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回公立VS提前出国?当帝都国际化学校进入“裸泳时代”....
“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最近,北京的国际化学校家长圈似乎格外折腾。
我的朋友小J妈在开学第一天发了朋友圈,终于把孩子从一所因为“公参民”问题而改名的民办学校,转到了公立国际部,她感慨道:
另一个朋友小米妈,因为孩子所在的外籍学校老师疫情期间“润”去国外,担心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思前想后,决定带娃低龄留学到了加拿大。
像小J、小米家的“两头逃离”——小学“逃回”到公办,初高中“逃离”到国外,今年在北京国际化学校圈里并不鲜见。甚至每所学校都开始出现一些家长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再负担国际学校学费,而转回公立的情况。
这几年,家长难,国际化学校也真的太难了。
民转公、民办学校改名、5%招生比例限制、国际高中面临整改、国际化学校学生也要参加中考……像一波波巨浪冲击着民办校,劝退了一部分摇摆不定的家长;
疫情使得不少外教辞职回国,学校招聘成本大幅上涨;
不仅有“两头逃离”造成的生源流失,还有不少家庭因为经济原因离开国际化学校,也让一些学校雪上加霜;
尽管已经大有突破,但每年民办校的升学成绩仍然被公立国际部“吊打”……
“四面楚歌”之下,一部分学校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试图通过和其他学校战略合作,解决自身困境,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有的学校为了吸引生源,愈发“国际校公立化”,开出了普高班、综合素质班,将“两条腿走路”“多元升学”进行到底……
明年是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明确了国家关于发展民办教育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的30周年。经历了30年起步、成长、井喷的民办教育步入拐点,北京的国际化学校教育生态也进入了“裸泳时代”。
国际化学校何去何从?
家长是该逃离还是坚定初心?
中国最早的国际学校诞生于北京,第一所学校是1969年的巴基斯坦驻北京大使馆学校。之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立国际部陆续诞生。
如果说90年代国家开放民办学校的10年是探索期,那么进入千禧年后的20年,特别是2002年《民促法》颁布,民办国际化学校逐渐进入了井喷期,每年新建学校不断,越来越多富裕家庭、海归父母,厌倦了公立体系的千篇一律,希望孩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
当年我曾亲眼见证过一所新开的国际化学校,甚至连校舍都没有完全建成,首场开放日就吸引了近千的家长。
各学校的宣讲会上,中外方校长把新鲜的国际课程、教育理念介绍给懵懂的家长,什么IB、AP、A Level,PBL、STEAM……打开了一片新世界。
而穿着得体的妈妈们认真记着笔记,频频点头回应,还时不时用流利的英语发问。这是北京国际化学校的黄金时代。
2018年我进入北京的国际教育圈后,采访了很多从公立转国际,或从小就让孩子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家长,理由大多集中在:
希望孩子适应未来发展/不希望孩子机械刷题/中高考竞争激烈
不利于孩子个性发展/老师照顾不到所有孩子/学校太过千篇一律
自己的孩子“不被看见”/公立校班级人数太多/能获得不一样的视野和技能
希望孩子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希望孩子从小就接受国际教育/未来一定要孩子出国
因为户籍等问题没法就读/公立校读不下去了
好友E妈就是其中一员,把孩子从人人羡慕的北京顶尖公立校实验班,转到朝阳一所新建的民办校,让人大呼看不懂。
但E妈却说,实验班是好,但每天就是大量做题,孩子连滚带爬只能勉强处于中段。过多的作业让孩子的自驱力消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变得很暴躁。
而转学后,孩子更从容,情绪更稳定,有时间开始寻找自己的兴趣方向,让她暂时对自己的决定放下心来。
然而,一场长达三年的疫情让家长和国际化学校的“蜜月期”发生转变,家长们的心思也在几年中经历了百转千回:
疫情和国际形势不好的时候,家长犹豫到底还要不要走国际化道路;
上网课的时候,有家长质疑,交着天价学费上网课是否值得;
与此同时,一批原本打算带孩子低龄留学去美初美高的家长,在国外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打消了这个念头,延迟了留学计划,在国际化学校继续就读;
而一批从海外回流的小留学生,又给国际化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消彼长,来回拉扯。这时尽管已经出现一批家长转回公立,但国际化学校仍有海外优质生源作为补充,挑战中仍有机遇。
