吗?”

“为什么总是要打击我?我也很委屈。”



但当他体验了被很好的倾听,被很好的承接,当他感觉有人和你一起在承受这个痛苦,那么这个痛苦就会减轻。


“原来我已经做的足够好了。”

“原来在他人眼里,我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随着这种“好”一点一点累积,痛苦一点一点减轻,慢慢的,他就会从沉重当中获得松弛。


2.同理心与共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很多时候我们在向他人讲述一件自己发生久远的事情时,往往会带着审视和评判的目光。


可能会说:


“那件事别人都能完成,我没做好,是我没用。


或是,“有什么可委屈的,已经是成年人了......”


这种审判其实是外部世界给我们的要求,我们在按照他人的标准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所以,我在面对很多来访时,都问过他们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这件事是发生在你好朋友身上的,你会怎样看待他呢?”


他们大多会迟疑,然后表示:“其实,已经挺不容易的了,能做到这样也挺好的。”


你看,这就是当局者会陷入的一个误区:


对别人是包容、理解、接纳的,却无法通过一样的同理心去照顾和对待自己。


当然,很多时候,只有当一个人充分获得过被同理心对待的时候,他才能够具有这样的同理心来对待自己。


所以,咨询中的共情就是展现这样一种同理心。


当你不断使用这种具有同理心的叙述,就会逐渐代替审视和评判自己的习惯,也就慢慢改变了“我不够好”的信念。



3.创造新的体验


我还记得曾经和一位害怕给别人添麻烦的男生做咨询时,他的话真的非常少。


因为害怕被拒绝,害怕被攻击,所以一直筑起防御的高墙,很怕打开内心。


于是,我耐心地陪伴他感受自己的情绪,不会刻意地要求他说些什么,或是做些什么,只是适时地给他一些鼓励。


当他能和我建立起一些信任、开始表达后,我发现他每次说完都会立马观察我的神情,想要确认我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给他很多正向的反馈和积极的回应。


随着他感受和体验不同,他会发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


“怕麻烦别人”的担忧也一点点被瓦解,愿意表达更多。


所以,这种新的、好的体验是可以帮助一个人改变固有认知的。


当这种反应与练习越来越多,也会让全新的体验覆盖我们旧的创伤。


事实上,走出困境,对每个人来说都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并建立起自我的力量。


有时,光是告诉自己好是不够的,需要一个有力量的,能够带着你一起察觉自己的人来支持你:


“你真的很好了,你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很厉害啦。”


当然,咨询中并不只做这一件事。


就像上面说的,这是一段疗愈你的关系,这段关系会逐渐增强你对自己的信心和自我力量。


如果你有需要,我也愿意成为陪伴你走过这一旅程的人。


我会和你一起探索你的内在资源和成就,也愿意倾听你的创伤和痛苦,直到我们一起发现属于你的道路。


作者介绍


本文的观点和素材来自姚为芳老师的直播讲述。


如果你也经常被苛责,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或是习惯性讨好,无法肯定自己;

以及在婚姻家庭、情绪管理和个人成长方面有一些困扰,也欢迎和我们的姚老师一起聊聊。


姚为芳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11+年,个案1600+时
美国加州整合心理学院硕士(在读)

↓点击小程序,立即预约



想要了解更多网络/本地咨询师
点击下方小程序
- 广告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总被负面信念困扰的人,建议多做这件事得了癌症总觉得很累不想动?医生告诉您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好的负责人,只做3件事饭前多做一件事,能帮你减肥82、长篇民国小说《永泰里》第十六章 生死一线(6)为什么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敌意?陌上北京093 余生请多指教 | 北大本硕清华MBA,互联网从业者,热情开朗的小姐姐如何在21世纪发财致富? | 经济学人财经(文章很长,请多点耐心)“免疫力好”的人,一般有这5个特征,若能达到3个,恭喜!新冠后总觉得累、更易疲劳?Nature子刊最新:“长新冠”患者持续疲劳的原因找到了!性格太老实的人,建议你疯狂做这几件事!能在这3件事上保持低调的女人,不简单“我们比云厂商做得好”!老师木新创业项目曝光:瞄准大模型成本问题,推理性能将得到数量级的提升总觉得焦虑,晚上还失眠做噩梦该怎么办天天在朋友圈无知“炫晒”的人,请打住吧!伴侣多做这个小动作,真的能让你更快乐 | 研究实锤女子总觉得被跟踪,结果在车后座找出一个小圆片!澳洲政府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人到中年,多做这4件事,越做越年轻老钱:不带他玩了,可以吧总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是被PUA了吗?青春期孩子,充满攻击性:你要做好这3件事,才能“活”下来最艰难的时刻已经到来,一定要做好这3件事越来越多美国人退休后被迫重返职场!他们建议:退休后别在这3件事上花钱!人生下半场:多做高能量的事,远离负能量的人“我儿子,年级第一,在家自残”:养废一个孩子,做这件事就够了婚姻里常做这3件事,比出轨还可怕娃从学校带了一个礼物送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田野的春天》&《怕梦》会赚钱的人,大多会做这三件事职场上这3件事,千万别把顺序做错!2024年,请不要瞎忙,做好这3件事!想给孩子买T恤,但是又觉得贵?!不如看看这个39.9元/3件...广播体操与长寿在新西兰如何“畅通无阻交朋友”?网友:只要能做到这3件事……个人感慨之七十三 什么都不懂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