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科技向善意味着创新向善
科技向善,准确地说应该是技术向善,英文表达为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或Technology for good。最早令这一概念开始流行的是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现为伦敦BGV(Bethnal Green Ventures)管理合伙人兼CEO。BGV从2008年的定期周末黑客松起步,到2013年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加速器和风险基金,旨在帮助具有成长性的初创企业解决健康、医疗、可持续性发展与公共服务领域的问题。米勒写道:“BGV希望确保技术公司专注于回馈世界,而不仅仅是占领我们的屏幕时间。”
BGV在支持那些希望帮助改变世界的科技创业公司方面非常有效。他们清楚,科技向善要想产生大规模的影响,依赖于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技术创新者社区。为此,米勒等人试图通过孵化特别有前途的想法,将具体的改善举措同更广泛的变革运动交织在一起。
科技向善由此渐渐成为一个扩展到世界各地的运动。例如,2018年5月,世界上50位科技公司CEO齐聚巴黎,围绕三个主题——教育、劳动力和多样性——讨论如何共同致力于让科技向善。时任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在会上引用当代哲学家彼得·帕克的话说:“拥有重大权力的同时,你也被赋予了重大的责任。”
2010年启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的社会公益峰会最近一次峰会(2018年)即聚焦技术与创新如何帮助推动无人不享、无处不在的全球进步。斯坦福大学在2016年和2017年专门开设了一门“科技向善”课程,助力学生作出明智的选择,使用或支持其他人使用数字工具来实现自身所关心的社会目标。
具体到大型互联网平台,该如何定义科技向善的内涵呢?平台是多边的、网络化的,规模来自培养建立在业务之上的外部网络。它该如何调动复杂触角、整合多方资源,完成一个看上去并不那么商业的目标呢?
科技向善的概念已经多方界定,如果要使用这样一个概念作为愿景和使命,互联网平台第一要做的,是赋予概念以独到的、符合企业气质与期望的内涵。
说到内涵,科技向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找到一个对企业而言有重大意义的事业,是科技向善的大处体现。想想你的公司文化和价值观是否有能够凝聚组织、让组织保持一致的事业?你能够发现那个对你极为有意义的事业吗?这样的问题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其具有对外宣传的公关价值,而是因为找到合意的事业会令公司受益匪浅。它不仅可以让员工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才总是被那些有意思的事情所吸引),而且还可以 帮助员工看到大画面,从而提供前进的更大动力:你,作为组织的一员,可以和世界分享什么?你怎么能帮到他人,又在哪里不可或缺?你想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共事,加入什么样的工作场所?愿景和使命都是对人而言的,因为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动物——他们在企业里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赚取薪水。
与此同时,科技向善的指向又可以很小。对用户来说,一个企业的愿景和使命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它总是在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中被感知到。科技向善的大口号就此可以化作科技产品和科技服务向善。
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看科技产品和科技服务向善,我以为,它们实际上意味着创新向善。所谓“创新向善”是说,如果你正在寻找公司参与创造社会善(social good)的最佳方式,那还有什么比面向整个社会寻求创想更好的出路?让全社会都来帮助提出你可以实施的创新想法,以最佳和最大可能的方式影响大量人群——而科技向善的那个“善”,经由这样的路径,得以转化为以最大可能的方式影响最大数量的人的产品或服务。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2年第5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