而2021年国家对于民办学校一系列的规范措施出台,让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国际化学校,真正迎来了“规范期”。
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华实验、清华附实验学校、北大附实验等一批学校民转公;
哈罗北京(现朝阳区礼德学校)、清华附中国际学校(现朝阳区清森学校)、一零一实验学校(现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现海淀区人北实验学校)、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现海淀区稻香湖学校)等一批民办学校改名;
二十五中国际部成为北京首个停办的公立国际部;
除了校名和性质的转变,国际化学校对课程的规范也在进行中。
海淀、朝阳、顺义一些老师都告诉我,今年对民办学校查的越来越严格,从学籍到课程、教材、课表等都有一系列的规范。一些原本课程偏国际的学校,不得不回过头来再好好做融合,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加上疫情持续,外教流失,新招聘外教的成本大幅上升,自负赢亏的民办学校大呼吃不消。为了降低成本,有的学校甚至在网课期间动起了把厨师、保安等部门先裁员的念头,等到开学后再招聘;
防控措施也在不断升级,有学老师苦笑着告诉我,他们学校的校医因为外面做核酸检测的工资更高跳槽了,真是意想不到的影响。
学校不断在调整,落在每一位家长身上都是天大的事。
小E的学校今年面临学校高层大换血,当初她进校时的中外校长都换人了,一下子把她打蒙了,着急来问我,还有哪些可选的学校。
当时转学的时候,E妈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想不到这一天来的那么快。最终她选择把孩子转到了一所口碑更好的头部国际化学校。
小J的学校因为“公参民”的问题,是这次不得不改名的学校之一,原本学校承诺除了改名其他都不会变,想不到之后引入了一个战略合作伙伴。
J妈和其他同学的家长们都觉得不安,萌生了逃离的念头。而小J最终让孩子去了相对稳定的公立国际部。
原本就是从加拿大带孩子回国的小米,因为学校外教要么直接回国,要么被其他学校高薪挖走,师资变化很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最近又带着孩子重新回到了加拿大。
△爸爸真棒《国际化教育家庭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低龄留学回温,比去年上涨136%
三个人走向了三条不一样却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路:
造成的结果是:
口碑好的头部学校仍然一位难求,大批学生挤破头想进,即便疫情和民办学校的调整也没有对他们产生太大影响,反而因为大浪淘沙,让家长和学生更希望加入。
对于这些学校来说,他们的压力一方面在于,如何从想去公立国际部和想要出国的学生中,“抢”到更好的生源;
另一方面,要维持口碑和招生的平衡,是为了生存招进更多可能并不适合的学生,还是为了口碑仍然保持严格的招录比。
而口碑一般的学校,却在这样的动荡后,面临招生困境,举步维艰。
困境中求生、求变的北京民办校,有了很多新做法。
👉一批民办国际化学校纷纷开出了普高班和综合素质班。
比如像新英才、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海淀青苗等,都有面向高考的班级,而汇佳、新府学等学校则开设了综合素质班。
一位开设普高班的民办校老师告诉我:
而之所以选择在国际化学校里上普高班,家长多少存有一些“两条腿走路”的心思。如果高考分数不错,那就冲一下985、211;如果高考分数一般,还可以尝试现在很火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如上纽大、昆山杜克等,或者国外一些可以用高考分数申请的学校;
此外,哪怕高一读完,实在觉得高考路线不适合自己,还能转轨到出国路线。“多一些选择总是好的。”
👉其次,国际学生在公立化,而公立学生在国际化。
有民办学校的出国班,在初一初二就把所有公立课程的内容都上完,到了初三鼓励有学籍的学生都参加中考。
该校老师告诉我,今年中考,出国班竟然有20多个学生过了600分,还不乏650、640分的选手。
而一些学生,即便是在国际化学校就读,课余时间仍然在学而思、高思补习,不仅数学、中文一个都不能少,还拼信息、物理竞赛,连学校天天在上的英语,也要补习阅读、写作,鸡血得不行。
另一方面顶尖的北京公立校,其实也在逐渐“国际化”,做各种项目制学习,新课标也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要求;不仅要求学习好,课余时间体育、音乐、艺术等也没拉下。
👉其三,民办校通过战略合作在寻找出路。
比如清森学校和探月,海淀青苗和领科、达罗捷派和BISS。这样的融合一来形成规模效应,二来提前避免培训资质被停招的风险。
这种“强强联手”能将国际化教育带向何方,也许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
👉高净值人群更愿意选择公立体系?
