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平平无奇的博文的转赞超过10万,千千万万网友的述说让老育看到了许多家庭背后受困于自我感动式家长的孩子们。“自我感动式付出后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记住,让我以后感恩戴德报答她。”
原来有时候父母的爱与付出然竟只是一厢情愿,只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一颗9块9的昂贵猕猴桃,却经常购买,只因为女儿喜欢吃,虽然作为父亲的自己也喜欢吃,但因为舍不得而从来没有完整地吃过一颗,从来只是啃女儿吃剩下的边角料。“没想到我也逐渐成了父母辈那样的人。”这篇父爱博文的评论区却翻车了。评论区清一色地表达自己作为子女真的一点也不喜欢父母这样做,父母苦了自己,又带给孩子亏欠感。几乎每个中国孩子对于这样的场景都很熟悉,类似的故事有小学语文阅读文章《妈妈喜欢吃鱼头》。在作者的家庭里,自己的外婆、妈妈、妻子三代人都“爱”吃鱼头,但与其说的爱吃,或许该说是为了孩子不得不“爱”吃。在《奇葩说》中,辩手黄执中讲述另一个鱼头故事:妈妈为了把鱼肉让给孩子吃,总说自己喜欢吃鱼头,吃了一辈子鱼头的妈妈在临终前告诉儿子“我从来没喜欢过吃鱼头。”小时候听“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会为母爱所感动,长大以后代入孩子的立场却觉得孩子也好难。从她临终前所说的话来看,很显然答案是委屈的,委屈自己为了儿子吃了一辈子的鱼头但从未说出口,感动自己是多么地爱自己的孩子。委屈感需要别人的内疚做对应,牺牲感需要别人的回报做对应。而这位母亲的这份委屈、这番话会让她的孩子一辈子深陷内疚之中。不只是啃猕猴桃皮上的边角料、吃鱼头,还有西瓜吃两边、芒果啃核、排骨只吃小块的......这让老育不禁想问:难道父母对孩子的爱意只能靠牺牲来体现吗?
正如黄执中所说:“牺牲感是亲密关系中非常危险的事。”父母进行自我牺牲的亲子关系看似是孩子优于父母,实则是父母凌驾于孩子之上。这种长期的为对方好的自我牺牲感,会让父母产生自我满足和优越感。付出得越多,越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有所回报,理所当然地希望孩子能够以满足自己的要求来弥补亏欠感。有人说“父母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却换来孩子的埋怨”、“孩子一面是父母付出的既得利益者,一面又认为父母的付出让自己窒息,真是白眼狼。”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是感恩父母的付出并愿意回报给父母,让他们感到窒息的不是父母的付出,而是“自我感动式付出”。“我是为了你好,我自己都舍不得出的东西,都给你了。”
这样的付出好像变成了让孩子事事顺父母心意的筹码,变成了”我“作为父母牺牲了、而你作为孩子需要迎合”我“的筹码。
网上有这样一个问答话题“父母该不该经常向孩子强调自己付出了很多?”下面的高赞回答是“不过就是想增加你的内疚感,省得不给他们回报。真爱你,怎么舍得让你背负这么沉重的东西。他们不过是自私罢了。”这样一个看似刻薄的回答却道出了一个道理:真正开心为孩子付出的父母,不会让孩子背负如此沉重的包袱。父母的自我感动式付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孩子用一生都难以治愈的。👇父母长期的过度付出,小到好东西都给孩子吃、自己吃边角料,大到自己的人生为孩子而活,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理所当然地接受”西瓜最甜的部分”,一旦任何人没有顺从他们的心意,则会无理取闹。父母的自我牺牲式付出背后,都需要孩子付出昂贵的代价。父母一遍遍地告诉孩子自己为他们牺牲了多少,其实是在向孩子释放“你欠我的”这种信号,是在讨要回报,孩子为了迎合、报答父母,则会想要成为一个百依百顺的完美小孩,“讨好型”人格就这样形成了,更会变得自卑、委曲求全。其实父母和子女间健康的亲密关系是:用自己的幸福感感染孩子。
孩子理所应当感恩父母的爱和付出,父母也不要让自己的“牺牲感”毁掉和孩子亲密关系中的“幸福感”。最后,各位爸爸妈妈们,在爱孩子的同时别忘记爱自己!