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加减法还有这么多套路,难怪孩子总学不会

加减法还有这么多套路,难怪孩子总学不会

育儿

女儿上幼儿园小班后,想让她早点学习下加减法。

和大部分孩子一样,也是从掰手指开始学习计算的。数了近 1 个月手指后,有天晚上要求不用手指,尝试下口算。

「1+2 是多少?」
「3」
「那 2+3 呢?」
女儿想了想回答说:「5 」
不错,充满期待。
「3+4 呢?」
孩子脱口而出:「5」
……

泪奔之后,还得打起精神继续教。

很多孩子都会卡在加减法这一关。是不是孩子年龄没到,还是真没数学天分呢?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一关本来就没有你想得那么容易

为什么女儿会毫不迟疑地得出一个错误答案呢?这其实与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有关。

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后一个问题已超出了女儿当时的能力。但为何她会回答的那么迅速呢。因为 2+3 在其能力范围内,愿意付出努力。而 3+4 她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又何必为其费力,不如就随便猜个数吧。和我们做单选题一样,不知道答案就随便蒙一个。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是在用具体的实物点数解题。如 2+3,可能会在脑中想象为 2 个苹果加 3 个苹果,然后是点数:1、2、3、4、5,结论是 5 个苹果。对于 5 以下的计算,具象思维就已足够。可对于 3+4 或者 5+6,数量一多,在脑中要操作具象的点数就没那么简单了。

既然是能力不足,那该怎么办?

有的家长会说与其强求,不如等待,孩子大些了自然会懂,这也没错。不过,如果家长适当的提供帮助,能帮助孩子在「最近发展区」中尽快上一台阶。

于是暗下决心,在对照了多本教材后,发现新加坡数学一年级的教法还是比较合适的,侧重理解加减概念和相关策略。

数轴,加法从这里起步

比如还是 3+4,先选择其中较大的数 4。

从 4 开始再往后数 3 个数(较小的数)。
4、5、6、7,所以答案就是 7。

减法同样依据数轴,但根据数字的不同,分为 2 种方式。


① 一个大数减一个较小的数,如 9-2,采用倒数的方式,从 9 开始,9、8、7,答案是 7。


② 对于两个相近的数,如 9-7,则采用加法的方式,从 7 开始数,7、8、9,因为 7 后数了 2 个数,因此答案是 2。

新加坡数学的方式,算法直接依赖数轴,每次计算都能帮助孩子加深对加减本质的认识。孩子也会有自信心,第一次发现加减原来并不难,即便不会进退位算法,但只要能数的正确,他们同样可以应付两位甚至三位的加减题。

从计算量看,虽然只是简单的将点数改为了数数,但因需要操作的数量相对减少,心算能力也会有明显提升。

启用新加坡数学后,进展顺利。但此方法的局限开始慢慢显现,毕竟一来不容易操作较大的数字,二来仅依赖该方法,很难在短期内达到抽象思维。

几个月后,为了应对进位加法,决心还是采用大多数教材的通用教法,拆数凑十。于是从凑十口诀开始。

1919好朋友,2828手拉手,3737真亲密,4646一起走,5555一双手。

背熟了口诀,下一步就是教如何拆数凑十。

有天,我拿出一个题目:4+8=?

没等我开口,就听女儿开始嘀咕。

「4+8=4+3+5,4+3=7,7+5=2+5+5,5+5=10,所以答案是12。」

很纳闷,她怎么会自己想出这么个进位算法的?

算筹,一个厉害的半具象工具

当时女儿熟练虽然掌握了点数和数数,能应付简单的计算,但仍处于具象运算阶段,利用数字直接进行抽象运算的能力尚弱。再说,像 8+8 这样,要准确数数也并不容易。

从具象运算过渡到抽象运算,期间最好增加一个半具象的过程。而我国古代所采用的算筹,就是半具象的最好工具,也是算盘的前身。

在古代就是一把刻得整齐的竹棍,用算筹表示数,在纵式中,纵摆的每根算筹都代表 1,表示 6~9 时,则上面摆一根横的代表 5。

算筹兼具了具象和抽象的特点。

抽象,是因为每个数字都对应了一个特定的摆放方式,可以像 8、八、eight 一样实现数字与符号的一一对应。

同时算筹也是具象的,4 就是 4 根竹棍,6 就是 5+1 根竹棍,可以直接用于点数计算。正是算筹这种半具象的特点,孩子能很快突破抽象思维。

用算筹作媒介后,计算难度会明显下降,女儿的进度再次加快。但每种工具都有盲点,算筹也不例外,比如上述的 4+8,用算筹只能转化为 4+3+5,还是不能立即得出答案。这也是我当时准备教女儿凑十法的原因,毕竟将 4 拆成 2+2,4+8=2+2+8,仅用一次拆分就能完成计算。

但女儿可能想不了这么多,她不过是将题目看成算筹的拆合游戏看待。先将 8 拆成 3+5,看不出答案,那就再将 4 和 3 组合成 7。7 还可拆成 2+5,这时发现,出现了能力范围内的 5+5=10,于是顺利完成。