海淀一些拥有上千万学区房的高净值家长,宁愿把孩子送入中关村X小,也不会把孩子送入国际化学校,理由是在北京,确实是公立资源更强,比如学校有金帆乐团,疫情前会去联合国、金色大厅等地方演出,那是民办学不可想象的;
还有一部分高净值家长,哪怕把孩子送入了国际化学校,也会选择综合素质班,一方面想让孩子能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是希望未来有更多路可以走。
△ 29.8%的家长希望从高中开始国际化教育
从一开始,把外教数量当作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到现在,北京的家长越来越理性,认为其实好的中国双语老师,有时候比外教更能让孩子学到东西。
因此现在有不少学校,经历了由外籍老师上全科科目后,开始用中文或双语教授数学等理工科目,对语文和数学基础尤为看重,反而家长更为买单。
△ 46.7%的家长期待更多海归老师,32%的家长认为中教也很好
最终的问题回到,在北京,还要不要读国际化学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聊聊对这些年国际化学校各种变化的看法。
国际化学校的兴起符合周期规律,经历了高速发展,一定会伴有无序,挂羊头卖狗肉的有之,无资质办学的有之,所以进行民办教育的规范化,是必经之路,大浪淘沙下来的才是精华。而经过规范后的国际化教育,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应该是利好。
震荡过后回归理性,面对变化,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应对?
我曾看到过有家长一遇到变化就焦虑,一焦虑就想通过转轨缓解焦虑。
疫情开始的时候,她把孩子从民办转到公办,双减来了,觉得公办学不到东西,又把孩子从公办转回民办;
疫情蔓延时,想着让孩子读完高中再出国,最近国内疫情持续,又想着让孩子早点去读美高英高……
一位大咖校长曾用他从教4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教育规划不能只看眼前,墙头草最容易受伤”
怎么找到“不变之锚”?我们的观点是,还是要以终为始,思考清楚你想要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再来看怎样的教育能帮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 仍有96%家庭坚定出国留学,彻底放弃的只有3.94%
国际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它孕育着很多可能性,以及很多个性化培养的机会。
这是几位国际学校的校长曾告诉我的话语,想把它们分享给所有家长。
只要对于差异化、个性化、全人教育的需求在,国际化教育就永远有它的意义。
△2021年清北录取率,虽然各大高校都在扩招,但真的能上清北复交等名校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各省市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已经包揽大部分名额,根本轮不到普娃或者普通学校。而且哪怕孩子只是百里挑一,但在高考时,是否真的能确保成功?并不一定。而世界名校不止100所,每个名校的专业也不止100个,每条赛道上不会太拥挤
这几年,我采访了很多北京国际化学校的家长和学生。
有“小透明”转轨后焕发出强大的自信;
有不是“学霸”的孩子,但保持着强大的好奇心和后劲;
有高中生就已经思考成熟,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
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国际教育的意义,这些收获不会因为部分外教的离开,或者短期形势的变化而改变。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星图,From 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