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追赶”时间的航空救援医生
◆ 我们的任务,是为病人“追赶”时间
◆ 从内蒙古到北京航程短、高度低,气流不稳定,平稳飞行的时间仅10分钟左右
◆ 航空医疗救援已成为现代化医疗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航空医疗专业水平,已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实习生 徐斐懿 曾令令
“你好,999,需要转运病人是吗?”
“病人现在情况如何?”
……
“男性,51岁,主要诊断是脑室出血……”
“你好机长,可以起飞了……”
当999接到航空医疗救援任务,就意味着李庆友和同事们要出发了。
李庆友供职于北京红十字会航空医疗救援队。这支队伍的工作是借助固定翼飞机或者直升机更快更平稳更安全地实现患者“床对床”远程转运,以及转运过程中的医疗急救。
2014年,北京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引进了国内第一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作为国内医疗飞行和安全飞行最长的专业航空医疗救援队的医生,李庆友说:“我们的任务,是为病人‘追赶’时间”。
【空中ICU】
李庆友印象最深的一次航空救援,发生在2021年的内蒙古。
那时,包头有两个沼气中毒的危重病人,需要转往北京专科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从当地医院到包头东河机场的转运过程中,病人生命体征发生变化,随时可能心脏骤停。
情况万分危急。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因此,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李庆友和同事们马上展开急救,包括化验、除颤、按压、深静脉穿刺等。
飞机过去,把患者接过来——航空医疗救援描述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这项工作对时间和效率,以及服务流程和规范化、专业化操作的要求非常高。
“深静脉穿刺,在病房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在空中进行就很难。”李庆友说,从内蒙古到北京航程短、高度低,气流不稳定,平稳飞行的时间仅10分钟左右。颠簸,让急救操作难度陡然上升。经过一番紧急处理,终于抢救成功。
“回想起每一次机上紧急救援,都会觉得紧张”,李庆友说。因为一旦起飞,飞机就是一个封闭空间。尽管飞机上配置了心电监护、呼吸机、除颤仪、吸痰机、氧气瓶、输液微量泵等各类专业救护设备,功能相当于一个空中移动ICU,但还是无法像在地面医院那样,遇到棘手病情,有各科骨干医生及时协助。
“在飞机上怎么办?”李庆友说,这对航空救援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专业技术能力要过硬,还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理性、精准地进行救护。
【一切以病人为主】
脱下白大褂,换上一身橘黄色的飞行制服,执行空中救援任务,李庆友首先要克服自己的恐高症。
每次出任务,他都不会特意向窗外看。报名航空救援队时,他曾担心自己无法通过考核。一投入工作,恐高症好像就暂时被治愈了。“时刻都得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精神高度集中,就会忘了这事。”李庆友说。
航空医疗救援队医生李庆友,在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内执行任务 逯万翔摄
李庆友去过的海拔最高的机场,在西藏日喀则。“那天风特别大,飞机无法起飞。只能在那里过夜,第二天一早返程。”他回忆说。
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因缺氧而头痛欲裂。“当时血压已经达到170了。但直升机里空间有限,任务结束前一切都要以病人为主,因此在耐受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不会吸氧。”李庆友说,飞机上准备了6个氧气瓶,但他和同组医护人员都没使用,全部留给了病人。
飞机落地后,陆空对接环节至关重要——核对病人信息,检查设备,确认医院,预计到达机场时间,每一个步骤都不容轻忽。
对病人而言,每多出一分,甚至一秒,靠近“生门”的希望和机会就变大。“我们要在可控的时间内,做好一切能做的。”这是李庆友工作的第一原则,他们会提前与收治医院对接,确保所需医疗设备跟随病人快速从飞机转移到救护车,以免因为重新设置设备、调节参数而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
2014年至今,北京红十字会航空医疗救援队已累计转运国内外患者1000余人,这其中包括两名受伤的中国维和部队军人。
2016年7月14日,救援队奉命执行我南苏丹维和部队2名重伤员转运回国任务。飞机穿越了缅甸、也门、肯尼亚等10个国家,往返总航程为21388公里,飞行时间总计27小时。
【全部精力都给了工作】
5分钟,从云顶赛场到崇礼院区楼顶停机坪;20分钟,从出具伤情报告到进入急诊抢救室接受救治……
2月7日,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指挥中心收到北京市红十字会张家口赛区999直升机保障组的接诊指令,一场事后被国际雪联医疗官员汉斯称为“完美救援”的航空医疗救护展开。
在李庆友看来,航空医疗救援已成为现代化医疗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航空医疗专业水平,已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
有任务随叫随到,李庆友已经两年半没有回家了。“人们常说平衡工作和生活,就目前而言,我还平衡不了。我的精力全部给了工作。”他愧疚地说道。
从业6年来,他发现,人们对更快更安全更好的医疗救护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一些位置偏远的地区来说,航空转运是最便捷的方法。”李庆友说。
有数据显示,2021年3月,我国常态化备勤的医疗救护机队规模达近300架。如果从2014年北京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引进国内第一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开始算起,从1到300,中国只花了7年时间。
但现阶段来看,空中医疗在我国还是一种较新的医疗模式。李庆友说,他希望能积累更多救护经验,为中国航空医疗救援事业添砖加瓦。
为病人“追赶”时间的飞行,还将继续。
刊于《瞭望》2022年第39期
延伸阅读
☞ 故事|如何帮助他们和这人世间好好地告别?她用十年找到了答案……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