在那个阶段,算筹充当了女儿的学步车,拥有抽象思维能力后,对算筹的依赖度逐渐越来越低。短短几个月,女儿学会了 20 内的加减。

既然最难的第一步已成功突破,再攻克多位数加减,就不是大难题了。

位值,竖式算法的基础

多位数加减,传统的竖式计算最为简便高效。竖式是程序性算法,步骤记忆是关键。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折腾,基本学会了竖式计算,一个多月后已能应对三位数的加减。

不过没想到的是,有一个月因为重心转向学英语,没有再练习,等回过头再练习时发现各种错误,和没学一样。原来,传统竖式,虽高效简洁,不过不方便理解。

另外,女儿年龄小,认知也不足,因为面对多位数加减,既需要运用位值原理,又考验计算能力,还要牢记竖式解题步骤。任何一方面的基础不稳,都容易产生各种错误。

既然竖式算法刷题也不管用,决定不如将多位数加减的目标,拆解成小任务,降低学习难度。随后,我几经反复,选择了美国 UCSMP 的小学数学教材-Everyday Mathematics和相应练习册。

美国数学教学进度不快,直到 3 年级才出现竖式计算。可其对于基本概念相当重视,所有概念都有反复的单项训练,而这正是女儿所需要的。

正确计算的关键,在于位值原理的掌握和基本的数字运算。位值的特点,是同一个数字由于它所在的位置不同而表示不同的值。例如在 Everyday Mathematics 中,位值的题目包括下面两种形式。

① 456 中的 4、5、6 的数值各是多少。
② 个位为 1,百位为 5,十位为 0 的数是哪个。

经过数月的专项训练,女儿的位值概念渐渐清晰,女儿的心算能力慢慢提升。不依赖竖式,也能口算完成大部分加减题目。还会用类比方法解题,从 2 位到 3 位,再到 4 位加减,基本都能在没有例题的情况下,依靠原有知识独立推断完成。

小 结

终于,可以长叹一口气啦,掌握加减法并不容易。父母在遇到问题时,不妨多试试有没有更合理、更简单的方式帮助孩子,有时,合理的方法和坚持同等重要。教育之路,就是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呐。

要想数学好,计算基础要打牢!孩子马上上小学了,怎么解锁加减法?

叨叨魏亲荐的数学启蒙优选桌游「水果数到十」锻炼加减运算、提高认知灵活性反应速度,让孩子不用刷题,轻松玩出运算力!(桌游详情请点击今日二条哦)秒杀活动时间仅剩 1 天,库存有限手慢无哦

今日秒杀:爆款《水果数到十》

记住 1-9 的数字
熟练相加为 10 的数字
提高算数速度
用年龄:5岁+
原价 108 元,限时特价 79 
👇 仅剩 1 天,点击抢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1.2万的“烂鞋”,难怪被骂智商税唐山事件引发全网关注的背后,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跳蚤市场第一春2 岁左右的孩子总是说错词,比如把猫叫成狗,正常吗?从小和我共读了上千套绘本,娃仍然学不会自己看……砍权益、送软件,小鹏的促销你学不会律所合伙人拆招裁员 8 大套路,所有打工人值得一听【星星点灯 露一手】《烟花三月》做饭洗衣修家电…学不会这些,孩子可能要没法毕业了?「九号公司」要给室内配送机器人做「减法」,首次公开官方价格「卷」至两万元以下|焦点分析最新数据:移民占澳洲总人口近1/3!中国移民排第3,有这么多!15岁少女参加减肥训练营,暴瘦20公斤又全数反弹?! 教训惨痛!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语文还是学不好?她为什么有这么多丑衣服?好短好会玩,难怪这些新知科普破圈了这才是真正的套路,多少人上当还不觉醒!潜水、冲浪、追鲸鱼!英国出海游竟然有这么多乐趣!吓人!女童睫毛里藏21条螨虫,孩子总揉眼、掉睫毛,当心螨虫感染为什么那么多人,难与父亲和解?为啥深海有这么多巨兽?儿子尝了1口,让我原地开店!个个酥脆有冰花,难怪它火了500年日吹文章的套路,一眼就看穿 | 科技袁人一首拉丁文教会歌曲【梦呓流年】第十六章:花谱夺魁(一)|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听堂会 | 原创长篇轻小说连载孩子总在儿童沙发上阅读,那不伤脊柱的儿童沙发怎么选?出道23年依然神秘灵动,难怪好莱坞和日韩都爱她烟火人间对话光子总裁陈宇:距离全球最顶尖的研发团队,我们还有多远?成立三天,卷钱跑路!最烂骗钱套路,为何在中国屡试不爽?人物 I 安提法还是川粉?芝加哥枪手起底孩子总生病是免疫力不好吗,可以吃脾氨肽冻干粉吗?打赌99%的华人都不知道,墨尔本竟然还有这么多奇葩区...试了很多方法还是睡不好?这6条秘笈可以帮你近20年“不掐尖”还能拿IB满分,难怪顺义妈妈放弃海外私校也要来“感谢这么多网友买西瓜,我们不会乱涨价的” | 报道追踪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